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慧井盖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15:58: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慧井盖。


背景技术:

2.污水政工程中有大量的地下建筑,用于安放城市排水、电力、通讯、供暖等地下管路及其配件,为了安装和检修的需要,每隔一定距离都需要设置地面出口,供工程建设人员和维护人员进出,每一出口均设置有井座和井盖,一般井盖直接扣盖于井座上,这样的井盖打开方便,安装检修时,翻开井盖即可进入地下。
3.现有的智慧城市井盖系统是用于对于城市中窨井盖下面的地下管线的管理,检修或测试人员为了快速了解到关于该窨井盖下方的管线情况,通过扫描设备读取固定在窨井盖上的电子标签存储的信息,即可快速了解到电子标签存储信息所链接的关于该窨井盖的信息,如公告号为cn2068004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慧窨井盖,但现该智慧井盖容易被不法分子撬开偷走,而这种偷盗行为通常发生在夜间或其他不被人发现的时候,一旦井盖发生遗失时,容易导致行人坠入井内,而造成安全事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智慧井盖,利用设置的限位杆能够对井盖起一定的防盗作用,当井盖盖体上的活动盖被打开时,利用设置的压力开能够触发报警器响起,以达到警告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井盖被盗的风险。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智慧井盖,包括井盖外框和井盖盖体,所述井盖外框内壁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底端为封闭结构的连接筒,连接筒内设有压力开关以及触发件;所述井盖盖体上设有位于连接筒上方的活动盖,活动盖与井盖盖体可拆式连接,活动盖的底部设有限位杆和与压力开关电连接的报警器,所述限位杆伸入至连接筒内,将触发件与压力开关分隔开。
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井盖容易被偷盗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方案在现有的井盖盖体上还设置有活动盖,活动盖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阻隔触发件与压力开关接触的限位杆,当井盖盖体被偷盗时,限位杆朝上移动,移除了对触发件的作用力,迫使触发件与压力开关接触,从而将报警器打开,此时报警器响起,能够有效阻止井盖被偷盗,从而起到了防盗的目的;本技术方案在井盖外框内壁上还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一方面用于与装有压力开关的连接筒连接,起到对连接筒支撑的目的,另一端面设置的连接件分布在井盖外框内壁上,一旦井盖盖体从井盖外框上移开时,利用设置的连接件能够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当行人不小心坠入至井盖外框内时,由于连接件分布在井盖外框的入口处,使得连接件能够对行人起一定的临时支撑作用,避免行人继续掉落至深井内。
8.同时,本技术方案之所以在井盖盖体上设置有活动盖,一方面在定期对设置的报警器进行维修时,由于活动盖体积小,重量轻,故易于快速将活动盖打开,便于维修人员对报警器进行定期维护,另一方面当需要开启井盖观察井内水位等其他情况时,利用设置的
活动盖能够快速从井盖盖体上开启,达到快速观察井内状况的目的,相比传统需要几个检修人员一起撬开笨重井盖的方式,有效节省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力和开启井盖的效率。
9.进一步地,所述井盖外框内设有环形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轴线与井盖外框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井盖盖体位于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上还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伸缩杆,伸缩杆包括横杆和固定筒,所述横杆一端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连接筒的圆周外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固定筒连接,所述固定筒一端套在横杆,另一端位于凸起的连接孔内。
10.为了便于将井盖盖体放置于井盖外框上,故在井盖外框内设置有第一凸起,使得井盖盖体形成台阶孔,方便将井盖盖体盖在该台阶上,以达到关闭井盖外框的目的。
11.为了方便连接件装卸至井盖外框内,故将连接件的长度设置可伸缩式,当需要安装连接件时,旋转各个横杆上的固定筒,使得固定筒沿着横杆的轴向移动,并且插入至第一凸起上的连接孔内,从而将连接件固定在井盖外框的入口处,一方面将设置有压力开关的连接筒固定于活动盖的下方,保证限位杆能够与其连接,另一端面分布在井盖外框入口处的连接件能够起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井盖盖体从井盖外框上移开时,行人不小心掉落至井内的情况发生。
12.进一步地,所述井盖盖体上还设有内径与活动盖外径相同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环形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轴向与井盖盖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活动盖位于第二凸起上。
13.设置的通孔用于放置活动盖,同时为了保证活动盖上表面与井盖盖体的上表面齐平,不对过往行人造成一定的干扰,故在通孔内还设置有第二凸起,使得井盖盖体上形成台阶孔,当活动盖的下表面与凸起上表面接触时,活动盖的上表面正好与井盖盖体的上表面齐平,从而避免了活动盖在井盖盖体上凸起或凹下对过往行人造成的干扰。
14.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的底部还设有保护壳,保护壳与活动盖可拆式连接,保护壳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报警器的容纳槽,所述限位杆贯穿保护壳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还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报警器连接。
15.设置的保护壳用于将报警器和蓄电池固定于活动盖的底部,保护壳与活动盖通过可拆式的方式连接,便于定期对保护壳内的报警器和蓄电池进行维护。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压力开关、蓄电池以及报警器均为现有技术,利用压力开关触发报警器响起的原理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一步论述,且保护壳侧壁和底部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一方面能够达到散热的目的,另一方面保证报警器产生的响声能够传动至外界。
1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的底部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上还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设有锁紧件,所述保护壳的容纳槽内壁上还设有限位孔,锁紧件能够插入至限位孔内,将保护壳固定在活动盖的环形槽内。
17.本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将保护壳快速固定于活动盖的底部,故在活动盖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槽,由于保护壳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蓄电池和报警器的容纳槽,使得保护壳形成的边缘能够插入至环形槽内,然后利用锁紧插入至限位孔内,将保护壳固定在活动盖的底部。
1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的内还设有腔体,所述限位孔与腔体连通,保护壳的底部还设有解锁杆,所述解锁杆竖直插入至保护壳的腔体内,解锁杆位于腔体内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有第二弹性件和解锁块;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锁紧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小于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锁紧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一
盲孔连接。
19.保护壳与活动盖固定在一起时,第一弹性件产生的弹力能够推动锁紧块插入至保护壳上的限位孔内,保证保护壳能够稳定固定于活动盖的底部;而当检修人员需要将保护壳从活动盖的底部取下时,先将活动盖从井盖盖体上取出,然后利用手推动解锁杆,迫使解锁杆在腔体内移动,当解锁杆上的解锁块移动至锁紧块齐平时,由于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大于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第二弹性件能够推动解锁块将锁紧块压回至第一盲孔内,并且解锁块的最大位移距离为解锁块的端部与保护壳上容纳槽内壁在同一竖直平面,保证保护壳能够顺利从活动盖的环形槽内移出。
20.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杆位于腔体内的侧壁上还设有限位块;所述解锁块朝向锁紧块方向的端部还设有斜边。
21.由于保护壳位移活动盖的底部,为了避免解锁杆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从保护壳的腔体内滑落,故在解锁杆上设置有限位块,防止解锁杆自动滑落下来的情况发生;同时为了方便解锁杆上的解锁块缩回至第二盲孔内,故在解锁块上设置有斜边,当检修人员朝下拉动解锁杆时,在斜边的作用下,易于将解锁块重新缩回至第二盲孔内,并压缩第二弹性件,以便下一次进行解锁。
2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内还设有环形的第三凸起,所述限位杆通过螺纹与第三凸起连接,所述压力开关位于第三凸起的底部。
23.设置的第三凸起一方面便于将压力开关安装于连接筒内,另一方面用于与限位杆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井盖时,通过旋转活动盖,带动限位杆跟着一起转动,限位杆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与连接筒连接,并且伸入至连接筒内将压力开关与触发件分隔开,同时本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限位杆能够将活动盖与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同时由于活动盖盖在井盖盖体上,因此需要打开井盖盖体时,必须先将活动盖从井盖盖体上拆下,才能顺利将井盖盖体从井盖外框上取下,从而保证了井盖不被不法分子快速偷走的情况发生,增大了偷盗者开启井盖时被发现的几率。
24.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包括第三弹性件和挤压板,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与连接筒内底连接,另一端与挤压板连接,限位杆伸入至连接筒内时,限位杆能够推动挤压板朝着远离压力开关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三弹性件。
25.当限位杆与连接筒连接时,限位杆的下端面推动挤压板朝着远离压力开关方向移动,使得压力开关未被触发,而选择活动盖时,使得限位杆从连接筒内移出,移出了对挤压板的作用力,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挤压板朝上移动,并最终使得挤压板与压力开关接触,触发报警器响起,从而实现了防盗的目的。
26.进一步地,所述井盖盖体和活动盖上均设有开启孔。
27.为了方便对活动盖和井盖盖体的开启故在井盖盖体和活动盖上均设置有开启孔,检修人员可以通过开启工具插入至开启孔内,实现对活动盖和井盖盖体的开启。
2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9.1、本实用新型当井盖被开启时,设置的限位杆移除了对触发件的约束力,从而迫使压力开关触发报警器响起,以达到警示的目的,从而降低了井盖被偷盗的情况发生,同时利用设置的连接件能够对井盖外框的入口处起一定阻挡作用,避免井盖盖体遗失后,行人从井盖外框处坠入井内的情况发生;
30.2、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的活动盖能够快速从井盖盖体上取下,便于检修人员快速观察井内的状况,相比传统需要将笨重的井盖撬开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对井盖开启的效率,以便第一时间观察井内状况,同时还节省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井盖外框的俯视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盖与保护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筒与限位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9]1‑
井盖外框,2

井盖盖体,3

活动盖,4

开启孔,7

横杆,8

固定筒,9

连接筒,10

限位杆,11

保护壳,12

第一弹性件,13

锁紧块,14

限位块,15

报警器,17

解锁杆,18

腔体, 19

第二弹性件,20

解锁块,22

压力开关,23

第三弹性件,24

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1]
实施例
[0042]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井盖外框1和井盖盖体2,所述井盖外框1内壁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底端为封闭结构的连接筒9,连接筒9内设有压力开关22以及触发件;所述井盖盖体2上设有位于连接筒9上方的活动盖3,活动盖3与井盖盖体2可拆式连接,活动盖3的底部设有限位杆10和与压力开关22电连接的报警器15,所述限位杆10 伸入至连接筒9内,将触发件与压力开关22分隔开。
[0043]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井盖容易被偷盗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方案在现有的井盖盖体2上还设置有活动盖3,活动盖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阻隔触发件与压力开关22接触的限位杆10,当井盖盖体2被偷盗时,限位杆朝上移动,移除了对触发件的作用力,迫使触发件与压力开关22 接触,从而将报警器15打开,此时报警器15响起,能够有效阻止井盖被偷盗,从而起到了防盗的目的;本技术方案在井盖外框1内壁上还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一方面用于与装有压力开关22的连接筒9连接,起到对连接筒9支撑的目的,另一端面设置的连接件分布在井盖外框1内壁上,一旦井盖盖体2从井盖外框1上移开时,利用设置的连接件能够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当行人不小心坠入至井盖外框1内时,由于连接件分布在井盖外框1的入口处,使得连接件能够对行人起一定的临时支撑作用,避免行人继续掉落至深井内。
[0044]
同时,本技术方案之所以在井盖盖体2上设置有活动盖3,一方面在定期对设置的报警器进行维修时,由于活动盖3体积小,重量轻,故易于快速将活动盖3打开,便于维修人
员对报警器进行定期维护,另一方面当需要开启井盖观察井内水位等其他情况时,利用设置的活动盖3能够快速从井盖盖体2上开启,达到快速观察井内状况的目的,相比传统需要几个检修人员一起撬开笨重井盖的方式,有效节省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力和开启井盖的效率。
[0045]
所述井盖外框1内设有环形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轴线与井盖外框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井盖盖体2位于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上还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伸缩杆,伸缩杆包括横杆7和固定筒8,所述横杆7一端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连接筒9的圆周外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固定筒8连接,所述固定筒8一端套在横杆7,另一端位于凸起的连接孔内。
[0046]
为了便于将井盖盖体2放置于井盖外框1上,故在井盖外框1内设置有第一凸起,使得井盖盖体2形成台阶孔,方便将井盖盖体2盖在该台阶上,以达到关闭井盖外框1的目的。
[0047]
为了方便连接件装卸至井盖外框1内,故将连接件的长度设置可伸缩式,当需要安装连接件时,旋转各个横杆7上的固定筒8,使得固定筒8沿着横杆7的轴向移动,并且插入至第一凸起上的连接孔内,从而将连接件固定在井盖外框的入口处,一方面将设置有压力开关 22的连接筒9固定于活动盖3的下方,保证限位杆10能够与其连接,另一端面分布在井盖外框1入口处的连接件能够起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井盖盖体2从井盖外框1上移开时,行人不小心掉落至井内的情况发生。
[0048]
所述井盖盖体2上还设有内径与活动盖3外径相同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环形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轴向与井盖盖体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活动盖3位于第二凸起上。
[0049]
设置的通孔用于放置活动盖3,同时为了保证活动盖3上表面与井盖盖体2的上表面齐平,不对过往行人造成一定的干扰,故在通孔内还设置有第二凸起,使得井盖盖体2上形成台阶孔,当活动盖3的下表面与凸起上表面接触时,活动盖3的上表面正好与井盖盖体2的上表面齐平,从而避免了活动盖3在井盖盖体2上凸起或凹下对过往行人造成的干扰。
[0050]
所述活动盖3的底部还设有保护壳11,保护壳11与活动盖3可拆式连接,保护壳11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报警器15的容纳槽,所述限位杆10贯穿保护壳11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还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报警器15连接。
[0051]
设置的保护壳11用于将报警器15和蓄电池固定于活动盖3的底部,保护壳11与活动盖 3通过可拆式的方式连接,便于定期对保护壳11内的报警器和蓄电池进行维护。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压力开关22、蓄电池以及报警器15均为现有技术,利用压力开关22触发报警器响起的原理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一步论述,且保护壳11侧壁和底部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一方面能够达到散热的目的,另一方面保证报警器产生的响声能够传动至外界。
[0052]
所述活动盖3的底部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上还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设有锁紧件,所述保护壳11的容纳槽内壁上还设有限位孔,锁紧件能够插入至限位孔内,将保护壳11固定在活动盖3的环形槽内。
[0053]
本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将保护壳11快速固定于活动盖3的底部,故在活动盖3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槽,由于保护壳1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蓄电池和报警器15的容纳槽,使得保护壳11形成的边缘能够插入至环形槽内,然后利用锁紧插入至限位孔内,将保护壳11固定在活动盖3 的底部。
[0054]
所述保护壳11的内还设有腔体18,所述限位孔与腔体18连通,保护壳11的底部还
设有解锁杆17,所述解锁杆17竖直插入至保护壳11的腔体18内,解锁杆17位于腔体18内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有第二弹性件19和解锁块20;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12和锁紧块13,所述第一弹性件12的弹力小于第二弹性件19,第一弹性件 12一端与锁紧块1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盲孔连接。
[0055]
保护壳11与活动盖3固定在一起时,第一弹性件12产生的弹力能够推动锁紧块13插入至保护壳11上的限位孔内,保证保护壳11能够稳定固定于活动盖3的底部;而当检修人员需要将保护壳11从活动盖3的底部取下时,先将活动盖3从井盖盖体2上取出,然后利用手推动解锁杆17,迫使解锁杆17在腔体18内移动,当解锁杆17上的解锁块20移动至锁紧块 13齐平时,由于第二弹性件12的弹力大于第一弹性件12的弹力,使得第二弹性件12能够推动解锁块20将锁紧块13压回至第一盲孔内,并且解锁块20的最大位移距离为解锁块20 的端部与保护壳11上容纳槽内壁在同一竖直平面,保证保护壳11能够顺利从活动盖3的环形槽内移出。
[0056]
所述解锁杆17位于腔体18内的侧壁上还设有限位块14;所述解锁块20朝向锁紧块13 方向的端部还设有斜边。
[0057]
由于保护壳11位移活动盖3的底部,为了避免解锁杆17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从保护壳 11的腔体18内滑落,故在解锁杆17上设置有限位块14,防止解锁杆17自动滑落下来的情况发生;同时为了方便解锁杆17上的解锁块20缩回至第二盲孔内,故在解锁块20上设置有斜边,当检修人员朝下拉动解锁杆17时,在斜边的作用下,易于将解锁块20重新缩回至第二盲孔内,并压缩第二弹性件,以便下一次进行解锁。
[0058]
所述连接筒9内还设有环形的第三凸起,所述限位杆10通过螺纹与第三凸起连接,所述压力开关22位于第三凸起的底部。
[0059]
设置的第三凸起一方面便于将压力开关22安装于连接筒9内,另一方面用于与限位杆 10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井盖时,通过旋转活动盖3,带动限位杆10跟着一起转动,限位杆 10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与连接筒9连接,并且伸入至连接筒9内将压力开关22与触发件分隔开,同时本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限位杆10能够将活动盖3与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同时由于活动盖3盖在井盖盖体2上,因此需要打开井盖盖体2时,必须先将活动盖3从井盖盖体2上拆下,才能顺利将井盖盖体2从井盖外框1上取下,从而保证了井盖不被不法分子快速偷走的情况发生,增大了偷盗者开启井盖时被发现的几率。
[0060]
所述触发件包括第三弹性件23和挤压板24,所述第三弹性件23一端与连接筒内底连接,另一端与挤压板24连接,限位杆10伸入至连接筒9内时,限位杆10能够推动挤压板24朝着远离压力开关22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三弹性件23。
[0061]
当限位杆10与连接筒9连接时,限位杆10的下端面推动挤压板24朝着远离压力开关 22方向移动,使得压力开关22未被触发,而选择活动盖3时,使得限位杆10从连接筒9内移出,移出了对挤压板24的作用力,在第三弹性件23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挤压板24朝上移动,并最终使得挤压板24与压力开关22接触,触发报警器15响起,从而实现了防盗的目的。
[0062]
所述井盖盖体2和活动盖3上均设有开启孔4。
[0063]
为了方便对活动盖3和井盖盖体2的开启故在井盖盖体2和活动盖3上均设置有开启孔 4,检修人员可以通过开启工具插入至开启孔4内,实现对活动盖3和井盖盖体2的开启。
[0064]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