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2022-02-19 23:20: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2.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脂逐渐降解和人体代谢能力降低,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皮下胶原流失,人体皮肤逐渐衰老。我们平时说的皮肤屏障都指物理屏障,物理性屏障由皮脂膜、角质层角蛋白、脂质、三明治结构、砖墙结构、真皮粘多糖类、粘多糖类等共同构成,抵御外界有害、刺激物、日光进入,同时具有保湿及调节抗炎作用。皮肤物理屏障受损将引起皮肤干燥,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异位性皮炎、湿疹、银屑病、鱼鳞病、日光性皮炎等皮肤敏感、刺激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皮肤油腻,皮脂溢出性疾病,如痤疮、酒糟鼻、脂溢性皮炎。目前,针对皮肤屏障功能修护化妆品种类繁多,大都是通过加强皮肤表层的保湿度或者添加舒缓成分,使受损的肌肤降低炎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屏障功能受损,皮脂流失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技术方案,其通过这种人体皮脂的仿生组合,满足不同肌肤的使用人群对于补充脂质的需求,该油脂复合物与人体皮肤的兼容性强,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氧化防护力、柔软和紧致皮肤,维持皮肤状态稳定,并达到淡化细纹的功效。
4.所述的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植物甘油三酯50

60份、植物蜡酯20

30份、固醇类4

6份、类角鲨烯11

13份、生育酚类0

0.8份;
5.所述植物甘油三酯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料组成:白池花籽油13

24份、澳洲坚果油25

40份、亚麻荠籽油0.18

2.3份、欧洲李籽油0.2

2.3份、海檀木籽油1.2

6.4份;
6.所述植物蜡酯为霍霍巴酯类;
7.所述固醇类为稻糠甾醇、大豆甾醇的至少一种;
8.所述类角鲨烯为植物角鲨烯、植物角鲨烷的至少一种;
9.所述生育酚类为大豆生育酚、棕榈生育三烯酚、稻糠生育三烯酚的至少一种。
10.所述的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植物甘油三酯54

58份、植物蜡酯23

27份、固醇类4.3

4.7份、类角鲨烯11

13份、生育酚类0.2

0.7份。
11.所述的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植物甘油三酯57.5份、植物蜡酯26份、固醇类4.5份、类角鲨烯12份、生育酚类0.5份。
12.所述的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1)按比例将白池花籽油、澳洲坚果油、亚麻荠籽油、欧洲李籽油、海檀木籽油和类角鲨烯在20℃以下,混合均匀,得混料1;
14.2)按比例将固醇类、生育酚类混合,在60

70℃加热溶解,得混料2;
15.3)将混料1和混料2在40

50℃下混合搅拌,降温至35℃,按比例加入植物蜡酯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
16.所述的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角鲨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7.1)粗品混合油制备:将橄榄、大豆、小麦的至少两种晒干,粉碎至90

100目,压榨温度为40

45℃,压榨压力50

60mpa,压榨65

75min,过滤得粗品混合油;
18.2)角鲨烯分离纯化:将粗品混合油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含5

8%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或者柠檬酸三乙酯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控制洗脱流速为11

13ml/min,所得洗脱液每20ml为一个馏分分别收集回收溶剂,将收集的26

28馏分洗脱液蒸除溶剂,经过色谱检测合,得到纯度97.96%角鲨烯,平均收率为86.21%。
19.所述的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20.所述的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中复合物含量为1

30%,优选8

25%,更优选10

20%。
21.所述的白池花籽油,含有抗氧化作用的长链脂肪酸和大量维生素e,是天然抗氧化剂,能提升肌肤的自身抵抗力,让肌肤长时间保持柔软,其与其它油类复合使用,还能增加其它油类的稳定性。
22.所述的澳洲坚果油,含有皮肤形成油脂保护层所必备的营养素,最重要的是油性温和,不刺激皮肤;其延展性好,有油腻感,同时渗透性好,对各种精油溶解度高,是很好的基础油。
23.所述的亚麻荠籽油,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

omega

3、生育酚、棕榈酸等成分,对肌肤温和无刺激,能改善皮肤脂肪含量,增强皮肤屏障功能,防止光老化,减少皮肤炎症等问题。
24.所述的欧洲李籽油,在化妆品中用作皮肤调理剂,能深度滋养肌肤,唤醒肌肤活力,淡化暗黄,有效改善肌肤问题,使肌肤细腻水润。
25.所述的海檀木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c.,有助于保持细胞壁的完整性,并具有重组效果及对皮肤的抗衰老作用,它的长链脂肪酸带来了良好的亲和性,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和改善皮脂腺组织的功能,还具有抗炎特性和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功能。
26.所述的霍霍巴酯类,不易被氧化,耐高温、高压,黏度变化小,其触觉和延展性好,易被皮肤吸收,是化妆品中出色的油剂、滋润剂和保湿剂,风险系数为1,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27.所述的稻糠甾醇,是大米中特有的成分,锁水补水对肌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能维持细胞的柔软和湿润,有效保持肌肤表面水分,由于本身含有充足的水分,因此能在短时间里让角质水分充盈,使弹力纤维及胶原蛋白处在充满水分的环境中,肌肤也就更滋润更具弹性了;稻糠甾醇还能促进肌肤新陈代谢、抑制肌肤发言,可防日晒红斑、肌肤老化。
28.所述的大豆甾醇,具有抗氧化性,能维持细胞的柔软和湿润,对皮肤有温和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具有抑制表皮炎症、延缓皮肤老化、消除色斑和日晒红斑等功效。
29.所述的植物角鲨烯,具有以下功效:保肝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并保护肝细胞,从而改善肝功能;抗疲劳所述角鲨烷的功效:加强修护表皮,有效形成天然保护膜,帮助肌肤与皮脂间的平衡。
30.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角鲨烯,可以采用橄榄、大豆、小麦的至少两种为原料,使用冷榨和硅胶柱色谱两种方法结合,具有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等优点,能得到高纯度和高收率的角鲨烯产品;该方法中,其粗品油的制备采用冷榨技术,使其含有的角鲨烯成分不易被氧化;分离纯化时,其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种类、浓度,洗脱速度,对最终产品角鲨烯的纯度和收率均有显著影响。所述的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芽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谷物胚芽油,集中了小麦的营养精华,富含角鲨烯、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甘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被公认为一种颇具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所述的橄榄、大豆中也含有角鲨烯,可以作为提取植物角鲨烯的原料。所述的植物角鲨烯加氢制得植物角鲨烷,可以直接用在本发明的原料配方中。
31.本发明中植物角鲨烯,采用橄榄、大豆、小麦的至少两种为原料,除了提取的高纯度角鲨烯外,还含有混合原料的微量其它有效成分,提取物中各有效组分之间协同配比,功效更为显著。
32.所述的植物角鲨烷,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角鲨烷是最接近人体皮脂的一种脂类,亲和力强,能够与人类自身的皮脂膜融为一体,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的屏障,还能抑制皮肤脂质的过氧化,
33.有效渗入肌肤,促进皮肤基底细胞的增殖,延缓皮肤老化;角鲨烷还可以使皮肤毛孔张开,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细胞新陈代谢,修复受损肌肤。
34.所述的生育酚,是维生素e的水解产物,能增加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老化作用,还能改善脂质代谢。
35.本发明中所述的白池花籽油、澳洲坚果油、亚麻荠籽油、欧洲李籽油、海檀木籽油、霍霍巴酯类、稻糠甾醇、大豆甾醇、植物角鲨烯、植物角鲨烷、大豆生育酚、棕榈生育三烯酚、稻糠生育三烯酚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获得,也可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或者常规提取方法制备。
36.作为天然油脂复合物,各组分及含量不同,其功效也会有显著差异,不同的原料,价值不同,利用率也不同,得到的有效成分的类型和含量就会有所不同。本发明所述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限定,以及制备过程中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的选定,是申请人经过大量试验优化、对比、分析,筛选出来的最优值,各组分中有效成分相互配伍、相互协调作用,达到最佳仿人体皮脂脂质效果。
37.上述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构筑一种稳定、温和无刺激并且天然的植物油脂组成,模拟人体皮脂构成和脂肪酸比例,从而得到一种高生物兼容性和高生物利用度的化妆品美容油脂成分,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氧化防护力、柔软和紧致皮肤,维持皮肤状态稳定,并达到淡化细纹的功效的功效。
附图说明
38.图1

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组织活力平均值图;
3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cer碳原子相对占比图;
4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cer各个亚类相对占比图;
4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cer平均碳链长度图;
4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cer峰面积/ffa峰面积图;
4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组织活力变化趋势图;
4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组织形态变化情况图;
4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角质层厚度变化趋势图;
4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cd44含量变化情况图;
4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cd44含量变化趋势图;
48.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丙二醛含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0.实施例1:白池花籽油13份、澳洲坚果油40份、亚麻荠籽油2.3份、欧洲李籽油2份、海檀木籽油2.5份、霍霍巴酯类20份、稻糠甾醇4份、植物角鲨烯2份、植物角鲨烷10份。
51.实施例2:白池花籽油18份、澳洲坚果油32份、亚麻荠籽油2份、欧洲李籽油1.8份、海檀木籽油6份、霍霍巴酯类23份、大豆甾醇6份、植物角鲨烯1份、植物角鲨烷9.5份、大豆生育酚0.2份、棕榈生育三烯酚0.2份、稻糠生育三烯酚0.1份。
52.实施例3:白池花籽油23份、澳洲坚果油28.17份、亚麻荠籽油0.29份、欧洲李籽油0.29份、海檀木籽油5.75份、霍霍巴酯类26份、稻糠甾醇4.5份、植物角鲨烷11.5份、棕榈生育三烯酚0.5份。
53.实施例4:白池花籽油14.66份、澳洲坚果油37.65份、亚麻荠籽油1.73份、欧洲李籽油1.73份、海檀木籽油1.73份、霍霍巴酯类26份、大豆甾醇4.5份、植物角鲨烯3.5份、植物角鲨烷8份、大豆生育酚0.5份。
54.实施例5:白池花籽油24份、澳洲坚果油25份、亚麻荠籽油0.18份、欧洲李籽油0.2份、海檀木籽油1.2份、霍霍巴酯类30份、稻糠甾醇4份、大豆甾醇0.5份、植物角鲨烯5份、植物角鲨烷6.8份、大豆生育酚0.1份、棕榈生育三烯酚0.1份、稻糠生育三烯酚0.1份。
55.上述然植物油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1)按比例将白池花籽油、澳洲坚果油、亚麻荠籽油、欧洲李籽油、海檀木籽油和类角鲨烯在20℃以下,混合均匀,得混料1;
57.2)按比例将固醇类、生育酚类混合,在60

70℃加热溶解,得混料2;
58.3)将混料1和混料2在40

50℃下混合搅拌,降温至35℃,按比例加入植物蜡酯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
59.上述的植物角鲨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60.1)粗品混合油制备:将橄榄、大豆、小麦的至少两种晒干,粉碎至90

100目,压榨温
度为40

45℃,压榨压力50

60mpa,压榨65

75min,过滤得粗品混合油;
61.2)角鲨烯分离纯化:将粗品混合油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含5

8%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或者柠檬酸三乙酯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控制洗脱流速为11

13ml/min,所得洗脱液每20ml为一个馏分分别收集回收溶剂,将收集的26

28馏分洗脱液蒸除溶剂,经过色谱检测合,得到纯度97.96%角鲨烯,平均收率为86.21%。所述的植物角鲨烯加氢制得植物角鲨烷,可以直接用在本发明的原料配方中。
62.上述一种仿人体皮脂脂质构成的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中复合物含量为1

30%,优选8

25%,更优选10

20%。
63.以下从健康人体表皮脂质分析,阐述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健康人体分泌的皮表脂质的构成为:
[0064][0065]
经分析,人体的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分布为:
[0066]
[0067][0068]
本发明通过各植物来源油脂成分,分别模拟皮表脂质的构成:
[0069][0070]
其中为了模拟皮表脂质的脂肪酸构成,需要分析不同植物油脂的脂肪酸沟通,制得一个合适的比例,尽量靠近人体天然脂质的构成。以本发明实施例3为例,具体如下:
[0071]
[0072][0073]
本发明实施例3通过上述植物油的不同组合搭配,可将该组分尽量模拟人体皮脂中的脂肪酸分布,从而得到一种高生物兼容性和高生物利用度的化妆品美容油脂成分。本发明实施例1

2和实施例4

5所述的复合物,也靠近人体天然脂质的构成。
[0074]
下面再结合其它试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75]
试验一:人体测试数据试验。
[0076]
1.测试方法
[0077]
1.1皮肤水合度的测量
[0078]
corneometer mpa 10(courage and khazaka,cologne,germany)记录皮肤表面的电容量。电容以任意单位(a.u.)的数字形式表示。由冷凝器组成的探针头(7x7毫米)以恒定的压力(3.5牛顿)施加在皮肤表面。测量原理是基于水(大约81)和大多数其他材料(小于7)的明显不同的介电常数。在每个测试区域进行五次测量,用平均值来定义角质层的水合状态。本发明中使用的角质仪。s/n 09372310;探头s/n 09341841。
[0079]
1.2生物力学特性(弹性、硬度)的测量
[0080]
使用cutometer mpa580(courage khazaka electronic gmbh,cologne;s/n 32041888管:s/n 04317556)评估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能。
[0081]
该测量是基于真空吸力原理的。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施加恒定的负压,皮肤被吸入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洞的空心管中。然后,在正常气压下,允许皮肤缩回。在没有摩擦和机械影响的情况下,用光学方法记录皮肤对管子的穿透深度。一些标准化的参数可以从产生的穿透深度曲线中计算出来。大多数参数是皮肤厚度的函数,因此不能简单地在受试者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
[0082]
为了提高准确性,并捕捉到皮肤在重复的外部压力下的特性信息,循环重复几次,选择评估的参数是基于区域而不是单个测量点。
[0083]
1.2.1皮肤紧实度
[0084]
皮肤紧实度由参数f4评估,即最大延伸量的近似包络函数下面的区域。f4的减少对应于皮肤紧实度的增加。
[0085]
1.2.2皮肤弹性
[0086]
皮肤弹性是由f3/f4的比率来评估的。f3与f4相比越大,恢复力就越大,剩余的残
余变形就越小。结果值越接近于1,皮肤的弹性就越大。
[0087]
参数的计算是由winct(courage&khazaka gmbh,科隆

德国)进行的。
[0088]
1.3皮肤粗糙度的测量
[0089]
primos(相移式快速体内皮肤测量)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设备,它可以基于主动图像三角测量技术,对人体皮肤的微观形貌进行实时的三维体内测量。测量头包括一个作为投影单元的数字微镜装置和一个作为记录单元的ccd相机,安装在一个可调节的机架上。对于主动图像三角测量,一个强度编码的点m被投射到被测表面。它在表面上的图像由ccd相机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记录。点m是一个参数的函数,如强度、投影系统和相机之间的三角测量角度以及其他一些相机和投影平面的内部和外部坐标。结构化表面的高度信息被编码在扭曲的强度模式中,该模式被记录下来。分辨率和精度取决于被测表面的光学和地形特征以及测量系统的噪声特征。为了准确地对人体皮肤进行体内测量,根据被测部位(前臂内侧、额头、眼区),应使用不同的有效波长和放大系数参数。
[0090]
为了考虑到人体皮肤的差异,并避免因运动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失真,采用了快速相移技术进行测量(相位宽度:16和64像素)。每次测量,至少做3次记录,选择没有运动失真或伪影的最清晰的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
[0091]
在发明结束时,以数字方式去除由于体毛造成的失真,并减去宏观结构(通过多项式近似计算),即整个测试区域的曲率,以便正确分析微观结构,即表面粗糙度。
[0092]
然后通过参数rz(平均粗糙度)来评估皮肤粗糙度。为了减轻潜在的方向性影响,评估采用了32次径向切割的rz的算术平均值。
[0093]
平均粗糙度定义为:
[0094][0095]
其中n是扫描长度l被分成的相等的段数,rzi是每个段中的最大峰谷深度。根据德国标准din 4768/1,rz是用5个等长的段来计算。本发明中使用的系统。primos紧凑型高分辨s/n 108

00042,软件版本5.7。
[0096]
1.4皱纹深度/面积/体积的测量
[0097]
如上所述,使用primos系统将鱼尾纹区域记录为三维地形图。为了准确检测更深的结构,使用了不同的快速相移设置(相位宽度:16、64和128像素)。每次测量,至少要做3次记录,选择最清晰的没有运动失真或伪影的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在后续访问中,原始捕获的数据被叠加到志愿者的皮肤上,以帮助测试区域的重新定位过程。
[0098]
在发明结束时,由于体毛造成的失真被数字删除,宏观结构(通过多项式近似计算),即整个测试区域的曲率被减去,以便对微观结构,即皱纹和表面粗糙度进行适当分析。为了通过primos软件的"皱纹分析模块"进行评估,来自后续访问的三维数据被额外地弹性匹配(通过移动、旋转、倾斜进行对齐),并确定每个受试者的数据集中的最大共同面积。因此,分析所覆盖的区域在不同的受试者之间有所不同,因此绝对的皱纹体积和面积测量值不应在受试者之间进行比较。
[0099]
然后使用从表面切入的经典参数和primos软件中的"皱纹分析模块"对所得数据集进行分析。计算了以下参数来描述皱纹的特征。
[0100]
皱纹深度(rmax,μm):rmax被定义为从最高峰到最低谷的最大垂直距离。
[0101]
皱纹深度(rmax,μm):rmax是指从最高峰到五段等长的最低谷的最大垂直距离。为了减轻定位效应,评估时使用了50个平行切口的rmax的算术平均值,切口垂直于主要皱纹,穿过整个测量区域(0.5毫米的边界)。
[0102]
平均皱纹深度(μm):由皱纹分析模块计算的平均皱纹深度。
[0103]
皱纹分析模块计算出的平均皱纹深度(手动排除检测伪影)。
[0104]
皱纹总面积(mm2):由皱纹分析模块检测到的皱纹所覆盖的总测量面积。
[0105]
皱纹分析模块检测到的皱纹所覆盖的总测量面积(不包括人工检测的假象)。
[0106]
皱纹总体积(mm3)皱纹分析模块检测到的皱纹总体积(手动排除检测伪影)。
[0107]
皱纹分析模块检测到的皱纹的总体积(不包括人工检测的假象)。可根据平均深度和覆盖面积计算。
[0108]
本发明中使用的系统。primos紧凑型高分辨s/n 108

00041,软件版本5.7。
[0109]
2.测试结果,见表1。
[0110]
表1 10%天然植物油脂复合物(实施例3)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溶液的人体测试数据试验表
[0111][0112][0113]
3.测试结论
[0114]
人体测试数据证明,该组合物在28天的试用后能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提高皮肤平滑度,提高皮肤弹性,并有减少皱纹的功效。
[0115]
皮肤含水量:测试样品被发现在统计学上能显著提高皮肤水合度。经过28天的使用,观察到平均增加了23.1%,对100%的志愿者有作用。
[0116]
皮肤紧实度和弹性:测试样品能明显提高皮肤的弹性,使其达到紧致

弹性的最佳状态。经过28天的使用,平均增加了18.1%(紧实度)/9.8%(弹性),100%(紧实度)/80%(弹性)的志愿者检测到测试产品的作用。
[0117]
皮肤平滑度:试验产品被发现在统计学上能明显增加皮肤的光滑度。经过28天的使用,观察到平均增加了14.5%,对85%的志愿者有作用。
[0118]
皱纹的深度、面积和体积:在常规使用中,测试产品被发现能在统计学上显著减少皱纹深度、面积和体积。经过28天的治使用,观察到平均深度减少13%(经典切割分析)/11%(皱纹分析模块),在95%的志愿者中有效果。
[0119]
以实施例1

2和实施例4

5进行上述人体测试数据试验,也能达到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
[0120]
试验二:体外测试数据试验。
[0121]
1.指标介绍
[0122]
1.1强韧屏障
[0123]
1.1.1屏障指数
[0124]
屏障指数et50是反应皮肤对刺激物耐受性强弱的一个指标。样品给药孵育结束,将tritonx

100作用于模型表面0h,1h,3h,作用结束后分别进行组织活力的检测,并根据3个点时间的组织活力计算得出et50值。et50值越高,屏障耐受性越强。
[0125]
1.1.2屏障脂质
[0126]
神经酰胺和脂肪酸是屏障脂质的主要构成,神经酰胺、脂肪酸亚类构成(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羟基化脂肪酸)以及神经酰胺和脂肪酸的比例会影响皮肤屏障结构以及渗透功能。
[0127]
1.2表皮抗衰(屏障衰老)
[0128]
1.2.1组织活力
[0129]
皮肤细胞的活力和皮肤正常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功能性损伤会首先关联到皮肤细胞活力的下降,引发炎症、衰老甚至皮肤疾病等系列问题。提升细胞活力有助于皮肤抵御不良环境影响。
[0130]
1.2.2 cd44
[0131]
cd44是透明质酸的受体,能够结合透明质酸发挥一系列生物学作用,比如保湿,皮肤屏障的重建;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中cd44含量会逐渐下降。因此提升皮肤中的cd44含量,不仅可以增加皮肤保湿能力,让肌肤充盈、丰满,可以有效提升外源性透明质酸的利用率,并且增加衰老皮肤屏障重建的能力。
[0132]
1.2.3组织形态
[0133]
组织形态是经过h&e染色后的组织微观生理学结构分析。通过模型组织学形态,可以直观了解不同处理条件下皮肤结构的变化情况,屏障弱化的模型很明显的能够看出角质层比较薄,因此可以通过角质层厚度的变化来评价待测样品的屏障提升功能。
[0134]
1.3抗氧化(脂质过氧化保护)
[0135]
1.3.1细胞活力
[0136]
角化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类型。受环境和内部的导致的氧化应激,会使细胞脂质过氧化,从而损害细胞的活力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通过外在的氧化应激,可以评价待测样品对脂质氧化的保护能力。
[0137]
2.测试目的
[0138]
确定该组合物(本试验中的测试样品为实施例3)在体外重组3d皮肤组织模型和角化细胞模型上上的强韧屏障、表皮抗衰、保护脂质过氧化的功效。
[0139]
3.实验材料
[0140]
3.1测试系统
[0141]
本测试所用皮肤模型为3d表皮皮肤模型(以下简称皮肤模型),批号为:es2000806,由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0142]
3.2主要试剂
[0143]
ta培养液(皮肤模型专用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索莱宝)、mtt(sigma)、异丙醇(国药)、4%多聚甲醛(biosharp)、二甲苯(国药)、无水乙醇(国药)、苏木精(碧云天)、伊红(碧云天)、盐酸(国药)、50
×
柠檬酸钠(西安赫特生物)、anti

cd44抗体(abcam)、abc

peroxidase kits(vectastain)、anti

mouse

488(山羊抗鼠)(abcam)、抗淬灭剂(碧云天)、hochest33342(碧云天)。
[0144]
3.3主要设备
[0145]
co2培养箱(thermo)、超净工作台(苏净安泰)、酶标仪(biotek)、微量振荡器(其林贝尔)、正置显微镜(olympus)。
[0146]
4.方案设计,见表2。
[0147]
表2体外测试方案设计表(样品:实施例3)
[0148][0149]
5.实验结果
[0150]
5.1屏障提升功效检测结果
[0151]
实验分组
[0152][0153]
备注:

bc组ta7进行et50检测;pc组及测试样品组ta7进行给药处理,ta8进行et50检测。

pc组为阳性对照,给药wy14643(ppar激动剂)。
[0154]
5.1.1屏障指数检测结果,见图1和图2。
[0155]
图1中:用t

test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时,与bc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p

value<0.05表示为*,p

value<0.01表示为**。图1显示,与bc组相比,pc(wy14643)组在0h、1h和3h的组织活力显著升高,说明本次阳性对照检测有效;测试样品组在0h、1h和3h的组织活力显著升高。
[0156]
图2中:根据et50值的结果,样品组的et50值高于bc组的et50值;由此可知,样品具有良好的屏障提升功效。
[0157]
5.1.2屏障脂质检测结果,见图3

图6。
[0158]
图3显示,与bc组相比,样品组神经酰胺中c63、c65、c67和c69相对占比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222.28%、244.26%、378.56%和264.71%。图4显示,与bc组相比,样品组神经酰胺亚类eop的相对占比显著升高,升高了272.52%。图5显示,与bc组相比,样品组神经酰胺平均碳链长度显著升高,升高了7.35%。图6显示,与bc组相比,样品组神经酰胺与脂肪酸比例显著升高,升高了37.56%。
[0159]
5.2表皮抗衰功效检测结果
[0160]
实验分组
[0161][0162]
备注:pc组为阳性对照,给药wy14643(ppar激动剂)。
[0163]
5.2.1组织活力检测结果,见图7。
[0164]
图7中:用t

test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时,与bc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p

value<0.05表示为#,p

value;<0.01表示为##;与nc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p

value<0.05表示为*,p

value<0.01表示为**。图7显示,与bc组相比,nc组的组织活力显著下降,说明本次
实验刺激条件有效。与nc组相比,pc(wy14643)组的组织活力显著上升,说明本次实验有效。与nc组相比,样品组的组织活力显著上升,上升了6.14%。
[0165]
5.2.2组织形态检测结果,见图8

9。
[0166]
图8

9中:用t

test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时,与bc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p

value<0.05表示为#,p

value<0.01表示为##;与nc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p

value<0.05表示为*,p

value<0.01表示为**。图8

9显示,与bc组相比,nc组的平均角质层厚度显著上升,说明本次实验刺激条件有效;与nc组相比,pc(wy14643)组的平均角质层厚度显著下降,说明本次实验有效;与nc组相比,样品组的平均角质层厚度显著下降,下降了23.92%。
[0167]
5.2.3cd4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见图10

11。
[0168]
图10

11中:用t

test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时,与bc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p

value<0.05表示为#,p

value<0.01表示为##;与nc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p

value<0.05表示为*,p

value<0.01表示为**。图10

11显示,与bc组相比,nc组的cd44含量显著下降,说明本次实验刺激条件有效;与nc组相比,pc(wy14643)组的cd44含量显著上升,说明本次实验有效;与nc组相比,样品组的cd44含量显著上升,上升了25.85%。
[0169]
5.3防止脂质过氧化功效检测结果,见实验分组和图12。
[0170]
实验分组
[0171][0172][0173]
图12中:五个独立实验的平均值sd,显示出p<0.05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图12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阳性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说明本次实验刺激条件有效;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i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说明样品在无刺激情况有效防止细胞脂质过氧化;与阳性组相比,对照组ii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以丙二醛计算为28.5%),说明样品在氧化应激下有效防止细胞脂质过氧化。
[0174]
6.结果汇总
[0175][0176]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天然植物复合物(实施例3),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分化与屏障功能的形成,有屏障提升功效;同时通过组织活力的提升和增加皮肤中cd44含量,有抵御组织损伤引发的表皮衰老的能力。以实施例1

2和实施例4

5进行上述体外测试数据试验,也能达到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
[0177]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