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3: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轮机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


背景技术:

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汽轮机是能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外燃回转式机械,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汽轮机在使用过程中,其末端也需要进行冷却降温,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3.现有的汽轮机组末端冷却装置对汽轮机末端冷却效果不佳,使得汽轮机温度过热而导致使用寿命的降低,并且用于冷却过程中冷凝液无法有效的进行循环使用,而且蒸汽冷却凝结后的液体直接排放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冷却效果不佳,使得汽轮机温度过热而导致使用寿命的降低;冷凝液无法合理的进行循环使用;以及冷却凝结后的蒸汽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包括:
7.壳体,所述壳体与汽轮机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壳体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半圆弧形,所述导流板右侧壁固定有分流平台,所述分流平台右侧开设有旋转凹槽;
8.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流板右侧壁上部;
9.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分流平台中部,且所述冷却机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与所述冷却箱内腔连通,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汽轮机内部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
10.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设置于所述分流平台内部,且所述循环机构内腔与所述冷却机构输入端内腔连通,所述循环机构用于将冷却机构内部的冷却水流进行循坏利用;
11.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右侧壁,且所述收集机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箱内腔连通,所述收集机构用于冷却水流的回收。
12.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扇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流板右侧壁上部,所述驱动扇叶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
13.优选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凝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凝管与所述分流平台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凝管贯穿所述分流平台,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凝管内端部,所述进水管输出端贯穿所述分流平台与旋转凹槽内部,且所述进水管输入端与所述冷却箱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凝管外端部,且所述出水管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箱内
部连通。
14.优选地,所述冷却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所述冷却箱内的长度小于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冷却箱内的长度。
15.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连接盒、转环、从动扇叶和引流扇叶,所述连接盒固定连接于两段所述进水管之间,所述转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盒侧壁中部,所述从动扇叶环形设置于所述转环外侧壁,所述引流扇叶环形设置于所述转环内侧壁,且所述引流扇叶设置有两组。
16.优选地,所述连接盒设置于所述旋转凹槽内部,且所述从动扇叶的外径小于所述旋转凹槽内径。
17.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冷凝板、密封板和排水管,所述冷凝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腔右侧壁,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腔底部,所述排水管输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凝板与密封板之间,所述排水管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箱内部连通,且所述排水管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液面下方。
18.优选地,所述冷凝板侧壁开设有导流槽,每个所述导流槽之间均为相互连通,所述排水管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箱内部连通,且所述排水管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液面下方。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扇叶进行转动,在分流平台的上方产生一定的负压空间,使得处于汽轮机内腔上层的热空气经由导流板被吸入壳体内部,再经由驱动扇叶的吹动效果向冷却机构处进行移动,增强了该装置的气体流动效果;当驱动扇叶吹过来的热气流接触到冷凝管后,将会对其进行冷却液化,并且再此接触的过程中,热气流的热量将会促使冷凝管中的冷凝液受热发生膨胀,使得冷凝管中的冷凝液能够获得一定的流动趋势,从而加强了冷却液的流动效果,使得冷凝管的冷却效果增强。
21.2、本发明通过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扇叶转动的同时,其产生的推动力将会使得从动扇叶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转环带着引流扇叶同时发生转动,继而能够在连接盒内部产生水流牵引力,使得冷却箱内的液体通过进水管向冷凝管内输入,形成水循环,使得冷凝管能够持续的发挥冷却作用,从而提高了冷凝管的冷却效果,而且进水管输入的冷却液均为冷却箱内液面下层的液体,而通过出水管输出的冷却液将会排放在冷却箱内液面的上层,从而使得液面下层液体率先向冷凝管内输出,然后液面上层液体逐渐下降,并配合冷却管的冷却效果,即可形成一个冷却的循环,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冷却效果。
22.3、本发明在驱动扇叶产生的推力作用下,使得冷凝管上冷却液化产生的液体被吹送至冷凝板上,使得部分未被冷凝管进行有效冷却液化的气流进行再次冷却,确保进入分流平台下方的气流保持干燥,并且使得冷却液化后的液体滴落在冷凝板与密封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并通过排水管将其进行排放,使其进入冷却箱内部加入冷却循环的系统中,从而能够对资源合理的利用,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的主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的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的主视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的俯视局部剖右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的俯视局部剖左视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壳体;2、冷却箱;21、冷却管;3、导流板;4、分流平台;41、旋转凹槽;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驱动扇叶;6、冷却机构;61、冷凝管;62、进水管;63、出水管;7、循环机构;71、连接盒;72、转环;73、从动扇叶;74、引流扇叶;8、收集机构;81、冷凝板;811、导流槽;82、密封板;8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汽轮机用冷却水系统,包括:
32.壳体1,壳体1与汽轮机末端固定连接,壳体1下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2,壳体1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3,导流板3为半圆弧形,导流板3右侧壁固定有分流平台4,分流平台4右侧开设有旋转凹槽41;
33.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固定连接于导流板3右侧壁上部;
34.冷却机构6,冷却机构6设置于分流平台4中部,且冷却机构6输入端与输出端均与冷却箱2内腔连通,冷却机构6用于对汽轮机内部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
35.循环机构7,循环机构7设置于分流平台4内部,且循环机构7内腔与冷却机构6输入端内腔连通,循环机构7用于将冷却机构6内部的冷却水流进行循坏利用;
36.收集机构8,收集机构8设置于壳体1内腔右侧壁,且收集机构8输出端与冷却箱2内腔连通,收集机构8用于冷却水流的回收。
3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汽轮机内产生的热气流进行冷却,并使得冷风吹向汽轮机的末端,增强其冷却效果,提高了汽轮机的使用率,避免了汽轮机温度过热而导致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
38.参照图2、图4,其中,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和驱动扇叶52,驱动电机51固定连接于导流板3右侧壁上部,驱动扇叶52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51输出轴端;
39.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驱动电机51带动驱动扇叶52进行转动时,会在分流平台4的上方产生一定的负压空间,使得处于汽轮机内腔上层的热空气经由导流板3被吸入壳体1内部,再经由驱动扇叶52的吹动效果向冷却机构6处进行移动,从而增强了该装置的气体流动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冷却效率。
40.参照图2,其中,冷却机构6包括冷凝管61、进水管62和出水管63,冷凝管61与分流平台4固定连接,且冷凝管61贯穿分流平台4,进水管62固定连接于冷凝管61内端部,进水管62输出端贯穿分流平台4与旋转凹槽41内部,且进水管62输入端与冷却箱2内部连通,出水管63固定连接于冷凝管61外端部,且出水管63输出端与冷却箱2内部连通;
4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由驱动扇叶52吹过来的热气流接触到分流平台4上方的冷凝管61后,将会对其进行冷却液化,并且再此接触的过程中,热气流的热量将会促使冷凝
管61中的冷凝液受热发生膨胀,使得冷凝管61中的冷凝液能够获得一定的流动趋势,加强了冷却液的流动效果,从而使得冷凝管61的冷却效果增强,然后被冷却液化后的气流将会继续向前移动,接触到分流平台4下方的冷凝管61,将其再次进行降温处理,随即通过导流板3排向汽轮机的末端,增强其冷却效果。
42.参照图2,其中,冷却箱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管21,出水管63伸入冷却箱2内的长度小于进水管62伸入冷却箱2内的长度;
4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确保由进水管62输入的冷却液均为冷却箱2内液面下层的液体,而通过出水管63输出的冷却液将会排放在冷却箱2内液面的上层,从而使得液面下层液体率先向冷凝管61内输出,然后液面上层液体逐渐下降,并配合冷却管21的冷却效果,即可形成一个冷却的循环,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冷却效果。
44.参照图2、图3,其中,循环机构7包括连接盒71、转环72、从动扇叶73和引流扇叶74,连接盒71固定连接于两段进水管62之间,转环72转动连接于连接盒71侧壁中部,从动扇叶73环形设置于转环72外侧壁,引流扇叶74环形设置于转环72内侧壁,且引流扇叶74设置有两组;
4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驱动电机51带动驱动扇叶52转动的同时,其产生的推动力将会使得从动扇叶73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转环72带着引流扇叶74同时发生转动,当引流扇叶74进行转动时,将会推动水流向前进行移动,而且在引流扇叶74的另一侧形成负压区域,继而能够在连接盒71内部产生水流吸引力,使得冷却箱2内的液体通过进水管62向冷凝管61内输入,形成水循环,使得冷凝管61能够持续的发挥冷却作用,从而提高了冷凝管61的冷却效果。
46.参照图4、图5,其中,连接盒71设置于旋转凹槽41内部,且从动扇叶73的外径小于旋转凹槽41内径;
4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确保从动扇叶73能够正常的进行转动,避免其与旋转凹槽41侧壁发生碰撞,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48.参照图2,其中,收集机构8包括冷凝板81、密封板82和排水管83,冷凝板81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腔右侧壁,密封板82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腔底部,排水管83输入端固定连接于冷凝板81与密封板82之间;
49.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驱动扇叶52产生的推力作用下,使得冷凝管61上冷却液化产生的液体被吹送至冷凝板81上,使得部分未被冷凝管61进行有效冷却液化的气流进行再次冷却,确保进入分流平台4下方的气流保持干燥,并且使得冷却液化后的液体滴落在冷凝板81与密封板8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并通过排水管83将其进行排放,使其进入冷却箱2内部加入冷却循环的系统中,从而能够对资源合理的利用,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0.参照图2、图6,其中,冷凝板81侧壁开设有导流槽811,每个导流槽811之间均为相互连通,排水管83输出端与冷却箱2内部连通,且排水管83输出端设置于冷却箱2内部液面下方,
5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确保冷却液化后的液体顺利滴落至冷凝板81与密封板8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并且将排水管83的输出端设置在冷却箱2内部液面下方,能够有效避免壳体1内的气流通过排水管83外泄,提高了壳体1内部的密封效果。
52.参照图1

6,本发明中,通过驱动电机51带动驱动扇叶52进行转动,在分流平台4的
上方产生一定的负压空间,使得处于汽轮机内腔上层的热空气经由导流板3被吸入壳体1内部,再经由驱动扇叶52的吹动效果向冷却机构6处进行移动,增强了该装置的气体流动效果;当驱动扇叶52吹过来的热气流接触到冷凝管61后,将会对其进行冷却液化,并且再此接触的过程中,热气流的热量将会促使冷凝管61中的冷凝液受热发生膨胀,使得冷凝管61中的冷凝液能够获得一定的流动趋势,从而加强了冷却液的流动效果,使得冷凝管61的冷却效果增强;
53.并且在驱动电机51带动驱动扇叶52转动的同时,其产生的推动力将会使得从动扇叶73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转环72带着引流扇叶74同时发生转动,当引流扇叶74进行转动时,将会推动水流向前进行移动,而且在引流扇叶74的另一侧形成负压区域,继而能够在连接盒71内部产生水流吸引力,使得冷却箱2内的液体通过进水管62向冷凝管61内输入,形成水循环,使得冷凝管61能够持续的发挥冷却作用,从而提高了冷凝管61的冷却效果,而且进水管62输入的冷却液均为冷却箱2内液面下层的液体,而通过出水管63输出的冷却液将会排放在冷却箱2内液面的上层,从而使得液面下层液体率先向冷凝管61内输出,然后液面上层液体逐渐下降,并配合冷却管21的冷却效果,即可形成一个冷却的循环,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冷却效果;
54.并且在驱动扇叶52产生的推力作用下,使得冷凝管61上冷却液化产生的液体被吹送至冷凝板81上,使得部分未被冷凝管61进行有效冷却液化的气流进行再次冷却,确保进入分流平台4下方的气流保持干燥,并且使得冷却液化后的液体滴落在冷凝板81与密封板8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并通过排水管83将其进行排放,使其进入冷却箱2内部加入冷却循环的系统中,从而能够对资源合理的利用,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后被冷却液化后的气流将会继续向前移动,接触到分流平台4下方的冷凝管61,将其再次进行降温处理,随即通过导流板3排向汽轮机的末端,增强其冷却效果。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