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2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婴儿床。


背景技术:

2.婴儿床是指给婴幼儿使用的床,婴儿床的款式多种多样,功能和价格也是相差也很大,选择时要注意安全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市面上很多小型可折叠式的婴儿床特受欢迎,因其灵活拆卸,便于携带运输等优点受大众喜爱;
3.而现有的可折叠婴儿床大多采用拆卸式折叠,需要折叠时需要将床架与支撑架分别拆开,这样难免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而且折叠和组装起来都不方便;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婴儿床,用于解决现有的可折叠婴儿床大多采用拆卸式折叠,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而且折叠和组装起来都不方便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便携式婴儿床,包括围框组件、横撑组件以及两个立杆组件,所述围框组件设置在立杆组件上方,所述围框组件包括左围框与右围框,所述左围框与右围框之间设置有两个围框连接关节;
8.两个所述立杆组件均包括上立杆与下立杆,两个所述上立杆顶部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左围框、右围框相连接,两个所述下立杆相靠近的侧面均设置有滑块;
9.所述横撑组件包括第一横撑杆与第二横撑杆,所述第一横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立杆的下部转动连接;
10.所述下立杆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横梁,所述移动横梁的顶面中心处与下立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横梁前后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
12.进一步的,所述下立杆内部为中空设置,且下立杆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上立杆底部穿过开口并延伸至下立杆的内部,所述上立杆的外表面与下立杆内部中空区域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下立杆侧面设置有用于对上立杆进行锁紧的锁紧块。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一个圆环套,两个所述连接件外表面的底部分别与两个上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内壁分别与左围框、右围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左围框与右围框均为u形框架,且左围框与右围框相向设置。
1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围框连接关节均包括锁扣以及设置在锁扣两侧的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分别与左围框、右围框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撑杆与第二横撑杆均为波浪形杆件,所述第一横撑杆呈向
下凹陷状,所述第二横撑杆呈向上凸起状,所述第一横撑杆与第二横撑杆的连接处通过铰链相铰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通过设置的围框连接关节可以对左围框与右围框进行收缩处理,锁扣将左围框与右围框锁紧时,确保婴儿床在使用时围框的连接稳定性,在需要对婴儿床进行折叠时,通过锁扣对围框连接关节进行解锁后,左围框与右围框的连接处可向下移动,从而使左围框与右围框互相靠近,缩小围框组件的占用空间,达到折叠的目的;
19.(2)通过设置的横撑组件可以实现两组立杆组件的撑开与收合,在围框连接关节解锁后,左围框与右围框进折叠的过程中,滑块在下立杆上向上滑动,从而拉动两个立杆组件相向移动,实现围框折叠的同时对立杆组件进行收合,同时婴儿床骨架在进行折叠时不需要对其部件进行拆卸处理,在存放和输送过程中能够防止部件丢失或损坏。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围框连接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婴儿床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完成折叠后婴儿床骨架的结构主视图;
26.图中:100、围框组件;101、左围框;102、右围框;103、围框连接关节;1031、锁扣;1032、套管;200、横撑组件;201、第一横撑杆;202、第二横撑杆;300、立杆组件;301、上立杆;302、下立杆;303、连接件;304、滑块;400、移动组件;401、移动横梁;40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婴儿床,包括围框组件100、横撑组件200以及两个立杆组件300,围框组件100设置在立杆组件300上方,围框组件100包括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均为u形框架,且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相向设置,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结合围框连接关节103围成一个矩形空间,在折叠时以矩形空间的长边中心点为支点进行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的折叠,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之间设置有两个围框连接关节103,两个围框连接关节103均包括锁扣1031以及设置在锁扣1031两侧的套管1032,套管1032一端与锁扣1031相铰接,套管1032另一端与左围框101或右围框102相连接,锁扣1031将套管1032锁死时,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通过套管1032被固定,围框组件100、立杆组件300以及横撑组件200构成婴儿床的骨架,保证婴儿床可以正常使用,锁扣1031对围框连接关节103解锁后,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的连接处可以向下按压,使原本水平放置的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以锁扣1031为中心进行折叠,两个套管1032在锁扣1031两
侧转动,围框连接关节103向下移动,使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呈v字形摆放,需要说明的是,锁扣1031作为现有技术,是用来扣紧两个物品的物件,锁扣1031一般由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构成,通过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的结合与分离达到关节的锁紧与解锁;
29.两个立杆组件300均包括上立杆301与下立杆302,两个上立杆301顶部通过连接件303分别与左围框101、右围框102相连接,连接件303为一个圆环套,两个连接件303外表面的底部分别与两个上立杆30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303的内壁分别与左围框101、右围框1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连接件303以圆环套的形式活动套接在左围框101、右围框102的表面,使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以围框连接关节103进行折叠时,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可以在圆环套内部转动,两个下立杆302相靠近的侧面均活动连接有滑块304,在对婴儿床进行折叠时,滑块304向上移动,从而通过第一横撑杆201与第二横撑杆202使两个立杆组件300互相靠近,实现不分体折叠效果,下立杆302内部为中空设置,且下立杆302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上立杆301底部穿过开口并延伸至下立杆302的内部,上立杆301的外表面与下立杆302内部中空区域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上立杆301可以相对下立杆302进行上下方向的滑动,从而可以对围框组件100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婴儿床适用性的同时,在折叠时也可以将上立杆301完全收入下立杆302内部,尽可能的减小折叠后婴儿床骨架的占用空间,下立杆302侧面设置有用于对上立杆301进行锁紧的锁紧块,锁紧块用于在上立杆301高度调节完成后对上立杆301进行锁紧,提高婴儿床在使用时的关节连接稳定性;
30.横撑组件200包括第一横撑杆201与第二横撑杆202,第一横撑杆2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304的侧面转动连接,第二横撑杆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立杆302的下部转动连接,第一横撑杆201与第二横撑杆202均为波浪形杆件,第一横撑杆201呈向下凹陷状,第二横撑杆202呈向上凸起状,第一横撑杆201与第二横撑杆202的连接处通过铰链相铰接,在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进行折叠的同时,滑块304在下立杆302上向上滑动,通过第一横撑杆201与第二横撑杆202拉动两个立杆组件300互相靠近,从而保证围框组件100与立杆组件300可以同时进行折叠,并且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在折叠后收缩至两个立杆组件300之间,对折叠后的空间进行合理化利用,进一步缩小婴儿床在折叠后的占用空间;
31.下立杆302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400,移动组件400包括移动横梁401,移动横梁401的顶面中心处与下立杆302底部固定连接,移动横梁401前后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402,婴儿床在使用时可通过滚轮402推动车体进行移动,从而提高婴儿床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3.在使用时,利用锁扣1031将两个套管1032锁紧,从而对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进行固定,围框组件100、立杆组件300以及横撑组件200构成婴儿床骨架,在需要进行折叠时,利用锁扣1031对围框连接关节103进行解锁,从而使左围框101与右围框102可以围绕围框连接关节103进行折叠,同时滑块304在下立杆302上向上移动,通过第一横撑杆201与第二横撑杆202带动两个立杆组件300互相靠近,实现婴儿床骨架的不分体折叠,避免将部件拆卸下来不易存放和输送。
34.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5.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