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置于后浇带的伸缩构造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7:55: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于后浇带的伸缩构造。


背景技术:

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由于施工缝的存在,人员以及车辆容易掉入其中,从而造成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失;但在现有处理方式中,一般在若干时间后,经过先浇带内部收缩,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但是新老混凝土之间容易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于后浇带的伸缩构造,该伸缩构造既能够有效的防止人员掉入,也不需要浇筑新的混凝土,避免了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置于后浇带的伸缩构造,包括左先浇带和右先浇带,左先浇带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右先浇带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左伸缩板固定于第一凹槽侧壁上,右伸缩板固定于第二凹槽侧壁上,当左先浇带或者右先浇带产生位移时,左伸缩板能够与右伸缩板插接。
5.进一步的,所述左伸缩板远离左先浇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锯齿条,第一锯齿条与左先浇带一体成型,所述右伸缩板与左伸缩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锯齿条相适配的第二锯齿条,所述第二锯齿条与右伸缩板一体成型,当左先浇带或者右先浇带产生位移时,第一锯齿条能够插入第二锯齿条的空隙处。
6.进一步的,所述左伸缩板以及右伸缩板处设置有埋头螺钉,所述埋头螺钉用于将左伸缩板固定于第一凹槽内,将右伸缩板固定于第二凹槽内,所述埋头螺钉沿着左伸缩板或右伸缩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排列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左伸缩板下侧采用紧固钉与第一凹槽侧壁连接,所述左伸缩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左伸缩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与左伸缩板焊接,所述连接板与下端面抵触,所述连接板与下端面之间采用紧固钉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左先浇带和右先浇带之间设置有缝隙,缝隙处设置有用于将雨水排出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弧形设置,所述导流板一侧与左先浇带连接,另一侧与右先浇带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通过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的设置,在左先浇带和右先浇带产生位移时,第一锯齿条能够插入第二锯齿条的空隙处。
11.2、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容纳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使得左伸缩板、右伸缩板、左先浇带以及右先浇带四者处于同一个平面。
12.3、通过导流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雨水排出缝隙外。
附图说明
13.图1为后浇带的伸缩构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后浇带的伸缩构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另一后浇带的伸缩构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左先浇带;11、第一凹槽;12、第一锯齿条;2、右先浇带;21、第二凹槽;22、第二锯齿条;3、伸缩组件;31、左伸缩板;32、右伸缩板;4、埋头螺钉;5、连接板;6、紧固钉;7、缝隙;8、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8.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置于后浇带的伸缩构造,包括左先浇带1和右先浇带2,左先浇带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右先浇带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3,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左伸缩板31固定于第一凹槽11侧壁上,右伸缩板32固定于第二凹槽21侧壁上,当左先浇带1或者右先浇带2产生位移时,左伸缩板31能够与右伸缩板32插接。
19.上述改进具体为:如图1所示:左先浇带1上有第一凹槽11,右先浇带2上有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内设置了伸缩组件3,伸缩组件3包括了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左伸缩板31固定在第一凹槽11内,右伸缩板32固定在第二凹槽21内,当左先浇带1或者右先浇带2产生位移时,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会相互插接,在安装伸缩组件3时,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留有一定的空隙),在左先浇带1或者右先浇带2产生移动时,左伸缩板31或者右伸缩板32能够沿着空隙深入插合,通过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人员以及车辆容易掉入其中,并且后期不再需要浇筑新的混凝土,如此便可以避免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从而影响地面的使用寿命。
2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左伸缩板31远离左先浇带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锯齿条12,第一锯齿条12与左先浇带1一体成型,所述右伸缩板32与左伸缩板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锯齿条12相适配的第二锯齿条22,所述第二锯齿条22与右伸缩板32一体成型,当左先浇带1或者右先浇带2产生位移时,第一锯齿条12能够插入第二锯齿条22的空隙处。
21.上述改进具体为:如图1所示:左伸缩板31上设置了第一锯齿条12,右伸缩板32上设置了第二锯齿条22,左先浇带1或者右先浇带2产生位移时,第一锯齿条12能够插入第二锯齿条22的空隙处,通过第一锯齿条12和第二锯齿条2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适应左伸缩板
31和右伸缩板32的位移。
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左伸缩板31以及右伸缩板32处设置有埋头螺钉4,所述埋头螺钉4用于将左伸缩板31固定于第一凹槽11内,将右伸缩板32固定于第二凹槽21内,所述埋头螺钉4沿着左伸缩板31或右伸缩板32的长度方向延伸排列设置。
23.实施例1: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处开设有螺纹孔,在安装的过程中,将左伸缩板31放置于第一凹槽11内,将右伸缩板32放置于第二凹槽21内,接着再使用埋头螺钉4拧入螺纹孔内,将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分别固定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内,通过埋头螺钉4的设置,能够在固定左伸缩板31和右伸缩板32的同时,保证其美观性,并且埋头螺钉4。
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左伸缩板31下侧采用紧固钉6与第一凹槽11侧壁连接,所述左伸缩板31上方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与左伸缩板31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5与左伸缩板31焊接,所述连接板5与下端面抵触,所述连接板5与下端面之间采用紧固钉6连接。
25.实施例2:左伸缩板31上固定设置了连接板5,在安装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左伸缩板31固定在第一凹槽11内(采用紧固钉6将左伸缩板31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侧壁上),再使连接板5的下端面与左伸缩板31的上端面抵触(左伸缩板31和连接板5之间依旧采用紧固钉6进行固定)具体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
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左先浇带1和右先浇带2之间设置有缝隙7,缝隙7处设置有用于将雨水排出的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呈弧形设置,所述导流板8一侧与左先浇带1连接,另一侧与右先浇带2连接。
27.上述改进具体为:左先浇带1和右先浇之间设置有缝隙7,缝隙7内设置了用于将雨水排出的导流板8,导流板8呈弧形设置,通过弧形设置的导流板8,能够有效的将雨水聚集于导流板8的底部,为了更好的实现导流效果,导流板8可以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使雨水能加有效的排出。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