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的制作方法

2021-12-17 21: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人数达到2.3亿,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已超过200万人,每年至少新发50至80万例,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人数超过100万。据预测,2015年至2030年,中国将新增2100万急性冠状动脉患者,发生至少700万例心源性死亡。
3.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易损斑块容易出现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目前,针对ami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对梗塞相关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血运重建,而直接行pci治疗,置入支架后,在球囊或支架的挤压下,一方面,血小板易被不稳定斑块中裸露脂质所激活,形成微血栓在病变血管部位黏附聚集,导致微循环阻塞;另一方面,血栓容易碎裂、脱落,造成血栓碎块流向冠状动脉远端,导致远端血管阻塞,从而出现“慢血流”现象。从而大大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提高了ami患者的死亡率。因此,pci治疗如何避免出现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以及冠脉微循环障碍导致的无复流,已经成为急诊pci面临的一大难题。
4.血栓抽吸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机械作用,迅速抽出阻塞病变血管的血栓,理论上讲可减轻血栓负荷和微血管栓塞,使冠状动脉血流改变,减少术后“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临床也进一步验证,通过血栓抽吸导管,结合使用药物,可明显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靶血管的血流,改善临床预后,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且应用血栓抽吸后,有2/3的病例无需进行球囊预扩张而可直接植入支架,节省了医疗费用。在介入治疗时,由于心血管结构复杂,血栓抽吸效果很容易受到冠状动脉解剖学形态及血栓性状的影响特别是位于严重狭窄病变、钙化、纡曲病变远端的血栓及顽固附着在冠状动脉壁上的血栓等情况下,使血栓抽吸困难。其次,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容易发生堵塞,较难处理。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新型血栓抽吸导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6.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包括主管路以及设置于主管路一侧的支管路,所述主管路与支管路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主管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腔管、扩口管以及复合管,所述三通管另一
端口还设置有固定阀,所述主管路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和收缩丝,所述金属搅丝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所述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固定阀,且金属搅丝另一端与一手柄适配连接,所述支管路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有旋塞阀,所述旋塞阀一端适配地与一注射器相连接;
7.所述双腔管包括外管以及偏心设置于外管腔道中的内管,所述外管腔道用于输送血栓物质,所述内管腔道用于安装导引丝;
8.所述扩口管的扩口部截面腔道结构与双腔管截面腔道结构相同,该扩口管扩口部与复合管以及双腔管的外管适配连接,从而使得外管腔道与复合管相连,该扩口管另一端设置为导引丝的进口端并与内管腔道相连通。
9.作为优选地,所述复合管为三段复合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复合管、中间端复合管和后端部复合管,所述前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前端部内层、前端部夹层以及前端部外层,所述中间端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中间端内层、中间端夹层以及中间端外层,所述后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后端部内层、后端部夹层以及后端部外层。
10.作为优选地,所述前端部内层、中间端内层、后端部内层均为聚四氟乙烯膜层,所述前端部外层、中间端外层、后端部外层均为聚酰胺层,所述前端部夹层为不锈钢丝编织网架层,所述中间端夹层为镍钛丝编织网架层,所述后端部夹层为镍钛丝线圈层。
11.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阀包括阀体、球形阀塞和旋柄,所述球形阀塞设置于阀体内,且旋柄设置于阀体上并与球形阀塞适配连接,所述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球形阀塞并向外引出,所述旋柄用于调节固定金属搅丝的位置。
12.作为优选地,所述螺旋线圈包括螺旋金属线圈以及与螺旋金属线圈适配连接的弹性金属线圈,所述螺旋金属线圈与金属搅丝适配相连,所述弹性金属线圈与收缩丝适配相连。
13.作为优选地,所述双腔管一端设置为斜切口,所述双腔管前部外表面还设置有金属钼层,所述金属钼层的厚度范围为0.04

0.06mm。
14.作为优选地,所述外管长度为70

90mm,内径为1.21

1.42mm,外径为2.12

2.44mm;所述复合管长度为1240

1380mm,内径为1.11

1.33mm,外径为1.99

2.33mm。
15.作为优选地,所述前端部复合管的长度范围为500

650mm,中间端复合管的长度范围为150

200mm,后端部复合管的长度范围为300

450mm。
16.作为优选地,所述金属搅丝的直径为0.08

0.15mm,长度为1600

1750mm。
17.作为优选地,所述三通管的材质为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所述固定阀为聚丙烯塑料制成。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9.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可以轻松实现血栓的抽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复合管为三段复合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复合管、中间端复合管和后端部复合管,前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前端部内层、前端部夹层以及前端部外层,中间端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中间端内层、中间端夹层以及中间端外层,后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后端部内层、后端部夹层以及后端部外层,前端部内层、中间端内层、后端部内层均为聚四氟乙烯膜层,前端部外层、中间端外层、后端部外层均为聚酰
胺层,前端部夹层为不锈钢丝编织网架层,中间端夹层为镍钛丝编织网架层,后端部夹层为镍钛丝线圈层,使得复合管的柔软度和抗折性能不断增强,从而适应复杂弯曲的血管环境,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新型血栓抽吸导管的柔性,方便手术的操作,扩大在临床上的应用,主管路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和收缩丝,金属搅丝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固定阀,且金属搅丝另一端与一手柄适配连接,螺旋线圈包括螺旋金属线圈以及与螺旋金属线圈适配连接的弹性金属线圈,螺旋金属线圈与金属搅丝适配相连,弹性金属线圈与收缩丝适配相连,利用金属搅丝与手柄配合,对血栓进行搅碎,再通过收缩丝将螺旋线圈收回至双腔管内,防止阻碍血栓的抽吸以及在抽拉对血管造成损伤,大大提高了血栓抽吸导管的安全性,最后,通过注射器,将血栓抽出,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抽吸,工作效率高,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血栓抽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腔管一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阀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端部复合管的剖面层状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间端复合管的剖面层状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后端部复合管的剖面层状示意图。
28.图中:1、主管路;2、支管路;3、三通管;4、双腔管;5、扩口管;6、复合管;7、固定阀;8、金属搅丝;9、收缩丝;10、手柄;11、螺旋线圈;12、连接管;13、旋塞阀;14、注射器;15、外管;16、内管;17、前端部复合管;17

1、前端部内层;17

2、前端部夹层;17

3、前端部外层;18、中间端复合管;18

1、中间端内层;18

2、中间端夹层;18

3、中间端外层;19、后端部复合管;19

1、后端部内层;19

2、后端部夹层;19

3、后端部外层;20、阀体;21、球形阀塞;22、旋柄;23、螺旋金属线圈;24、弹性金属线圈;25、金属钼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30.如图1

8所示,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包括主管路1以及设置于主管路一侧的支管路2,所述主管路1与支管路2通过三通管3连接,所述主管路1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腔管4、扩口管5以及复合管6,所述三通管3另一端口还设置有固定阀7,所述主管路1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8和收缩丝9,所述金属搅丝8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11,所述金属搅丝8另一端以及收缩丝9一端均穿过固定阀7,且金属搅丝8另一端与一手柄10适配连接,所述支管路2一端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一端连接有旋塞阀13,所述旋塞阀13一端适配地与一注射器14相连接;
31.所述双腔管4包括外管15以及偏心设置于外管腔道中的内管16,所述外管15腔道用于输送血栓物质,所述内管16腔道用于安装导引丝;
32.所述扩口管5的扩口部截面腔道结构与双腔管4截面腔道结构相同,该扩口管5扩
口部与复合管6以及双腔管的外管15适配连接,从而使得外管15腔道与复合管6相连,该扩口管5另一端设置为导引丝的进口端并与内管16腔道相连通。
33.所述复合管6为三段复合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复合管17、中间端复合管18和后端部复合管19,所述前端部复合管17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前端部内层17

1、前端部夹层17

2以及前端部外层17

3,所述中间端复合管18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中间端内层18

1、中间端夹层18

2以及中间端外层18

3,所述后端部复合管19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后端部内层19

1、后端部夹层19

2以及后端部外层19

3。
34.所述前端部内层17

1、中间端内层18

1、后端部内层19

1均为聚四氟乙烯膜层,所述前端部外层17

3、中间端外层18

3、后端部外层19

3均为聚酰胺层,所述前端部夹层17

2为不锈钢丝编织网架层,所述中间端夹层18

2为镍钛丝编织网架层,所述后端部夹层19

2为镍钛丝线圈层。
35.所述固定阀7包括阀体20、球形阀塞21和旋柄22,所述球形阀塞21设置于阀体20内,且旋柄22设置于阀体20上并与球形阀塞21适配连接,所述金属搅丝8另一端以及收缩丝9一端均穿过球形阀塞21并向外引出,所述旋柄22用于调节固定金属搅丝8的位置。所述螺旋线圈11包括螺旋金属线圈23以及与螺旋金属线圈适配连接的弹性金属线圈24,所述螺旋金属线圈23与金属搅丝8适配相连,所述弹性金属线圈24与收缩丝9适配相连。所述双腔管4一端设置为斜切口,所述双腔管4前部外表面还设置有金属钼层25,所述金属钼层25的厚度范围为0.05mm。所述外管15长度为80mm,内径为1.21mm,外径为2.12mm;所述复合管6长度为1240mm,内径为1.11mm,外径为1.99mm。所述前端部复合管17的长度范围为500mm,中间端复合管18的长度范围为150mm,后端部复合管19的长度范围为300mm。所述金属搅丝8的直径为0.08mm,长度为1600mm。所述三通管3的材质为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所述固定阀7为聚丙烯塑料制成。所述注射器14为具有螺旋接口的医用注射器,所述注射器14的容积为25

50ml。
36.具体实施过程为:
37.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将主管路1前端插入股动脉或桡动脉,达到心脏病变位置,将金属搅丝8从双腔管4的斜切口伸出,抽送金属搅丝8进入病变部位,通过转动手柄10,对血栓进行搅碎,然后,抽拉收缩丝9,收回螺旋线圈11,最后,通过注射器14,将血栓抽出,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抽吸。
38.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