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4:09: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环境实际上指连续覆被于地球陆地地表的土壤圈层。土壤环境要素组成农田、草地和林地等;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四大圈层的一个重要的圈层,连接并影响着其他圈层。
3.对于土壤环境的检测需要对其进行连续检测,需要分别检测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每次检测使土壤处于不同的容器内,检测步骤过于繁琐,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下料箱和安装在检测箱一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箱连通在下料箱的顶部,所述检测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盛料板,且盛料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条形槽,所述检测箱的正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箱的另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检测通孔,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连接有三个检测杆,且检测装置的表面开设有显示屏;
7.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检测箱上的转动件、连接在转动件上的转动挡杆以及固定在检测箱上的支撑块。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挡杆的中部上表面设置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凹槽,与凹槽的对立面设置为向下的凸起。
9.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块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限位插销,且限位插销的顶部贯穿支撑块并延伸至支撑块的顶部,且限位插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10.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料箱的底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深度与盛料板的厚度一致。
11.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料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2.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盛料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料框,且刮料框与检测箱的内壁滑动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个防护套,所述检测杆可插接在防护套的内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盛料板、连接杆和限位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使被检侧的土壤分别调至不同的检测腔体内,操作比较简单,大大提高了对土壤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18.图4为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的结构后视图。
19.图5为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检测箱;2、下料箱;3、检测装置;4、盛料板;5、连接杆;6、条形槽;7、检测通孔;8、检测杆;9、显示屏;10、转动件;11、转动挡杆;12、支撑块;13、凹槽;14、凸起;15、弹簧;16、限位插销;17、拉环;18、矩形槽;19、推料板;20、推杆;21、把手;22、支撑杆;23、刮料框;24、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2.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参照图1

5,该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下料箱2和安装在检测箱1一侧的检测装置3,检测箱1连通在下料箱2的顶部,检测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盛料板4,且盛料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检测箱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5相适配的条形槽6,检测箱1的正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组件,检测箱1的另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检测通孔7,检测装置3的一侧连接有三个检测杆8,且检测装置3的表面开设有显示屏9;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检测箱1上的转动件10、连接在转动件10上的转动挡杆11以及固定在检测箱1上的支撑块12。
23.本实施例公开的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可以便于将被检测的土壤分别置于检测箱不同的检测容易当中,方便实现对土壤的连续性检测,具体的,将被检测的土壤从检测箱1顶部的倒入盛料板4上,再将对应的检测杆8通过检测通孔7插入检测箱1内部的土壤中进行检测,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检测结果,当需要将盛料板4向下移动时,转动转动挡杆11,使转动挡杆11位于支撑块12上,连接杆5可以卡在转动挡杆11上。
24.转动挡杆11的中部上表面设置有与连接杆5相适配的凹槽13,与凹槽13的对立面设置为向下的凸起14。连接杆5可卡在凹槽13内,增加连接杆5卡接的稳定性,并且凸起14的设置避免转动挡杆11中部的厚度不够,增加转动档杆的强度。
25.支撑块12的底部通过弹簧15固定连接有限位插销16,且限位插销16的顶部贯穿支撑块12并延伸至支撑块12的顶部,且限位插销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7。通过弹簧15和限位插销16之间的配合可以避免转动挡杆11自由移动,从而增加连接杆5放置的稳定性。
26.下料箱2的底壁开设有矩形槽18,矩形槽18的深度与盛料板4的厚度一致。盛料板4安装在矩形槽18内时,盛料板4能够与下料箱2的底壁保持持平。
27.下料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料板19,推料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0,推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通过把手21可以推动推杆20进而带动退料板将盛料板4上的土壤推出下料箱2。
28.盛料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2,四个支撑杆2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料框23,且刮料框23与检测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在盛料板4向下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支撑杆22带动刮料框23向下移动,即可对检测箱1内壁上的土壤刮除。
29.检测装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个防护套24,检测杆8可插接在防护套24的内部。通过设置的防护套24可以实现对检测杆8进行存放。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1)、下料箱(2)和安装在检测箱(1)一侧的检测装置(3),所述检测箱(1)连通在下料箱(2)的顶部,所述检测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盛料板(4),且盛料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检测箱(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5)相适配的条形槽(6),所述检测箱(1)的正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箱(1)的另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检测通孔(7),所述检测装置(3)的一侧连接有三个检测杆(8),且检测装置(3)的表面开设有显示屏(9);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检测箱(1)上的转动件(10)、连接在转动件(10)上的转动挡杆(11)以及固定在检测箱(1)上的支撑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挡杆(11)的中部上表面设置有与连接杆(5)相适配的凹槽(13),与凹槽(13)的对立面设置为向下的凸起(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2)的底部通过弹簧(15)固定连接有限位插销(16),且限位插销(16)的顶部贯穿支撑块(12)并延伸至支撑块(12)的顶部,且限位插销(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2)的底壁开设有矩形槽(18),所述矩形槽(18)的深度与盛料板(4)的厚度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料板(19),所述推料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0),所述推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2),四个所述支撑杆(2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料框(23),且刮料框(23)与检测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个防护套(24),所述检测杆(8)可插接在防护套(24)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环境的多次连续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下料箱和安装在检测箱一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箱连通在下料箱的顶部,所述检测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盛料板,且盛料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条形槽,所述检测箱的正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箱的另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检测通孔,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连接有三个检测杆,且检测装置的表面开设有显示屏;本发明通过盛料板、连接杆和限位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使被检侧的土壤分别调至不同的检测腔体内,操作比较简单,大大提高了对土壤的检测效率。高了对土壤的检测效率。高了对土壤的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思睿 单化理 凌丽云 樊霆 白恩硕 张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