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止血夹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07: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夹。


背景技术:

2.止血夹常见于内窥镜,是指通过内窥镜钳道将止血夹输送入体内,对肉眼可见的出血性血管和病灶直接夹闭的止血方法,其主要通过钳夹血管及周围组织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原理与外科血管缝合或结扎相似,属机械方法,不引起黏膜组织的凝固、变性、坏死,金属夹止血治疗后,局部组织经炎症过程形成肉芽肿,自行脱落并经消化道排出体外,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3.常用的止血夹包括夹持件组、第一套管、拉杆、装配件以及第二套管。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通过装配件连接,夹持件组夹住伤口通过第一套管固定留在伤口处,然后驱动拉杆移动使得第一套管与装配件分离,夹持件组和第一套管留在体内,等待伤口愈合,夹持件组和第一套管会从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然而,相关技术中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不能实现自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止血夹,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可实现自锁功能。
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止血夹,包括:
6.第一套管;
7.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以拆卸的方式连接;
8.拉杆,所述拉杆沿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轴向设置,并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以及
9.夹持件组,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拉杆能够拉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在张开状态、预闭合状态以及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具有第一自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具有第二自锁部,当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处于所述预闭合状态或者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自锁部与所述第二自锁部彼此卡接配合,使得所述夹持件组实现自锁。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锁部、所述第二自锁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对称轴的两侧。
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锁部、所述第二自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锁部、所述第二自锁部卡接配合时相接触的表面均成相适配的斜面或平滑曲面。
13.一种实施例中,当所述夹持件组处于所述预闭合状态或者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
第一自锁部、所述第二自锁部彼此相向的一侧表面不抵接。
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锁部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自锁部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外壁上。
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延伸方向相交;
16.所述拉杆靠近所述夹持件组的一端为对接端,所述对接端相背的两侧表面错位形成两个偏心柱,两个所述偏心柱分别对应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以拉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在所述张开状态、所述预闭合状态以及所述闭合状态之间切换。
1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对称轴的两侧。
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
19.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偏心柱分别位于所述拉杆的中轴线的两侧,且其中一个所述偏心柱在所述拉杆的投影与另一个所述偏心柱在所述拉杆的投影不同轴。
2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包括头部以及与所述头部相连的杆部,所述头部相较于所述杆部更为靠近所述夹持件组,所述偏心柱形成于所述头部;且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的过渡连接处形成有撕裂部;
21.当所述拉杆拉动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至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之间在所述撕裂部断裂,以使得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分离。
2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撕裂部为所述过渡连接处的表面朝向所述拉杆的中轴线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缺口。
2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转动连接,且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管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拉杆的轴向相交或异面直线。
2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均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套管设置的连接柱,所述第一套管具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均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的配合与所述第一套管转动连接。
2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止血夹还包括装配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通过所述装配件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夹持件组切换至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装配件与所述第一套管分离。
2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壁上形成盲孔,所述盲孔处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与所述装配件之间形成连接部;所述夹持件组处于所述张开状态或者所述预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装配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实现相对固定,且当所述夹持件组切换至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拉杆抵靠于所述装配件上并推动所述装配件移动以使得所述装配件塑性变形,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装配件分离。
2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装配件靠近所述第二套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台阶部,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上对应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台阶部配合的凹槽部。
2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装配件靠近所述夹持件组的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凸起部,所
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上对应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凹陷部,所述夹持件组处于张开状态或切换至所述预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装配件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连接;所述夹持件组切换至闭合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之间解除配合。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0.本技术提供一种止血夹,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夹持件组以及拉杆;其中,夹持件组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与拉杆连接,第二端可以在张开状态、预闭合状态及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实现止血操作;其中,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彼此相向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自锁部与第二自锁部,当夹持件组处于预闭合状态或者闭合状态时,第一自锁部与第二自锁部彼此卡接配合使得夹持件组实现自锁。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止血夹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爆炸图;
32.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止血夹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33.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止血夹处于预闭合状态时的总装图;
34.图4

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止血夹在不同角度下的剖视图;
35.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
止血夹;
[0038]
11

第一套管;111

连接孔;112

连接部;113

凹陷部;114

盲孔;
[0039]
12

第二套管;
[0040]
13

拉杆;131

对接端;132

偏心柱;133

头部;134

杆部;135

撕裂部;
[0041]
14

夹持件组;
[0042]
141

第一夹持件;1411

第一自锁部;1412

第一滑动槽;
[0043]
142

第二夹持件;1421

第二滑动槽;
[0044]
143

连接柱;
[0045]
15

装配件;151

台阶部;152

凸起部;
[0046]
s1

第一端;s2

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48]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
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49]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5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止血夹,其夹持件组不仅可以实现自由旋转,到达伤口部位,还可使得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分离,从而释放过长的止血夹尾部。该止血夹主要用于某些需求下旋转和分离夹持件组和第二套管,例如在人体微医疗手术中,夹持件组在旋转和运动下找到伤口并夹紧、进行止血,第一套管与夹持件组分离,使其留在体内,实现分离。
[005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止血夹1,包括:第一套管11、第二套管12、拉杆13以及夹持件组14。其中,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夹持件组14在夹紧伤口之前,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之间彼此连接,而夹持件组14夹紧伤口之后,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之间可以分离,此时,第一套管11与夹持件组14夹住伤口并留在体内,等待伤口愈合,夹持件组14和第一套管11会从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0052]
此外,拉杆13沿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2的轴向设置,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的轴向重合,拉杆13能够沿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2的轴向移动,即拉杆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套管11或者第二套管12的轴向重合或者平行,夹持件组14在第一套管11的约束下,在向第一套管11内运动的同时,夹持件组14之间逐渐闭合,进行夹持,实现对伤口的夹紧和止血。
[0053]
本实施例中,夹持件组14包括第一夹持件141以及第二夹持件142,第一夹持件141以及第二夹持件142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s1和第二端s2,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与s1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s1与拉杆13连接,拉杆13能够拉动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以及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以使得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在张开状态(如图1、图2所示的状态)、预闭合状态(如图3、图4、图5所示的状态)以及闭合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止血操作。
[0054]
示例性的,初始状态下,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呈打开状态,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均与拉杆13传动连接。在进行夹持时,将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置于伤口处,通过拉杆13移动时驱动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使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相向运动并闭合在一起,此时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处于预闭合状态,将伤口处组织夹紧,对伤口进行止血。当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完成对伤口的夹紧以及止血后,拉杆13继续向如图2所示的纸面方向的右侧移动,此时,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分离,且拉杆13部分地与第一套管11分离并带动第二套管12与第一套管11分离,此时仅部分的拉杆13、第一套管11、第一夹持件141以及第二夹持件142停留在体内,自伤口愈合后,该部分结构随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0055]
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11为夹持件组14提供支撑。具体地,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均与拉杆13传动连接,而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均位于第一套管11外,用于夹紧伤口。对伤口进行夹紧时,通过拉杆13拉动位于第一套管11内的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以及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在
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的驱动下,位于第一套管11外的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朝向彼此移动并闭合以处于预闭合状态,完成夹持止血动作。
[0056]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如图3、图4所示,当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之间闭合处于预闭合状态时,此时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已经闭合实现了伤口的夹紧,且此时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之间连接;如图1、图2所示,而当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之间张开处于张开状态时,此时第一夹持件141和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尚未夹紧伤口;当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之间闭合处于闭合状态时,此时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已经闭合实现了伤口的夹紧,且此时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之间分离。
[0057]
为实现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自锁,使得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彼此配合夹紧伤口后不再相对运动,从而保证夹紧伤口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彼此相向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图中未示出,可参照第一自锁部1411的结构形状),即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相向设置,当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处于预闭合状态或者闭合状态时,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已经处于夹住或者夹紧伤口的状态,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彼此卡接配合,此时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之间相对固定,即使得夹持件组14实现自锁,此时夹持件组14夹紧伤口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之间相对位置不变,从而确保夹持件组14夹紧伤口的可靠性,防止其松脱。
[0058]
另外,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均与拉杆13连接,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可以在拉杆13的驱动下在张开状态、预闭合状态以及闭合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类似于夹子等结构,因而可以理解到,要想实现拉动或者驱动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闭合后实现自锁,那么第一夹持件141和第二夹持件142应该分别位于拉杆13的中轴线的两侧,且为使得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张开或者闭合相对同步,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可以对称设置。
[0059]
如上文所描述,由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为对称设置,此时,位于第一夹持件141上的第一自锁部1411与位于第二夹持件142上的第二自锁部分别位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对称轴的两侧。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自锁部1411、第二自锁部相对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对称轴轴对称设置,使得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同步地朝向彼此移动至预闭合状态,此时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刚好可以彼此卡接实现自锁,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夹紧伤口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刚好完成自锁,从而确保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之间相对固定防止松脱且可以实现夹紧伤口位置的精确性。
[0060]
另外,由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相142对移动至预闭合状态时,通过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的相对卡接实现夹持件组14的自锁,因此为了确保第一自锁
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的可靠卡接,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第一自锁部1411、第二自锁部卡接配合时相接触的表面均成相适配的斜面或平滑曲面,从而使得斜面或者平滑曲面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利于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的顺利卡接。对于斜面的斜率以及平滑曲面的曲率,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满足能够使得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的顺畅卡接即可。另外,将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相接触的表面设置为斜面或者平滑曲面,也可以有利于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相互卡接,即提供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相互进行卡接时的运动空间或者避让空间。
[0061]
由上文可知,第一自锁部1411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41上,第二自锁部设置在第二夹持件142上,且在第一夹持件141和第二夹持件142处于预闭合状态或者闭合状态时,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卡接实现自锁,因此,第一自锁部1411、第二自锁部彼此相向的一侧表面不抵接。由于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相向设置,如果在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处于闭合状态或者预闭合状态时,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彼此相向的一侧表面抵接,此时,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为抵接或者顶靠关系,从而无法实现卡接,导致夹持件组4无法实现自锁。因此可以理解到,在第一夹持件141和第二夹持件142处于预闭合状态或者闭合状态时,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卡接实现自锁,此时第一自锁部1411、第二自锁部彼此相向的一侧表面不抵接。
[0062]
且可以理解到,第一夹持件141和第二夹持件142处于预闭合状态或者闭合状态时,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图纸方向上,可以为第一自锁部1411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自锁部的上表面实现卡接;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以为第二自锁部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一自锁部1411的上表面实现卡接。
[0063]
另外,为了实现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的可靠卡接,确保夹持件组14的自锁的稳定性,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相卡接的表面涂覆磁性相反的磁吸层。比如,第一自锁部1411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自锁部的上表面实现卡接时,在第一自锁部1411的下表面涂覆第一磁吸层,在第二自锁部的上表面涂覆第二磁吸层,其中,第一磁吸层的磁性与第二磁吸层的磁性相反;或者,第二自锁部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一自锁部1411的上表面实现卡接时,在第二自锁部的下表面涂覆第一磁吸层,在第一自锁部1411的上表面涂覆第二磁吸层,其中,第一磁吸层的磁性与第二磁吸层的磁性相反。或者,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本身分别由磁性相反的两种磁吸材料制成。
[0064]
或者,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相卡接的表面设置粘接层或者卡接部,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磁吸层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在赘述。
[0065]
而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均为凸起结构,即第一自锁部1411凸起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41的外壁上;第二自锁部凸起设置在第二夹持件142的外壁上,第一自锁部1411的一端与第一夹持件141的外壁连接,另一端背离第一夹持件141凸起或者朝向第二夹持件142凸起;第二自锁部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142的外壁相连,另一端背离第二夹持件142凸起或者朝向第一夹持件141凸起。当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之间处于闭合状态或者预闭合状态时,位于第一夹持件141上的凸起结构与位于第二夹持件142上的凸起结构卡接,从而实现夹持件组14的自锁。
[0066]
此外,对于第一自锁部1411相对于第一夹持件141的突出高度、第二自锁部相对于第二夹持件142的突出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只要满足当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
142从张开状态切换到预闭合状态时,即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之间刚好闭合时,第一自锁部1411与第二自锁部之间刚好完成卡接实现自锁即可。
[0067]
如图1至图4所示,由上文所述,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均与拉杆13连接,从而在拉杆13的驱动下使得其第二端s2在张开状态、预闭合状态以及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实现止血操作。对于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与拉杆1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形成有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形成有第二滑动槽1421,拉杆13靠近夹持件组14的一端为对接端131,对接端131相背的两侧表面错位形成两个偏心柱132,两个偏心柱132分别对应滑动设于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以拉动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在张开状态、预闭合状态以及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即,拉杆13上的两个偏心柱132分别在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滑动,从而在拉动拉杆13沿其轴向移动时,能够驱动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实现轴向以及径向移动,从而实现张开或者闭合。
[0068]
如图1、图6所示,对接端131相背的两侧表面错位形成两个偏心柱132,即两个偏心柱132分别位于对接端131的正面或者背面且背离彼此延伸,且由于第一滑动槽1412与第二滑动槽1421分别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持件141和第二夹持件142上,那么两个偏心柱132必然错位形成,才可以保证两个偏心柱132分别位于第一滑动槽1412内和第二滑动槽1421内。对于两个偏心柱132的错位形成可以理解为,两个偏心柱132分别位于拉杆13的中轴线的两侧,且其中一个偏心柱132在拉杆13的投影与另一个偏心柱132在拉杆13的投影不同轴以此实现错位分布。
[0069]
具体的,两个偏心柱132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的位置而定。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的延伸长度,或者说两个偏心柱132分别在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的滑动行程根据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之间从张开到闭合的行程而定,也就是说,偏心柱132在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滑动时,其滑动行程至少能够满足将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由张开状态切换至预闭合状态即可。
[0070]
此外,为保证两个偏心柱132分别在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的顺利滑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滑动槽1412的宽度、第二滑动槽1421的宽度大于等于偏心柱132的直径,从而避免偏心柱132在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的滑动受阻的问题,具体的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的宽度与偏心柱132的直径之差,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并且,沿第一夹持件141至第二夹持件142的方向,第一滑动槽1412或第二滑动槽1421的尺寸定义为滑动槽深度;沿偏心柱132的轴向,偏心柱132的尺寸定义为偏心柱高度;且滑动槽的深度小于等于偏心柱高度,以避免偏心柱132在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滑动时不会从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滑出。
[0071]
由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类似于夹子等结构,那么要实现驱动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能够使得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能够相对靠近从而实现闭合,那么在张开状态或者由张开状态向预闭合状态切换时,第一滑动槽1412与第二滑动槽1421的延伸方向可以为相交,从而提供给第一夹持件141以及第二夹持件142沿第一套管11的轴向移动的空间或者移动距离。
[0072]
如上文所描述,由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为对称设置,因此位于第一夹持件141上的第一滑动槽1412与位于第二夹持件142上的第二滑动槽1421分别位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对称轴的两侧。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相对于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对称轴轴对称设置,使得两个偏心柱132同步地在第一滑动槽1412、第二滑动槽1421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同步地朝向彼此移动至闭合状态。
[0073]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拉杆13用于与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连接,以使得拉杆13沿着第一套管11或者第二套管12的轴向移动时能够驱动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彼此靠近移动实现闭合或者彼此远离实现张开。且根据止血夹1的功能概述,当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夹紧伤口后,第一夹持件141、第二夹持件142以及第一套管11留在体内,其它部件从体内移出,也就是说,第二套管12与拉杆13均从体内移出,因此,可以理解到,当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夹紧伤口后,拉,13需要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套管11分离,并与第二套管12一起移出体外。
[0074]
因此,为实现拉杆13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套管11分离并使得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之间分离,对于拉杆13的结构可以为:拉杆13包括头部133以及与头部133相连的杆部134,头部133相较于杆部134更为靠近夹持件组14,即头部133位于夹持件组14与杆部134之间,偏心柱132形成于头部133,即拉杆13通过头部133与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连接从而在杆部134沿着其轴向移动时,杆部134带动头部133移动以使得头部133驱动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以及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相互闭合或者张开。
[0075]
具体的,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之间处于张开状态或者由张开状态切换至预闭合状态或者处于预闭合状态时,此时头部133与杆部134之间依旧相连,当继续拉动杆部134向远离夹持件组4的方向移动时,头部133与杆部134的过渡连接处断裂,以使得头部133与杆部134分离,此时头部133与第一夹持件141、第二夹持件142连接,并连同第一套管11继续留在体内随后在伤口愈合后随着消化系统排出体外,杆部134驱动第二套管12沿远离第一套管11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二套管12也与第一套管11分离,此时杆部134与第二套管12从体内移出。也就是说,拉杆13包括头部133、杆部134,且在头部133和杆部134之间的过渡连接处形成有撕裂部135用于在夹持件组14已经处于预闭合状态后继续拉动拉杆13或者说继续向拉杆13施力时从而向闭合状态切换时,头部133与杆部134在该撕裂部135处断裂,使得头部133与杆部134分离。
[0076]
为了确保拉杆13能够局部断裂(此处的局部断裂即指的是杆部134与头部133之间的过渡连接处发生断裂),首先对于拉杆13的材质,其需要设定为脆性材料从而方便拉断;并且确保拉杆13在头部133与杆部134的过渡连接处设置的撕裂部135处发生断裂,那么可以理解到撕裂部135处的直径小于拉杆13其它任意位置处的直径,从而使得拉杆13的断裂处会发生在该撕裂部135处,对于撕裂部135处的直径与拉杆13其他任意位置处的直径的差比,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077]
对于撕裂部135的结构,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杆部134与头部133一次加工而成,此时撕裂部135可以为杆部134与头部133的过渡连接处的表面朝向拉杆13的中轴线凹陷形成
的至少一个缺口,即在杆部134与头部133之间形成缺口,使得断裂容易在该缺口处发生。可以理解为,设置缺口即为使得该处的拉杆13的直径小于拉杆13其他位置处的直径,从而易于在该缺口处发生断裂。另外,对于缺口的口径大小以及缺口的缺口深度(沿着拉杆13的径向方向上的缺口尺寸),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0078]
对于撕裂部135的结构,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杆部134与头部133为分别制作而成,此时可以为撕裂部135为杆部134与头部133的过渡连接处的连接处,该连接处可以做如下理解,杆部134与头部133分别独立地加工而成,然后杆部134与头部133之间再粘接或者热熔或者焊接而成,此时,拉动杆部134时,杆部134与头部133之间势必会在该粘接、热熔或者焊接处发生断裂。或者,杆部134与头部133一体加工而成,然后在头部133与杆部134之间的过渡连接处进行外力断裂处理从而形成断裂面,然后通过热熔或粘贴等工艺将头部133与杆部134之间粘贴或者热熔成一体,此时拉动杆部134时,杆部134与头部133之间会在该粘接、热熔处发生断裂。
[0079]
另外,在对人体内部组织伤口进行夹紧止血时,需要精准找到伤口所在位置,因此第一夹持件141与第二夹持件142分别与第一套管11转动连接,以调整第一夹持件141、第二夹持件142与伤口之间的角度;且第一端s1相对于第一套管11的转动轴线与拉杆13的轴向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s1相对于第一套管11的转动轴线与拉杆13的轴向设置为垂直,在其他实施中,第一端s1相对于第一套管11的转动轴线与拉杆13的轴向所呈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避免在体内留置过多的器械,对人体造成负担,在第一夹持件141、第二夹持件142完成夹持动作后,第二套管12和第一套管11脱离,除了位于伤口处的夹持件组14、第一套管11以及部分的拉杆13外,其他组件则释放至人体外。夹持组件14的材料可选用生物防腐材料,如钛合金、高分子材料或者复合材料等。
[0080]
对于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与第一套管11的具体连接方式,一种可选的方式为: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与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一端s1均具有朝向第一套管11设置的连接柱143,第一套管11具有与连接柱143配合的连接孔111,第一夹持件141、第二夹持件142均通过连接柱143与连接孔111的配合与第一套管11转动连接。示例性的,连接柱143可以为销轴或者销钉,连接孔111可以为销孔;或者,连接柱143可以为螺栓或螺钉,连接孔111为螺纹孔等。且需要理解的是,当连接柱143为销轴或者销钉,连接孔111为销孔时,为了避免连接柱143在连接孔111内沿着其轴向移动进而导致第一夹持件141、第二夹持件142与第一套管11之间的转动连接失效的问题,第一套管11上还可以设置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柱143在连接孔111内的移动距离。
[0081]
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为,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一端s1、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分别与第一套管11之间通过铰链或者铰接头连接实现转动连接。
[0082]
本实施例中,止血夹1还包括装配件15,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通过装配件15可分离地连接,即当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处s2于张开状态或者自张开状态切换到预闭合状态过程中以及处于预闭合状态时,此时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通过装配件15连接在一起,当第一夹持件141的第二端s2、第二夹持件142的第二端s2由预闭合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以及处于闭合状态时,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之间分离并带动第二套管12远离第一套管11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套管12与第一套管11分离,从而方便装配件15连同第二套管12一体移出体外,避免在体内滞留过多器械。
[0083]
示例性的,对于装配件15实现第一套管11与第二套管12之间的可分离连接的结构可以为:第一套管11的外侧壁上形成盲孔,盲孔处对应的第一套管11的侧壁与装配件15之间形成连接部112,即在第一套管11的外侧壁上去除一部分壁厚形成盲孔114,然后在该盲孔114处对应的部分壁厚的第一套管11的外侧壁朝向装配件15进行施力或者敲击,以在剩余部分壁厚的第一套管11的外侧壁与装配件15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连接部112从而形成连接实现相对固定;夹持件组14处于张开状态或者预闭合状态时,第一套管11与装配件15之间通过连接部112实现相对固定,且当夹持件组14由预闭合状态向闭合状态切换时,杆部134背离夹持件组14移动以抵靠于装配件15上并推动装配件15移动以使得装配件15塑性变形,第一套管11与装配件15分离。
[0084]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之间的连接可以为通过第一套管11的外侧壁与装配件15之间局部铆接实现,而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的分离通过拉杆13的杆部134与头部133之间断裂后,杆部134朝向第二套管12移动后并抵靠在装配件15上继续朝第二套管12的方向移动,此时杆部134顶着装配件15向第二套管12的方向移动,此时连接部112受力断裂使得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之间分离,因此连接部112实现了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之间的连接以及断裂分离。此外,对于连接部135的铆接强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使其既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且容易发生断裂即可。
[0085]
对于装配件15与第二套管12的连接方式,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为:装配件15靠近第二套管12的外表面形成有台阶部151,即如图1所示的图纸方向,装配件15的右端的外表面上形成凸出的台阶部151,第二套管12的内壁上对应位置形成有与台阶部151配合的凹槽部,从而通过台阶部151与凹槽部之间的卡接实现第二套管12与装配件15的固定;并且,为了增强装配件15与第二套管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或者可靠性,台阶部151可以为沿着装配件15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多级结构,相应的,第二套管12的内壁上也沿着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与多级结构的台阶部151配合的凹槽部。或者,也可以将台阶部151设置在沿着装配件15的周向环绕设置的环形台阶部,凹槽部相应的设置为沿第二套管12的内壁的周向环绕而成的环形凹槽部,从而通过环形台阶部和环形凹槽部的配合提高装配件15与第二套管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或者可靠性。
[0086]
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也可以为,装配件15靠近第二套管12的外表面形成有连接孔,即如图1所示的图纸方向,装配件15的右端的外表面上形成连接孔,第二套管12的内壁上对应位置形成有与连接孔配合的连接柱,从而通过连接柱与连接孔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二套管12与装配件15的固定;或者,装配件15靠近第二套管12的外表面形成有连接孔,即如图2所示的图纸方向,装配件15的右端的外表面上形成连接孔,第二套管12的内壁上对应位置形成有与连接孔配合的配合孔,紧固件贯穿连接孔与配合孔实现第二套管12与装配件15的固定,此处的紧固件可以为常见的紧固销或者紧固螺丝等。
[0087]
对于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的连接方式,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为:装配件15靠近夹持件组14的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凸起部152,第一套管11的内壁上对应位置形成有与凸起部152对应的凹陷部113,夹持件组14处于张开状态或切换至预闭合状态时,第一套管11与装配件15通过凸起部152与凹陷部113连接;夹持件组14自预闭合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时,装配件15朝远离夹持件组14的方向移动,以使得装配件15上的凸起部152与第一套管11上的凹陷部113之间解除配合,使得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之间分离。
[0088]
并且,为了增强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或者可靠性,凸起部152可以为沿着装配件15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多级结构,相应的,第一套管11的内壁上也沿着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与多级结构的凸起部152配合的凹陷部113。或者,也可以将凸起部152设置在沿着装配件15的周向环绕设置的环形凸起部,凹陷部113相应的设置为沿第一套管11的内壁的周向环绕而成的环形凹陷部,从而通过环形凸起部和环形凹陷部的配合提高装配件15与第一套管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或者可靠性。
[0089]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