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方法、电路以及装置与流程

2022-02-19 02:2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力开关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方法、电路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有载分接开关是指一种适合在变压器励磁或负载下进行操作的、用来改变变压器绕组分接连接位置的调压装置。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证不中断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实现变压器绕组中分接头之间的切换,从而改变绕组的匝数,即变压器的电压比,最终实现调压的目的。
3.现有的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包括极性开关、档位选择开关及转移支路,档位选择开关用于调整连接至供电主线圈一端的分接绕组的大小,极性开关用于改变分接绕组连接供电主线圈的方向,转移支路将分接绕组连接至主线圈另一端,档位选择开关和极性开关与变压器本体一次侧线圈呈串联形式装配在一起,并通过高压套管连接转移支路,转移支路独立设置。极性开关、档位选择开关与变压器一次线圈呈串联形式装配在一起,切换开关独立于变压器本体。分体式切换开关避免了常规有载分接开关调档过程拉弧造成的绝缘油及切换开关动静触头绝缘性能恶化,降低了有载分接开关运行风险并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变压器本体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
4.在实现上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没有在触点接触状态更换过程中始终处于导通的过渡支路,从而让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依然存在有一定的断电可能性,具有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稳定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方法、电路以及装置。
6.本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导通电源a与负载的常闭支路建立第一分接支路,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与所述常闭支路并联,并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断开所述常闭支路,并建立第二分接支路,所述第二分接支路电连接于电源b与所述负载之间;基于所述第二分接支路中检测到预设的第一预设电气参数,所述第二分接支路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基于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与所述第二分接支路桥接后检测到预设的第二预设参数,断开所述第一分接支路,将所述第一分接支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之间,将所述常闭支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之间;
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中检测到预设的第三预设电气参数,所述第一分接支路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再断开所述第二分接支路,并导通所述常闭支路,然后断开所述第一分接支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接支路能够为即将断开的常闭支路建立额外的导通回路,同时还能在关闭常闭支路的时候不会产生电弧,第二分接支路用于连接电源b与负载,并在能稳定地环流后让电源a与负载断电,从而实现无电弧更换电源;当第一分接支路连接在电源b与负载之间后导通第一分接支路,再断开第二分接支路,然后导通常闭支路,最后断开第一分接支路,让动作过程无电弧,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8.作为优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导通电源b与所述负载的所述常闭支路,所述第一分接支路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断开所述常闭支路,并建立第三分接支路,所述第三分接支路电连接于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之间;基于所述第三分接支路中检测到预设的第四预设电气参数,所述第三分接支路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基于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与所述第三分接支路桥接后检测到预设的第五预设电气参数,断开所述第一分接支路,将所述第一分接支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之间,将所述常闭支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之间;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中检测到预设的第六预设电气参数,所述第一分接支路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再断开所述第三分接支路,并导通所述常闭支路,然后断开所述第一分接支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分接支路用于连接电源a与负载,并在能稳定地环流后让第一分接支路断开使得电源b与负载断电,从而实现无电弧更换电源,在第一分接支路接入电源a与负载后导通,断开第三分接支路,再导通常闭支路,最后断开第一分接支路,让动作过程无电弧,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10.作为优选,所述常闭支路包括常闭的主开关k0,所述第一分接支路包括常开的第一可控开关k1,所述第二分接支路包括常开的第二可控开关k2,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与所述主开关k0并联,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与所述主开关k0均电连接至所述负载;所述主开关k0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信号生成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基于所述第一分接支路的导通而生成主断开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断开信号断开所述常闭支路;驱动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远离所述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电源b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两端的第一压差;基于所述第一压差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气参数的值而生成第二导通信号,所述第
二可控开关k2响应于所述第二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与所述第二分接支路桥接并形成第一环流;基于所述第一环流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参数的值而生成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驱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远离所述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电源b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两端的第二压差,所述常闭支路远离所述负载的一端接入所述电源b;基于所述第二压差达到所述第三预设电气参数的值而生成所述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而生成第二断开信号,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响应于所述第二断开信号而断开所述第二分接支路;基于所述第二分接支路的断开生成主导通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以及,基于所述主开关k0的导通而生成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开关k0连通电源a与负载,第一可控开关k1连通电源a与负载,第一分接支路为即将断开的常闭支路建立额外的导通回路,同时还能在关闭常闭支路的时候不会产生电弧,第二可控开关k2连接电源b与负载,第二可控开关k2闭合导通后,第一分接支路与第二分接支路形成稳定地环流,再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从而实现无电弧更换电源。主开关k0接入到电源b与负载后,闭合导通第一可控开关k1,断开第二可控开关k2,再闭合导通主开关k0,最后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让动作过程无电弧,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12.作为优选,方法还基于第三分接支路,所述第三分接支路包括常开的第三可控开关k3,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负载,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b,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信号生成所述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生成主断开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断开信号断开;驱动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与所述电源a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两端的第三压差达到预设的第三预设电气参数;基于所述第三压差的形成生成第三导通信号,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响应于所述第三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与所述第三分接支路桥接并形成第二环流;基于所述第二环流的形成生成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驱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与所述电源a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两端的第四压差达到预设的第四预设电气参数;基于所述第四压差的形成生成所述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
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生成主导通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以及,基于所述主开关k0的导通生成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可控开关k1导通电源b与负载,第三可控开关k3连接电源b与负载形成第二分接支路,第二可控开关k2闭合导通后,第一分接支路与第二分接支路形成稳定地环流,再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从而实现无电弧更换电源。主开关k0接入到电源b与负载后,闭合导通第一可控开关k1,断开第二可控开关k2,再闭合导通主开关k0,最后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让动作过程无电弧,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包括串联电连接的第一过渡电阻r1与第一开关q1,所述第一开关q1远离所述第一过渡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一过渡电阻r1远离所述第一开关q1的一端与所述电源a或所述电源b电连接;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包括串联电连接的第二过渡电阻r2与第二开关q2,所述第二开关q2远离所述第二过渡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二过渡电阻r2远离所述第二开关q2的一端与所述电源a或所述电源b电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渡电阻r1与第二过渡电阻r2能够提供稳定地压差,提高电气参数识别的准确率,也是不同电源间转换的过渡电阻,避免电源短接使线路电流过大而产生故障。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差第一次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气参数的值后,若在预设时间内持续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气参数的值,则基于所述第一压差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气参数的值执行下一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第一压差稳定后在执行后续步骤,进一步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更好地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18.本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电路,包括常闭支路、第一分接支路以及第二分接支路,所述常闭支路包括常闭的主开关k0,所述第一分接支路包括常开的第一可控开关k1,所述第二分接支路包括常开的第二可控开关k2,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与所述主开关k0并联,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与所述主开关k0均电连接至所述负载;所述主开关k0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还包括有控制连接所述主开关k0、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以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信号生成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分接支路的导通而生成主断开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断开信号断开所述常闭支路;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远离所述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电源b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两端的第一压差;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压差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气参数的值而生成第二导通
信号,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响应于所述第二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与所述第二分接支路桥接并形成第一环流;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环流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参数的值而生成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远离所述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电源b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两端的第二压差,所述常闭支路远离所述负载的一端接入所述电源b;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压差达到所述第三预设电气参数的值而生成所述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而生成第二断开信号,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响应于所述第二断开信号而断开所述第二分接支路;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分接支路的断开生成主导通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以及,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主开关k0的导通而生成所述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开关k0连通电源a与负载,第一可控开关k1连通电源a与负载,第一分接支路为即将断开的常闭支路建立额外的导通回路,同时还能在关闭常闭支路的时候不会产生电弧,第二可控开关k2连接电源b与负载,第二可控开关k2闭合导通后,第一分接支路与第二分接支路形成稳定地环流,再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从而实现无电弧更换电源。主开关k0接入到电源b与负载后,闭合导通第一可控开关k1,断开第二可控开关k2,再闭合导通主开关k0,最后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让动作过程无电弧,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20.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分接支路,所述第三分接支路包括常开的第三可控开关k3,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受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负载,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b;所述控制器基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信号生成所述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所述电源b与所述负载;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生成主断开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断开信号断开;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与所述电源a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两端的第三压差达到预设的第三预设电气参数;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三压差的形成生成第三导通信号,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响应于所述第三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所述第一分接支路与所述第三分接支路桥接并形成第二环流;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环流的形成生成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与所述电源a电连接至检测到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两端的第四压差达到预设的第四预设电气参数;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四压差的形成生成所述第一导通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
k1响应于所述第一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生成主导通信号,所述主开关k0响应于所述主导通信号导通所述电源a与所述负载;以及,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主开关k0的导通生成第一断开信号,所述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所述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可控开关k1导通电源b与负载,第三可控开关k3连接电源b与负载形成第二分接支路,第二可控开关k2闭合导通后,第一分接支路与第二分接支路形成稳定地环流,再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从而实现无电弧更换电源。主开关k0接入到电源b与负载后,闭合导通第一可控开关k1,断开第二可控开关k2,再闭合导通主开关k0,最后断开第一可控开关k1,让动作过程无电弧,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可控开关k2包括串联电连接的第一过渡电阻r1与第一开关q1,所述第一开关q1远离所述第一过渡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一过渡电阻r1远离所述第一开关q1的一端与所述电源a或所述电源b电连接;所述第三可控开关k3包括串联电连接的第二过渡电阻r2与第二开关q2,所述第二开关q2远离所述第二过渡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二过渡电阻r2远离所述第二开关q2的一端与所述电源a或所述电源b电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渡电阻r1与第二过渡电阻r2能够提供稳定地压差,提高电气参数识别的准确率,也是不同电源间转换的过渡电阻,避免电源短接使线路电流过大而产生故障。
24.本技术的目的三在于提供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装置,内部设置有上述的任意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电路。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第一分接支路能够为即将断开的常闭支路建立额外的导通回路,同时还能在关闭常闭支路的时候不会产生电弧,第二分接支路用于连接电源b与负载,并在能稳定地环流后让电源a与负载断电,从而实现无电弧更换电源;当第一分接支路连接在电源b与负载之间后导通第一分接支路,再断开第二分接支路,然后导通常闭支路,最后断开第一分接支路,让动作过程无电弧,降低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断电的可能性,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动作时电源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有载分接开关中常闭支路导通、第一分接支路断开、第二分接支路断开与第三分接支路断开的电路图;图2是有载分接开关中常闭支路断开、第一分接支路导通、第二分接支路断开与第三分接支路断开的电路图;图3是有载分接开关中第二分接支路连接至电源b的电路图;图4是有载分接开关中第二分接支路导通电源b与负载的电路图;图5是有载分接开关中第一分接支路断开的电路图;图6是有载分接开关中第一分接支路连接至电源b的电路图;
图7是有载分接开关中第一分接支路导通电源b与负载的电路图;图8是有载分接开关中第二分接支路断开的电路图;图9是有载分接开关中常闭支路导通的电路图;图10是有载分接开关中第一分接支路断开的电路图。
27.附图标记:1、常闭支路;2、第一分接支路;3、第二分接支路;4、第三分接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方法。
30.参照图1与图2,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导通电源a与负载的常闭支路1建立第一分接支路2,第一分接支路2与常闭支路1并联,并导通电源a与负载。常闭支路1让负载得到电源a的电力供应,第一分接支路2与常闭支路1并联,负载也能通过第一分接支路2得到电源a的供应,让常闭支路1断开时不会产生电弧,更不会让常闭支路1的断开影响到负载的电力供应。
31.如图2与图3所示,断开常闭支路1,并建立第二分接支路3,第二分接支路3电连接于电源b与负载之间。第二分接支路3为负载从电源b得到电力供应做基础的准备,此时第二分接支路3两端的电压可为电源a与电源b之间的压差。
32.如图3与图4所示,基于第二分接支路3中检测到预设的第一预设电气参数,第二分接支路3导通电源b与负载。第一预设电气参数为电源a与电源b之间的压差,也可为电源a与电源b之间压差所处于的范围值,若第二分接支路3两端的压差达到电源a与电源b之间的压差或者处于电源a与电源b之间压差所处于的范围值,则代表第二分接支路3在电源b与负载之间连接稳定。
33.基于第一分接支路2与第二分接支路3桥接后检测到预设的第二预设参数,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将第一分接支路2电连接至电源b与负载之间,将常闭支路1电连接至电源b与负载之间。导通第二分接支路3,使得第一分接支路2与第二分接支路3之间实现桥接,而产生第一环流。在第一分接支路2与负载之间设置电流互感器,在第二分接支路3与负载之间设置电流互感器,若两个电流互感器上的数值符合各自预先设置的预期值,则代表第一环流成型并稳定存在。
34.如图5与图6所示,基于稳定地第一环流,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将负载接入电源b,让电源b为负载提供电力。第一分接支路2断开后,第一分接支路2两端的压差为第二分接支路3两端的压差。
35.如图7与图8所示,基于第一分接支路2中检测到预设的第三预设电气参数,第一分接支路2导通电源b与负载,再断开第二分接支路3,并导通常闭支路1,然后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等到第一分接支路2两端的压差稳定地为第二分接支路3两端的压差时,第一分接支路2再导通电源b与负载,第一分接支路2的导通过程因第二分接支路3的导通状态而无电弧,第一分接支路2导通后与第二分接支路3同时让电源b为负载供电。如图9与图10所示,再断开第二分接支路3与导通常闭支路1,第二分接支路3断开的过程与常闭支路1导通的过程均无电弧;最后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第一分接支路2断开的过程也无电弧。实现了无电弧、负载不断电地电源切换。
36.若负载需要从电源b切换至电源a时,则执行如下步骤:基于导通电源b与负载的常闭支路1,第一分接支路2导通电源b与负载。常闭支路1让负载得到电源b的电力供应,第一分接支路2与常闭支路1并联,负载也能通过第一分接支路2得到电源b的供应,让常闭支路1断开时不会产生电弧,更不会让常闭支路1的断开影响到负载的电力供应。
37.断开常闭支路1,并建立第三分接支路4,第三分接支路4电连接于电源a与负载之间。第三分接支路4为负载从电源a得到电力供应做基础的准备,此时第三分接支路4两端的电压可为电源a与电源b之间的压差。
38.基于第三分接支路4中检测到预设的第四预设电气参数,第三分接支路4导通电源a与负载。第四预设电气参数为电源b与电源a之间的压差,也可为电源b与电源a之间压差所处于的范围值,若第三分接支路4两端的压差达到电源b与电源a之间的压差或者处于电源b与电源a之间压差所处于的范围值,则代表第二分接支路3在电源a与负载之间连接稳定。
39.基于第一分接支路2与第三分接支路4桥接后检测到预设的第五预设电气参数,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将第一分接支路2电连接至电源a与负载之间,将常闭支路1电连接至电源a与负载之间。导通第三分接支路4,使得第一分接支路2与第三分接支路4之间实现桥接,而产生第二环流。在第一分接支路2与负载之间设置电流互感器,在第三分接支路4与负载之间设置电流互感器,若两个电流互感器上的数值符合各自预先设置的预期值,则代表第二环流成型并稳定存在。基于稳定地第二环流,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将负载接入电源a,让电源a为负载提供电力。第一分接支路2断开后,第一分接支路2两端的压差为第三分接支路4两端的压差。
40.以及,基于第一分接支路2中检测到预设的第六预设电气参数,第一分接支路2导通电源b与负载,再断开第三分接支路4,并导通常闭支路1,然后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等到第一分接支路2两端的压差稳定地为第三分接支路4两端的压差时,第一分接支路2再导通电源a与负载,第一分接支路2的导通过程因第三分接支路4的导通状态而无电弧,第一分接支路2导通后与第三分接支路4同时让电源a为负载供电。再断开第三分接支路4与导通常闭支路1,第三分接支路4断开的过程与常闭支路1导通的过程均无电弧;最后断开第一分接支路2,第一分接支路2断开的过程也无电弧。实现了无电弧、负载不断电地电源切换。
41.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电路,包括常闭支路1、第一分接支路2、第二分接支路3、第三分接支路4以及控制器。常闭支路1包括主开关k0,主开关k0可采用电力开关、机械开关或者自带电动执行器的机械开关。第一分接支路2包括常开的第一可控开关k1,第二分接支路3包括常开的第二可控开关k2,第三分接支路4包括常开的第三可控开关k3。控制器与主开关k0、第一可控开关k1以及第二可控开关k2均控制连接。
42.第二可控开关k2包括串联电连接的第一过渡电阻r1与常开的第一开关q1,第三可控开关k3包括串联电连接的第二过渡电阻r2与常开的第二开关q2。第一过渡电阻r1与第二过渡电阻r2能够提供稳定地压差,提高电气参数识别的准确率,也是不同电源间转换的过渡电阻,避免电源短接使线路电流过大而产生故障。
43.第一可控开关k1与主开关k0并联,第一可控开关k1、第二可控开关k2与主开关k0均电连接至负载,主开关k0导通电源a与负载。第三可控开关k3受控连接于控制器,第三可控开关k3的一端电连接至负载,另一端电连接至电源b。第一可控开关k1、第一开关q1与第
二开关q2可采用双向晶闸管等电力开关。
44.第一分接支路2、第二分接支路3与第三分接支路4靠近所述电阻的一端均电连接有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向控制器发送电流信号。
45.当负载需要由电源a供电切换至由电源b供电时,控制器基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信号生成第一导通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电源a与负载。切换信号可通过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上位机发出,或者通过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输入设备发出,输入设备可为按钮、键盘、鼠标或者触摸屏等。
46.控制器基于第一分接支路2的导通而生成主断开信号,主开关k0响应于主断开信号断开常闭支路1。
47.控制器驱动第二可控开关k2远离负载的一端与电源b电连接至检测到第二可控开关k2两端的第一压差。
48.控制器基于第一压差达到第一预设电气参数的值而生成第二导通信号,第二可控开关k2响应于第二导通信号导通电源b与负载,第一分接支路2与第二分接支路3桥接并形成第一环流。
49.控制器基于第一环流达到第二预设参数的值而生成第一断开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50.控制器驱动第一可控开关k1远离负载的一端与电源b电连接至检测到第一可控开关k1两端的第二压差,常闭支路1远离负载的一端接入电源b。
51.控制器基于第二压差达到第三预设电气参数的值而生成第一导通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电源b与负载。
52.控制器基于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而生成第二断开信号,第二可控开关k2响应于第二断开信号而断开第二分接支路3。
53.控制器基于第二分接支路3的断开生成主导通信号,主开关k0响应于主导通信号导通电源b与负载;以及,控制器基于主开关k0的导通而生成第一断开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54.当负载需要由电源b供电切换至由电源a供电时,控制器基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信号生成第一导通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导通信号而导通电源b与负载。
55.控制器基于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生成主断开信号,主开关k0响应于主断开信号断开。
56.控制器驱动第三可控开关k3与电源a电连接至检测到第三可控开关k3两端的第三压差达到预设的第三预设电气参数。
57.控制器基于第三压差的形成生成第三导通信号,第三可控开关k3响应于第三导通信号导通电源a与负载,第一分接支路2与第三分接支路4桥接并形成第二环流。
58.控制器基于第二环流的形成生成第一断开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59.控制器驱动第一可控开关k1与电源a电连接至检测到第一可控开关k1两端的第四压差达到预设的第四预设电气参数。
60.控制器基于第四压差的形成生成第一导通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导通
信号导通电源a与负载。
61.控制器基于第一可控开关k1的导通生成主导通信号,主开关k0响应于主导通信号导通电源a与负载。
62.以及,控制器基于主开关k0的导通生成第一断开信号,第一可控开关k1响应于第一断开信号而断开。
6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装置,内部设置有上述的任意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切换电路。
6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