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力系统用户外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设备,尤其是一种电力系统用户外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2.户外箱式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起到连接电网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作用。户外箱式变电站由于长期处于户外复杂自然环境中,长期受到太阳光照导致变电站箱体内部温度过高。
3.现有技术中公开的cn 108832509a发明专利,给出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采用了较为复杂的散热结构对箱式变电站进行散热,导致箱式变电站的散热成本较高,此为其一;
4.其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变电站的箱体采用的是常规的箱壁结构,结构简单且抗震效果极低;
5.其三,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箱壁结构为常规结构,并未对箱壁结构进行防火隔离设计,导致箱体内部起火时,无法对火势进行隔离,极容易导致火势蔓延至周边环境。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户外箱式变电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式变电站散热成本极高、箱壁抗震效果极低以及箱壁无法对火灾发生时的火势进行有效隔离的技术缺陷,提供设计一种电力系统用户外箱式变电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电力系统用户外箱式变电站,包括底座、顶板以及位于底座和顶板之间的箱体侧壁;
10.所述的底座和顶板均为内嵌钢筋网骨架的混凝土层结构;
11.所述的箱体侧壁包括现浇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的外侧为复合防火板,复合防火板的外侧为抹面层,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钢筋网骨架;
12.复合防火板上贯穿设置有连接锚栓,连接锚栓的头端连接到现浇混凝土层的钢筋网骨架上,连接锚栓的尾端位于复合防火板的外则;现浇混凝土浇筑钢筋网骨架后形成现浇混凝土层,通过连接锚栓将复合防火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紧紧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复合防火板与现浇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继而增强整个箱体侧壁的强度和硬度;
13.所述的复合防火板包括防火芯板,防火芯板的内侧为内增强层,防火芯板的外侧为外增强层,防火芯板与内增强层之间为内粘结层,防火芯板与外增强层之间为外粘结层;
14.所述箱式变电站的底部设置有箱底导风管道,箱底导风管道的第一端贯穿底座后
伸入箱式变电站的内部,箱底导风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到竖向导风管道的中部位置,并且在箱底导风管道与竖向导风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竖向导风管道的顶端位于地面土层的上方,竖向导风管道的底端位于地面土层内,竖向导风管道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
15.箱式变电站的顶部设置箱顶导风管道,箱顶导风管道贯穿所述的顶板,箱顶导风管道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并且箱顶导风管道的顶端位置高于竖向导风管道的顶端位置;
16.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倒v型盖板,所述的倒v型盖板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顶板上。
17.作为优选,所述的防火芯板为岩棉防火板,采用岩棉防火板作为防火芯板不仅能够起到有效的隔离防火作用,而且岩棉防火板自身具有一定强度,进而能够起到提高复合防火板强度的作用。
18.作为优选,防火芯板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沟槽;通过设置沟槽增加内粘结层、外粘结层与防火芯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粘结强度。
19.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粘结层和外粘结层均为粘结砂浆层,采用粘结砂浆层作为内、外粘结层,不仅能够将防火芯板与内增强层、外增强层进行有效的粘结,而且采用粘结砂浆层作为内、外粘结层,能够增强整个复合防火板的强度和硬度。
20.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增强层和外增强层均为带有增强材料的水泥浆料层;以起到增强复合防火板自身强度和硬度的技术效果。
21.作为优选,所述的增强材料为带孔无纺布或者玻纤网格布;进一步提升内、外增强层的强度。
22.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锚栓采用钢制连接锚栓,增强复合防火板与现浇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23.作为优选,连接锚栓的尾端设置有圆形座;防止连接锚栓从复合防火板中穿出脱落。
24.作为优选,所述的抹面层为带有网格布的抹面砂浆层;起到找平箱体侧壁作用的同时,增强整个箱体侧壁的强度。
25.作为优选,抹面层的外侧为反光漆涂料层;采用反光漆涂料层不仅能够起到反射太阳光,减少整个箱式变电站吸收的太阳光线的技术效果;而且在夜间能够起到警示效果。
26.作为优选,所述的箱底导风管道为不锈钢制导风管,提高箱底导风管的抗腐蚀效果,延长箱底导风管的使用寿命。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复合防火板与现浇混凝土层一体浇筑而成的结构作为箱体侧壁,增强了箱体侧壁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采用内嵌钢筋网骨架的混凝土层作为底座和顶板,使得整个箱式变电站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此外,复合防火板的结构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时火势的蔓延,有效阻断火势的传播;最后箱底导风管道、箱顶导风管道以及竖向导风管道的设计结构,使得箱式变电站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导风循环,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热量经箱顶导风管道排出到外部,外部环境中的低温气体通过竖向导风管道和箱底导风管道进入箱式变电站内部;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实现了对箱式变电站内部环境的降温,相比现有技术节省了能源成本。
28.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29.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
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用户外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图1中箱体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复合防火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图3中防火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其中,1

底座,2

顶板,3

箱体侧壁,4

钢筋网骨架,5

现浇混凝土层,6

复合防火板,6.1

防火芯板,6.2

内增强层,6.3

外增强层,6.4

内粘结层,6.5

外粘结层,7

抹面层,8

连接锚栓,9

箱底导风管道,10

竖向导风管道,11

过滤网,12

箱顶导风管道,13

倒v型盖板,14

支撑柱,15

沟槽,16

反光漆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36.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用户外箱式变电站,包括底座1、顶板2以及位于底座1和顶板2之间的箱体侧壁3;箱体侧壁上开有箱门;
37.所述的底座1和顶板2均为内嵌钢筋网骨架4的混凝土层结构;
38.所述的箱体侧壁3包括现浇混凝土层5,现浇混凝土层5的外侧为复合防火板6,复合防火板6的外侧为抹面层7,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层5内设置有钢筋网骨架;所述的抹面层7为带有网格布的抹面砂浆层;起到找平箱体侧壁作用的同时,增强整个箱体侧壁的强度。抹面层7的外侧为反光漆涂料层16;采用反光漆涂料层16不仅能够起到反射太阳光,减少整个箱式变电站吸收的太阳光线的技术效果;而且在夜间能够起到警示效果。
39.复合防火板6上贯穿设置有连接锚栓8,所述的连接锚栓8采用钢制连接锚栓,增强复合防火板6与现浇混凝土层5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锚栓8的头端连接到现浇混凝土层5的钢筋网骨架4上,连接锚栓8的尾端位于复合防火板6的外则;连接锚栓8的尾端设置有圆形座,防止连接锚栓从复合防火板中穿出脱落。现浇混凝土浇筑钢筋网骨架后形成现浇混凝土层,通过连接锚栓将复合防火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紧紧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复合防火板与现浇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继而增强整个箱体侧壁的强度和硬度;采用复合防火板与现浇混凝土层一体浇筑而成的结构作为箱体侧壁,增强了箱体侧壁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采用内嵌钢筋网骨架的混凝土层作为底座和顶板,使得整个箱式变电站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40.所述的复合防火板6包括防火芯板6.1,所述的防火芯板6.1为岩棉防火板,采用岩棉防火板作为防火芯板不仅能够起到有效的隔离防火作用,而且岩棉防火板自身具有一定强度,进而能够起到提高复合防火板强度的作用。
41.防火芯板6.1的内侧为内增强层6.2,防火芯板的外侧为外增强层6.3,防火芯板6.1与内增强层6.2之间为内粘结层6.4,防火芯板6.1与外增强层6.3之间为外粘结层6.5;所述的内粘结层6.4和外粘结层6.5均为粘结砂浆层,采用粘结砂浆层作为内、外粘结层,不仅能够将防火芯板与内增强层6.2、外增强层6.3进行有效的粘结,而且采用粘结砂浆层作
为内、外粘结层,能够增强整个复合防火板的强度和硬度。
42.防火芯板6.1的两侧面上设置有沟槽15;通过设置沟槽15增加内粘结层6.4、外粘结层6.5与防火芯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粘结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沟槽15包括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复合防火板的结构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时火势的蔓延,有效阻断火势的传播。
43.所述的内增强层6.2和外增强层6.3均为带有增强材料的水泥浆料层;以起到增强复合防火板自身强度和硬度的技术效果。所述的增强材料为带孔无纺布或者玻纤网格布;进一步提升内、外增强层的强度。
44.所述箱式变电站的底部设置有箱底导风管道9,所述的箱底导风管道9为不锈钢制导风管,提高箱底导风管的抗腐蚀效果,延长箱底导风管的使用寿命。箱底导风管道9的第一端贯穿底座后伸入箱式变电站的内部,箱底导风管道9的第二端连接到竖向导风管道10的中部位置,并且在箱底导风管道9与竖向导风管道10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11,竖向导风管道10的顶端位于地面土层的上方,竖向导风管道10的底端位于地面土层内,竖向导风管道10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的设置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中的大颗粒或者杂物进入到箱式变电站内部,尤其是设置在箱底导风管道与竖向导风管道的连接处的过滤网,由于箱底导风管道连接到竖向导风管道的中部位置,竖向导风管道位于箱底导风管道以下的部分形成杂物容纳区,外界杂物无法通过设置在箱底导风管道与竖向导风管道的连接处的过滤网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所述的杂物容纳区,后期可对杂物容纳区内的杂物进行清除处理。
45.箱式变电站的顶部设置箱顶导风管道12,箱顶导风管道12贯穿所述的顶板2,箱顶导风管道12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11,并且箱顶导风管道的顶端位置高于竖向导风管道的顶端位置。箱底导风管道、箱顶导风管道以及竖向导风管道的设计结构,使得箱式变电站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导风循环,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热量经箱顶导风管道排出到外部,外部环境中的低温气体通过竖向导风管道和箱底导风管道进入箱式变电站内部;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实现了对箱式变电站内部环境的降温,相比现有技术节省了能源成本。
46.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倒v型盖板13,所述的倒v型盖板13通过支撑柱14固定在所述的顶板2上。
47.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