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1:29: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2.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能够在公路上行驶并且还适于在环形跑道等上运动行驶的轮胎。专利文献1的轮胎通过规定胎面部的花纹要素,即便在作用于胎面部的接地压小的状况下也能够发挥优秀的抓地力。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51863号公报
4.伴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上述那样的适于运动行驶的轮胎谋求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提高,但在公路行驶时还需要确保湿地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确保湿地性能并且提高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充气轮胎。
6.本发明是具有胎面部的充气轮胎,具备:以正规内压相对于正规轮辋进行轮辋组装、并且加载正规载荷的100%、75%以及50%并且以0
°
的外倾角与平面接地时的各个接地端亦即第1接地端、第2接地端以及第3接地端,上述第2接地端位于比上述第1接地端靠轮胎轴向的内侧的位置,上述第3接地端位于比上述第2接地端靠轮胎轴向的内侧的位置并且位于轮胎赤道的两侧,在上述胎面部的轮胎赤道与上述第1接地端中的一个第1接地端之间的胎面一半区域,设置有在上述第3接地端与轮胎赤道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一个主沟、和划分在上述主沟与上述第1接地端之间的胎肩区域,在上述胎肩区域设置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至少一个第1倾斜沟,上述第1倾斜沟以至少与上述第1接地端、上述第2接地端以及上述第3接地端交叉的方式延伸,上述第1倾斜沟的上述第1接地端处的深度小于上述第1倾斜沟的上述第2接地端以及上述第3接地端处的深度。
7.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上述胎面部包括:以隔着轮胎赤道的方式配设的两个上述主沟;划分在上述两个主沟之间的胎冠区域;以及以隔着上述胎冠区域的方式配设的两个上述胎肩区域。
8.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轮胎旋转方向被指定,上述第1倾斜沟随着朝向轮胎轴向外侧而向上述轮胎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倾斜。
9.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上述第1倾斜沟包括:与第1接地端交叉的外侧部;和与上述第2接地端以及上述第3接地端交叉并且具有比上述外侧部大的深度的主体部。
10.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上述第3接地端处的上述第1倾斜沟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大于上述第1接地端处的上述第1倾斜沟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
11.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在上述胎肩区域设置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至少一个第2倾斜沟,上述第2倾斜沟与上述第2接地端以及上述第3接地端交叉,并且不与上述第1接地端交叉。
12.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上述第2倾斜沟包括与上述第3接地端交叉的第1部分,上述第1部分的深度随着朝向轮胎轴向内侧而变小。
13.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上述第2倾斜沟包括与上述第2接地端交叉的第2部分,上述第2部分在上述第2倾斜沟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恒定深度。
14.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上述第2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为上述第1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的40%~60%。
15.本发明的充气轮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确保湿地性能并且提高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17.图2是图1的胎肩区域的放大图。
18.图3是图2的第1倾斜沟、第2倾斜沟以及第3倾斜沟的放大图。
19.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20.图5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21.图6是图1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2...胎面部;2h...胎面一半区域;3...主沟;5...胎肩区域;6...第1倾斜沟;t1...第1接地端;t2...第2接地端;t3...第3接地端。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的一形式进行说明。
2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以下,有时仅称为“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为乘用车用的充气轮胎,特别是能够在公路上行驶并且也适于在环形跑道等上运动行驶的高性能轮胎。
26.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具备旋转方向r被指定的方向性花纹。旋转方向r例如通过文字或者符号显示于胎侧部(省略图示)。
27.胎面部2具备第1接地端t1、第2接地端t2以及第3接地端t3。第1接地端t1是相对于正规轮辋进行轮辋组装、并且填充正规内压的正规状态的轮胎加载正规载荷的100%并且以0
°
的外倾角与平面接地时的接地端。
28.在规定了各种规格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轮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对每种轮胎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rim”。在没有规定各种规格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轮辋”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与轮胎的使用目的对应的性能的标准的轮辋。
29.在规定了各种规格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内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对每种轮胎规定各规格的空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在没有规定各种规格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内压”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与轮胎的使用目的对应的性能的标准的内压。
30.在规定了各种规格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对每种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 capacity”。另外,在没有规定各种规格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载荷”是指在轮胎的标准安装状态下作用于一个轮胎的载荷。上述“标准安装状态”是指在与轮胎的使用目的对应的标准的车辆安装有轮胎,并且以上述车辆能够行驶的状态静止在平坦的路面上的状态。
31.第2接地端t2是对上述正规状态的轮胎加载正规载荷的75%并以0
°
的外倾角与平面接地时的接地端。同样,第3接地端t3是对上述正规状态的轮胎加载正规载荷的50%并以0
°
的外倾角与平面接地时的接地端。
32.第2接地端t2位于比第1接地端t1靠轮胎轴向的内侧的位置。第3接地端t3位于比第2接地端t2靠轮胎轴向的内侧并且轮胎赤道的两侧的位置。
33.在胎面部2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个主沟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方的第3接地端t3与轮胎赤道c之间设置有一个主沟3,在另一方的第3接地端t3与轮胎赤道c之间设置有一个主沟3。主沟3例如与轮胎周向平行地以直线状延伸。但是,主沟3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以波浪状、或锯齿状延伸。
34.从轮胎赤道c至主沟3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距离l1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5%~20%。胎面宽度tw是上述正规状态下的从一方的第1接地端t1至另一方的第1接地端t1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
35.主沟3的沟宽w1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4.0%~7.0%。主沟3的深度例如为5~10mm。但是,主沟3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
36.胎面部2包括一个胎冠区域4和两个胎肩区域5。胎冠区域4划分在两个主沟3之间。胎肩区域5划分在一个主沟3与第1接地端t1之间。两个胎肩区域5以隔着胎冠区域4的方式设置。由此,在胎面部2的轮胎赤道c与一第1接地端t1之间的胎面一半区域2h设置有一个主沟3和一个胎肩区域5。
37.图2示出胎肩区域5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在胎肩区域5设置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至少一个第1倾斜沟6。在本实施方式的胎肩区域5,沿轮胎周向排列有多个第1倾斜沟6。
38.第1倾斜沟6以至少与第1接地端t1、第2接地端t2以及第3接地端t3交叉的方式延伸。另外,第1倾斜沟6的在第1接地端t1处的深度小于第1倾斜沟6的在第2接地端t2以及第3接地端t3处的深度。本发明的轮胎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确保湿地性能,并且提高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以下,有时仅称为“操纵稳定性”。)。作为其理由,推断出以下的机制。
39.在本发明中,由于第1倾斜沟6以与各接地端交叉的方式延伸,因此,即便在接地压低的状况下(例如,转弯时的内侧轮、ff车辆的后轮等)第1倾斜沟6也发挥充分的排水效果,确保湿地性能。
40.另一方面,由于第1倾斜沟6的在第1接地端t1处的深度小于第1倾斜沟6的在第2接地端t2以及第3接地端t3处的深度,因此,认为第1接地端t1附近的刚性提高,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提高。
41.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各结构示出本实
施方式的具体方式。因此,本发明即便不具有以下说明的结构,也能够发挥上述效果,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具备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轮胎单独应用以下说明的各结构的任一个,也能够期待与各结构对应的性能的提高。并且,在将以下说明的各结构的几个复合应用的情况下,能够期待与各结构对应的复合性能的提高。
42.如图1所示,两个胎肩区域5除了所配置的沟的相位在轮胎周向上错位这点之外,实质上相对于轮胎赤道c线对称。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
43.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轮胎赤道c至第2接地端t2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2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35%~45%。另外,从轮胎赤道c至第3接地端t3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3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25%~35%。此外,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适当地调整胎面部的橡胶厚度、胎面加强层的配置等公知的构件而得到。
44.在本实施方式的胎肩区域5,除了设置有第1倾斜沟6之外,还设置有第2倾斜沟7以及第3倾斜沟8。第2倾斜沟7以及第3倾斜沟8的详细结构将后述。
45.如图2所示,第1倾斜沟6的轮胎周向的一个间距长度p1例如大于胎肩区域5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具体而言,第1倾斜沟6的上述一个间距长度p1是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1.20~2.00倍。这样的第1倾斜沟6能够使湿地性能与操纵稳定性均衡地提高。
46.第1倾斜沟6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例如为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85%~95%。第1倾斜沟6随着朝向轮胎轴向外侧而向轮胎1的旋转方向r的相反侧倾斜。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这样的倾斜朝向称为“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倾斜”。
47.第1倾斜沟6例如朝向旋转方向r的相反侧凸出地弯曲。第1倾斜沟6在两个沟缘中的远离弯曲的曲率半径中心的一方的沟缘上,具有最远离连结第1倾斜沟6的内端6i与外端6o而成的假想直线的弯曲顶点6a。本实施方式的第1倾斜沟6以具备一个弯曲顶点6a的方式弯曲。
48.第1倾斜沟6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例如为10~45
°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接地端t3处的第1倾斜沟6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大于第1接地端t1处的上述第1倾斜沟6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第1接地端t1处的上述角度为第3接地端t3处的上述角度的25%~35%。这样的第1倾斜沟6使湿地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和转弯性能均衡地提高。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倾斜沟的角度是在倾斜沟的沟中心线处测定的。
49.图3示出第1倾斜沟6、第2倾斜沟7以及第3倾斜沟8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倾斜沟6例如具有在胎肩区域5内中断的轮胎轴向的内端6i。从第3接地端t3至第1倾斜沟6的轮胎轴向的内端6i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5例如为胎肩区域5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图2所示,以下相同。)的25%~35%。这样的第1倾斜沟6即便在接地压小的状况下,也能够发挥高的排水性。
50.第1倾斜沟6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外端6o位于比第1接地端t1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优选从第1倾斜沟6的外端6o至第1接地端t1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6小于主沟3的沟宽w1(图1所示,以下相同。),并且小于上述距离l5。具体而言,上述距离l6是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5%~10%。由此,第1倾斜沟6能够确保湿地性能,并且发挥优秀的操纵稳定性。
51.从第2接地端t2至第1倾斜沟6的弯曲顶点6a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7例如为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
52.第1倾斜沟6例如随着从形成有最大的沟宽w3的部分朝向内端6i侧以及外端6o侧
而沟宽变小。第1倾斜沟6的最大的沟宽w3例如为主沟3的沟宽w1的80%~120%。这样的第1倾斜沟6有助于使湿地性能与操纵稳定性均衡地提高。
53.图4为示出第1倾斜沟6的截面形状的图,示出图2的a-a线剖视图。如图4所示,第1倾斜沟6包括与第1接地端t1交叉的外侧部11;和与第2接地端t2以及第3接地端t3交叉的主体部12。
54.外侧部11的深度d1例如为0.5~2.0mm,优选为0.8~1.2mm。另外,外侧部11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8为第1倾斜沟6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图2所示,以下相同。)的15%~25%。由此,切实地提高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
55.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部11中的比第1接地端t1靠轮胎轴向内侧的区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大于比第1接地端t1靠轮胎轴向外侧的区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由此,第1接地端t1附近的刚性更加提高,高速转弯时的转向操纵的响应变得线性。
56.主体部12具有比外侧部11大的深度。主体部12的最大的深度d2例如为主沟3的深度的30%~80%。由此,维持胎肩区域5的刚性,并且确保湿地性能。
57.主体部12例如包括中央恒定深度部12c、外侧倾斜部12o、内侧倾斜部12i。中央恒定深度部12c以恒定深度在第1倾斜沟6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外侧倾斜部12o随着从中央恒定深度部12c朝向外侧部11而深度变小。内侧倾斜部12i随着从中央恒定深度部12c朝向第1倾斜沟6的内端6i而深度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恒定深度部12c与第2接地端t2以及第3接地端t3交叉。由此,切实地确保湿地性能。此外,图3中,外侧部11、外侧倾斜部12o、中央恒定深度部12c以及内侧倾斜部12i的边界、以及设置于沟缘的倒角由细线示出。
58.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胎肩区域5,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第2倾斜沟7以及第3倾斜沟8这一对和第1倾斜沟6。
59.本实施方式的第2倾斜沟7例如不与将第1倾斜沟6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区域重叠。第2倾斜沟7与第2接地端t2以及第3接地端t3交叉,并且不与第1接地端t1交叉。另外,第2倾斜沟7的轮胎轴向的内端7i在胎肩区域5内中断。第2倾斜沟7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9例如为第1倾斜沟6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的40%~60%。这样的第2倾斜沟7能够与第1倾斜沟6配合而发挥优秀的湿地性能。
60.第2倾斜沟7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倾斜。第2倾斜沟7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例如为15~45
°

61.第2倾斜沟7例如朝向旋转方向r的相反侧凸出地弯曲。第2倾斜沟7在两个沟缘中的远离弯曲的曲率半径中心的一方的沟缘上,具有最远离连结第2倾斜沟7的内端7i与外端7o而成的直线的弯曲顶点7a。本实施方式的第2倾斜沟7以具备一个弯曲顶点7a的方式弯曲。
62.如图3所示,从第3接地端t3至第2倾斜沟7的轮胎轴向的内端7i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0,小于从第3接地端t3至第1倾斜沟6的内端6i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5。具体而言,从第3接地端t3至第2倾斜沟7的轮胎轴向的内端7i为止的上述距离l10为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5%~20%。这样的第2倾斜沟7即便在接地压小时也能够发挥优秀的排水性。
63.第2倾斜沟7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外端7o位于第1接地端t1与第2接地端t2之间。优选从第2倾斜沟7的外端7o至第1接地端t1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1小于主沟3的沟宽w1。具体而言,上述距离l11为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5%~15%。由此,能够更切实地确保湿
地性能。
64.从第2接地端t2至第2倾斜沟7的弯曲顶点7a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2例如为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10%以下,优选为5%以下。
65.第2倾斜沟7例如随着从形成有最大的沟宽w4的部分朝向内端7i侧以及外端7o侧而沟宽变小。第2倾斜沟7的最大的沟宽w4例如为主沟3的沟宽w1(图1所示)的80%~120%。这样的第2倾斜沟7能够维持胎肩区域5的刚性,并且发挥优秀的排水性。
66.图5为表示第2倾斜沟7的截面形状的图,示出图2的b-b线剖视图。如图5所示,第2倾斜沟7包括:与第3接地端t3交叉的第1部分16;和与第2接地端t2交叉的第2部分17。
67.第1部分16例如随着朝向轮胎轴向内侧而深度变小。另外,第2部分17在第2倾斜沟7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恒定深度。第2部分17的深度d3例如为主沟3的深度的30%~80%。这样的第2部分17使湿地性能与操纵稳定性均衡地提高。
68.第2倾斜沟7在第2部分17的轮胎轴向外侧包括深度比第2部分17小的第3部分18。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有随着从第2部分17朝向第3部分18而深度变小的倾斜部17o。第3部分18的深度d4例如为0.5~2.0mm,优选为0.8~1.2mm。第3部分18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3例如为第2倾斜沟7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9(图2所示)的5%~15%。这样的第3部分18使湿地性能与操纵稳定性均衡地提高。
69.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第3倾斜沟8例如设置于第3接地端t3与主沟3之间。第3倾斜沟8的两端在胎肩区域5的内部中断。第3倾斜沟8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4例如为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15%~25%。
70.优选第3倾斜沟8不与将第2倾斜沟7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延伸而成的区域重叠。这样的第3倾斜沟8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并且抑制胎肩区域5的偏磨损。
71.第3倾斜沟8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倾斜。第3倾斜沟8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例如为50~70
°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倾斜沟8相对于轮胎轴向以比第1倾斜沟6以及第2倾斜沟7大的角度倾斜。
72.如图3所示,从第3接地端t3至第3倾斜沟8的轮胎轴向的内端8i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5,大于从第3接地端t3至第1倾斜沟6的内端6i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5。具体而言,从第3接地端t3至第3倾斜沟8的上述内端8i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5例如为胎肩区域5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的30%~40%。由此,在湿地行驶时,将第3倾斜沟8所排出的水向第2倾斜沟7侧引导,发挥更高的排水性。
73.第3倾斜沟8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外端8o处于比第1倾斜沟6的内端6i靠轮胎轴向外侧并且比第2倾斜沟7的内端7i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从第3接地端t3至第3倾斜沟8的外端8o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6例如为胎肩区域5的上述宽度w2的10%~20%。这样的第3倾斜沟8能够弥补第1倾斜沟6以及第2倾斜沟7的排水性。
74.第3倾斜沟8例如随着从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内端8i以及外端8o而沟宽变小。第3倾斜沟8的最大的沟宽w5小于主沟3的沟宽w1、第1倾斜沟6的沟宽w3以及第2倾斜沟7的沟宽w4。具体而言,第3倾斜沟8的上述沟宽w5为主沟3的沟宽w1的30%~50%。这样的第3倾斜沟8不损害操纵稳定性,能够提高排水性。
75.为了切实地防止操纵稳定性的降低,第3倾斜沟8的最大的深度例如比第1倾斜沟6的最大的深度小,并且比第2倾斜沟7的最大的深度小。本实施方式的第3倾斜沟8的深度例
如为0.5~2.0mm,优选为0.8~1.2mm。另外,第3倾斜沟8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恒定深度。
76.图6示出胎冠区域4的放大图。如图6所示,胎冠区域4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6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15%~25%。
77.优选在胎冠区域4例如设置有第1刀槽21和第2刀槽22。在本说明书中,“刀槽”是指具有微小的宽度的切槽要素,相互相向的两个刀槽壁之间的宽度为1.5mm以下。刀槽的上述宽度优选为0.3~1.2mm,更优选为0.5~1.0mm。在本说明书中,在某个切槽要素的横截面中,对于将宽度为1.5mm以下的区域包含其总宽度的50%以上的要素而言,即便局部包含宽度超过1.5mm的区域,也作为刀槽(包括沟要素的刀槽)来处理。另外,在某个切槽要素的横截面中,对于将宽度大于1.5mm的区域包含其总宽度的50%以上的要素而言,即便局部包含宽度为0.6mm以下的区域,也作为沟(包括刀槽要素的沟)来处理。
78.第1刀槽21从一方的主沟3延伸并且在胎冠区域4内中断。第2刀槽22从另一方的主沟3延伸并且在胎冠区域4内中断。第1刀槽21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7以及第2刀槽2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8例如为胎冠区域4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6的25%~35%。由此,胎冠区域4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部分。第1刀槽26以及第2刀槽27使湿地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均衡地提高。
79.第1刀槽21以及第2刀槽22随着从所连通的主沟3朝向轮胎赤道c,而向与轮胎的旋转方向r相反的一侧倾斜。第1刀槽21以及第2刀槽22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例如为10
°
以下。由此,湿地路面上的牵引性能提高。
8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可变更为各种方式而实施。
81.实施例
82.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花纹的尺寸205/55r16的充气轮胎。作为比较例,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花纹并且第1倾斜沟的第1接地端处的深度与第1倾斜沟的第2接地端以及第3接地端处的深度相同的轮胎。各测试轮胎除了上述点之外,其他实质上具有相同的结构。测试各测试轮胎的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以及湿地性能。测试轮胎的共用规格、测试方法如下。
83.安装轮辋:16
×
6.5j
84.轮胎内压:230kpa
85.测试车辆:排气量2000cc、fr车辆
86.轮胎安装位置:所有车轮
87.<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
88.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上述测试车辆在由干燥路面构成的环形跑道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作为结果,以将比较例评为100的评分表示,数值越大,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越优秀。
89.<湿地性能>
90.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上述测试车辆在由湿地路面构成的通常道路上行驶时的湿地性能进行了评价。作为结果,以将比较例评为100的评分表示,数值越大,湿地性能越优秀。
91.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92.表1:
[0093][0094]
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确保湿地性能,并且提高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