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重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2: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重助行装置,属于康健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初具成果,对于意外事故、脑卒中等疾病导致的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在接受必要的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步态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对于一些轻微患者甚至能够达到康复的目的。
3.目前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大多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造价高,仅在医院有相关的配套设备和相关医护人员。当患者的下肢康复有了一定的效果,可以在手部有所支撑的情况下自行进行缓慢的行走时,医院配套的昂贵的康复治疗就没有必要了;而且长期在医院进行的康复治疗,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备受压力,这时候能够让患者走出医院,回到熟悉的家中,甚至去外面的公园转转,对患者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有巨大帮助,对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助行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的结构过于简单,没有减重部分,患者在使用的时候全靠双手支撑身体并且走一步要往前挪一步,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安全与得不到保障;另一种助行器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需要有看护人员辅助完成繁琐的穿戴动作,而且包裹性过强,导致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很低。
4.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全新的减重助行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重助行装置。
6.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减重助行装置,其移动底座、支撑扶手、支撑高度平行可调的跨座式承载机构,所述支撑扶手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跨座式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扶手的中间立柱上。
8.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跨座式承载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承载座横杆、承载座、斜撑杆、丝杠螺母以及与所述丝杠螺母配合的丝杠,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首端各自铰接在所述支撑扶手的中间立柱上,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末端各自铰接在所述承载座横杆上,所述承载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座横杆上,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丝杠螺母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承载座横杆和中间立柱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9.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扶手包括中间立柱、左扶手、右扶手,所述左扶手、右扶手各自铰接在所述中间立柱上,所述左扶手、右扶手均可折叠。
10.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扶手包括第一左扶手支撑杆、第二左扶手支撑杆、第一右扶手支撑杆、第二右扶手支撑杆、套筒,所述的第一左扶手支撑杆、第一右扶手支撑杆均为可伸缩结构。
11.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杠与丝杠延伸杆固连,所述丝杠延伸杆上设有制动
齿轮、调节把手。
12.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底座包括与所述中间立柱连接的基座、第一承载底座、第二承载底座以及制动器,所述的第一承载底座、第二承载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并与所述基座通过铰链连接。
13.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底座包括与所述中间立柱连接的基座、第一承载底座、第二承载底座以及制动器,所述的第一承载底座、第二承载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并与所述基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第一承载底座和第二承载底座均可折叠。
14.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扶手上设有制动拉杆、制动拉杆卡槽,所述的制动器具有制动底座、制动杆以及止动弹簧,所述的制动底座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制动杆与所述制动底座形成转动副并通过所述制动弹簧连接。
15.作为优选,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左扶手支撑杆、第一右扶手支撑杆均为可伸缩结构。
16.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中的跨座式承载机构,在保持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并且可以满足康复效果的情况下,采用坐姿式减重方法。这种减重方法结构简单、体积小而且不需要很复杂的穿戴,使用者在使用时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整套康复流程。在保持承载座一直保持水平的姿态下,通过手动的转动丝杠连接杠的把手实现承载座的高度调节,在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前提下,减少使用者的操作步骤减轻使用者的使用压力。
18.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支撑扶手和承载底座都设计为可折叠结构,在不需要进行任何零部件拆卸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整个装置横向的体积,便于装置的运输和携带。
19.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可以实现减重、助行功能,采用合理的坐姿式减重方法,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的立体视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跨座式承载机构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支撑扶手机构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齿轮制动器机构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移动底座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的制动器机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减重助行装置折叠示意。
27.图中标号:10移动基座,101基座,102第一承载底座,103第二承载底座,104制动器,1001制动底座,1002制动杆,1003制动弹簧,20支撑扶手,201中间立柱,202左扶手,203右扶手,204第一左扶手支撑杆,205第二左扶手支撑杆,206第一右扶手支撑杆,207第二右扶手支撑杆,208套筒,209制动拉杆,210制动拉杆卡槽,211齿轮止动器,2001齿轮止动推杆,2002小连杆,2003摆动手柄,2004底座,30跨座式承载机构,301第一连接杆,302第二连接杆,303承载座横杆,304承载座,305斜撑杆,306丝杠螺母,307丝杠,308丝杠延伸杆,309制动齿轮,310调节把手。
28.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的减重助行装置,其包括移动底座10、支撑扶手20、支撑高度平行可调的跨座式承载机构30,支撑扶手20设置在移动底座10上,跨座式承载机构30设置在支撑扶手20的中间立柱201上。
31.附图2所示,跨座式承载机构30包括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承载座横杆303、承载座304、斜撑杆305、丝杠螺母306以及与丝杠螺母306配合的丝杠307,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的首端各自铰接在支撑扶手20的中间立柱201上,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的末端各自铰接在承载座横杆303上,承载座304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座横杆303上,斜撑杆305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杆302的下端,另一端铰接在丝杠螺母306上,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承载座横杆303和中间立柱201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32.参见附图3,所述支撑扶手20包括中间立柱201、左扶手202、右扶手203,所述左扶手202、右扶手203各自铰接在所述中间立柱201上,所述左扶手202、右扶手203均可折叠。
33.支撑扶手20还包括第一左扶手支撑杆204、第二左扶手支撑杆205、第一右扶手支撑杆206、第二右扶手支撑杆207、套筒208,所述的第一左扶手支撑杆204、第一右扶手支撑杆206均为可伸缩结构。
34.丝杠307与丝杠延伸杆308固联,丝杠延伸杆308上设有制动齿轮309、调节把手310。
35.在中间立柱201上设有齿轮止动器211,图4所示,齿轮止动器211包括齿轮止动推杆2001、小连杆2002、摆动手柄2003以及底座2004,齿轮止动推杆2001的一端与制动齿轮309咬合,另一端与小连杆2002铆接并且穿过底座2004上的滑轨,小连杆2002的另一端与摆动手柄2003的中间部分铆接,摆动手柄2003的末端与底座2004铆接,底座2004上设有固定摆动手柄2003的卡槽。
36.参见图5,所述的移动底座10包括与所述中间立柱201连接的基座101、第一承载底座102、第二承载底座103以及制动器104,所述的第一承载底,102、第二承载底座103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01的两侧并与所述基座101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第一承载底座102和第二承载底座103均可折叠。
37.所述的左扶手202上设有制动拉杆209、制动拉杆卡槽210,所述的制动器104具有制动底座1001、制动杆1002以及止动弹簧1003,所述的制动底座1001固定在所述基座101上,所述制动杆1002与所述制动底座1001形成转动副并通过所述制动弹簧1003连接。
38.基座101底部设有焊接螺母,第一承载底座102、第二承载底座103通过拧紧把手固定在基座101上,基座101的两侧设有焊接螺母,中间立柱201与基座101通过拧紧把手固定以实现整个机构上半部分的高度调节。第一左扶手支撑杆204、第一右扶手支撑杆206均为可伸缩结构。
39.使用时,先将支撑扶手20调整到与使用者相匹配的一个高度,此时整个装置由于制动器104上的制动弹簧1003作用在制动杆1002上,使得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的承载座位于一个较低的位置,使用者扶着支撑扶手20的两个左右扶手面向装置移动到承载座的上方,拉动齿轮止动器211的摆动手柄2003,齿轮止动器211的齿轮止动推杆会从一个与制动齿轮309配合的状态分开,这是使用者就可以转动调节把手310将承载座304调整到一个使用者自己感觉舒服的位置,然后将齿轮止动器211的摆动手柄2003重新压回到底座2004上的卡槽上卡紧,这时使用者已经完成了减重部分的调节。之后使用者只需将制动拉杆209按压到制动拉杆卡槽210上即可,制动拉杆209通过钢丝绳的连接会将制动器104的制动杆1002拉起,整个装置处于可移动状态,这时使用者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助行或者康复训练。
40.使用时,如果使用者想去公园或者郊外,则需要对该减重助行装置进行搬运,搬运时先将左右扶手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铰接处的套筒从铰接位置提起,没有了套筒的约束,左右扶手就可以很轻松的放下。然后将两个承载底座上的蝶形螺栓拧开,将两个承载底座顺着铰链的方向向上翻转90度,并用蝶形螺栓重新将两个承载底座固定在基座上。这样设计有效减少了装置的横向体积,给搬运提供了方便。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或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本领域或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此处不再详述。
42.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