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与流程

2021-12-17 22: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质监测组(1)、无线信息端(2)、信息发送端(3)、接收控制端(4)、信号发送端(5)、信息中转端(6),所述水质监测组(1)上设有无线信息端(2),无线信息端(2)通过信息发送端(3)与接收控制端(4)相连接,且接收控制端(4)与信号发送端(5),信号发送端(5)与无线信息端(2)通过信息中转端(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组(1)包括了监测探头组(11)、连接线带(12)、数据传输线(13)、控制端块(14)、夜光指示柱(15)、无线接送端头(16),所述监测探头组(11)通过数据传输线(13)与控制端块(14)相互连接,且连接线带(12)一端固定连接控制端块(14),另一端与监测探头组(1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端块(14)的上端设有夜光指示柱(15)与无线接送端头(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监测探头组(11)上的温度监测探头、水体ph探头、水体溶氧器、有害物质探头、水体浊度检测仪及水体流速探头进行探测水质中水体温度、水体ph值、水体氧气含量、有害物质、水体浑浊度及水体流速;2)监测探头组(11)将其水体温度、水体ph值、水体氧气含量、有害物质、水体浑浊度及水体流速通过数据传输线(13)传输至控制端块(14);3)控制端块(14)利用无线接送端头(16)与无线信息端(2)进行连接;4)无线信息端(2)将其数据通过信息发送端(3)发送至监测端(41)与移动端(42);5)用户通过监测端(41)与移动端(42)进行查看水体监测信息;6)用户也可通过监测端(41)与移动端(42)向其信号发送端(5)发送指令信息;7)无线信息端(2)利用信息中转端(6)进行接收信号发送端(5)的信息;8)控制端块(14)进行控制监测探头组(11)上的各种监测探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组(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通过无线信息端(2)与信息发送端(3)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探头组(11)上设有温度监测探头、水体ph探头、水体溶氧器、有害物质探头、水体浊度检测仪及水体流速探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指示柱(15)设置在控制端块(14)上端的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送端头(16)与无线信息端(2)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控制端(4)包括了所述监测端(41)、移动端(42)。

技术总结
组网水质监测系统及其水质监测方法,它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它包括水质监测组、无线信息端、信息发送端、接收控制端、信号发送端、信息中转端,水质监测组上设有无线信息端,无线信息端通过信息发送端与接收控制端相连接,且接收控制端与信号发送端,信号发送端与无线信息端通过信息中转端相连接,水质监测组包括了监测探头组、连接线带、数据传输线、控制端块、夜光指示柱、无线接送端头。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能够利用物联网进行组网水质监测作业,使其可同时进行多组的水质监测作业,且能够同时进行多项的水质监测项目,进而保证其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方便其科研人员进行水质监测作业。测作业。测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夏华杰 张瑞芬 冯垚 罗火钱 李爽 钟灵双 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卫星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市水利局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