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1-12-15 01: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根据国家电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两票指的是操作票与工作票,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操作票主要采用手写或打印的纸质操作票,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无纸化”作业的不断推进,纸质操作票已不符合运行的需要,难于管理,也是一种浪费,在运维班或集控站操作时,也不便于远程传输。另外纸质操作票在执行时缺少实时可视化的监督和控制手段,使得违章现象屡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系统及方法,通常适用于变电倒闸操作的作业安全管控。移动app(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电力无线专网从防误云获得操作票信息,再通过蓝牙与电脑钥匙连接实现五防设备的操作和操作信息的实时回传。通过在移动app(移动终端)中完成电子操作票的整理、封装、下发、监护执行、状态计算等一列的操作,实现“无纸化”办公。
4.其旨在改进传统倒闸操作纸质票操作模式,建立基于内、外网信息实时交互的电子操作票移动应用,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的移动作业操作模式。通过在移动终端完成电子操作票的整理、封装、下发、监护执行、状态计算、风险预警、自动记录、上传及闭环等一列的操作,实现“无纸化”作业目标。
5.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通过电力无线专网从云端获得电子操作票信息,再通过蓝牙与电脑钥匙连接进行五防设备的操作和操作信息的实时回传;在移动终端中完成电子操作票的整理、封装、下发、监护执行和状态计算的操作。
6.优选地,用于变电倒闸操作的作业安全管控。
7.优选地,电子操作票流转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1:云端接收调控系统下发的指令信息,转发至防误系统;步骤a2:所述防误系统进行智能开票、防误预演,将预演后的电子操作票发给云端;步骤a3:所述云端发送电子操作票至移动终端;步骤a4: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电子操作票,下发解锁指令给电脑钥匙,监护执行;步骤a5:所述电脑钥匙回传操作信息;步骤a6:所述移动终端向云端回填操作信息并记录闭环。
8.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云端获取防误子站的基础资料,存储到移动终端本机数据库;当用户需要执行电子操作票的时候,移动终端在本地执行电子操作票和二次状态识别,并在需要的时候返回给云端操作结果。
9.优选地,在现场电子操作票执行过程中,操作人手持电脑钥匙,监护人手持带有电子操作票的移动终端,操作人的每一步操作与监护人的距离都在蓝牙的有效范围以内。
10.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本地缓存电子操作票的操作信息实现离线操作,并在移动终端中完成电子操作票的整理、封装、下发、监护执行和状态计算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待网络恢复再将执行结果返回给云端并通过云端转发至pms系统,实现操作数据的回传闭环。
11.优选地,操作人、监护人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电子操作票系统自动匹配值班人员信息库,识别当前操作人,满足人员资质条件则开放操作权限;逻辑校验检查票面信息填写完整,操作人每执行一步电子操作票,都执行单步防误校核,强制按票顺序执行;每执行完成一步电子操作票,所述移动终端自动接收并校核操作结果,并对操作结果自动签名;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完善并核对票面信息进行一键完成回填闭环流程。
12.以及,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变电倒闸操作的作业安全管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b1:调控系统下发调令,防误云端解析调令,并将解析后的调令发送给相应的防误子站工作站;步骤b2:防误子站工作站收到调令后,进行智能成票、防误校核,并把预演后的电子操作票返回给防误云端;步骤b3:防误云端收到电子操作票后,填写电子操作票信息并发送审批,然后向移动终端发送有票通知,运维人员使用移动终端向防误云端请求操作票,防误云端将操作票发送给移动终端;步骤b4:移动终端接收到电子操作票后,打开电子操作票票面后,向防误云端发出操作申请,申请通过则连接电脑钥匙;步骤b5:监护人持有移动终端通过蓝牙向电脑钥匙发送当前操作项的授权操作信息,电脑钥匙收到授权操作信息后,操作人使用电脑钥匙,打开当前操作项设备的防误锁具,执行倒闸操作;步骤b6: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完善票面信息,向防误云端回填电子操作票信息,形成电子操作票控制完整闭环流程。
13.以及,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控系统,用于下发指令信息给防误云端;防误云端,用于发送电子操作票至移动终端;并用于接收移动终端返回的执行结果并转发至pms系统;防误系统,用于进行智能开票、防误预演,将预演后的电子操作票发给防误云端;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电子操作票,通过蓝牙与电脑钥匙连接进行五防设备的操作和操作信息的实时回传;并用于完成电子操作票的整理、封装、下发、监护执行和状态计算
的操作;以及,电脑钥匙,用于配合移动终端完成操作监护并回传操作信息至移动终端。
14.用于变电倒闸操作的作业安全管控;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本地缓存电子操作票的操作信息实现离线操作,并在移动终端中完成电子操作票的整理、封装、下发、监护执行和状态计算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待网络恢复再将执行结果返回给云端并通过云端转发至pms系统,实现操作数据的回传闭环。
15.本发明及其优选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移动终端代替操作票夹,使用电子操作票替代纸质操作票,解决纸质操作票不便传输、难于管理的问题,实现“无纸化”作业目标。
16.2)利用移动终端可以实现人脸识别登录、自动签名,通过人员资质审核以管控操作权限,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和现场管控水平。
17.3)通过电子平台可以实现检查票面信息填写完整,强制按票顺序执行,禁止发生跳步操作行为,禁止漏填签名、时间、编号等作业信息,实现操作过程规范化。
18.4)通过电子平台可以实现引入多重防误机制,实现设备标牌、二次状态、实物id、操作语音多重识别,与电子操作票具体操作项关键词逐一比对,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等误操作。
19.5)通过电子平台可以实现操作全过程自动记时、分项录音、自动存档,有利于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减少操作人员额外工作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20.6)现场电子操作票执行过程中,操作人每执行一步电子操作票,移动终端自动接收并校核操作结果,确认无误方可授权下一步操作。技术上实现监护人对操作人的步步监护,实时操作管控精准化。
21.7)一键记录闭环,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完善票面信息即可一键完成回填闭环流程,无需再回到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录入工作,避免重复性劳动,实现操作流程高效化。针对地下或偏远变电站网络不佳情况,移动终端支持离线操作,可实现本地缓存操作数据,待网络恢复后再进行回传闭环,强化系统稳定性。
22.8)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端直接审批电子操作票,移动客户端申请操作时增加判断审批状态节点,保证了流程的完整性。替代了纸质操作票人工判断审批的模式。
23.9)根据调度令解析智能成票,直接生成电子操作票步骤信息,保证了操作票和电脑钥匙设备一致性。更好的从票面上降低人工误操作设备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流转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操作票执行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总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让本专利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
明如下:本实施例旨在提出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方法,需流转的节点有调控云系统(设置在云上的调控系统)、防误云(云端平台)、防误系统和移动终端,需要穿透控制区和生产区的通信以及移动终端的无线专网等。
26.其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电子操作票流转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防误云接收调控云系统下发的指令信息,转发至防误系统;2、防误系统进行智能开票、防误预演,把预演后的操作票发给防误云;3、防误云发送操作票移动app;4、移动终端接收操作票,下发解锁指令给电脑钥匙,监护执行;5、电脑钥匙回传操作信息;6、移动终端一键回填,记录闭环。
27.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数据流转过程包括:1)操作人、监护人通过移动终端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电子操作票系统自动匹配值班人员信息库,识别当前操作人,满足人员资质条件则开放操作权限。
28.2)引入多重防误机制,实现设备标牌、实物id、操作语音多重识别,与电子操作票具体操作项关键词逐一比对,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等误操作。
29.3)逻辑校验检查票面信息填写完整,操作人每执行一步电子操作票,都要经过严格的单步防误校核,强制按票顺序执行。禁止发生跳步操作行为,禁止漏填签名、时间、编号等作业信息,确保错误操作不被执行,并自动告警提示。
30.4)每执行完成一步电子操作票,移动终端自动接收并校核操作结果,并对操作结果自动签名,技术上实现监护人对操作人的步步监护,实时操作管控精准化。操作全过程自动记时、分项录音、自动存档。
31.5)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完善并核对票面信息即可一键完成回填闭环流程,无需再回到pms端进行录入工作。
32.1.移动app 电子操作票执行:移动app(将移动终端需要执行的任务通过代码化的形式形成移动app)通过防误云获取防误子站的基础资料,存储到app本机数据库。当用户需要执行操作票的时候,移动app可以不依赖与防误云的计算,在本地执行电子操作票和二次状态识别,最终,在需要的时候返回给防误云操作结果,实现在线实时监护执行,一键记录闭环。
33.2.电子操作票执行操作过程如图3所示:操作人手拿电脑钥匙、监护人手拿移动终端电子操作票,操作人的每一步操作都不能离开监护人,在蓝牙的有效范围(10米左右)。在现场电子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可以在技术上实现监护人对操作人的步步监护,实时操作管控精准化。
34.针对地下或偏远变电站网络不佳情况,移动app也支持离线操作,可通过本地缓存整张票的操作信息,在移动app中完成电子操作票的整理、封装、下发、监护执行、状态计算等一列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待网络恢复再将执行结果返回给通过防误云转发至pms系统,实现操作数据的回传闭环,强化系统稳定性。
35.根据以上提供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
1)调控云下发的调令,防误云采用自然语义解析模块解析调令,并将解析后的调令发送给相应的防误子站工作站;2)防误子站工作站收到调令后,利用存储了核心防误数据进行智能成票、防误校核,并把预演后的电子操作票返回给防误云;3)防误云收到电子操作票后,填写电子操作票信息包括操作人、监护人和值班负责人等并发送审批,然后继续向移动终端发送有票通知,运维人员使用移动终端向防误云请求操作票,防误云将操作票发送给移动终端;4)移动终端接收到电子操作票后,打开电子操作票票面后,向防误云发出操作申请,申请通过准备连接电脑钥匙;5)监护人持有移动终端通过蓝牙向电脑钥匙发送当前操作项的授权操作信息,电脑钥匙收到授权操作信息后,操作人使用电脑钥匙,打开当前操作项设备的防误锁具,执行倒闸操作;6)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完善票面信息,向防误云回填电子操作票信息。形成电子操作票控制完整闭环流程。
36.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基于移动应用的电子操作票控制系统及方法,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