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1: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


背景技术:

2.现有混凝土预制构件体积大、重量较重,在乡村低层以及多层建筑中使用时,存在运输和施工条件缺乏、成本过高等问题,而装配式墙体的出现,不仅简化了传统用砂浆粘结砌块相对复杂的施工作业,还能拆卸后多次重复利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组合墙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发展速度满足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来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887661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组合墙体,本装置主要包括:预制板,预制板的左右边缘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插接部形成凹凸的齿状,两块预制板的插接部拼接在一起,第一插接部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部设置有第二插接孔,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是同轴的并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插接部位于上下方向上的端部;连接柱,连接柱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第一锁定部插入第一插接孔,第二锁定部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组成更大尺寸的墙板,并且结构牢固。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既不便于提高墙体的强度和硬度,也不便于对墙体之间进行连接,还不便于对墙体进行保温隔音处理,因此,我们提供一种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既不便于提高墙体的强度和硬度,也不便于对墙体之间进行连接,还不便于对墙体进行保温隔音处理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包括:
7.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所述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上端前侧开设有第一安装连接槽孔,且第一安装连接槽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加固螺钉;
8.2组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其分别开设在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连接槽孔,且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单层墙体本体,所述第一单层墙体本体的内部中间等距离连接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后表面紧密贴合连接有保温隔热层,并且加强筋的前表面紧密贴合连接有隔音棉层;
9.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其卡合连接在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上端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上端卡合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且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的
下端四角处均连接有限位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的内部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二加固螺钉,且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单层墙体本体。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和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分别将2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和2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将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连接在一起,这样便于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安装连接在一起,通过加强筋便于提高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自身的强度和硬度,通过保温隔热层便于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进行保护,防止热胀冷缩导致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出现断裂的现象,通过隔音棉层便于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进行隔音处理,通过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便于对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连接处进行加固处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的上端后方贯穿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下端内部并起到加固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连接处位置的作用,且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关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并起到连接多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的作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将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加固螺钉对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的上下两端进行位置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牢牢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便于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便于将左右两侧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与中间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安装组合在一起。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连接槽孔与限位固定块卡合连接并起到加固第二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连接处位置的作用,且第二加固螺钉的下端分别贯穿至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内部并起到加固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连接处位置的作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限位固定块卡合至第二安装连接槽孔的内部,从而便于将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安装在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上端位置,通过第二加固螺钉对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连接处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便于对第二单层墙体本体的安装位置进行加固稳定处理。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单层墙体本体在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上构成拆卸结构并起到拆装第一单层墙体本体的作用,且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关于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并起到连接多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的作用。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卡合至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内部的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的内部,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自上而下卡合至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将左右两侧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中间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安装组合在一起。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隔热层与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内表面粘贴连接并起到保护第一单层墙体本体的作用,且加强筋的前后两端均与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内壁固定连接并起到提高第一单层墙体本体自身强度和硬度的作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保温隔热层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进行保温处理,防止第一单层墙体本体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断裂的现象,通过加强筋能够提高第一单层墙体本
体自身的强度和硬度,防止第一单层墙体本体支撑不住上端第二单层墙体本体的重量。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既便于提高墙体的强度和硬度,也便于对墙体之间进行连接,还便于对墙体进行保温隔音处理;
20.1.通过在第一单层墙体本体和第二单层墙体本体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从而增加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内部的硬度,且加强筋呈八边形结构,这样便于提高第一单层墙体本体和第二单层墙体本体的强度,防止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出现断裂的现象;
21.2.通过保温隔热层便于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防止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隔音棉层便于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进行隔音处理,使得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在使用时,建筑物的隔音效果达到最佳效果;
22.3.通过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的外端分别卡合至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内部,通过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外端卡合位置进行限位处理,然后将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卡合至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的上端位置,通过第二加固螺钉对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便于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安装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与第一安装连接槽孔连接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与限位固定块连接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2、第一安装连接槽孔;3、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4、第一加固螺钉;5、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6、第二安装连接槽孔;7、第一单层墙体本体;8、加强筋;9、保温隔热层;10、隔音棉层;11、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2、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3、限位固定块;14、第二加固螺钉;15、第二单层墙体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包括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上端前侧开设有第一安装连接槽孔2,且第一安装连接槽孔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加固螺钉4,将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的下端卡合至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上端第一
安装连接槽孔2的内部,将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的上端后方卡合至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下方第一安装连接槽孔2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加固螺钉4对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与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便于将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安装组合在一起;
31.2组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5分别开设在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内部左右两侧,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连接槽孔6,且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内部中间等距离连接有加强筋8,且加强筋8的后表面紧密贴合连接有保温隔热层9,并且加强筋8的前表面紧密贴合连接有隔音棉层10,通过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5便于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左右两侧的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5便于将左右两侧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与中间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安装组合在一起,通过加强筋8便于提高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强度和硬度,防止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出现断裂的现象,通过保温隔热层9能够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进行保护处理,通过隔音棉层10能够使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自带隔音效果,在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下方前后两侧均紧密贴合连接有结构层,结构层的外表面紧密贴合连接有装饰层,结构层通过拉栓与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相连接,通过结构层能够增加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强度和硬度,通过装饰层对结构层的外表面进行装饰掩饰;
32.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卡合连接在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上端位置,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的上端卡合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且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的下端四角处均连接有限位固定块13,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的内部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二加固螺钉14,且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通过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便于对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的外端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内部左右两侧的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5,便于将左右两侧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与中间的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安装组合在一起,将限位固定块13贯穿至第二安装连接槽孔6的内部,通过第二加固螺钉14对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连接处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便于对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的安装组合位置进行加固处理。
33.在使用该装配式组合单层墙体时,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的上端后方贯穿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的下端内部并起到加固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连接处位置的作用,且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关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并起到连接多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的作用,通过第一固定连接构件块3便于将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安装组合连接在一起,这样便于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安装组合在一起;
34.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安装连接槽孔6与限位固定块13卡合连接并起到加固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连接处位置的作用,且第二加固螺钉14的下端分别贯穿至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的内部并起到加固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连接处位置的作用,将限位固定块13贯穿至第二安装连接槽孔6的内部,从而便于将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安装连接在一起,进而便于对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与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安装组合位置进行加固处理,通过第二加固螺钉14便于对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1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处理,防止第二固定连接构件块12从第二固定安装连接墙
柱11上脱落下来,导致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与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连接不牢固的现象出现;
35.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在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5上构成拆卸结构并起到拆装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作用,且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5关于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并起到连接多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作用,通过墙体安装连接限位槽5便于对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安装组合位置进行限位处理,通过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便于将左右两侧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与中间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安装组合在一起,通过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便于将多组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安装连接在一起,这样避免从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上打孔组合安装,提高了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支撑效果;
36.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保温隔热层9与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内表面粘贴连接并起到保护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作用,且加强筋8的前后两端均与第一固定安装连接墙柱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起到提高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自身强度和硬度的作用,通过保温隔热层9能够防止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断裂的现象,通过加强筋8能够提高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的支撑力,使得第一单层墙体本体7能够支撑多组第二单层墙体本体15。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