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动力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08:2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架、底架、地板、动力包和受电弓;所述受电弓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地板铺设于所述底架;所述底架包括:边梁和安装框架;两个所述边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底架长度方向的框架结构,所述边梁的内侧底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筋;其中,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面与所述边梁抵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面与所述托筋搭接;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面与所述地板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墙、外墙和排烟风道;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分别与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内墙的内侧为客室;所述排烟风道分别与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之间;其中,所述排烟风道至少将所述动力包的废气引导至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顶后排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风道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顶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包括:刚性风道段和柔性风道段;两个所述柔性风道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刚性风道段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柔性风道段的另一端分别套设或者嵌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安装主梁和吊挂横梁;两个所述安装主梁间隔设置,所述安装主梁的底面形成有安装动力包的安装面;至少两个所述吊挂横梁间隔设置,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主梁连接形成所述安装框架;其中,所述安装主梁的外侧面与所述边梁抵接;所述安装主梁的底面与所述托筋搭接;所述安装主梁的顶面与所述地板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横梁;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横梁间隔设置,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主梁连接;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面与所述安装主梁的底面齐平;其中,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容纳部分所述动力包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梁,两个所述盖板梁间隔设置,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横梁连接;所述盖板梁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面共面,且低于所述安装主梁的顶面;所述安装主梁的内侧面、所述盖板梁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面连接形成容纳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包括:连接座、板体和滑轮;两个所述板体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并均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板体朝向轨道车辆底部的一侧形成有配合面;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配合面相对所述连接座的远端;其中,两个所述板体以所述连接座为中心对称折叠后,两个所述配合面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板体以所述连接座为中心对称打开后,两个所述配合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置于所述安装主梁的内侧面,用于感应所述板体。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限位开关设置于所述安装主梁同一侧的内侧面;所述板体相对所述连接座远端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永磁铁;所述限位开关监测到所述板体时,所述电磁铁通电并获得磁性;其中,所述电磁铁的磁性与所述永磁铁的磁性相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包括:顶架、底架、地板、动力包和受电弓;所述受电弓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地板铺设于所述底架;所述底架包括:边梁和安装框架;两个所述边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底架长度方向的框架结构,所述边梁的内侧底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筋;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面与所述边梁抵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面与所述托筋搭接;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面与所述地板抵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动力轨道车辆,通过将安装框架搭接在边梁下方设置的托筋上,并和边梁内侧完全密切,安装框架的顶面与车体地板密切连接,与边梁和地板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动力包的安装框架整体刚度得到了增强。度得到了增强。度得到了增强。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清 焦京海 赖森华 高洪镇 刘金林 李勇序 郑伟 张玉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