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高速、高温空气循环技术对食品进行炸制的新型家用电器。现有的空气炸锅一般包括机体,机体内形成有烹饪腔体,机体内设有能向烹饪腔体内部送入高温空气的热风组件,烹饪腔体内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锅体,利用热风组件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热风,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热空气与食物充分接触,利用食物表面瞬间快速失去水分,或再加上食品自身产生的油脂,使食品表面形成酥脆口感,呈现被油炸的效果。
3.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242395.4(公告号为cn209712628u)的实用新型专利《空气炸锅》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内锅、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风机组件、加热组件和上内衬组件,其中,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上风叶和下风叶,上内衬组件和外壳体的上部形成第一腔体,上内衬组件和内锅形成用于烹饪食材的工作腔体,电机和上风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下风叶和加热组件设置在工作腔体内,并且,外壳体上开设与第一腔体连通的上风叶出风口。该空气炸锅可以显著降低空气炸锅外壳体的温升,对整个外壳体进行快速降温。
4.上述空气炸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不足,首先,空气炸锅中的风叶以及加热装置均是裸露于空气炸锅的烹饪腔中,所以在食材尤其是带有高油脂的食材进行加热过程中,会出现油滴飞溅而导致位于其上部的风叶以及加热装置造成油污污染,如不及时清洁,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卫生问题,影响用户的健康及使用感受。其次,现有空气炸锅的锅体一般以可分离的方式装配到机体的容纳腔中,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有些粗心大意的用户在没有将锅体放置在机体内的情况下启动空气炸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有的空气炸锅虽然在机体内设置了微动开关,以对锅体是否放置到位进行识别,但,其微动开关的多是布置在机体的容纳腔的底部,由于布置位置不合理,容易导致微动开关动作不够灵敏,锅体从机座中取出后,机座不能及时断电,热风组件仍会工作,因此仍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第一个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加热单元及送风单元受油污污染的空气炸锅。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第二个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断电动作灵敏、安全性高的空气炸锅。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炸锅,包括:
8.机体,具有锅体放置腔以及位于所述锅体放置腔的上方的安装腔;
9.锅体,放置在所述的锅体放置腔中并能从所述锅体放置腔中取出;
10.加热单元,设于所述安装腔中;
11.送风单元,包括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中,并位于所述加热单元的上
方;
12.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中的两个滤油网,分别为第一滤油网和第二滤油网,所述第一滤油网遮挡在所述加热单元之下,所述第二滤油网位于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以对所述的风扇组件进行遮挡。
13.为了对两个滤油网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具有局部上凹形成的凹陷区域,所述加热单元以及风扇组件均设于所述的凹陷区域中,所述第一滤油网罩设在所述凹陷区域的凹口位置,所述第二滤油网设于所述凹陷区域内,并将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风扇组件相隔离。
14.为了使第二滤油网在隔热罩内更牢靠地进行放置,所述隔热罩的壁上具有台阶限位部,所述第二滤油网设于所述台阶限位部上,并将所述隔热罩的凹陷区域分隔位于上部的第一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腔,所述风扇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中,所述加热单元设于所述第二腔中。
15.空气炸锅的机体既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锅体与机体以抽拉的方式配合),也可以采用翻盖式结构,对于一体式结构,所述机体为一整体件,该机体的侧部具有与所述锅体放置腔连通以供所述锅体进出的开口,所述锅体以抽拉的方式设于所述机体的锅体放置腔中。
1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所述锅体检测装置,该锅体检测装置包括:
17.微动开关,设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18.触发件,活动地设于所述机体上,并在自然状态下至少局部外露于所述的锅体放置腔的内壁面,从而在所述锅体移动到位时,受锅体抵压而触发所述的微动开关;
19.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的触发件,并使所述触发件始终具有外露出所述机体的锅体放置腔的内壁面的趋势。触发件可以采用各种杆体、片体等结构,为了保证锅体检测装置的可靠性,所述机体的侧部具有与所述锅体放置腔连通以供所述锅体进出的开口,所述触发件为触发杆,该触发杆竖向活动地约束在所述机体上,在自然状态下,所述触发杆的下端外露出所述机体的开口的上边沿。
20.为了方便安装上述触发杆及微动开关,还包括设于所述机体上的固定座,所述的微动开关设于所述的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还具有活动腔,所述触发杆沿自身轴向活动地约束在所述的活动腔中,所述触发杆的下端依次穿出所述固定座及所述机体而外露出所述机体的开口的上边沿。上述固定座的设置,使得微动开关、弹性件以及触发杆能够集成在一起,便于锅体检测装置的模块化装配。为了使触发杆受锅体抵压而移动时能够及时触发微动开关动作,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位于偏离所述触发杆的轴线的一侧,所述触发杆的侧壁上还具有朝向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部所在一侧凸出的触动部,该触动部的上部具有自上而下向外逐渐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21.为了进一步提高锅体检测装置对锅体是否放置到位的检测准确性,所述机体的开口的上边沿的底面上具有第一导向槽,该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锅体的进出方向一致,所述触发杆的下端对应露出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面,所述锅体的上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导向槽具有条形凸筋,该条形凸筋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所述锅体进入所述机体的锅体放置腔中时,所述条形凸筋进入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中,并向上抵压
所述的触发杆。
22.为了防止锅体放置到锅体放置腔后轻易从其中脱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锅体在放置到位后相对所述机体进行锁定的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限位销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销竖向活动地约束在所述机体上,在自然状态下,所述限位销的下端外露出所述机体的开口的上边沿,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机体上,并作用于所述的限位销,而使所述限位销的下端始终具有外露出所述机体的开口的上边沿的趋势,所述锅体的顶部对应于所述限位销具有供所述限位销的下端卡入其中的限位卡槽。
23.空气炸锅的机体也可以采用翻盖式结构,为了简化机体结构,所述机体包括座体以及盖体,所述座体具有所述的锅体放置腔,所述盖体上具有所述的安装腔,所述盖体以翻转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座体上,并能打开或关闭所述的锅体放置腔,所述加热单元、送风单元、第一滤油网以及第二滤油网均设置在所述的盖体上。
24.为了避免锅体内的食物被烤的过干,所述锅体的内底壁具有向上延伸的周向封闭的凸缘,该凸缘围成的区域构成用于盛放水的注水区域。通过设置注水区域,在加热单元的作用下,注水区域内的水会蒸发而使锅体内具有一定的湿度,这样,食物不至于被烤得过干;另外,无需设置水泵、水箱和蒸汽发生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空气炸锅中设有至少两个滤油网,其中一个滤油网遮挡在加热单元之下,另一个滤油网位于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上述滤油网的设置可以有效阻挡烹饪过程中飞溅的油滴接触上部的风扇组件以及加热单元,而造成油污污染,提高了加热单元以及风扇组件的使用寿命。在优选方案中,在锅体装入到机体的锅体放置腔中并移动到位时,锅体检测装置的触发件受锅体抵压,能迅速触发微动开关,保证产品的加热单元能及时启动工作,在锅体从机体的锅体放置腔中取出时,触发件可迅速脱离微动开关,解除对微动开关的触发状态,使加热单元停止加热,保证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将空气炸锅的锅体检测装置以及加热单元均设于机体的上部,这样有效简化了锅体检测装置的微动开关与控制体统之间的线路布置,使得电器元件部分尽可能地集成在机体的上部,进而方便了空气炸锅各组件的生产装配,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机体与锅体处于分离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向剖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向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省去罩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图7的分解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体与机体上的锅体检测装置处于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7.参见图1

图9,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0、锅体20、加热单元31、风扇组件32、滤油网、锅体检测装置以及锁扣组件。
38.空气炸锅的机体10具有锅体放置腔100以及位于锅体放置腔100上方的安装腔102。
39.空气炸锅的机体10既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即锅体20与机体10以水平抽拉的方式配合,也可以采用翻盖式结构。对于翻盖式机体,机体10包括座体(未示出)以及盖体(未示出),座体具有锅体放置腔100,盖体上具有安装腔102,盖体以翻转的方式连接在座体上,并能打开或关闭锅体放置腔100,加热单元31、送风单元、第一滤油网51以及第二滤油网52均设置在盖体上。
40.本实施例的图1

图9示出了抽拉式的空气炸锅结构。详见图1及图2,机体10为一整体件,其在侧部具有连通锅体放置腔100的开口101(具体是在前部开口101)。锅体20可经由上述开口101放置在锅体放置腔100中并能从锅体放置腔100中取出。
41.参见图4及图5,加热单元31设于机体10上,具体可采用加热管件,加热管件位于安装腔102中。本实施的送风单元包括电机33以及与电机33的输出轴连接的风扇组件32,具体地,风扇组件32也设于安装腔102中,并位于加热单元31的上方,用于将经加热单元31加热后的高温气体在锅体的烹饪腔中循环流动。为了方便装配各部件,机体10包括位于上部的罩壳13,该罩壳13可将位于机体10上部的控制单元罩盖住。
42.继续参见图5,本实施的滤油网有两个,上述两个滤油网分别为第一滤油网51和第二滤油网52。具体地,机体10的安装腔102中安装有隔热罩40,该隔热罩40具有局部上凹形成的凹陷区域41,上述的加热单元31以及风扇组件32均设于凹陷区域41中,其中,第一滤油网51罩设在凹陷区域41的凹口位置,第一滤油网51遮挡在加热单元31之下,减少烹饪过程中飞溅的油滴接触加热单元31,造成加热单元31的污染。第二滤油网52位于凹陷区域41内,并将加热单元31与风扇组件32相隔离,具体是能够在下方对风扇组件32进行遮挡。再具体地,隔热罩40的壁上限定出台阶限位部42,其中,第二滤油网52可通过螺钉或其他连接件固定在台阶限位部42上,从而将隔热罩40的凹陷区域分隔位于上部的第一腔411和位于下部的第二腔412,对应地,风扇组件32设于第一腔411中,所加热单元31设于第二腔412中。上述第一滤油网51设于隔热罩40的外周沿上。
43.送风装置的电机33设于上述隔热罩40外,其输出轴穿过隔热罩40的壁而伸入到隔热罩40内,与风扇组件32连接,从而带动风扇组件32转动。此外,该电机33的输出轴上还设
有冷却风扇34,冷却风扇34位于隔热罩40外,用于机体10内的位于隔热罩40外的部件进行散热,详见图5。
4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滤油网的设置可以有效阻挡烹饪过程中飞溅的油滴接触上部的风扇组件32以及加热单元31,而造成油污污染,提高了加热单元31以及风扇组件32的使用寿命。
45.锅体20能抽拉地经机体10的侧部开口101进出锅体放置腔100。烹饪加工前,用户可以将待加热的食材放置到锅体20中,然后再将锅体20放入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中,在烹饪完成后,用户可将锅体20从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中取出,然后将加工好的食材从锅体20中取出,上述分离式锅体20的设计,也方便了锅体20的清洗。
46.参见图4及图5,锅体20内的底部具有用于盛放水的敞口的注水区域80,该注水区域80不与置于锅体20内的炸篮或烤架(炸篮或烤架在图中未示出)发生干涉,也就是说,注水区域80内的水不会满到炸篮或烤架的位置,也不会污染炸篮或烤架上的食物。具体地,注水区域80位于锅体20的内侧底部,锅体20的内底壁具有向上延伸的周向封闭的凸缘81,该凸缘81围成的区域即为注水区域80。优选地,凸缘81呈环形,凸缘81位于锅体20的内底壁的中部。在其它实施例中,凸缘81也可以呈方形而围成方形的注水区域80,注水区域80的个数也可以需要设置多个,注水区域80也可以设置在锅体20的内底壁靠近侧壁的位置。空气炸锅在使用过程中,注水区域80内的水会蒸发而使锅体20内具有一定的湿度,这样,食物不至于被烤得过干。
47.参见图6

图9,锅体检测装置设于机体10上,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可用于对锅体20是否在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内放置到位进行识别。具体地,锅体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64、微动开关61、触发件62以及第一弹性件63。上述微动开关61、触发件62以及第一弹性件63均设于固定座64上,从而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块,方便了锅体检测装置进行模块化装配。
48.参见图7及图8,固定座64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10上。固定座64上具有活动腔640,该活动腔640在底部以及侧部均具有敞口,其中,触发件62以及弹性件可以从固定座64的底部敞口装入到活动腔640中。微动开关61设于固定座64上,具体地,微动开关61位于偏离触发杆的轴线的一侧,并具有邻近触发杆的触发部,可供设于活动腔640中的触发件62活动时触发。触发杆沿自身轴向活动地约束在活动腔640中,具体是竖向活动地设于上述活动腔640中。触发杆的下端依次穿出固定座64的底部敞口及机体10而外露出机体10的侧部开口101的上边沿,其中,机体10上对应于侧部开口101的上边沿位置具有供触发杆穿过的开孔。在锅体20移动到位时,触发杆的下端受锅体20抵压,会向上移动,继而触发上述的微动开关61,此时微动开关61会将锅体20移动到位的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
49.参见图8,触发杆的下端形成向下凸起的半球面结构。该半球面结构的设计,起到了导向过渡的作用,可使锅体20在进入锅体放置腔100中时,能够顺利将触发件62向上顶起,避免出现卡死问题。
50.继续参见图8,为了使触发杆的上下移动过程更加平稳,避免出现晃动问题,固定座64的活动腔640的内壁上具有上下延伸布置第二导向槽641,触发杆的侧壁上对应于第一导向槽11具有凸块623,该凸块623滑动限位在第二导向槽641中。
51.结合图8及图9,触发杆的侧壁上还具有朝向微动开关61的触发部所在一侧凸出的
触动部620,本实施例的触动部620为上下延伸的条状凸起结构,该条状凸起结构与上述的凸块623沿触发杆的周向间隔设置。触动部620的上部具有自上而下向外逐渐倾斜的第一倾斜面621。在触发杆受锅体20抵压而向上移动时,触动部620随触发杆上移过程中能够触发微动开关61动作。
52.参见图9,第一弹性件63为设于固定座64的活动腔640中的弹簧,该弹性可向下作用于触发杆,并使触发件62的下端始终具有外露出机体10的侧部开口101的上边沿的趋势。为了使得弹簧的固定更加牢靠,触发杆的外周壁上具有径向向外凸出形成的抵挡部622,弹簧套设在触发杆的上端部,并与上述的抵挡部622相抵。
53.本实施例的机体10的侧部开口101的上边沿的底面上具有第一导向槽11,该第一导向槽11的延伸方向与锅体20的进出方向一致,该第一导向槽11的前部具有敞口,具体地,该第一导向槽11可以是凸设在机体10的开口101的上边沿的底面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凸起限定而成(详见图6),也可以是自机体10的侧部开口101的上边沿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
54.锅体20的上部对应于上述机体10的第一导向槽11具有条形凸筋210,该条形凸筋2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向槽11的延伸方向一致。上述的触发杆的下端对应露出第一导向槽11的底面,在锅体20进入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中时,条形凸筋210可进入第一导向槽11中,并向上抵压触发杆,详见图3。再具体地,锅体20的周沿的前部区域具有槽口朝向后(锅体20内侧)的半封闭的第一让位槽21,上述条形凸筋210设于第一让位槽21内,具体沿第一让位槽2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锅体20进入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中时,该第二让位槽22可供机体10上的条形凸起进入其中。
55.本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锅体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56.在锅体20经由机体10的侧部开口101进入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中时,锅体20的条形凸筋210可对应滑入机体10的侧部开口101的上边沿上的第一导向槽11中,在锅体20移动到位后,锅体20的条形凸筋210恰好能向上抵压触发杆的下端,驱动触发杆上移,在触发杆向上移动时,触发杆的触动部620能够触发微动开关61动作,此时,空气炸锅可正常启动工作。而在锅体20从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中取出时,锅体20的条形凸筋210解除对触发杆的抵压,触发杆在弹簧作用下,向下复位(触发杆的上下移动方向参见图中的箭头所示),此时,微动开关61处于未触发状态,此时,空气炸锅的加热单元31及时断电,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57.参见图3及图6,本实施例的锁扣组件设置在机体10上,用于将锅体20在放置到位后相对机体10进行锁定。具体地,锁扣组件包括限位销71以及第二弹性件72,其中,限位销71竖向活动地约束在机体10上,机体10上具有可拆卸的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底部限定出装配槽120,限位销71设于机体10与固定板12之间,且能竖向活动地设于装配槽120中,再具体地,在限位销71装配到位后,限位销71的下端可外露出机体10的开口101的上边沿。第二弹性件72优选为弹簧,该弹簧设置在固定板12的装配槽120中,并与限位销71的上端相抵,从而使限位销71的下端始终具有外露出机体10的开口101的上边沿的趋势,锅体20的顶部对应于限位销71具有供限位销71的下端卡入其中的限位卡槽220。
58.参见图3,锅体20的周沿的前部区域具有槽口朝向后(锅体20内侧)的半封闭的第二让位槽22,第二让位槽22的底面上具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凸起23,该限位凸起23沿第二让
位槽22的宽度方向延伸,由此,限位凸起23与第二让位槽22之间共同限定出上述的限位卡槽220。在锅体20进入到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的过程中,为了使锁定组件的限位销71能在锅体20进入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的过程中顺利滑入上述的限位卡槽220中,以及在锅体20从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的移出过程中顺利从限位卡槽220中脱出,上述限位凸起23的前侧壁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后侧壁自前向后向下倾斜,由此,限位凸起23的后侧壁形成第一导斜面231,前侧壁形成第二导斜面232,也即限位凸起23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结构。
59.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将锅体20装入机体10的锅体放置腔100中时,锅体20放置到位后,上述锁定组件可以将锅体20与机体10牢靠地锁定住,由此,锅体20不会轻易相对机体10脱出,锅体20的条形凸筋210能牢靠地保持在向上抵压锅体检测装置的触发杆的下端的趋势,从而使微动开关61有效地保持在触发状态,保证了空气炸锅正常工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