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15:56: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高陡边坡的岩坡(1)上安装修复网(2);s2:在修复网(2)与岩坡(1)之间设置种植盒(4),所述种植盒(4)倾斜设置,种植盒(4)开口端的一侧固定在修复网(2)上另一侧与岩坡(1)接触;s3:将准备的草种置于种植盒(4)内,并沿岩坡(1)挥洒泥土使土壤落入种植盒(4)内壁以及种植盒(4)与岩坡(1)之间的间隙中;s4:使用植物制作保水层,并将制作的草绳任意铺设于修复网(2)与岩坡(1)之间;s5:对岩坡1进行雾化浇灌使种植盒(4)可收集水分用于草种萌发,同时雾化的浇灌可避免种植盒(4)与岩坡(1)之间的缝隙内的土壤大量流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种植盒(4)成排设置,且相邻两排的种植盒(4)错位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保水层为黑麦草、狗牙根、牛筋草制作而成的草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盒内种植藤本科攀援植物草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网(2)上设有固定锥(3),所述修复网(2)通过固定锥(3)固定于岩坡(1)上,所述修复网(2)由纵横交错的网绳构成,所述修复网(2)上安装有若干种植盒(4),所述种植盒(4)包括一体成型的盒体(41)和接触板(42),所述盒体(41)上开设有下卡槽(44),所述接触板(42)上开设有上卡槽(43),上卡槽(43)与下卡槽(44)均与构成修复网的网绳相匹配,所述种植盒(4)位于修复网(2)与岩坡(1)之间,所述种植盒(4)的下卡槽(44)卡设于修复网(2)的网绳上、接触板(42)与岩坡(1)接触,所述盒体(41)上开设有第一预留槽(4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42)上开设有第二预留槽(4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1)上一体成型有截片(47)。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锥(3)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杆(31)和固定座(33),所述固定座(33)上设有螺柱(34),所述螺柱(34)上开设有十字槽(35),所述螺柱(34)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帽(3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杆(31)的一端设有十字破土锥(32),所述十字破土锥(32)上设有防脱齿(32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破土锥(32)与基杆(31)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导向锥(3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在高陡边坡的裸漏岩坡上安装修复网;在修复网与岩坡之间设置种植盒,所述种植盒倾斜设置,种植盒开口端的一侧固定在修复网上另一侧与坡面接触,种植盒成排设置;将准备的草种置于种植盒内,并沿岩坡挥洒泥土使土壤落入种植盒内壁以及种植盒与岩坡之间的间隙中,种植盒内种植藤本科攀援植物草种并伴有植物纤维;使用植物制作保水层,并将制作的保水层任意铺设于修复网与岩坡之间;对岩坡进行雾化浇灌,用于解决目前高陡边坡裸漏石质或分化层不具备植被形成与演替的土壤和养分条件,且由于岩坡坡度较大雨水冲刷土壤层流失,植物很难在高陡边坡进行生长定植的问题。植的问题。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闫洋洋 王玉宽 徐佩 严坤 刘勤 逯亚峰 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