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胆排气结构及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0:05: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胆排气结构及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蒸箱、烤箱、蒸烤一体机等烹饪装置一般在内胆的上方设置有排气通道,通过排气通道外排烹饪过程中内胆中产生的热气。具体地,内胆的上方水平设置有上安装板,该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上罩设有导风板,该导风板与上安装板的上表面围成具有排气风机的排气通道,而内胆的顶板上开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排气通道开设于上安装板的进气口通过透风管连通。
3.现有烹饪装置的排气口大小固定不变,而食物在烘烤过程中,不同烹饪阶段内胆中的气体量不同。例如:烘烤初始阶段,食物水分被蒸发出来,内胆湿度较大,此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湿气外排速度不宜过快;烘烤后期,食物表面需要上色,从而达到焦脆状态,此时环境湿度要求较低,需要湿气快速排出。而现有烹饪装置的排气口不变,使得整个烹饪过程中的排气速度不变,进而无法满足不同烹饪阶段对排气速度的要求,继而影响了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排气速度可控的内胆排气结构。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排气速度自适应可控的内胆排气结构。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排气速度快的内胆排气结构。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内胆排气结构的烹饪装置。
8.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胆排气结构,包括内胆,该内胆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口,而该内胆的上方设置有上安装板,该上安装板的下表面与内胆的顶面之间形成安装间隙,而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上罩设有导风板,该导风板与上安装板的上表面围成具有排气风机的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顶壁上还开设第二排气口,该第二排气口与上述第一排气口邻设且该第二排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第一排气口,并且,该第二排气口中设置能启闭该第二排气口的排气控制件,而上述排气通道分别具有与上述第一排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上述第二排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二进气口,该第二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进气口。
9.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口包括排气孔,且该排气孔沿第二排气口周向间隔均设,并且,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开设在上述上安装板上,第一进气口包括进气孔,且该进气孔沿第二进气口周向间隔均设。一方面,在第二排气口关闭而仅通过第一排气口排气
的状态下能实现内胆的均匀排气,另一方面,在第二排气口开启而使内胆快速排气时,能更好地在各第一进气口处形成负压,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对内胆的强排。
10.进一步,所述第二进气口中竖向嵌装有进气接头,该进气接头内部具有竖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二排气口相流体连通的进气孔道,且该进气接头的上端位于上述排气通道中并高于上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设置进气接头能对第二进气口处的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气流能快速地流入排气通道中,而进气接头的上端高于上安装板的上表面能使通过进气接头进入的气流能快速地随排气风机的出风外排。
11.进一步,所述排气控制件为水平设置在上述安装间隙中的圆形的板件,且该板件能在上下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上述第二排气口上下移动而启闭该第二排气口。这样当该排气控制件由上至下遮蔽第二排气口时,该第二排气口被关闭,而当该排气控制件由下至上脱离第二排气口时,该第二排气口被打开,实现排气控制件对第二排气口的启闭控制。
12.进一步,还包括竖向设置在上述安装间隙中的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的横截面大小与上述第二排气口相匹配,且该进气通道的上端与上述进气接头的进气孔道的下端连通,而进气通道的下端与上述第二排气口连通,而上述排气控制件设置在该进气通道中并能沿该进气通道上下移动。设置进气通道一方面实现了进气接头的进气孔道与第二排气口的相连通,另一方面能使排气控制件更加平稳地上下移动。
13.进一步,所述进气接头包括竖管,该竖管的内部设置有沿其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安装轴套,而排气控制件的中心处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导杆,该导杆的上端插连在上述安装轴套中并能沿该安装轴套上下移动,从而能进一步促进排气控制件平稳地上下移动。该安装轴套的外周面与竖管的内周面之间沿周向间隔均设有径向延伸的连接凸筋,各相邻的连接凸筋之间以及竖管的对应内周面处分别围成上述进气孔道。上述进气通道中竖向设置有导向套,该导向套的下端沿周向与上述第二排气口的上口沿连接,该导向套中横向设置有隔板,该隔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气口,而上述排气控制件能相对于该通气口上下移动并启闭该通气口。从而能更好地实现排气控制件对第二排气口的启闭控制。
14.进一步,所述排气控制件与上述通气口上下正对设置,且该排气控制件的周缘竖向朝下延伸而形成延伸套,该延伸套的下端能沿周向与上述隔板上表面的外周相抵,且该延伸套能与上述导向套上下完全分离,而上述导杆的上端始终位于上述安装轴套中。通过设置延伸套能避免排气控制件的下表面与隔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水膜,保证排气控制件能在压差以及重力的作用下顺畅的上下移动,同时保证各进气孔道与第二排气口的连通性,保证气体的顺利外排,同时也能保证排气控制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15.进一步,所述安装间隙中设置有筒状的安装座,该安装座与上述进气接头同轴设置,该安装座的内腔构成上述进气通道,而该安装座的上端与上述进气接头的下端连接。从而能较好地形成进气通道,保证第二排气口与进气接头的进气孔道通过进气通道的有效连通。
16.进一步,所述上安装板的下表面上罩设有导流罩,该导流罩与上述上安装板的下表面围成导流腔,上述第一进气口位于该导流腔中,该导流罩的底壁上开设有供上述进气接头嵌装的通孔,且该导流罩的底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孔一一对应的导流孔,各导流孔沿上述进气接头周向设置,且各导流孔与对应的排气孔分别通过开设在上述安装座的侧壁上的导气孔道相连通。这样通过第一排气口外排的气体首先进入导流腔
中,外排气体中的蒸汽能被冷凝成冷凝水并被收集在导流腔中,从而降低进入排气通道的气体中的蒸汽含量,减少排气通道出风口处的冷凝水。
17.进一步,第一进气口的各进气孔分别与导流罩的上端邻设,而该导流罩的内周面上分别设有与各进气孔一一对应的导流斜面,各导流斜面分别由下至上朝外倾斜,这样导流腔中的气体能顺畅地通过第一进气口排入排气通道中。
18.进一步,所述导流罩的横截面为方形,该横截面的边数等于上述进气孔的个数,各进气孔分别与导流罩对应的侧顶缘邻设,且各进气孔的形状均为沿导流罩对应的侧顶缘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而导流罩的各内侧面分别构成上述导流斜面。这样能使导流腔中的气体更加顺畅地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通道中,从而提高内胆经第一排气口外排气体的效率。
19.进一步,所述导流腔中设置有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能对形成在导流腔中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实现对冷凝水的自清洁。此外,在内胆通过第一进气口补气的状态下,通过加热导流腔中的气体能加快气流的流速,提升强排效果。
20.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在导流罩的内表面上的加热膜。进而能更加充分地加热清除形成在导流腔中的冷凝水。
21.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内胆排气结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内胆的顶壁上同时开设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并且,第二排气口中设置有用于启闭该第二排气口的排气控制件,这样能根据内胆气体量的大小启闭第二排气口:初始阶段,当内胆中的气体较少时,通过排气控制件关闭第二排气口,这样内胆的气体仅能通过第一排气口外排,排气速度较慢,满足内胆快速升温的需要,保证烹饪效率;而当内胆中的气体较多时,通过排气控制件开启第二排气口,这样内胆中的气体能同时通过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外排,从而提高内胆速度。
23.进一步,由于第二排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第一排气口且该第一排气口与第二排气口邻设,同时第二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进气口,这样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同时排气时,第二进气口处的气流速度远大于第一进气口,则在第一进气口处形成相对负压,同时在排气风机出风的配合作用下,排气通道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补充至内胆中,补入的空气挤压内胆中的气体而加速内胆中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口外排,从而实现对内胆的强排效果,进一步加快内胆的排气速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排气口关闭状态下);
25.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2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座和进气接头(一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如图1~6所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排气结构,该内胆排气结构包括内胆1,该内胆1的上方设置有上安装板2,该上安装板2的下表面与内胆1的顶面之间形成安装间隙13,而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上罩设有导风板3,该导风板3与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围成具有排气风机31的排气通道30,该排气风机31安装在排气通道30的进风口上,如图1所示。
32.如图3所示,上述内胆1的顶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排气口11和圆形的第二排气口12,该第二排气口12与上述第一排气口11邻设且该第二排气口12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第一排气口11,并且,该第二排气口12中设置能启闭该第二排气口12的排气控制件4,而上述排气通道30分别具有与上述第一排气口11相流体连通的第一进气口21和与上述第二排气口12相流体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2,该第二进气口22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进气口21,第二进气口22为圆形孔。这样能根据内胆1内气体的大小来启闭第二排气口12:初始阶段,当内胆1中的气体较少时,通过排气控制件4关闭第二排气口12,这样内胆1的气体仅能通过第一排气口11外排,排气速度较慢,满足内胆1快速升温的需要,保证烹饪效率;而当内胆1中的气体较多时,通过排气控制件4开启第二排气口12,这样内胆1中的气体能同时通过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12外排,从而提高内胆1速度。并且,由于第二排气口12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第一排气口11且该第一排气口11与第二排气口12邻设,同时第二进气口22与第一进气口21邻设且第二进气口22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进气口21,这样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12同时排气时,第二进气口22处的气流速度远大于第一进气口21,则在第一进气口21处形成相对负压,同时在排气风机31出风的配合作用下,排气通道30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21补充至内胆1中,补入的空气挤压内胆1中的气体而加速内胆1中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口12外排,从而实现对内胆1的强排效果,进一步加快内胆1的排气速度。
3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气口11包括圆形的排气孔111,且该排气孔111沿第二排气口12周向间隔均设,并且,上述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均开设在上述上安装板2上,第一进气口21包括进气孔211,且该进气孔211沿第二进气口22周向间隔均设。一方面,在第二排气口12关闭而仅通过第一排气口11排气的状态下能实现内胆1的均匀排气,另一方面,在第二排气口12开启而使内胆1快速排气时,能更好地在各第一进气口21处形成负压,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对内胆1的强排。
34.进一步,如图2所示,上述第二进气口22中竖向嵌装有进气接头52,该进气接头52内部具有竖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二排气口12相流体连通的进气孔道523,且该进气接头52的上端位于上述排气通道30中并高于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通过设置进气接头52能对第二进气口22处的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气流能快速地流入排气通道30中,而进气接头52的上端高于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能使通过进气接头52进入的气流能快速地随排气风机31的出风外排。
35.进一步,上述排气控制件4可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气控制件4为水平设置在上述安装间隙13中的圆形的板件,且该板件能在其上下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上述第二排气口12上下移动而启闭该第二排气口12。这样当该排气控制件4由上至下遮蔽第二排气口12时,该第二排气口12被关闭,而当该排气控制件4由下至上脱离第二排气口12时,该第二排气口12被打开,实现排气控制件4对第二排气口12的启闭控制。
36.进一步,包括竖向设置在上述安装间隙13中的进气通道510,该进气通道510的横截面大小与上述第二排气口12相匹配,且该进气通道510的上端与上述进气接头52的进气孔道523的下端连通,而进气通道510的下端与上述第二排气口12连通,而上述排气控制件4设置在该进气通道510中并能沿该进气通道510上下移动。设置进气通道510一方面实现了进气接头52的进气孔道523与第二排气口12的相连通,另一方面能使排气控制件4更加平稳地上下移动。
37.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6所示,上述进气接头52包括竖管520,该竖管520的内部设置有沿其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安装轴套521,而排气控制件4的中心处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导杆41,该导杆41的上端插连在上述安装轴套521中并能沿该安装轴套521上下移动,从而能进一步促进排气控制件4平稳地上下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气控制件4具有中心安装孔40,而上述导杆41的下端形成有连接座411,导杆41通过该连接座411连接在排气控制件4的中心安装孔40中。该安装轴套521的外周面与竖管520的内周面之间沿周向间隔均设有径向延伸的连接凸筋522,各相邻的连接凸筋522之间以及竖管520的对应内周面处分别围成上述进气孔道523。上述进气通道510中竖向设置有导向套6,该导向套6的下端沿周向与上述第二排气口12的上口沿连接,该导向套6中横向设置有隔板61,该隔板6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气口611,而上述排气控制件4能相对于该通气口611上下移动并遮蔽该通气口611,从而能更好地实现排气控制件4对第二排气口12的启闭控制。优选地,上述排气控制件4与上述通气口611上下正对设置,且该排气控制件4的周缘竖向朝下延伸而形成延伸套42,该延伸套42的下端缘能沿周向与上述隔板61上表面的外周相抵,且该延伸套42能与上述导向套6上下完全分离,而上述导杆41的上端始终位于上述安装轴套521中。通过设置延伸套42能避免排气控制件4的下表面与隔板6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水膜,水膜会导致排气控制件4与隔板61无法分离,保证排气控制件4能在压差以及重力的作用下顺畅的上下移动,同时保证各进气孔道523与第二排气口12的连通性,保证气体的顺利外排,同时也能保证排气控制件4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导向套6由上述第二排气口12的口缘沿周向竖向朝上延伸而成。
38.进一步,具体地,上述安装间隙13中设置有筒状的安装座51,该安装座51与上述进气接头52同轴设置,该安装座51的内腔构成上述进气通道510,而该安装座51的上端与上述进气接头52的下端连接,从而能较好地形成进气通道510,保证第二排气口12与进气接头52的进气孔道523通过进气通道510的有效连通。优选地,上述安装座51与进气接头52为一体件,即进气接头52的下端面与安装座51的上端面相连接。
39.进一步,上述上安装板2的下表面上罩设有导流罩7,该导流罩7与上述上安装板2的下表面围成导流腔70,各上述第一进气口21分别位于该导流腔70中,该导流罩7的底壁上开设有供上述进气接头52嵌装的通孔71,且该导流罩7的底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上述第一排气口11的排气孔111一一对应的导流孔72,各导流孔72沿上述进气接头52周向设置,且各导流孔72与对应的排气孔111分别通过开设在上述安装座51的侧壁上的导气孔道511相连通。这样通过第一排气口11外排的气体首先进入导流腔70中,外排气体中的蒸汽能被冷凝成冷凝水并被收集在导流腔70中,从而降低进入排气通道30的气体中的蒸汽含量,减少排气通道30出风口处的冷凝水。
40.优选地,第一进气口21的各进气孔211分别与导流罩7的上端邻设,而该导流罩7的
内周面上分别设有与各进气孔211一一对应的导流斜面73,各导流斜面73分别由下至上朝外倾斜,这样导流腔70中的气体能顺畅地通过第一进气口21排入排气通道30中。
41.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进气口21的进气孔211为四个,上述导流罩7的横截面为方形,该横截面的边数等于上述进气孔211的个数,各进气孔211分别与导流罩7对应的侧顶缘邻设,且各进气孔211的形状均为沿导流罩7对应的侧顶缘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而导流罩7的各内侧面分别构成上述导流斜面73。这样能使导流腔70中的气体更加顺畅地通过第一进气口21进入排气通道30中,从而提高内胆1经第一排气口11外排气体的效率。
42.进一步,上述导流腔70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未示出)。通过加热装置能对形成在导流腔70中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实现对冷凝水的自清洁。此外,在内胆1通过第一进气口21补气的状态下,通过加热导流腔70中的气体能加快气流的流速,提升强排效果。优选地,上述加热装置为设置在导流罩7的内表面上的加热膜,进而能更加充分地加热清除形成在导流腔70中的冷凝水。
43.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44.初始状态下,排气控制件4位于最低位,排气控制件4的延伸套42的下端缘与隔板61相抵,通气口611被关闭,即第二排气口12被关闭。此时,内胆1仅通过第一排气口11外排气体,排气速度较慢,满足内胆1快速升温的需要。
45.随着烹饪的进行,当内胆1中产生大量气体时,此时,内胆1中的气体作用于排气控制件4的向上的浮力大于排气控制件4的重力,排气控制件4上浮而脱离导向套6,第二排气口12打开,此时,内胆1可同时通过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12外排气体,排气速度加快。并且,由于在第一进气口21处形成相对负压,同时在排气风机31的出风的配合作用下,排气通道30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21补充至内胆1中,补入的空气挤压内胆1中的气体而加速内胆1中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口12外排,从而实现对内胆1的强排效果,进一步加快内胆1的排气速度。
46.本发明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上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