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式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1: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式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2.漏电断路器是在断路器的基础上,扩展漏电功能,全称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简称漏电断路器(rcbo)。漏电断路器有拼装式和一体式两种。由于一体式漏电断路器具有体积小,不易接错线,成本低等特点,越来越广泛的受到市场的认可。
3.漏电断路器通常两根主导线(火线、零线)和一个互感器,主回路的两根导线需要穿过互感器。正常情况下,主回路的两根主导线电流矢量和为0(一进一出),此时互感器无输出,产品正常工作。当线路产生漏电流并达到规定值时,此时互感器就会有信号输出传给线路板(pcba),并驱动脱扣器动作,带动断路器本体的动静触头分开,切断电路。
4.考虑到装配便捷性的要求,市面上主流一体式漏电产品的主回路,有一极是锡焊的。但如果rcbo长时在较大的负载下工作,内部温升很高。而锡的熔点也只有230℃,这对产品的可靠性带来极大的隐患。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接线板的尺寸通常与互感器不匹配,使得只能将主导线先穿过互感器后再点焊或锡焊在接线板上,这样会导致在焊接的同时需要提升或者拉扯互感器,装配、焊接过程十分复杂,导致装配困难,并影响焊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漏电断路器,其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且装配、焊接过程简单,使得装配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焊接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n极接线板、n极导线、l极接线板、l极导线和互感器,所述互感器容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n极接线板和所述l极接线板间隔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n极导线和所述l极导线均穿设于所述互感器,且所述n极导线的一端点焊在所述n极接线板上,所述n极接线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互感器的内径,以使所述n极接线板与所述n极导线完成点焊后能够穿过所述互感器,所述l极导线的一端点焊在所述l极接线板上,且所述l极接线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互感器的内径,以使所述l极接线板和所述l极导线完成点焊后能够穿过所述互感器。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中间隔板和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相对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所述中间隔板的一侧边缘开设有缺口槽,所述l极导线或所述n极导线穿设于所述缺口槽。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l极导线和所述n极导线的线径。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上盖与所述限位柱可拆卸连接,或上盖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底座与所述限位柱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缺口槽的开口外,用于对所述缺口槽内的所述l极导线或所述n极导线进行限位。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定位拨片,所述限位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拨片装配在所述定位槽中。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和所述中间隔板之间形成了l极空腔,所述l极空腔内设置有l极出线端座,所述l极出线端座部分伸出所述l 极空腔,所述l极接线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l极出线端座上,并与所述 l极出线端座电连接;
13.所述上盖和所述中间隔板之间形成了n极空腔,所述n极空腔内设置有n极出线端座,所述n极出线端座部分伸出所述n极空腔,并与所述l 极出线端座相对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所述n极接线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n极出线端座上,并与所述n极出线端座电连接。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l极接线板包括l极安装部和l极连接部,所述l极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l极出线端座上,所述l极连接部与所述l极安装部的一端连接并呈折弯状设置,所述l极导线与所述l极连接部连接,所述l极安装部远离所述l极连接部的一端还设置有l极止挡边,所述l极止挡边的宽度大于所述l极安装部的宽度,用于止挡在所述 l极出线端座上,且所述l极止挡边的宽度小于所述互感器的内径;
15.所述n极接线板包括n极安装部和n极连接部,所述n极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n极出线端座上,所述n极连接部与所述n极安装部的一端连接并呈折弯状设置,所述n极导线与所述n极连接部连接,所述n极安装部远离所述n极连接部的一端还设置有n极止挡边,所述n极止挡边的宽度大于所述n极安装部的宽度,用于止挡在所述n极出线端座上,且所述n极止挡边的宽度小于所述互感器的内径。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l极连接部相对于所述l极安装部朝向第一方向折弯,所述n极连接部相对于所述n极安装部朝向第二方向折弯,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以使所述l极导线和所述n极导线错位设置。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l极空腔内还设置有l极线圈,所述l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l极线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极接线板连接;所述n 极空腔内还设置有静触头,所述n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n极接线板连接。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线路板,所述l极接线板上设置有l极信号线,所述n极接线板上设置有n极信号线,所述互感器上设置有互感信号线,所述l极信号线、所述n极信号线和所述互感信号线均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将n极导线的一端点焊在n极接线板上,将l极导线的一端点焊在l极接线板上,且n极接线板和l极接线板的宽度均小于互感器的内径。从而能够实现先点焊,再穿过互感器的步骤,具体地,在实际装配时,将l极导线与l极接线板点焊为一体,将n极导线与n极接线板点焊为一体,再将完成点焊后的l极导线和l极接线板穿过互感器,将完成点焊后的n极导线和n极接线板穿过互感器,最后再将l极接线板和n极接线板固定在壳体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通过点焊的方式实现导线与接线板之间的连接,相比于锡焊方式其安全可靠性大大增强,并且能够提前点焊后再进行装配,避免了导线先穿过互感器再焊接带来的装配困难的问题。其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且装配、焊接过程简单,使得装配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在第一视角下的n 极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的l极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中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3中中间隔板与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中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7为图1中l极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在第二视角下的n 极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图3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1.图标:
32.100

一体式漏电断路器;110

壳体;111

底座;113

中间隔板;115

上盖;117

缺口槽;1171

定位拨片;119

限位柱;1191

定位槽;120

线路板; 130

n极接线板;131

n极信号线;140

n极导线;150

l极接线板;151

l 极安装部;153

l极连接部;155

l极止挡边;l极信号线;160

l极导线; 170

互感器;171

互感信号线;180

l极出线端座;181

l极线圈;190

n极出线端座;191

静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
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一体式漏电断路器,至少有一极导线是利用锡焊工艺连接在接线板上的,锡焊工艺的好处是焊接方便、焊接时允许误差较大。但是,由于锡的熔点只有230℃,而rcbo长时间在大的负载下工作时内部的温升特别高,导致这种焊接方式的可靠性较低。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接线板的尺寸与互感器并不匹配,导致在安装时首先会将接线板安装在壳体内,然后将主导线穿过互感器后再锡焊在接线板上,而由于互感器的影响,主导线在焊接时需要同时提升或者拉扯互感器,导致焊接时十分困难,难以焊接到位,导致装配、焊接过程十分复杂,并影响焊接效果。
40.此外,由于现有的漏电断路器,l极和n极分属在壳体不同的腔室里,这就意味着必定有一极的主导线需要穿过壳体中间的隔板来穿过互感器。受制于主导线粗细和接线板的大小,互感器不能做的太小。受制于不同腔室内密封性和定位的要求,中间隔板的槽/孔又不能开的太大,导致导线穿过隔板时十分困难,或者难以实现对导线的固定,导致导线在槽/孔内活动,影响连接效果。
4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漏电断路器,其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且装配、焊接过程简单,使得装配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焊接效果。同时在导线穿过隔板后能够进行限位,即保证了导线装配的方便,又保证了导线的固定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2.第一实施例
43.结合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漏电断路器100,其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且装配、焊接过程简单,使得装配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焊接效果。同时在导线穿过隔板后能够进行限位,即保证了导线装配的方便,又保证了导线的固定效果。
4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100,包括壳体110、n极接线板130、 n极导线140、l极接线板150、l极导线160和互感器170,互感器170 容置在壳体110内,n极接线板130和l极接线板150间隔安装在壳体110 内,n极导线140和l极导线160均穿设于互感器170,且n极导线140 的一端点焊在n极接线板130上,n极接线板130的宽度小于互感器170 的内径,以使n极接线板130与n极导线140完成点焊后能够穿过互感器 170,l极导线160的一端点焊在l极接线板150上,且l极接线板150的宽度小于互感器170的内径,以使l极接线板150和l极导线160完成点焊后能够穿过互感器170。
4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上的把手,以及设置在壳体110上的l极进线端子、n极进线端子、l极出线端子、n极出线端子,其外部构造与常规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相同,本实施例中未提及处,可参考现有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
46.在本实施例中,互感器170呈螺旋圈状,n极导线140和l极导线160 均穿设于互感器170,且l极接线板150和n极接线板130的宽度均小于互感器170的内径,在实际安装时,首先将n极导线140和n极接线板130 点焊在一起,并将l极导线160和l极接线板150焊接在一起,然后将l 极接线板150穿过互感器170,使得l极导线160穿设于互感器170,再将 n极接线板130穿过互感器170,使得n极导线140穿设于互感器170,最后再将l极接线板150和n极接线板130固定在壳体110内。通过点焊的方式实现导线与接线板之间的连接,相比于锡焊方式其安全可靠性大大增强,并且能够提前点焊后再进行装配,避免了导线先穿过互感器170再焊接带来的装配困难的问题。
47.结合参见图3和图4,壳体110包括底座111、中间隔板113和上盖115,底座111和上盖115相对设置在中间隔板113的两侧,且底座111和中间隔板113之间形成了l极空腔,l极接线板150设置在l极空腔内,上盖115 和中间隔板113之间形成了n极空腔,n极接线板130设置在n极空腔内,且互感器170容置在n极空腔或l极空腔内,中间隔板113上开设有供l 极导线160或n极导线140穿过的缺口槽117,缺口槽117导通n极空腔和l极空腔。
48.在本实施例中,互感器170容置在n极空腔内,此时需要l极导线160 穿过缺口槽117后穿设于互感器170内,且中间隔板113上的缺口槽117 靠近n极接线板130和l极接线板150的安装处,使得l极导线160方便走线。具体地,l极导线160的两个端头均位于l极空腔内,在实际安装时,l极接线板150穿过互感器170后,需要固定在l极空腔内,此时l 极导线160穿过缺口槽117,并将互感器170拉上来,使得互感器170安装到位。而n极导线140设置在n极空腔内,当然,在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互感器170也可以设置在l极空腔内,此时需要将n极导线140穿过缺口槽117并穿设于互感器170。
49.在本实施例中,缺口槽117的开口宽度大于l极导线160和n极导线 140的线径。其中l极导线160和n极导线140均为标准电极导线,二者的线径相同。在实际安装时,由于缺口槽117呈开口状,且开口宽度大于l 极导线160和n极导线140的线径,使得无论l极导线160还是n极导线 140都能顺利地装入该缺口槽117中,实现横跨在l极空腔和n极空腔之间。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的是l极导线160穿过缺口槽117,则缺口槽117 的开口宽度需大于l极导线160的线径,并且,缺口槽117的整体过线面积应与l极导线160的截面面积相适配,使得叠放的l极导线160(需要二次穿过)能够装配在缺口槽117中。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开口宽度,指的是缺口槽117的进线最窄处的宽度,当缺口槽117的进线最窄处都大于l极导线160和n极导线140的宽度时,能够顺利地将l极导线160装入到缺口槽117中,十分方便。
51.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l极空腔内设置有l极出线端座180,l极出线端座180部分伸出l极空腔,l极接线板150可拆卸地安装在l极出线端座180上,并与l极出线端座180电连接。n极空腔内设置有n极出线端座190,n极出线端座190部分伸出n极空腔,并与l极出线端座180相对设置在中间隔板113的两侧,n极接线板130可拆卸地安装在n极出线端座190上,并与n极出线端座190电连接。具体地,l 极出线端座180上设置有l极出线端子,l极出线端子与l极接线板150 电接触,从而实现l极导线160的电性出线,n极出线端座190上还设置有n极出线端子,n极出线端子与n极接线板130电接触,从而实现了n 极导线140的电性出线。其中l极出线端座180和n极出线端座190分设在中间隔板113的两侧,l极接线板150插接在l极出线端座180上,并实现固定,n极接线板130插接在n极出线端座190上,并实
现固定。
52.在本实施例中,l极出线端座180与壳体110上的l极出线端口对应, n极出线端座190与壳体110上的n极出线端口对应,以方便端子出线。
5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内还设置有线路板120,l极接线板150上设置有l极信号线,n极接线板130上设置有n极信号线131,互感器170 上设置有互感信号线171,l极信号线、n极信号线131和互感信号线171 均与线路板120连接。具体地,线路板120设置在n极空腔内,l极信号线穿过缺口槽117后与线路板120连接,线路板12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的漏电断路器。
54.结合参见图5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1上设置有限位柱119,上盖115与限位柱119可拆卸连接,且限位柱119位于缺口槽117的开口外,用于对缺口槽117内的l极导线160或n极导线140进行限位。具体地,限位柱119凸设在底座111上,并跨过中间隔板113,即装配完成后限位柱 119的高度高出中间隔板113,并且限位柱119位于缺口槽117的开口处,这样在中间隔板113装好后,利用限位柱119能够将l极导线160限制在一个更小的空间内,起到对l极导线160的限位作用,并且不会影响上盖 115的装配,也不会影响l极空腔和n极空腔的密封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115上设置有限位柱119,所述底座111与所述限位柱119可拆卸连接。
55.在本实施例中,缺口槽117的开口处设置有定位拨片1171,限位柱119 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槽1191,定位拨片1171装配在定位槽1191中。具体地,定位拨片1171呈倾斜状由缺口槽117的边缘向内延伸,限位柱119 上的定位槽1191的宽度与定位拨片1171的宽度相适配,在实际装配中间隔板113时,可将中间隔板113与底座111对齐,使得定位拨片1171与定位槽1191相对齐,并装配在定位槽1191中,通过定位拨片1171和定位槽 1191之间的相互限位作用,能够实现中间隔板113的预固定,方便后续加装螺钉。
56.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119上开设有螺孔,上盖115上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螺钉将上盖115和限位柱119固定在一起。同时,底座111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安装柱的中间隔板113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上盖 115上也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通过多个螺钉将上盖115、中间隔板113 和底座111固定在一起。此处上盖115、中间隔板113和底座111之间的连接结构,具体可参考现有的漏电断路器。
57.l极接线板150包括l极安装部151和l极连接部153,l极安装部 151可拆卸地安装在l极出线端座180上,l极连接部153与l极安装部 151的一端连接并呈折弯状设置,l极导线160与l极连接部153连接,l 极安装部151远离l极连接部153的一端还设置有l极止挡边155,l极止挡边155的宽度大于l极安装部151的宽度,用于止挡在l极出线端座180 上,且l极止挡边155的宽度小于互感器170的内径。具体地,l极安装部151和l极连接部153一体成型,并呈l字型结构,l极导线160点焊在l极连接部153上。
58.n极接线板130包括n极安装部(图中未标号)和n极连接部(图中未标号),n极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n极出线端座190上,n极连接部与 n极安装部的一端连接并呈折弯状设置,n极导线140与n极连接部连接, n极安装部远离n极连接部的一端还设置有n极止挡边,n极止挡边的宽度大于n极安装部的宽度,用于止挡在n极出线端座190上,且n极止挡边的宽度小于互感器170的内径。具体地,l极安装部151和l极连接部 153一体成型,并呈l字型结构,l极导线160点焊在l极连接部153上。
59.在本实施例中,l极连接部153相对于l极安装部151朝向第一方向折弯,n极连接部相对于n极安装部朝向第二方向折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以使l极导线160和n极导线140错位设置。具体地,l极连接部153朝向l极接线端子的出线方向折弯,n极连接部背向n极接线端子的出线方向折弯,从而使得l极导线160与l极接线板150的点焊处、 n极导线140与n极接线板130的点焊处相交错,避免了n极导线140和 l极导线160在安装时相互干涉。
60.在本实施例中,l极接线板150和n极接线板13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安装方向相反,并且l极安装部151的表面和n极安装部的表面均设置有摩擦纹路,以增强固定安装效果。
61.在本实施例中,l极空腔内还设置有l极线圈181,l极导线160的一端与l极线圈181连接,另一端与l极接线板150连接;n极空腔内还设置有静触头191,n极导线140的一端与静触头191连接,另一端与n极接线板130连接。
62.在实际装配时,可先将l极接线板150、l极导线160、l极信号线和 l极线圈181点焊为一个整体,然后再将l极接线板150穿过互感器170,并装在底座111上,然后再装上中间隔板113,l极导线160需要从中间隔板113上的缺口槽117穿过,将互感器170拉上来。然后将预先点焊为一体的n极接线板130、n极导线140、n极信号线131和静触头191装上,其中n极接线板130穿过互感器170后装在中间隔板113上。然后再安装线路板120,线路板120上有4个焊点,分别用于焊接l极信号线、n极信号线131和互感器170的两个信号线。此处也可以将线路板120先焊接好再安装。最后将上盖115装上,完成一体式漏电断路器100的组装。
63.综上所述,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100,将n极导线140的一端点焊在n极接线板130上,将l极导线160的一端点焊在l极接线板 150上,且n极接线板130和l极接线板150的宽度均小于互感器170的内径。从而能够实现先点焊,再穿过互感器170的步骤,具体地,在实际装配时,将l极导线160与l极接线板150点焊为一体,将n极导线140 与n极接线板130点焊为一体,再将完成点焊后的l极导线160和l极接线板150穿过互感器170,将完成点焊后的n极导线140和n极接线板130 穿过互感器170,最后再将l极接线板150和n极接线板130固定在壳体 110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100,通过点焊的方式实现导线与接线板之间的连接,相比于锡焊方式其安全可靠性大大增强,并且能够提前点焊后再进行装配,避免了导线先穿过互感器170 再焊接带来的装配困难的问题。其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且装配、焊接过程简单,使得装配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焊接效果。此外,缺口槽117 的开口宽度小于l极导线160的线径,使得l极导线160能够快捷方便地转过缺口槽117,并且通过限位柱119实现限位,进一步保证了l极导线 160的固定效果,提升整个器件的结构稳定性。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