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2-17 2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砂石生产工艺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机制砂工艺一般按照干法生产或湿法生产,干法制砂单台设备产量较小,一般采用立轴冲击破碎机或辊压机,而立轴耐磨件和抛料头一般都是7

10天需要更换,维护比较麻烦;立轴产量低,而制砂粒型好,辊压机产量大,粒型不好,因此把立轴和辊压机结合起来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最佳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具有制砂品质高、细度模数和级配好、清洁环保的优势。
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第一次破碎工序:
6.将矿石原石通过一次破碎设备进行第一次破碎后,得到第一次破碎后的产物a;
7.步骤二、第二次破碎工序:
8.将步骤一得到的产物a通过二次破碎设备进行第二次破碎,得到第二次破碎后的产物b;
9.步骤三、第一次筛分工序:
10.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b通过一次筛分设备进行第一次筛分,得到直径依次增大的产物c1、c2、c3;
11.步骤四、循环工序:
12.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3返回至步骤二,并加入至所述二次破碎设备中;
13.步骤五、立轴制砂工序:
14.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1通过立轴设备进行立轴破碎,得到立轴破碎后的产物d1;
15.步骤六、辊压机制砂工序:
16.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2通过辊压设备进行辊压破碎,得到辊压破碎后的产物d2;
17.步骤七、脱粉工序:
18.将步骤五和步骤六得到的产物d1、d2混合并加入至脱粉设备中进行脱粉,得到脱粉后的产物e1、e2;
19.步骤八、第二次筛分工序:
20.将步骤七得到的产物e2通过二次筛分设备进行第二次筛分,得到直径依次增大的产物f1、f2、f3;
21.步骤九、再循环工序:
22.将步骤八得到的产物f3返回至步骤五,并加入至所述立轴设备中。
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一中所述的一次破碎设备为旋回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反击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产物a的直径小于180mm。
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所述的二次破碎设备为单缸圆锥破碎机、反击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产物b的直径小于50mm。
2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三中所述的一次筛分设备为双层筛结构,并采用直线筛、圆振筛、共振筛、概率筛中的一种,该一次筛分设备的上层筛孔直径为40

41mm、下层为筛孔直径为15

16mm;所述产物c3不能通过上层筛孔,所述产物c2能通过上层筛孔且不能通过下层筛孔,所述产物c1能通过上层筛孔和下层筛孔。
2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五中所述的立轴设备为立轴式制砂机;所述产物d1的直径小于5mm。
2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六中所述的辊压设备为辊压机制砂机;所述产物d2的直径小于5mm。
2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七中所述的脱粉设备为选粉机;所述产物e1为直径小于0.075mm的石粉,所述产物e2为砂子。
2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八中所述的二次筛分设备为风选筛或复合选粉机;所述产物f1的直径小于0.075mm,所述产物f2的直径为0.075

3mm,所述产物f3的直径大于3mm。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1.1、本发明兼具传统干法制砂立轴生产的优点,结合辊压机可以大大提高了制砂量,制砂品质、细度模数和级配好;
32.2、本发明比传统工艺能耗低,清洁环保,效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35.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6.步骤一、第一次破碎工序:
37.将矿石原石通过一次破碎设备(优选为旋回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反击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第一次破碎后,得到第一次破碎后的产物a,所述产物a的直径小于180mm。
38.步骤二、第二次破碎工序:
39.将步骤一得到的产物a通过二次破碎设备(优选为单缸圆锥破碎机、反击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第二次破碎,得到第二次破碎后的产物b,所述产物b的直径小于50mm。
40.步骤三、第一次筛分工序:
41.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b通过一次筛分设备(优选为直线筛、圆振筛、共振筛、概率筛中的一种,并采用双层筛结构,且上层筛孔直径为40

41mm、下层为筛孔直径为15

16mm)进
行第一次筛分,得到直径依次增大的产物c1、c2、c3;所述产物c3不能通过上层筛孔,所述产物c2能通过上层筛孔且不能通过下层筛孔,所述产物c1能通过上层筛孔和下层筛孔。
42.步骤四、循环工序:
43.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3返回至步骤二,并加入至所述二次破碎设备中;
44.步骤五、立轴制砂工序:
45.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1通过立轴式制砂机进行立轴破碎,得到立轴破碎后的产物d1,所述产物d1的直径小于5mm。
46.步骤六、辊压机制砂工序:
47.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2通过辊压机制砂机进行辊压破碎,得到辊压破碎后的产物d2,所述产物d2的直径小于5mm。
48.步骤七、脱粉工序:
49.将步骤五和步骤六得到的产物d1、d2混合并加入至选粉机中进行脱粉,得到脱粉后的产物e1、e2,所述产物e1为直径小于0.075mm的石粉,所述产物e2为砂子。
50.步骤八、第二次筛分工序:
51.将步骤七得到的产物e2通过二次筛分设备(优选为风选筛或复合选粉机)进行第二次筛分,得到直径依次增大的产物f1、f2、f3;所述产物f1的直径小于0.075mm,所述产物f2的直径为0.075

3mm,所述产物f3的直径大于3mm。
52.步骤九、再循环工序:
53.将步骤八得到的产物f3返回至步骤五,并加入至所述立轴设备中。
5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5.1、本发明兼具传统干法制砂立轴生产的优点,结合辊压机可以大大提高制砂量,制砂品质、细度模数和级配好;可以得到直径小于0.075mm和直径为0.075

3mm的两种产品,达到精品砂的水平。
56.2、本发明比传统工艺能耗低,清洁环保,效能大大提高。
57.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次破碎工序:将矿石原石通过一次破碎设备进行第一次破碎后,得到第一次破碎后的产物a;步骤二、第二次破碎工序:将步骤一得到的产物a通过二次破碎设备进行第二次破碎,得到第二次破碎后的产物b;步骤三、第一次筛分工序: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b通过一次筛分设备进行第一次筛分,得到直径依次增大的产物c1、c2、c3;步骤四、循环工序: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3返回至步骤二,并加入至所述二次破碎设备中;步骤五、立轴制砂工序: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1通过立轴设备进行立轴破碎,得到立轴破碎后的产物d1;步骤六、辊压机制砂工序: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c2通过辊压设备进行辊压破碎,得到辊压破碎后的产物d2;步骤七、脱粉工序:将步骤五和步骤六得到的产物d1、d2混合并加入至脱粉设备中进行脱粉,得到脱粉后的产物e1、e2;步骤八、第二次筛分工序:将步骤七得到的产物e2通过二次筛分设备进行第二次筛分,得到直径依次增大的产物f1、f2、f3;步骤九、再循环工序:将步骤八得到的产物f3返回至步骤五,并加入至所述立轴设备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一次破碎设备为旋回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反击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产物a的直径小于1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二次破碎设备为单缸圆锥破碎机、反击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产物b的直径小于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一次筛分设备为双层筛结构,并采用直线筛、圆振筛、共振筛、概率筛中的一种,该一次筛分设备的上层筛孔直径为40

41mm、下层为筛孔直径为15

16mm;所述产物c3不能通过上层筛孔,所述产物c2能通过上层筛孔且不能通过下层筛孔,所述产物c1能通过上层筛孔和下层筛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的立轴设备为立轴式制砂机;所述产物d1的直径小于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的辊压设备为辊压机制砂机;所述产物d2的直径小于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的脱粉设备为选粉机;所述产物e1为直径小于0.075mm的石粉,所述产物e2为砂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所述的二次筛分设备为风选筛或复合选粉机;所述产物f1的直径小于0.075mm,所述产物f2的直径为0.075

3mm,所述产物f3的直径大于3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砂干法联合生产工艺,涉及砂石生产工艺领域,包括第一次破碎工序、第二次破碎工序、第一次筛分工序、循环工序、立轴制砂工序、辊压机制砂工序、脱粉工序、第二次筛分工序和再循环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兼具传统干法制砂立轴生产的优点,结合辊压机可以大大提高制砂量,制砂品质、细度模数和级配好;可以得到直径小于0.075mm和直径为0.075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蕾 杨运猛 叶诗豪 汪宗国 崔杨 童强 唐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库尔勒日昌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