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塔吊集水坑自动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0:28: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抽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吊集水坑自动抽水装置。


背景技术:

2.集水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集水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同时集水坑承担着排水的任务;
3.现有的塔吊基台集水坑多采用人工排水,但由于建筑工地事务繁杂经常人手不够,导致集水坑内的水经常滞后排出,集水坑内的集水不能及时排出对基台进行浸泡导致塔吊所在基台基础不稳,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塔吊集水坑自动抽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塔吊基台集水坑多采用人工排水,但由于建筑工地事务繁杂经常人手不够,导致集水坑内的水经常滞后排出,集水坑内的集水不能及时排出对基台进行浸泡导致塔吊所在基台基础不稳,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吊集水坑自动抽水装置,包括塔吊基础台和开设于塔吊基础台上的集水坑,所述集水坑内设有潜水泵和外接于潜水泵的排水管,所述潜水泵电连接抽水控制系统,所述抽水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集水坑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潜水泵工作。
6.优选的,所述抽水控制系统包括上水位限制探头和下水位限制探头,所述上水位限制探头和下水位限制探头从上到下依次设在所述集水坑坑壁上,所述上水位限制探头和下水位限制探头与塔吊基础台上的水泵控制箱内的水位控制器和水泵启动开关电连接,所述水泵启动开关通过潜水泵电源线与所述潜水泵电连接。
7.优选的,所述集水坑坑壁固定连接有绝缘立杆,所述绝缘立杆上敷设有第一独立电源线和第二独立电源线,所述第一独立电源线和第二独立电源线分别用于连接将所述上水位限制探头和所述下水位限制探头与塔吊基础台上的水泵控制箱内水位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水位控制器与所述水泵启动开关连接。
8.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潜水泵的一端连接有雨水排放管道和排水沟中的任意一项。
9.优选的,所述潜水泵置于所述集水坑内,且为污水潜水泵。
10.优选的,所述塔吊基础台上设有塔吊标准节,所述塔吊标准节塔吊上设有避雷装置。
11.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出口设有污水净化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装置壳体,所述排水管通入所述净化装置壳体内,所述净化装置壳体设有净化主体组件,所述净化装置壳体上设有净化水出口;
12.所述净化主体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净化组件和自排污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净化组件和自排污组件工作,所述净化组件用于过滤经所述排水管流入的污水,并进行过滤网的自动弹出,所述自排污组件用于将所述净化装置壳体内壁底部的沉淀物清理出净化装置壳体。
1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净化装置壳体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联轴器连接有蜗杆;
14.所述自排污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净化装置壳体内,所述第二转轴上键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排污执行套,所述排污执行套与所述第二转轴螺纹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壳体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内套设有密封塞;
15.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开设于所述净化装置壳体内,所述排水管通入所述净化腔内,所述净化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轴线与所述蜗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净化腔外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净化腔内的一端套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第一转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为楔形块形状,且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净化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驱动台,所述驱动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互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净化腔内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连接台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台底部设有两对称布置的板件和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净化齿条和第二净化齿条,所述净化腔内对称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转轴组,所述转轴组包括若干齿轮转轴,所述齿轮转轴上键连接有啮合齿轮和过滤弯杆,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一净化齿条和第二净化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过滤弯杆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净化齿条上设有第一配合楔形块,所述板件上左右滑动连接有滤网夹件;
16.所述滤网夹件包括短杆,所述短杆一端设有第二配合楔形块,所述短杆位于所述第二配合楔形块和所述板件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短杆远离所述第二配合楔形块的一端设有滤网卡接件,所述滤网卡接件内卡接有第二滤网。
17.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潜水泵的一端设有扬尘抑制清洁组件,所述扬尘抑制清洁组件包括组件调节底座和主安装体,所述组件调节底座内设有移动机构安装腔和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所述移动机构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移动轮转轴,所述移动轮转轴中部设有转轴驱动电机,所述转轴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轮转轴转动,所述移动轮转轴远离所述转轴驱动电机的两端分别键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上下滑动,所述升降杆远离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的一端与所述主安装体铰链连接,所述主安装体底部设有铰链短杆,所述铰链短杆一端与所述主安装体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组件调节底座铰链连接;
18.所述主安装体内设有扬尘抑制清洁主体,所述扬尘抑制清洁主体包括螺纹连接深孔,所述螺纹连接深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螺纹连接深孔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盖,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延伸盖内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驱动电机,所述螺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延伸盖内的部分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延伸盖内垂直于所述螺杆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两端分别键连
接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延伸盖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螺杆轴线,所述第二转杆上键连接有第四锥齿轮和第一绕网轮,所述主安装体内设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上键连接有第二绕网轮,所述第一绕网轮与所述第二绕网轮之间设有网带,所述网带为导热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网带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给所述网带通电,使得所述网带发热,所述主安装体内设有喷洒机构和清灰机构;
19.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压力腔,所述压力腔一端与所述排水管相通,所述压力腔另一端设有喷洒头,所述压力腔内左右滑动连接有压力塞,所述压力塞上设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压力塞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压力腔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塞上固定连接有绕线,所述主安装体上转动连接有清洁丝杆,所述清洁丝杆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清洁丝杆转动,所述清洁丝杆上键连接有绕线轮,所述清洁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清洁丝杆螺母,所述清洁丝杆螺母上固定连接有t型清洁头,所述主安装体上转动连接有过渡轮,所述绕线远离所述压力塞的一端一次绕过所述过渡轮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清洁丝杆上固定连接有左限位台和右限位台。
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污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扬尘抑制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潜水泵;2、止回阀;3、上水位限制探头;4、下水位限制探头;5、排水管;6、塔吊基础台;7、绝缘立杆;8、塔吊标准节;9、水泵控制箱;10、水泵启动开关;11、水位控制器;12、第一独立电源线;13、第二独立电源线;14、潜水泵电源线;15、集水坑;16、污水净化装置;160、净化装置壳体;161、净化主体组件;162、驱动组件;1620、驱动电机;1621、蜗杆;163、净化组件;1630、净化腔;1631、第一转轴;1632、第一蜗轮;1633、螺纹套;1634、驱动台;1635、第一斜面;1636、第二斜面;1637、连接台;1638、第一弹性件;1639、板件;164、自排污组件;1640、第二转轴;1641、第二蜗轮;1642、排污执行套;1643、排污口;1644、密封塞;165、第一净化齿条;1650、第二净化齿条;1651、齿轮转轴;1652、啮合齿轮;1653、过滤弯杆;1654、第一过滤网;1655、第一配合楔形块;1656、滤网夹件;1657、短杆;1658、第二配合楔形块;1659、第二弹性件;166、滤网卡接件;1660、第二滤网;167、净化水出口;17、扬尘抑制清洁组件;170、组件调节底座;1700、移动机构安装腔;1701、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1702、移动轮转轴;1703、转轴驱动电机;1704、移动滚轮;1705、升降杆;1706、铰链短杆;171、主安装体;1710、螺纹连接深孔;1711、螺杆;1712、延伸盖;1713、螺杆驱动电机;1714、第一转杆;1715、第二锥齿轮;1716、第三锥齿轮;1717、第二转杆;1718、第四锥齿轮;1719、第一绕网轮;172、扬尘抑制清洁主体;1720、第三转杆;1721、第二绕网轮;1722、网带;1723、第一锥齿轮;1724、左限位台;1725、右限位台;173、喷洒机构;1730、压力腔;1731、压力塞;1732、复位
弹性件;1733、喷洒头;1734、清洁丝杆;1735、绕线轮;1736、清洁丝杆螺母;1737、t型清洁头;1738、过渡轮;1739、绕线;174、清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8.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吊集水坑自动抽水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塔吊基础台6和开设于塔吊基础台6上的集水坑15,所述集水坑15内设有潜水泵1和外接于潜水泵1的排水管5,所述潜水泵1电连接抽水控制系统,所述抽水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潜水泵1工作。
32.优选的,所述抽水控制系统包括上水位限制探头3和下水位限制探头4,所述上水位限制探头3和下水位限制探头4从上到下依次设在所述集水坑15坑壁上,所述上水位限制探头3和下水位限制探头4与塔吊基础台6上的水泵控制箱9内的水位控制器11和水泵启动开关10电连接,所述水泵启动开关10通过潜水泵电源线14与所述潜水泵1电连接;
33.所述集水坑15坑壁固定连接有绝缘立杆7,所述绝缘立杆7上敷设有第一独立电源线12和第二独立电源线13,所述第一独立电源线12和第二独立电源线13分别用于连接将所述上水位限制探头3和所述下水位限制探头4与塔吊基础台6上的水泵控制箱9内水位控制器11电连接,所述水位控制器11与所述水泵启动开关10连接;
34.所述排水管5上安装有止回阀2,所述排水管5远离所述潜水泵1的一端连接有雨水排放管道和排水沟中的任意一项;
35.所述潜水泵1置于所述集水坑15内,且为污水潜水泵;
36.所述塔吊基础台6上设有塔吊标准节8,所述塔吊标准节塔吊8上设有避雷装置。
3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时,所述抽水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潜水泵1工作,具体的在雨天当雨水聚集使集水坑15内积水达到或超过上水位限制探头3时,水位控制器11启动水泵开关10,潜水泵1开始向集水坑15外排水,经过排水,当积水水位低于下水位限制探头4时,水位控制器11关闭水泵开关10,排水停止集水坑15内少量存水保护水泵正常运转,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塔吊基台集水坑多采用人工排水,但由于建筑工地事务繁杂经常人手不够,导致集水坑内的水经常滞后排出,集水坑内的集水不能及时排出对基台进行浸泡导致塔吊所在基台基础不稳,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38.实施例2
39.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排水管5出口设有污水净化装置16,所述污水净化装置16包括净化装置壳体160,所述排水管5通入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设有净化主体组件161,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上设有净化水出口167;
40.所述净化主体组件161包括驱动组件162、净化组件163和自排污组件164,所述驱动组件162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组件162、净化组件163和自排污组件164工作,所述净化组件163用于过滤经所述排水管5流入的污水,并进行过滤网的自动弹出,所述自排污组件164用于将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壁底部的沉淀物清理出净化装置壳体160;
41.所述驱动组件162包括安装在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的驱动电机1620,所述驱动电机1620输出端联轴器连接有蜗杆1621;
42.所述驱动组件162包括安装在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的驱动电机1620,所述驱动电机1620输出端联轴器连接有蜗杆1621;
43.所述自排污组件164包括第二转轴1640,所述第二转轴1640转动连接在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所述第二转轴1640上键连接有第二蜗轮1641,所述第二蜗轮1641与所述蜗杆1621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640上套设有排污执行套1642,所述排污执行套1642与所述第二转轴1640螺纹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上设有排污口1643,所述排污口1643内套设有密封塞1644;
44.所述净化组件163包括净化腔1630,所述净化腔1630开设于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所述排水管5通入所述净化腔1630内,所述净化腔1630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631,所述第一转轴1631轴线与所述蜗杆1621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转轴1631位于所述净化腔1630外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一蜗轮1632,所述第一转轴1631位于所述净化腔1630内的一端套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螺纹套1633,所述螺纹套1633与所述第一转轴163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1633为楔形块形状,且底面为第一斜面1635,所述净化腔1630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驱动台1634,所述驱动台163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1635相互配合的第二斜面1636,所述净化腔1630内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连接台1637,所述连接台163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638,所述第一弹性件1638远离所述连接台1637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台163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台1634底部设有两对称布置的板件1639和两对称布置的第一净化齿条165和第二净化齿条1650,所述净化腔1630内对称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转轴组,所述转轴组包括若干齿轮转轴1651,所述齿轮转轴1651上键连接有啮合齿轮1652和过滤弯杆1653,所述啮合齿轮1652与所述第一净化齿条165和第二净化齿条1650相互啮合,所述过滤弯杆1653上设有第一过滤网1654,所述第一净化齿条165上设有第一配合楔形块1655,所述板件1639上左右滑动连接有滤网夹件1656;
45.所述滤网夹件1656包括短杆1657,所述短杆1657一端设有第二配合楔形块1658,所述短杆1657位于所述第二配合楔形块1658和所述板件1639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1659,所述短杆1657远离所述第二配合楔形块1658的一端设有滤网卡接件166,所述滤网卡接件166内卡接有第二滤网1660。
4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工作时所述驱动电机1620驱动所述蜗杆1621转动,所述蜗杆1621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蜗轮1632转动,所述第一蜗轮1632转动带动所述螺纹套1633沿所述第一转轴1631移动使得两所述螺纹套1633相向运动,使得所述驱动台1634向下运动,所述驱动台1634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净化齿条165和第二净化齿条1650
向下运动,所述第一净化齿条165和第二净化齿条1650向下运动带动所述啮合齿轮1652转动,所述啮合齿轮1652转动带动所述过滤弯杆1653转动,所述过滤弯杆1653转动带动两所述第一过滤网1654远离所述啮合齿轮1652的一端相抵,在所述第一净化齿条165和第二净化齿条1650向下运动的时候所述第一配合楔形块1655推动所述第二配合楔形块1658向左运动,所述第二配合楔形块1658向左运动带动所述第二滤网1660向左运动,之后所述排水管5向所述净化腔1630内流入污水,污水依次经所述第一过滤网1654和第二滤网1660过滤至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底部,当污水净化完毕后,所述驱动电机1620带动所述第二净化齿条1650向上运动,所述第二净化齿条1650向上运动带动所述啮合齿轮1652转动,使得所述两所述第一过滤网1654远离所述啮合齿轮1652的一端相离,在所述第一过滤网1654从水平状态转化为倾斜状态的时候,其上的过滤物落入所述第二滤网1660上,同时所述第二配合楔形块1658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659弹性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即所述第二弹性件1659从拉伸状态恢复原长,此时所述第二滤网1660向外弹出,工作人员将所述第二滤网1660向外拉出,所述滤网夹件1656的设计便于所述第二滤网1660的更换;
47.经所述净化组件163净化后的污水在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得以沉淀,之后经所述净化水出口167流出,所述蜗杆162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蜗轮1641转动,所述第二蜗轮164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640转动,所述第二转轴1640转动带动所述排污执行套1642沿所述第二转轴1640移动,所述第二转轴1640移动使得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壁底部沉淀物得以推向所述排污口1643,使得所述净化装置壳体160内壁得以自动清洁,所述污水净化装置16的设计使得所述排水管5内的污水可以得到二次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48.实施例3
49.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排水管5远离所述潜水泵1的一端设有扬尘抑制清洁组件17,所述扬尘抑制清洁组件17包括组件调节底座170和主安装体171,所述组件调节底座170内设有移动机构安装腔1700和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1701,所述移动机构安装腔1700内转动连接有移动轮转轴1702,所述移动轮转轴1702中部设有转轴驱动电机1703,所述转轴驱动电机1703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轮转轴1702转动,所述移动轮转轴1702远离所述转轴驱动电机1703的两端分别键连接有移动滚轮1704,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1701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705,所述升降杆1705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1705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1701上下滑动,所述升降杆1705远离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1701的一端与所述主安装体171铰链连接,所述主安装体171底部设有铰链短杆1706,所述铰链短杆1706一端与所述主安装体171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组件调节底座170铰链连接;
50.所述主安装体171内设有扬尘抑制清洁主体172,所述扬尘抑制清洁主体172包括螺纹连接深孔1710,所述螺纹连接深孔1710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711,所述螺杆1711远离所述螺纹连接深孔1710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盖1712,所述螺杆1711位于所述延伸盖1712内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驱动电机1713,所述螺杆驱动电机1713用于驱动所述螺杆1711转动,所述螺杆1711位于所述延伸盖1712内的部分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23,所述延伸盖1712内垂直于所述螺杆1711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714,所述第一转杆1714两端分别键连接第二锥齿轮1715和第三锥齿轮1716,所述第一锥齿轮1723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715相互啮合,所述延伸盖171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717,所述第二转杆1717轴线垂直于所
述第一转杆1714和所述螺杆1711轴线,所述第二转杆1717上键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718和第一绕网轮1719,所述主安装体171内设有第三转杆1720,所述第三转杆1720上键连接有第二绕网轮1721,所述第一绕网轮1719与所述第二绕网轮1721之间设有网带1722,所述网带1722为导热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网带1722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给所述网带1722通电,使得所述网带1722发热,所述主安装体171内设有喷洒机构173和清灰机构174;
51.所述喷洒机构173包括压力腔1730,所述压力腔1730一端与所述排水管5相通,所述压力腔1730另一端设有喷洒头1733,所述压力腔1730内左右滑动连接有压力塞1731,所述压力塞1731上设有复位弹性件1732,所述复位弹性件1732一端与所述压力塞1731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1732另一端与所述压力腔1730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塞1731上固定连接有绕线1739,所述主安装体171上转动连接有清洁丝杆1734,所述清洁丝杆1734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清洁丝杆1734转动,所述清洁丝杆1734上键连接有绕线轮1735,所述清洁丝杆1734上螺纹连接有清洁丝杆螺母1736,所述清洁丝杆螺母1736上固定连接有t型清洁头1737,所述主安装体171上转动连接有过渡轮1738,所述绕线1739远离所述压力塞1731的一端一次绕过所述过渡轮1738缠绕在所述绕线轮1735上,所述清洁丝杆1734上固定连接有左限位台1724和右限位台1725。
5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所述扬尘抑制清洁组件17推至建筑工地扬尘较大的地方,在推动过程中所述扬尘抑制清洁组件17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转轴驱动电机1703可驱动所述移动轮转轴1702转动,所述移动轮转轴1702转动带动所述移动滚轮1704滚动,所述移动滚轮1704的设计使得所述扬尘抑制清洁组件17的移动更加便捷;
53.所述扬尘抑制清洁主体172工作时,所述螺杆驱动电机1713驱动所述螺杆1711转动,所述螺杆1711转动使得所述延伸盖1712向右移动,所述延伸盖1712向右移动,在所述螺杆1711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锥齿轮1723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723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715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715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716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1716转动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1718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1718转动带动所述第一绕网轮1719转动,所述第一绕网轮1719转动使得其上的所述网带1722不再缠绕所述第一绕网轮1719,之后所述第二驱动件启动给所述网带1722通电,所述网带1722通电后发热;
54.之后所述排水管5内的水流入所述压力腔1730内,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清洁丝杆1734转动,所述清洁丝杆1734转动带动所述绕线轮1735转动,所述绕线轮1735转动拉动所述绕线1739,所述压力塞1731在所述绕线1739的作用下沿所述压力腔1730滑动,从而挤压所述压力腔1730使得所述压力腔1730内的水经所述喷洒头1733喷出,所述压力腔1730内的水经所述喷洒头1733喷出与空气中的扬尘接触,扬尘被捕捉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所述网带1722上,所述网带1722对带有扬尘的水滴进行加热,水在加热过程中被挥发,之后由于所述清洁丝杆1734的转动使得所述清洁丝杆螺母1736沿所述清洁丝杆1734移动,在所述清洁丝杆螺母1736移动的过程中,所述t型清洁头1737对所述网带1722进行擦拭从而使得其上的扬尘落入所述主安装体171内被回收,所述喷洒机构173的设计使得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资源得以二次利用,所述网带1722的可加热设计使得水分子与扬灰得以分离,增加了所述t型清洁头1737对所述网带1722擦拭从而进行扬灰收集的动作有效性(若水分子存在会
使得扬灰粘贴在所述网带1722上不易清洁),所述清灰机构174的设计巧妙地将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资源利用的同时对建筑工地的扬尘进行了收集,增加了建筑工地环境的能见度,为工人的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可以满足施工现场基础阶段扬尘高度不高于1.5米,其他施工阶段不高于0.5米的标准;
55.当要调节所述喷洒机构173的喷洒角度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杆1705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腔1701上下滑动,在所述铰链短杆1706的配合作用下所述喷洒头1733的喷洒角度得以改变,所述升降杆1705、所述铰链短杆1706和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设计提高了所述扬尘抑制清洁组件17的使用灵活度。
56.实施例4
57.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集水坑渗透预警系统,所述集水坑渗透预警系统用于监测所述集水坑15的坍塌程度,并根据所述集水坑15的坍塌程度进行报警提示;
58.所述集水坑渗透预警系统包括:
59.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集水坑15内,用于检测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的水位;
60.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集水坑15内,用于检测所述集水坑15纵向高度;
61.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一计时器设置在所述水位传感器上,用于控制所述水位传感器在指定时刻进行检测;
62.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二计时器设置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上,用于控制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指定时刻进行检测;
63.控制器,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计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第二计时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计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第二计时器和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基于以下步骤:
64.步骤一:基于所述第一计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和公式(1),计算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附加水载:
[0065][0066]
其中,c
t
为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附加水载,为水的重度,h1为检测前水位传感器的检测值,h2为检测周期后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值,α为光照度水载影响系数(阳光的照射对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蒸发的影响),β温差水载影响系数(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的温度和所述集水坑15坑壁的温度差对集水坑15内的水蒸发的影响),γ为风量水载影响系数(环境的空气流动对所述集水坑15内的水蒸发的影响),为预设蒸发水载,为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理论附加水载,为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蒸发的水载;
[0067]
步骤二:基于第二计时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公式(2),计算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
[0068][0069]
其中,δ
t
为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ζ为所述集水坑15的土层横向扩展系数,∈为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土层横向扩展量,τ1为检测前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τ2为检测周期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c
t
为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附加水载,χ为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土层孔隙比,ψ为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土层体积压缩系数;
[0070]
步骤三: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和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综合形变量,若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大于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综合形变量,则所述报警器报警。
[0071]
假设h1=1m,h2=1.5m,α=0.36,β=0.56,γ=0.72,得c
t
=4.73kpa;
[0072]
假设ζ=0.6,∈=1.1m,τ1=1.5m,τ2=1.21m,c
t
=4.73kpa,χ=0.32,ψ=5kpa,δ
t
=0.54m;
[0073]
假设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综合形变量为0.36m,则此时所述报警器报警,假设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综合形变量为0.60m,则此时所述报警器不报警;
[007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先基于所述第一计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和公式(1),计算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附加水载,之后基于第二计时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公式(2),计算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最后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和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综合形变量,若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大于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综合形变量,则所述报警器报警,其中,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附加水载c
t
代表所述集水坑15内实际积累的水的量,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δ
t
代表检测周期内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附加水载c
t
对所述集水坑15形状的影响,通过所述集水坑15形变量的监测反应所述集水坑15的承载能力,当所述集水坑15的实际综合形变量大于所述集水坑15的预设综合形变量,证明所述集水坑15的形变较大,在其上安装的塔吊会出现基础不稳,所述集水坑渗透预警系统的设计可以及时的反应集水坑内水对所述集水坑15的影响,避免集水坑15在积水的作用下形变严重甚至坍塌,导致塔吊所在基台基础不稳,造成安全事故。
[0075]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