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型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8: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菜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炒菜机。


背景技术:

2.炒菜机常用于大众消费的快餐店、菜馆等,炒菜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自动注水洗锅及向菜料中加水烹饪等。
3.现有炒菜机中,由于洗锅用水对水量要求大且对加水量精度要求较低,而炒菜用水对加水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如加水量不合适,则极大影响菜品的口感,故而现有炒菜机中均单独设置用于向炒锅内加水洗锅的大水量管路系统、及单独向炒锅内加水烹饪菜料的小水量管路系统,并小水量管路系统中还设有用于精确计量水流量的流量计。
4.由于炒菜机中设有相互独立的大水量管路系统和小水量管路系统,一方面需占用一定的安装空间,增大炒菜机的结构,且使炒菜机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布局紊乱、且价格较贵;另一方面,小流量管路系统采用内径较小的小直径管,小直径管喷射的水压大,故而常使炒锅内的油、水等向外飞溅,影响炒菜作业环境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炒菜机,以解决炒菜机中现有的供水系统需要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及炒菜机价格较贵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新型炒菜机,包括用于向炒锅内供水的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包括:用于供给水体的供水源、用于供给炒菜用水的小管径供水管路、流量控制构件、用于供给洗锅用水的大管径供水管路、及喷水管路;小管径供水管路和大管径供水管路两者的进水端分别连接供水源,小管径供水管路和大管径供水管路两者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喷水管路,喷水管路的出水端朝向炒锅,以用于将水喷入炒锅中;流量控制构件设置于小管径供水管路中且与炒菜机的控制装置相连,以用于控制小管径供水管路的流量,并小管径供水管路的流通面积与流量控制构件的设定流通面积相适应,以使流量控制构件对小管径供水管路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和计量。
8.进一步地,小管径供水管路包括第一大直径管和小直径管,小直径管的内径小于第一大直径管的内径,且小直径管的内径与流量控制构件的设定安装内径相适应,以使流量控制构件对小直径管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和计量;第一大直径管的进水端连接供水源,第一大直径管的出水端连接小直径管的进水端,小直径管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管路;流量控制构件设置于第一大直径管和小直径管的连通处。
9.进一步地,流量控制构件包括与控制装置相连的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小直径管与第一大直径管的连通面积、及精确控制进入小直径管中水量的多少。
10.进一步地,流量控制构件包括与控制装置相连的第一开关阀、及流量计;第一开关阀设置于小直径管与第一大直径管的连通处,以用于控制小管径供水管路的通断;流量计
设置于小直径管中,以用于精确计量进入小直径管中水量的多少。
11.进一步地,大管径供水管路包括第二大直径管、及与控制装置相连的第二开关阀;第二大直径管的进水端连接供水源,第二大直径管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管路;第二开关阀连接于第二大直径管的管路中。
12.进一步地,供水源包括进水总管和第一三通接头;进水总管的进水端延伸出炒菜机后与水源连接,进水总管的出水端与第一三通接头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大直径管和第二大直径管两者的进水端分别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出水口。
13.进一步地,供水源包括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延伸出炒菜机后与纯净水源连接,第一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大直径管的进水端;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延伸出炒菜机后与自来水源连接,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二大直径管的进水端。
14.进一步地,喷水管路包括三通管、及喷水管;小直径管和第二大直径管两者的出水端分别连接三通管的进水口;喷水管的进水端连通三通管的出水口,喷水管的出水端朝向炒锅,且喷水管的内径大于小直径管的内径。
15.进一步地,炒菜机还包括机架、布设于机架外的托盘和炒锅,炒锅通过安装轴连接于机架的立壁上,托盘上卡装有用于盛装菜料的盛料盒;托盘连接有偏转驱动机构,偏转驱动机构绕定轴转动设置,且偏转驱动机构与设置于机架内的控制装置相连,偏转驱动机构用于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驱动托盘偏转,以使盛料盒到达机架上的投料位;机架上还设有投料驱动机构,投料驱动机构伸入机架后与控制装置相连,以用于将处于机架上投料位的盛料盒吸紧后翻转,以使盛料盒内盛装的菜料投入炒锅中。
16.进一步地,立壁相对机架上的人站立位间隔布设,机架还包括与立壁垂直的侧壁;炒锅和托盘连接于立壁上;投料驱动机构连接于侧壁上,且延伸至机架的投料位处。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相比现有技术中供给洗锅用的供水管路与供给菜料烹饪用的供水管路两者属于完全独立的运行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中,虽然小管径供水管路和大管径供水管路两者的进水端分别连接供水源,但小管径供水管路和大管径供水管路两者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喷水管路,喷水管路的出水端再连通炒锅,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的结构简单,占用较少的安装空间,且使炒菜机的结构简单,零部件相对较少,布局结构紧凑,价格相对便宜;另一方面,在小管径供水管路中增设流量控制构件,且小管径供水管路的流通面积与流量控制构件的设定流通面积相适应,故而流量控制构件可对小管径供水管路中通过的流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计量,水量计量精准,故而菜料的烹饪质量高、口感和外观好。
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新型炒菜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
26.10、机架;101、立壁;102、侧壁;20、托盘;30、炒锅;40、盛料盒;50、偏转驱动机构;51、偏转轴;60、投料驱动机构;61、吸附构件;611、转轴;612、投料拨片;62、驱动构件;70、吸附片;80、供水系统;81、供水源;811、进水总管;82、小管径供水管路;821、第一大直径管;822、小直径管;83、流量控制构件;831、第一开关阀;832、流量计; 84、大管径供水管路;841、第二大直径管;842、第二开关阀;85、喷水管路;851、三通管; 852、喷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8.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炒菜机,包括用于向炒锅内供水的供水系统80,供水系统80包括:用于供给水体的供水源81、用于供给炒菜用水的小管径供水管路82、流量控制构件83、用于供给洗锅用水的大管径供水管路84、及喷水管路85。小管径供水管路82和大管径供水管路84两者的进水端分别连接供水源81,小管径供水管路 82和大管径供水管路84两者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喷水管路85,喷水管路85的出水端朝向炒锅,以用于将水喷入炒锅中。流量控制构件83设置于小管径供水管路82中且与炒菜机的控制装置相连,以用于控制小管径供水管路82的流量,并小管径供水管路82的流通面积与流量控制构件83的设定流通面积相适应,以使流量控制构件83对小管径供水管路82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和计量。
29.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的供水系统80工作时,当需要向炒锅30内加水洗锅时,控制装置控制大管径供水管路84导通,且小管径供水管路82关闭,由供水源81供出的水进入大管径供水管路84,再由大管径供水管路84进入喷水管路85,并由喷水管路85的出水端喷入炒锅内洗锅;当烹饪时需要向炒锅30内加水时,控制装置控制大管径供水管路84关闭,且控制小管径供水管路82中的流量控制构件83打开,供水源81供出的水进入小管径供水管路82,并通过流量控制构件83进行流量的精确控制,当通过流量控制构件83的水量达到设定的需求水量时,流量控制构件83反馈信息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流量控制构件83使小管径供水管路82关闭,水流不再继续流经流量控制构件83,小管径供水管路82中的水再进入喷水管路85,最后由喷水管路85的出水端喷入炒锅30内,实现对菜料的精确注水。
30.相比现有技术中供给洗锅用的供水管路与供给菜料烹饪用的供水管路两者属于完全独立的运行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80中,虽然小管径供水管路82和大管径供水管路84两者的进水端分别连接供水源81,但小管径供水管路82和大管径供水管路84两者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喷水管路85,喷水管路85的出水端再连通炒锅30,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80的结构简单,占用较少的安装空间,且使炒菜机的结构简单,零部件相对较少,布局结构紧凑,价格相对便宜;另一方面,在小管径供水管路82中增设流量控制构件83,且小管径供水管路 82的流通面积与流量控制构件83的设定流通面积相适应,故而流量控制构件83可对小管径供水管路82中通过的流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计量,水量计量精准,故而菜料
的烹饪质量高、口感和外观好。
31.可选地,如图1所示,小管径供水管路82包括第一大直径管821和小直径管822,小直径管822的内径小于第一大直径管821的内径,且小直径管822的内径与流量控制构件83的设定安装内径相适应,以使流量控制构件83对小直径管822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和计量。第一大直径管821的进水端连接供水源81,第一大直径管821的出水端连接小直径管822的进水端,小直径管822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管路85。流量控制构件83设置于第一大直径管821和小直径管822的连通处。由于小管径供水管路82的进水端和大管径供水管路84的进水端分别连接供水源81,当小管径供水管路82包括第一大直径管821,且第一大直径管821的进水端连接供水源81,故而一方面便于小管径供水管路82与供水源81的连接,另一方面便于流量控制构件83打开时,供水源81供出的水能够顺畅进入小管径供水管路82;而小管径供水管路82还包括小直径管822,小直径管822的内径与流量控制构件83的设定安装内径相适应,故而流量控制构件83可对小直径管822中通过的流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计量,水量计量精准,故而菜料的烹饪质量高、口感和外观好。
32.本可选方案中,流量控制构件83的第一实施例,图未示,流量控制构件83包括与控制装置相连的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小直径管822与第一大直径管821的连通面积、及精确控制进入小直径管822中水量的多少。工作时,控制装置控制流量控制阀的打开和开度,并流量控制阀同时对通过的水体流量进行精确计量,当通过的水体流量达到设定流量时,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流量控制阀关闭。具体地,流量控制阀为市场上常用的用于控制流量大小并对流量进行精确计算的流量控制阀。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且流量控制精确。
33.本可选方案中,流量控制构件83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所示,流量控制构件83包括与控制装置相连的第一开关阀831、及流量计832。第一开关阀831设置于小直径管822与第一大直径管821的连通处,以用于控制小管径供水管路82的通断。流量计832设置于小直径管 822中,以用于精确计量进入小直径管822中水量的多少。工作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开关阀 831打开,流量计832用于对通过的流量进行精确计量,当通过的水体流量达到设定流量时,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再控制第一开关阀831关闭。本实施例,容易实施,且流量控制精确。
34.可选地,如图1所示,大管径供水管路84包括第二大直径管841、及与控制装置相连的第二开关阀842。第二大直径管841的进水端连接供水源81,第二大直径管841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管路85。第二开关阀842连接于第二大直径管841的管路中。工作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开关阀842打开,供水源81的水体由第二大直径管841和喷水管路85喷入炒锅30内,当炒锅30完成洗锅操作后,控制装置再控制第二开关阀842关闭,且第二大直径管841的管路中无需安装流量控制和/或计量装置,结构简单,且可降低炒菜机的成本。
35.可选地,供水源81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供水源81包括进水总管811和第一三通接头。进水总管811的进水端延伸出炒菜机后与水源连接,进水总管811的出水端与第一三通接头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大直径管821和第二大直径管841两者的进水端分别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出水口。本实施例中,供水源81结构简单。
36.可选地,供水源81的第二实施例,图未示,供水源81包括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延伸出炒菜机后与纯净水源连接,第一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一
大直径管821的进水端。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延伸出炒菜机后与自来水源连接,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二大直径管841的进水端。本实施例中,小管径供水管路82通过第一进水管连接纯净水源,进而喷入菜料中的水体的质量高,菜料烹饪质量高、口感好;大管径供水管路84通过第二进水管连接自来水源进而洗锅,实现洗锅的同时,可降低成本,经济性好。
37.可选地,如图1所示,喷水管路85包括三通管851、及喷水管852。小直径管822和第二大直径管841两者的出水端分别连接三通管851的进水口。喷水管852的进水端连通三通管851的出水口,喷水管852的出水端朝向炒锅,且喷水管852的内径大于小直径管822的内径。喷水管路85中,由于喷水管852的内径大于小直径管822的内径,故而通过喷水管852 可降低由小直径管822进入的水体的压力,进而可有效防止由喷水管852喷出的水体使炒锅中的油和/或水飞溅,洁净炒菜环境的同时,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38.可选地,参照图2

图4,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还包括机架10、布设于机架10外的托盘20 和炒锅30,炒锅30通过安装轴连接于机架10的立壁101上,托盘20上卡装有用于盛装菜料的盛料盒40。托盘20连接有偏转驱动机构50,偏转驱动机构50绕定轴转动设置,且偏转驱动机构50与设置于机架10内的控制装置相连,偏转驱动机构50用于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驱动托盘20偏转,以使盛料盒40到达机架10上的投料位。机架10上还设有投料驱动机构60,投料驱动机构60伸入机架10后与控制装置相连,以用于将处于机架10上投料位的盛料盒40 吸紧后翻转,以使盛料盒40内盛装的菜料投入炒锅30中。
39.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炒菜机投料操作时,首先,将菜料分装入盛料盒40中,然后再将盛料盒40卡装至托盘20上,接着控制装置控制偏转驱动机构50启动,偏转驱动机构50驱动托盘20绕定轴旋转,以使待投料的盛料盒40到达机架10上的投料位处,接着控制装置再控制投料驱动机构60动作,投料驱动机构60将处于投料位的盛料盒40吸紧然后翻转,以使盛料盒40内盛装的菜料被投入炒锅30中,从而完成盛料盒菜料的投料操作。
40.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炒菜机中,由于偏转驱动机构50绕定轴转动设置,且控制装置通过偏转驱动机构50使托盘20旋转,进而使盛料盒40转动至机架10上的投料位处,故而机架10 上无需开设长度较长的滑移导向槽,故而机架的密封性能好,工作环境中产生的高油烟和高水汽不易进入机架10内,进而炒菜机的使用寿命长,工作故障率低,无需经常维护或维修;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中,旋转式送料机构相比平移式送料机构,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故而安装操作简单,不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价格较便宜,适宜于小型家用的炒菜机中。
41.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立壁101相对机架10上的人站立位间隔布设,机架10还包括与立壁101垂直的侧壁102。炒锅30和托盘20连接于立壁101上。投料驱动机构60连接于侧壁102上,且延伸至机架10的投料位处。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的布局中,由于立壁101 相对机架10上的人站立位间隔布设,而炒锅30和托盘20连接于立壁101上,故而托盘20 和炒锅30相对人站立位间隔布设,盛料盒40投料时,处于站立位的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观测盛料盒40是否投料干净,盛料盒40的投料可视化程度高,以便操作人员及时将滞留于盛料盒40中的菜料拔出。
42.可选地,偏转驱动机构50的第一实施例,如图2和3所示,托盘20呈扇形,相对立壁 101平行间隔布设。托盘20的外环面上设有沿其周线依次布设的卡槽,盛料盒40的下端卡设于卡槽中。偏转驱动机构50包括偏转轴51,偏转轴51的外伸端与托盘20的中心垂直固定,偏转轴51的内嵌端穿过立壁101后与控制装置相连。盛料盒40上的卡槽用于对盛料盒40施加
轻微的卡持力,以避免托盘20旋转过程中,盛料盒40掉出卡槽,且当投料驱动机构60吸紧盛料盒40并旋转时,能够将盛料盒40从卡槽中轻易带出。
43.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偏转驱动机构50还包括用于驱动偏转轴51往复偏转的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机架10内,且与控制装置相连。偏转轴51的内嵌端垂直穿设立壁 101后、与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工作时,第一驱动器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启动,驱动偏转轴51旋转,偏转轴51再带动与其固定的托盘20旋转,托盘20旋转过程中,可使其上的盛料盒40到达机架10上的投料位处。具体地,第一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本实用新型的偏转驱动机构50结构简单、驱动操作简单。
44.可选地,偏转驱动机构50的第二实施例,图未示,托盘20呈圆弧板状,其侧端面相对立壁101间隔布设,且托盘20通过与其侧端面固定的安装轴转动装设于立壁101上。托盘20 的外环面上设有沿其周线依次布设的卡槽,盛料盒40的下端卡设于卡槽中。卡槽用于对盛料盒40施加轻微的卡持力,以避免托盘20旋转过程中,盛料盒40掉出卡槽,且当投料驱动机构60吸紧盛料盒40并旋转时,能够将盛料盒40从卡槽中轻易带出。偏转驱动机构50包括偏转轴51、及与托盘20的内环面外啮合的齿轮传动构件,齿轮传动构件与控制装置相连。
45.进一步地,齿轮传动构件包括与托盘20的内环面外啮合的驱动齿轮、及用于驱动驱动齿轮旋转的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设置于机架10内,且与控制装置相连。驱动齿轮固定装设于偏转轴51外伸端的外圆上,偏转轴51的内嵌端垂直穿设立壁101后、与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工作时,第二驱动器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启动,驱动偏转轴51旋转,偏转轴51 再带动固定装设于其上的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旋转时带动与其外啮合的托盘20同步旋转,托盘20旋转过程中,可使其上的盛料盒40到达机架10上的投料位处。具体地,第二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本实用新型的偏转驱动机构50结构简单、驱动操作简单。
46.可选地,偏转驱动机构50的第三实施例,图未示,托盘20呈圆弧板状,且沿竖直方向向上伸出立壁101的顶部,托盘20的外环面上设有沿其周线依次布设的卡槽,盛料盒40的下端卡设于卡槽中。偏转驱动机构50包括与托盘20的内环面外啮合的驱动齿轮、及用于驱动驱动齿轮旋转的第三驱动器。第三驱动器设置于机架10内,且与控制装置相连。驱动齿轮固定装设于第三驱动器输出轴的外圆上,且驱动齿轮沿竖直方向伸出立壁101的顶部后与托盘20的内环面外啮合。工作时,第三驱动器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启动,其输出轴旋转,输出轴再带动固定装设于其上的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旋转时带动与其外啮合的托盘20同步旋转,托盘20旋转过程中,可使其上的盛料盒40到达机架10上的投料位处。具体地,第三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本实用新型的偏转驱动机构50结构简单、驱动操作简单。
47.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盛料盒40的侧壁102上固定设有吸附片70。投料驱动机构 60包括用于与吸附片70吸紧的吸附构件61、及用于驱动吸附构件61绕定轴转动投料的驱动构件62。吸附构件61转动装设于侧壁102上,且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驱动构件62设置于机架10内,且与吸附构件61和控制装置分别相连。
48.本可选方案中,如图2和图4所示,吸附构件61包括转动穿设于侧壁102上的转轴611、与转轴611的外伸端固定的投料拨片612、及固定安装于投料拨片612上的吸附块。转轴611 的内嵌端垂直穿设侧壁102后与驱动构件62相连。吸附块与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控制装
置的作用下吸紧或松开吸附片70。本可选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中,吸附片70为铁片,吸附块为与铁片贴合的电磁铁,工作时,控制装置使电磁铁得电以吸附铁片或失电以松开铁片。
49.本可选方案中,如图2和图4所示,驱动构件62包括带轮部件、及用于驱动带轮部件动作的第三驱动器。带轮部件设置于侧壁102的内壁面上,且带轮部件的输出端与转轴611的内嵌端相连。第三驱动器与带轮部件的输入端及控制装置分别相连。本可选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三驱动器为驱动电机;带轮部件包括相对设置于侧壁102的内壁上的两根连接轴及一根安装轴,其中一根连接轴与转轴611固定连接,另一根连接轴与侧壁102固定,安装轴与侧壁102固定,两根连接轴上均固定设有带轮,安装轴上设有惰轮,同步带依次张紧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两个带轮及惰轮上。
50.可选地,如图2所示,炒锅30呈空心筒状且相对水平面倾斜布设。炒锅30的上开口端由炒锅30的上端水平切削形成。由于炒锅30相对水平面倾斜布设,且炒锅30的上开口端由炒锅30的上端水平切削形成,故而不仅炒菜过程中炒锅30内形成的水汽不易遇炒锅壁冷凝后再重新落入炒锅30中,进而避免影响炒锅内菜肴的口感,且盛料盒投料方便,投料操作可视化程度高;烹饪过程中,菜肴与空气充分接触,翻炒效果好。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