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控制臂和双叉臂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0:40: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臂体,叉臂体,长度调节机构,以及间距调节机构;所述连接臂体的一端具有转向节连接端,所述叉臂体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具有第一车架连接端,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具有第二车架连接端;所述连接臂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用于使所述连接臂体与所述第一支臂相对滑动,以调节所述连接臂体与所述叉臂体的长度;所述间距调节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调节所述第一车架连接端与第二车架连接端之间的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间距调节机构都包括:筒型延伸壁,插接段,以及锁紧套;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上的所述筒型延伸壁自所述连接臂体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在所述连接臂体上,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上的所述插接段形成在所述第一支臂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上的所述筒型延伸壁自所述第一支臂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一支臂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上的所述插接段形成在所述第二支臂上;所述筒型延伸壁的内部形成筒型通道,所述插接段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筒型通道中,所述锁紧套套接在所述筒型延伸壁的周向外壁上,通过挤压所述筒型延伸壁以将所述插接段锁紧在所述筒型通道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间距调节机构都包括:第一滑动段,第二滑动段,以及锁紧套;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段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体上,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上的所述第二滑动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上的所述第二滑动段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臂上;所述第一滑动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段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锁紧套套接在滑动配合连接的所述第一滑动段和第二滑动段上,以锁紧所述第一滑动段和第二滑动段。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将所述锁紧套分隔为第一锁紧端和第一锁紧端,所述第一锁紧端与所述第一锁紧端可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延伸壁的外壁周长自其与所述连接臂体的连接处向所述筒型延伸壁的筒口处依次递增或递减,或者,所述筒型延伸壁的外壁周长自其与第一支臂的连接处向所述筒型延伸壁的筒口处依次递增或递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延伸壁的壁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壁体厚度的形变槽。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段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滑动段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可沿所述导向槽往复滑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间距调节机构都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接臂体上设有可螺接所述第一外螺纹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可螺接所述第二外螺纹的第二内螺纹孔,或者,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可螺接在所述第一外螺纹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可螺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的第二内螺纹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
二连接段之间的区域还设置有用于供扳手卡接的卡接面。10.一种双叉臂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臂;还包括:减振器组件和转向节,两个所述控制臂上下设置,所述减振器组件的一端与设置在下方的控制臂的连接臂体铰接,所述减振器组件的另一端与车架铰接;所述转向节具有上下设置的上铰接位和下铰接位,所述上铰接位用于与设置在上方的控制臂中连接臂体上的转向节连接端铰接,所述下铰接位用于与设置在下方的控制臂中连接臂体上的转向节连接端铰接。

技术总结
一种控制臂和双叉臂悬架装置,控制臂包括:连接臂体,叉臂体,长度调节机构,以及间距调节机构;连接臂体具有转向节连接端,叉臂体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长度调节机构用于使连接臂体与第一支臂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调节转向节连接端与第一支臂之间的间距;间距调节机构用于使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调节第一车架连接端与第二车架连接端之间的间距。通过长度调节机构调节连接臂体与叉臂体之间的间距,即改变本控制臂的长度,满足不同轮距的设计要求,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可改变叉臂体中两个支臂之间的间距,即改变两个支臂与车架连接的衬套之间的间距,由此,可适应衬套对不同车型安装位置的安装要求。套对不同车型安装位置的安装要求。套对不同车型安装位置的安装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标 韩冲 孙惠春 刘鑫旺 曹景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