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10: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地上构筑物、建筑物的建设都需要有一定的地基基础,建筑物的结构才能稳定,只有基础打牢以后才能够进行地面以上的施工。常见的地基基础主要有混凝土灌注桩、钢管桩、粉喷桩、混凝管桩等建筑类结构基础,灌注桩、粉喷桩采用一般的钻机及吊车配合即可进行作业,钢管桩、混凝土管桩需要采用振动锤或柴油锤进行作业,当遇到大型管桩基础或超大型管桩结构基础时,规格尺寸超出钻机的最大限制,也超出柴油锤的最大限制,此时只能采用振动锤进行施工。
3.在采用振动锤施工时,因管桩为空心结构,振动锤需要有加持点进行夹持,才能够进行锤击作业,此时需要一个特殊的工具将管桩及振动锤进行连接,作为振动锤能量传递的结构,同时作为吊装结构。
4.因振动锤施工作业的特点,此装置需要能够满足吊装管桩,同时也要能够进行锤击作业,因此,此装置需要满足两个功能需求,一是吊装作业的需求,二是锤击作业的需求。目前,现在技术是在圆形钢管桩内部焊接长条板,板条位于钢管桩内部任意直径位置,可作为振动锤夹持点,振动锤夹持钢板条可将钢管桩进行提吊,同时也依靠钢板条进行锤击作业。但是这种方案在进行大规模作业时,因每根钢管桩中心内部必须焊接钢板,焊接成本较高,原材料成本较高。而且,此方案在圆形钢管桩作业结束时,需现场对内部钢板进行切割,耗时时间长,人工成本高,设备租赁费用较高。另外一方面,此方案风险性较高,当焊接钢板意外脱出或损坏时,将无法继续进行作业,若此时钢管桩处于中间阶段,未完全入泥或刚开始入泥,此时人员无法进行高空作业修复,风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该装置可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能够满足功能性使用需求,可以明显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事故概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包括如下部件:
8.替打板,所述替打板的直径大于管桩的外直径;
9.传力筒,所述传力筒固定于所述替打板的上端面上;
10.鸭舌板,竖直设置于所述传力筒的空腔中,且所述鸭舌板的上端面高于所述传力筒的上端面,所述鸭舌板被配置为被振动锤夹持并将振动锤的振动能量传递至所述传力筒,所述传力筒将所述鸭舌板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传递至所述替打板;
11.提升钩,所述提升钩均匀装配在所述替打板的周壁方向上,所述提升钩被配置为与装配在所述管桩上的提升销轴配合对所述管桩进行提升作业。
12.所述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导向板,若干所述导向板均匀分布且固定在所述替打板的下端面上,用于在与所述管桩对接时进行居中导向。
13.所述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若干梯形筋板,所述梯形筋板的两斜面端分别与所述替打板以及所述传力筒固定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以提高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的稳定性。
14.所述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优选地,所述提升钩为g形提升钩,数量为四个,均匀焊接在所述替打板的周壁上。
15.所述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优选地,所述鸭舌板的上端面高出所述传力筒的上端面300

700mm。
16.所述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优选地,所述替打板为圆形板,所述传力筒为圆形筒。
17.基于上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该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1)利用振动锤夹持所述鸭舌板,将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吊起,振动锤将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翻转90度放置,慢慢移动至平躺的所述管桩的端部;
19.2)振动锤逆时针转动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或借助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将所述管桩顺时针转动,使所述提升销轴卡进所述提升钩内;
20.3)振动锤夹持所述鸭舌板起吊,所述管桩被吊离地面并放置于指定桩基位置;
21.4)开启振动锤,通过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将所述管桩锤击振动至土层内部;
22.5)施工作业完成后,振动锤夹持所述鸭舌板,将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顺时针转动,所述提升钩与所述提升销轴脱离,振动锤夹持所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离开所述管桩端部进行下一根所述管桩的作业。
2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24.1、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可以对大型圆形钢管桩进行施工作业,可以对其进行吊装,具有吊装工具的功能。
25.2、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对大型圆形钢管桩进行作业时,可以采用传统机械振动锤进行作业。
26.3、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与圆形钢管桩可以进行连接,只需要采用旋转锁紧的方式即可完成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的俯视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夹持管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夹持管桩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夹持管桩过程中,装置翻转90
°
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夹住管桩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锤逆时针转动装置,使提升销轴卡进g形提升钩内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锤夹持鸭舌板缓慢起吊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锤夹持鸭舌板将管桩吊离地面,放置于指定桩基位置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锤开启,通过装置将管桩锤击振动至土层内部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锤夹持装置的鸭舌板,将装置顺时针转动g形提升钩与提升销轴脱离的示意图;
[0037]1‑
导向板;2

替打板;3

梯形筋板;4

传力筒;5

鸭舌板;6

提升销轴;7

提升钩;8

管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0040]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包括如下部件:
[0041]
替打板2,替打板2的直径大于管桩8的外直径;
[0042]
传力筒4,传力筒4固定于替打板2的上端面上;
[0043]
鸭舌板5,竖直设置于传力筒4的空腔中,且鸭舌板5的上端面高于传力筒4的上端面,鸭舌板5被配置为被振动锤夹持并将振动锤的振动能量传递至传力筒4,传力筒4将鸭舌板5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传递至替打板2;
[0044]
提升钩7,提升钩7均匀装配在替打板2的周壁方向上,提升钩7被配置为与装配在管桩8上的提升销轴6配合对管桩8进行提升作业。
[0045]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若干导向板1,若干导向板1均匀分布且固定在替打板2的下端面上,用于在与管桩8对接时进行居中导向。
[0046]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导向板1为类似梯形的结构,导向板1的数量为6个,均匀分布在替打板2的圆周壁方向上。
[0047]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若干梯形筋板3,梯形筋板3的两斜面端分别与替打板2以及传力筒4固定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以提高基础振动锤
陆地施工装置的稳定性。梯形筋板3的数量为6个,均匀分布在替打板2的圆周方向上。
[0048]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提升钩7为g形提升钩,数量为四个,均匀焊接在替打板2的下端面上。
[0049]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鸭舌板5的上端面高出传力筒4的上端面300

700mm,进一步为500mm。
[005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替打板2为圆形板,传力筒4为圆形筒。
[0051]
基于上述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该装置的操作方法,如图3

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52]
1)利用振动锤夹持鸭舌板5,将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吊起,振动锤将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翻转90度放置,慢慢移动至平躺的管桩8的端部;
[0053]
2)振动锤逆时针转动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或借助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将管桩8顺时针转动,使提升销轴6卡进提升钩7内(替打板2的底部直接与管桩8的端部接触,用于冲击能量的传导);
[0054]
3)振动锤夹持鸭舌板5起吊,管桩8被吊离地面并放置于指定桩基位置;
[0055]
4)开启振动锤,通过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将管桩8锤击振动至土层内部;
[0056]
5)施工作业完成后,振动锤夹持鸭舌板5,将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顺时针转动,提升钩7与提升销轴6脱离,振动锤夹持基础振动锤陆地施工装置离开管桩8端部进行下一根管桩8的作业。
[005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