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麻醉气体氧气自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07:03: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麻醉气体氧气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手术过程中,在采用吸入式麻醉时,麻醉气体必须充分进入患者口中,但在手术结束后,需要供氧使患者苏醒,一般需要另外接管供氧,十分不便。如果不另外接管,会使管内残存的麻醉气体随着氧气再次进入人体内,不利于患者的快速苏醒。
3.因此设计一种操作简单,避免另外接管,同时可以避免原管内残留的麻醉气体对患者产生影响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气体氧气自动切换装置,可以采用同一管路实现麻醉气体和氧气的输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气体氧气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筒体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底壁上开设有通气孔以及吸收孔,所述通气孔和吸收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吸收孔内设有活性炭,所述通气孔和吸收孔的输出端连接至同一管道;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固定板与固定座之间设有转换筒,所述转换筒的一端设有第二沉孔,第二沉孔的内径大于第一沉孔的外径,所述转换筒设有第二沉孔的一端套接在固定座设有第一沉孔的一端,所述转换筒与固定座轴线共线,所述转换筒可相对固定座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可相对固定座往复转动,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上固定有中转管,所述中转管的一端择一插入通气孔以及吸收孔内,所述中转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转换筒并插入所述进气管内,所述中转管位于进气管一端的端头具有密闭的外弧面,所述中转管位于进气管内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壁上设有与中转管端头相配合的内弧面,所述内弧面与外弧面分离使中转管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内弧面与外弧面贴合使中转管与进气管处于不连通状态,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连接至气源。
6.优选的,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上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的中心与中转管的中线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堵头与中转管之间的夹角等于通气孔与吸收孔之间的夹角,所述堵头可封堵所述通气孔。
7.优选的,所述第一沉孔的底壁中心部位转动连接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为扁方结构且与转换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与第定位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8.优选的,所述第一沉孔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两个角度分布的定位槽,两个定位槽之间的夹角等于通气孔与吸收孔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沉孔的内侧壁上设有可择一插入两个定位槽内的定位块。
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端面上固定有位于每个所述定位槽一侧的限位块,所述定位
槽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形成定位块只可在两个限位块之间转动的结构。
10.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端头的内径与中转管的外侧壁之间密封连接。
11.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板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多个圆周均布的连接杆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管转动的弧形孔。
12.优选的,所述中转管与堵头朝向固定座的一端位于同一高度且均设有圆弧过渡结构;所述堵头与转换筒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3.优选的,所述转换筒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手柄。
14.本发明通过设置了转换筒,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麻醉气体和氧气进行切换时,只需要通过调整转换筒的位置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可以避免误差,避免了在气体更换时需要换管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医疗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固定座、固定板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转换筒立体图ⅰ;图6是本发明转换筒立体图ⅱ;图7是本发明转换筒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进气管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图2中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固定座;2、第一沉孔;3、通气孔;4、吸收孔;5、固定板;6、进气管;7、转换筒;8、第二沉孔;9、中转管;10、外弧面;11、内弧面;12、开口;13、堵头;14、连接轴;15、第一弹簧;16、定位槽;17、定位块;18、限位块;1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气体氧气自动切换装置,如附图1

9所示,包括筒体状的固定座1,在具体使用时,固定座1的位置是固定的,在固定座1一端开设有第一沉孔2,所述第一沉孔2底壁上开设有通气孔3以及吸收孔4,其中通气孔3用来通过麻醉气体,在通入氧气时,为了实现对原管路残留的麻醉气体进行吸收,通过吸收孔4进行供气,其中通气孔3和吸收孔4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吸收孔4内设有活性炭,所述通气孔3和吸收孔4的输出端连接
至同一管道,该管道直接作用于人体;所述固定座1的一端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安装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输入端连接至气源,其中气源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是不同的,在麻醉时,进气管6接麻醉气源提供麻醉气体,在手术结束后,进气管6接氧气源提供氧气,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同一套气路管路,无需另外接管。
20.本发明中固定板5与固定座1之间设有转换筒7,转换筒7的作用就是用来实现通气孔3和吸收孔4与进气管6连通的切换,在转换筒7的一端设有第二沉孔8,第二沉孔8的内径大于第一沉孔2的外径,所述转换筒7设有第二沉孔8的一端套接在固定座1设有第一沉孔2的一端,转换筒7与固定座1轴线共线,转换筒7可相对固定座1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可相对固定座1往复转动,转换筒7相对固定座1有两个维度的自由度,其一是可相对固定座1沿轴向方向滑动;其二是可相对固定座1圆周转动。以下分别说明此处设计的作用以及效果;第一、转换筒7可相对固定座1沿轴向方向滑动,该处的结构还包括定位台、连接轴14,连接轴14的一端为扁方结构且与转换筒7滑动连接,第二沉孔8的底壁与第定位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5,在初始状态时,假设中转管9的一端插入通气孔3内,此时通过麻醉气体,当需要供应氧气时,此时需要将中转管9的一端脱离通气孔3并插入吸收孔4内,此时通过转换筒7轴向方向的滑动可使中转管9脱离通气孔3;需要注意的时,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5,可实现中转管9与通气孔3或者吸收孔4连接时提供一定的与压紧力,保证中转管9与通气孔3或者吸收孔4连接的密封效果。
21.第二、转换筒7可相对固定座1圆周转动,上述提到将中转管9抬起脱离通气孔3后,由于通气孔3与吸收孔4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此时需要将中转管9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其与吸收孔4连接,通过转动即可实现。
22.此外本发明中,中转管9位于进气管6一端的端头具有密闭的外弧面10,所述中转管9位于进气管6内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12,所述进气管6的内侧壁上设有与中转管9端头相配合的内弧面11,所述内弧面11与外弧面10分离使中转管9与进气管6连通,所述内弧面11与外弧面10贴合使中转管9与进气管6处于不连通状态,如附图2、9所示,当中转管9脱离通气孔3或者吸收孔4时,此时的中转管9的上端是封堵进气管6的,即当中转管9在转动转换过程中是与外部空气隔绝的,避免空气的进入,保证更好的医疗质量。
23.本发明中在第二沉孔8的底壁上设有堵头13,所述堵头13的中心与中转管9的中线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堵头13与中转管9之间的夹角等于通气孔3与吸收孔4之间的夹角,所述堵头13可封堵所述通气孔3,为了避免气体从通气孔3处流动,当供氧气时,需要对通气孔3进行封堵,本发明中堵头13可实现此功能,而且堵头13与转换筒7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可以保证更好的密封效果以及在不需要封堵时的干涉问题。
24.为了提高操作的便利性,方便医务人员在切换时自动定位,如附图4、5所示,本发明在第一沉孔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两个角度分布的定位槽16,两个定位槽16之间的夹角等于通气孔3与吸收孔4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沉孔8的内侧壁上设有可择一插入两个定位槽16内的定位块17,当中转管9插入通气孔3或者吸收孔4内时,此时定位块17是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槽16内进行定位的,当需要切换时,只有将转换筒7滑动至定位块17与定位槽16脱离的位置,才可以使转换筒7转动,这个距离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中转管9插入通气孔3或者吸收孔4的深度、中转管9一端的外弧面10与进气管6内弧面11之间的距离,保证统一。
25.为了更好的控制转换筒7转动的角度,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在固定座1端面上固定
有位于每个所述定位槽16一侧的限位块18,所述定位槽16位于两个限位块18之间,形成定位块17只可在两个限位块18之间转动的结构,这样通过限位可以帮助使用人员更好的定位,减少操作失误。
26.本发明中在各个连接部位均采用密封连接,密封连接的形式更具不同的场合可采用端面密封或者o型圈密封或者其他密封方式。
27.为了实现固定板5与固定座1的整体性,所述固定板5与固定座1之间通过多个圆周均布的连接杆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管6转动的弧形孔。
28.为了便于插入通气孔3或者吸收孔4内,中转管9与堵头13朝向固定座1的一端位于同一高度且均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29.为了便于操作转换筒7,本发明在转换筒7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手柄19。
30.本发明通过设置了转换筒7,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麻醉气体和氧气进行切换时,只需要通过调整转换筒7的位置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可以避免误差,避免了需要换管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医疗使用体验。
31.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