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原位更换的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2021-12-13 07: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原位更换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2.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在医学临床中常在手术、超声或ct等引导下在人体内放置各种引流管,以便于将分泌物、感染灶或胆汁等体液引流至体外。
3.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多数引流管需要放置在人体内病变处较长时间,而且在此期间引流管会出现管道堵塞或者管道引流不畅等现象,另外也会出现由于引流管本身污染而引起的人体内部感染恶化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由于消化道渗漏或感染灶引流物增多而需要原位更换粗管来改善引流效果的情况。但现有的各种引流管缺少方便更换的结构设计,由此也导致了引流管放置后不便更换问题。由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通常会出现由于难以掌握更换后的引流管能够达到原位进而出现引流效果较差问题,或者会出现在更换引流管的过程中极易引起窦道周围组织副损伤而加重临床病情的情况。由此会阻碍对病变治疗的安全及时推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原位更换的引流管,该引流管导液顺畅不易堵塞,且便于进行更换新的引流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原位更换的引流管,包括软管本体及开设在软管本体侧壁上的多组导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包括体外管及侵入管,所述侵入管的外径小于体外管的外径,所述体外管及侵入管一体固定连接,所述侵入管外侧固定有多组支撑叶片,多组所述支撑叶片固定连接于软管本体的外侧壁上,以使所述支撑叶片与侵入管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空腔。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叶片可防止体内的侵入管周围的组织直接卡压在侵入管的侧壁上进而堵塞导流孔并对侵入管的拔出与穿造成阻力,进而提高引流管的更换操作的便利性。
7.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叶片包括连接部及承压部,所述连接部与承压部一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固定设置于侵入管侧壁上,所述承压部搭接于相邻的支撑叶片上。本方案中的支撑叶片设置为开放式相互搭接的形式,由此在穿入人体的过程中承压部可进行自由移动,由此改变外径的大小由此来适应不同孔径的穿入通道。
8.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多组所述支撑叶片沿同一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于侵入管上。
9.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承压部的连接处设置为凸部朝向远离侵入管圆心一侧的弧形桥。本方案可提高每组支撑叶片的支撑强度以保证间隙空腔的存在。
10.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叶片包括顶撑弧片及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沿侵入管的轴线垂直固定设置于侵入管外侧,所述顶撑弧片固定设置于连接支架上。本方案中支撑叶片的支撑强度更高,便于引流管的快速穿入。
11.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叶片靠近侵入管端部一侧设置有弧形导入头。本方案可大幅降低引流管在穿入的时候损伤周围组织的可能性。
12.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两组相邻所述顶撑弧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连接支架上开设有多组导通孔。
13.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体外管及支撑叶片上设置有深度标线,所述侵入管上设有多组射线标记点位。
14.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叶片由硅胶复合材料制成。本方案中的支撑叶片具有柔韧性好、组织刺激小、变形少及可长期留置的优点。
15.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软管本体内穿设有导引导丝,所述导引导丝的头端设置为亲水软导丝,所述导引导丝上设有标准刻度标线。本方案通过在软管本体内穿设导引导丝,可为更换新的引流管时提供位置引导,以提高更换引流管的成功率。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在软管本体的侵入管部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多组支撑叶片,以使支撑叶片与侵入管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空腔来将位于侵入管周围的组织被撑开并远离侵入管的侧壁处,由此可在进行引流时防止周围组织被吸入至导流孔内,同时也可防止由于周围组织直接挤压至侵入管侧壁上进而造成更换时插拔管的阻力太大而不便于更换新引流管的问题的出现。
18.除此之外,由于间隙空腔的存在可以保证引流液进入间隙空腔内后顺利由导流孔内流入侵入管内进而保证了引流液的顺利排出。
19.同时,在软管本体上设置有深度标线以及射线标记点位由此可以在新管穿入时及时掌握传入深度一保证最终引流管可以到达原引流管的传入深度,防止插管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另外在更换新的引流管时在原管中预先穿入导引导丝可在新管穿入时提供导向以及传入深度的参照,进而进一步提高换管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二。
22.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侵入管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实施例一中更换新引流管时导引导丝与原引流管的配合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部分剖切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10、体外管;11、侵入管;110、射线标记点位;2、支撑叶片;20、连接部;21、弧形桥;22、承压部;221、深度标线;23、连接支架;24、导通孔;25、顶撑弧片;26、导入头;30、间隙空腔;40、导流孔;50、导引导丝;51、标准刻度标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实施例一
31.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于原位更换的引流管,包括软管本体及开设在软管本体侧壁上的多组导流孔40,其中,软管本体包括体外管10及侵入管11,侵入管11的外径小于体外管10的外径,体外管10及侵入管11一体成型且在体外管10及侵入管11的连接处设置为平滑弧形过渡,软管本体及支撑叶片2使用硅胶制成,硅胶具有质地柔软、弹性好,对组织损伤小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由此无刺激及过敏等现象出现,可长期留置。侵入管11外侧固定有多组支撑叶片2,多组支撑叶片2固定连接于软管本体的外侧壁上,以使支撑叶片2与侵入管11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空腔30。
32.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叶片2包括连接部20及承压部22,连接部20与承压部22一体成型设置,并且连接部20与承压部22的连接处设置为凸部朝向远离侵入管11圆心一侧的弧形桥21。一方面由于设置的弧形桥21具有较大的强度可以承载周围组织的一定压力而不塌陷进而保证了间隙空腔30的存在,另一方面弧形桥21的外壁平滑不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同时弧形桥21会在有较大压力压迫时发生形变来减小间隙空腔30的体积进而减小外径以便顺利通过体内的狭窄处。连接部20固定设置于侵入管11侧壁上,承压部22搭接于相邻的支撑叶片2上。且多组支撑叶片2沿同一圆周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固定设置于侵入管11上。通过此设置可以在侵入管11在穿入人体的狭窄处时通过沿某一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侵入管11,可使承压部22向其搭接的支撑叶片2一侧移动增加搭接部分面积由此由支撑叶片2形成的外部管径的直径减小以便于穿过狭窄处,同时由于重合搭接部分的面积增加会进一步加强支撑叶片2的支撑强度,进而可保证狭窄处的间隙空腔30的存在。
33.如图1所示,体外管10及支撑叶片2上设置有深度标线221,通过设置深度标线221可以实时掌握侵入管11的插入深度,侵入管11上设有多组射线标记点位110,射线标记点位110用于在x光照射下显影,由此可以更加准确的显示出侵入管11在体内的具体位置。在进行射线标记点位110时需要的在侵入管11的端部设置两组以反应侵入管11的前端所在位置,另外在侵入管11的管壁上沿轴线方向均不排列设置多组射线标记点位110以反应侵入管11在人体内的姿态。
34.如图4所示,在进行更换引流管时先在原有的软管本体内穿入导引导丝50至原来的引流位置,然后将原引流管拔出再将新的引流管套设在导引导丝50上后穿入,引导导丝为新引流管的穿入提供导向,可以使新引流管顺利穿入,另外一方面可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上的深度标线221与导引导丝50上的标准刻度标线51进行位置对照来判断新引流管是否到达原引流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在x射线下的新引流管上的射线标记点位110的显影来判断新引流管的穿入位置。导引导丝50的头端设置为亲水软导丝,由于亲水软导丝表面有亲水涂层,吸水后其表面变光滑所以在导引导丝50进行插入时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35.实施例二
36.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支撑叶片2的结构形式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叶片2包括顶撑弧片25及连接支架23,连接支架23沿侵入管11的轴线方向垂直固定于侵入管11外侧,顶撑弧片25固定设置于连接支架23上。顶撑弧片25为与侵入管11的呈同心圆的弧形片状结构,连接支架23固定在顶撑弧片25的竖向对称线上,该形式的支撑叶片2的支撑强度更高整体的引流管的抗变形能力更强,由此可以在穿入具有较高强度且穿入路径形状较为简单的组织中时,可以达到快速穿入目的。
37.如图6所示,为了降低引流管在穿入的时候损伤周围组织的可能性,支撑叶片2靠近侵入管11端部一侧设置有弧形导入头26。两组相邻顶撑弧片25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可以减少顶撑弧片25与周围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穿入时的摩擦力,连接支架23上开设有多组导通孔24,通过设置导通孔24可便于引流液在各组间隙空腔30的自由流动已调节平衡各间隙空腔30内的引流液的量。
38.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