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翻折的坐灸椅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翻折的坐灸椅。


背景技术:

2.艾灸(moxa

wool moxibustion)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为主要的灸法。艾灸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艾叶的药理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
3.传统的坐灸椅在座椅的底部埋设有艾灸盒,通过在该艾灸盒中燃烧艾饼,对人体臀部穴位进行熏烤,以达到艾灸理疗的目的。
4.但是,传统的坐灸椅在艾饼的燃烧过程中,不但烟雾呛鼻、容易烫伤,并且也不能够对背部进行艾灸。同时,传统的坐灸椅在闲置时不能够折叠收纳,在现有的家庭户型愈发精细的情况下,不能节省房间空间的传统坐灸椅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背部艾灸的坐灸椅,并且其靠背可以翻折,以达到折叠收纳、节约空间的目的。
6.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翻折的坐灸椅,包括:坐桶,具有横截面为类圆形的空腔结构,并在顶部设有加热口、在顶部边沿设有向上凸伸的固定凸起以及在侧壁上设有径向上对称的一对连接孔,并且固定凸起开有出风口;靠背,包括圆弧形的靠背本体以及从靠背本体相对于坐桶的上侧壁延伸的一对连接臂,一对连接臂的每一个的末端设有彼此相对的开孔,并且靠背本体的底部设有固定槽、倚靠面设有多个出风孔,固定槽与多个出风孔流体相通,其中,固定槽与坐桶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可拆卸地扣合;一对转动轴,分别设置在一对连接臂末端的开孔和坐桶侧壁的一对连接孔之间,用于连接靠背和坐桶,使得靠背的一对连接臂与坐桶侧壁的一对连接孔通过一对转动轴铰链连接;内胆,设置在坐桶顶部的加热口内,并且内胆的侧壁设有导风孔;加热装置,设置在内胆的底部,用于加热艾绒制品;导风通道,一端连接内胆侧壁的导风孔、另一端连接坐桶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当固定凸起与靠背本体底部的固定槽扣合时,导风通道通过固定凸起的出风口与靠背本体的多个出风孔流体相通;开关装置,设置在导风通道连接导风孔的一端,用于开启或关闭导风通道。
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坐桶的顶部可包括坐灸面和靠背连接面;其中,加热口设于坐灸面,固定凸起设于靠背连接面,并且坐灸面高出靠背连接面,则一对连接孔设置在坐灸面与靠背连接面的高度差之间、且与坐灸面相连的侧壁上。
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靠背本体与一对连接臂呈l形设置,且一对连接臂从靠背本体的底部相对于坐桶的上侧壁保形延伸;在使用时,靠背本体底部的固定槽与固定凸起扣合,使得导风通道与靠背本体的多个出风孔流体相通;在不使用时,靠背本体和一对连接臂绕一对连接孔翻折180度,使靠背本体的倚靠面贴合在坐桶的侧壁上。
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包括从靠背连接面向外凸伸的一对支撑凸起,一对支撑凸起对称设置在固定凸起的两侧,用于支撑靠背本体的底部。
1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开关装置可包括转动叶片、转动杆和转动电机;其中转动叶片可沿导风通道的横截面方向设置在导风通道内;转动杆则可穿过转动叶片的中心,并可沿转动叶片的直径方向与转动叶片固定连接,并且转动杆的一端与导风通道活动连接、另一端贯穿至导风通道的外侧;转动电机可设置在导风通道的外侧,并与转动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并通过转动杆带动转动叶片旋转,开启或关闭导风通道。
1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导风风扇和再加热装置;其中导风风扇设置在导风通道内,且位于开关装置远离导风孔的一侧;再加热装置设置在导风通道连接坐桶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的一端。
1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控制板;控制板设置在坐桶的空腔结构中,并分别与加热装置、开关装置、导风风扇、再加热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加热装置、开关装置、导风风扇、再加热装置。
1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内胆可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的顶部连接坐桶顶部的加热口,并且导风孔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第二凹槽设在第一凹槽的底部,且在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通风孔。
1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并且加热装置可包括环形散热板、加热槽、电发热管、通风风扇;其中环形散热板与第二凹槽的顶部连接,并且环形散热板的表面设有多个散热孔;加热槽设置在环形散热板的中心、与环形散热板连接;电发热管嵌设在加热槽的内部,用于加热加热槽;通风风扇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底部外侧,并与通风孔相连接。
1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坐垫;坐垫活动设置在坐桶的顶部,并且坐垫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用于透气。
1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导风通道和坐桶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第二连接件设置在靠背本体底部的固定槽内,用于与固定凸起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对应固定凸起的出风口设有开口。
1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固定凸起的出风口可设置在朝向加热口的一侧,并且出风口内设有多个扰流板,多个扰流板垂直于固定凸起的顶部设置在出风口的内侧。
1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靠背本体内部可设有一对导风板,且一对导风板分别设置于靠背本体的多个出风孔两侧,并且一对导风板的一端与固定槽所在的靠背本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靠背本体的顶部连接,一对导风板用于连通靠背本体的固定槽和靠背本体的多个出风孔。
1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坐桶底部可设有底座,并且底座边沿均匀设有多个进风孔。
2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氛围灯;氛围灯环绕环形散热板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底部。
2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在坐桶的侧壁上,并与控制板相连接,用于向控制板发送控制信号。
2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控制面板设置在与靠背相对的坐桶侧壁上。
2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转动叶片的形状和大小可对应导风通道的内部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
2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内胆可为耐高温材质。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内置加热装置进行电加热,无明火快速升温,无烟雾困扰;
27.2.靠背与坐桶分离设计,通过一对连接臂相连接,可实现靠背绕坐桶翻转,方便折叠收纳,节约空间;
28.3.坐桶顶部设置的固定凸起可与靠背底部设置的固定槽相扣合,实现靠背在打开时的固定;
29.4.并且固定凸起开有出风口,导风通道通过该出风口可连通内胆与靠背,可在坐灸的同时实现背灸;
30.5.开关装置设置在导风通道中,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该导风通道,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开启背灸功能,给予用户更加人性化的体验;
31.6.导风通道中设置的导风风扇可保证靠背出风孔的出风量,避免影响背灸效果;
32.7.导风通道中设置的再加热装置可对通道中的气流进行二次加热,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3.8.加热装置采用环形散热板进行散热,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34.9.环形散热板表面设有多个散热孔辅助散热,并配合底部的风扇,在增强散热的同时提升进风量,提高艾灸效率。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36.图1为可翻折的坐灸椅的分解透视图;
37.图2为靠背的分解透视图;
38.图3为坐桶内部的剖面图;
39.图4为可翻折的坐灸椅的折叠状态图;
40.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坐桶10
43.加热口11
44.固定凸起12
45.出风口121
46.一对连接孔13
47.支撑凸起14
48.底座15
49.坐垫16
50.靠背20
51.靠背本体21
52.固定槽211
53.倚靠面212
54.一对导风板213
55.一对连接臂22
56.靠背前壳24
57.靠背后壳25
58.转动轴30
59.内胆40
60.导风孔41
61.第一凹槽42
62.第二凹槽43
63.通风孔44
64.导风通道50
65.导风风扇51
66.再加热装置52
67.转动叶片61
68.转动杆62
69.转动电机63
70.第一连接件71
71.第二连接件72
72.控制面板81
73.通风风扇90
具体实施方式
7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75.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76.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77.图1为可翻折的坐灸椅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靠背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坐桶内部的剖面图;图4为可翻折的坐灸椅的折叠状态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78.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可翻折的坐灸椅包括坐桶10、靠背20、一对转动轴30、内胆40、加热装置、导风通道50以及开关装置。其中,坐桶10具有横截面为类圆形的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可以用来容纳安装内胆40、加热装置、导风通道50和开关装置,并且在坐桶10的顶部可设有加热口11、在坐桶10的顶部边沿处可设有向上凸伸的固定凸起12、以及在
坐桶10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径向上对称的一对连接孔13,并且该固定凸起12上可开设有出风口121。该坐桶10的径向即类圆形的横截面的径向。
79.靠背20可包括有圆弧形的靠背本体21以及从靠背本体21相对于坐桶10的上侧壁延伸的一对连接臂22,该一对连接臂22的每一个的末端设有彼此相对的开孔,并且在靠背本体21的底部设有固定槽211、在靠背本体21的倚靠面212设有多个出风孔,且该固定槽211与倚靠面212上的多个出风孔流体相通。其中,固定槽211可用于靠背20翻折打开时,与坐桶10顶部边沿设置的固定凸起12可拆卸地扣合,其一方面可以将靠背本体21固定在坐桶10的顶部边沿、另一方面可以连通靠背本体21的内部和坐桶10内部的空腔结构。并且,该靠背本体21的倚靠面212可以为一对连接臂22所伸出方向的一面。
80.一对转动轴30分别设置在一对连接臂22末端的开孔和坐桶10侧壁的一对连接孔13之间,用于连接靠背20和坐桶10,使得靠背20的一对连接臂22与坐桶10侧壁的一对连接孔13通过该一对转动轴30铰链连接,并由此可实现靠背本体21和一对连接臂22绕该一对连接孔13翻折至少180度。
81.内胆40可设置在坐桶10顶部的加热口11内,对应该加热口11可将内胆40安装在坐桶10内部的空腔结构中,并且在该内胆40的侧壁上可开设有导风孔41。
82.加热装置可设置在内胆40的底部,其可用于加热艾绒制品,并在内胆40的内部产生加热气流。
83.导风通道50设置在坐桶10内部的空腔结构中,并且该导风通道50的一端可以连接内胆40侧壁上的导风孔41、另一端可以连接坐桶10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12,当该固定凸起12与靠背本体21底部的固定槽211扣合时,使得该导风通道50能够通过固定凸起12的出风口121连通至靠背本体21的多个出风孔,实现背灸功能。
84.开关装置可设置在导风通道50连接内胆40侧壁的导风孔41的一端,通过该开关装置可以关闭及开启导风通道50。
85.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坐桶10可以为桶状,其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台、圆柱、棱台、棱柱等形状,以底部为圆角矩形的圆台形为例,可以将靠背20对应圆角矩形的短边一侧、设置在坐桶10的顶部,其可将坐桶10的顶部分为与靠背20对应连接的靠背连接面和用于坐灸的坐灸面,其中,坐灸面可以为圆形,以方便坐灸,靠背连接面与圆形的坐灸面相连,且位于于坐桶10的顶部边沿,则,该靠背连接面可以为月牙形,使得该靠背连接面和坐灸面所构成的坐桶10的顶部也呈圆角矩形。并且,坐灸面所在平面可以高出该靠背连接面所在的平面。
86.加热口11则可以设置在该圆形的坐灸面中心,与圆形的坐灸面为同心圆设置,并且该加热口11的开口面积小于坐灸面的面积。
87.固定凸起12则可以设置在月牙形的靠背连接面的对称轴处,并以该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该对称轴也可穿过坐灸面的圆形中心,为坐桶10在径向上的对称轴。
88.一对连接孔13则可以设置在坐灸面与靠背连接面两平面的高度差之间,且设置在与坐灸面相连的坐桶10的侧壁上,并且该一对连接孔13可以以坐桶10在径向上的对称轴对称,对称设置在坐桶10的侧壁上。
89.另外,在靠背20中,靠背本体21与一对连接臂22可呈l形,将该一对连接臂22对称设置在靠背本体21的底部,且该一对连接臂22从靠背本体21的底部相对于坐桶10的上侧壁
保形延伸至一对连接孔13处。并且,一对连接臂22的每一个的末端设有彼此相对的开孔,以安装转动轴30,该一对连接臂22与该一对连接孔13可以通过该转动轴30铰链连接,从而可以使得靠背本体21和一对连接臂22(即靠背20)绕该一对连接孔13翻转,实现可翻折的坐灸椅的靠背翻折功能。
90.当靠背20翻折打开时,其靠背本体21可以位于与坐桶10顶部的靠背连接面垂直的方向上,靠背本体21底部的固定槽211可以与坐桶10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12扣合,并且,与靠背本体21底部相连的一对连接臂22此时可以与坐桶10顶部的坐灸面平行,其可使得该一对连接臂22在翻折180度后仍与坐桶10顶部的坐灸面平行,即将靠背20翻折180度折叠收纳。而当该靠背20折叠收纳时,靠背本体21的倚靠面212将贴合坐桶10的侧壁,从而完成可翻折的坐灸椅的折叠收纳,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该倚靠面212即靠背本体21朝向一对连接臂22所伸出方向的一面,并在该倚靠面212可以开设有多个出风孔,用于在人体背部倚靠在倚靠面212时进行背灸功能。
91.进一步的,该靠背本体21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具有倾斜角,使其在翻折打开时不完全垂直于坐桶10的顶部,具体的倾斜角可以对应坐桶10侧壁的倾斜角,例如靠背本体21的底部至顶部的倾斜角对应坐桶10侧壁的顶部至底部的倾斜角,从而可以在折叠收纳时,将该靠背本体21的倚靠面212贴合坐桶10的侧壁,减少所占用的空间。
92.进一步的,该靠背本体21在水平方向上也可以具有弯曲弧度,例如可以与坐桶10顶部的坐灸面的弧度相对应,使得其在折叠收纳时能够贴合坐桶10的侧壁的弧度,进一步节省空间。并能够使得其在翻折打开的过程中,底部能够从坐桶10顶部的坐灸面的高度下降至靠背连接面,与该月牙形的靠背连接面相连接,该连接即指固定槽211与固定凸起12的扣合连接。
93.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靠背20可包括靠背前壳24和靠背后壳25。
94.其中,靠背后壳25为片状,靠背前壳24对应片状的靠背后壳25朝向坐桶10顶部的坐灸面做凸起设置,且该靠背前壳24的内部凹陷,该凹陷可用于在与片状的靠背后壳25连接时构成空腔结构。
95.固定槽211可设置在靠背前壳24的底部平面,并在靠背前壳24的竖直面(即倚靠面212)可开设有多个出风孔,该多个出风孔可以通过靠背20内部的空腔结构与固定槽211相连通。
96.并且,靠背前壳24和靠背后壳25在所构成的空腔结构的内侧均可设有多处加强筋,以增强靠背20的结构性能。其中,设置在固定槽211至多个出风孔方向上的加强筋可以为一对导风板213,该一对导风板213分别设于多个出风孔的两侧,并且该一对导风板213的一端可以与固定槽211所在的靠背前壳24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则可与靠背前壳24的顶部连接。一方面,该一对导风板213可以对靠背20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该一对导风板213可以连通固定槽211和多个出风孔,从该靠背20的内部分隔出单独的通道,用于气流的流动。
97.可以理解的是,该靠背20可以对应坐桶10的侧壁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倾斜角和弯曲弧度,以便于该靠背20的折叠收纳。
98.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坐桶10顶部的靠背连接面还可以设有一对支撑凸起14,该一对支撑凸起14可对称设置在固定凸起12的两侧,即以该坐桶10在径向上的对称
轴对称设置在固定凸起12的两侧,其可以用来支撑靠背20(靠背本体21)的底部。
99.本技术实施例中,内胆40可通过坐桶10顶部的加热口11伸至坐桶10内部的空腔结构中,该内胆40的形状可以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并且该内胆40的顶部可以与加热口11的边沿连接固定。通过该加热口11,该内胆40的中空内部可以与坐桶10的顶部外侧连通。
100.加热装置可设置在内胆40的底部,通过坐桶10顶部的加热口11可以向加热装置中放置艾绒制品进行加热,并在该内胆40的中空内部产生加热气流,该加热气流可以上升至坐桶10顶部的加热口11溢出,实现可翻折的坐灸椅的坐灸功能。可以理解的是,该艾绒制品包括但不限于由艾绒制成的艾片和艾包。
101.并且,内胆40可以在其侧壁上开设有导风孔41,导风通道50的一端连接该导风孔41、另一端连接坐桶10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12,当该固定凸起12与靠背本体21底部的固定槽211扣合时,该导风通道50能够通过固定凸起12的出风口121连通内胆40的内部与靠背本体21的多个出风孔,实现可翻折的坐灸椅的背灸功能。
102.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其中,第一连接件71设置在坐桶10的内部,用于连接导风通道50和坐桶10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12,第二连接件72则设置在靠背本体21底部的固定槽211内,用于与该固定凸起12匹配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分别对应固定凸起12的出风口121开设有开口,以实现气流的流通。
103.设置该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的目的:一是方便对应在坐桶10顶部设置的固定凸起12的形状,便于实现导风通道50—固定凸起12—固定槽211的闭合连接,增强其密封性;二是方便对坐桶10和靠背20的加工生产,简化其生产和装配的工艺。
104.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固定凸起12的出风口121可设置在朝向加热口11的一侧,并且在该出风口121内设有多个扰流板,该多个扰流板垂直于固定凸起12的顶部设置在出风口121的内侧,通过该多个扰流板可以增加出风口121的气流流速。
105.本技术实施例中,为实现对导风通道50的开启和关闭的控制,可以在该导风通道50连接导风孔41的一端设有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可以包括转动叶片61、转动杆62和转动电机63。
106.其中,转动叶片61设置在导风通道50的内部,其可沿导风通道50的横截面方向设置,并且该转动叶片61的形状和大小可与导风通道50内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以使得转动叶片61旋转至导风通道50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时封闭该导风通道50,即关闭该导风通道50。
107.其中,转动杆62可穿过转动叶片61的中心,并可沿转动叶片61的直径方向与转动叶片61固定连接,并且该转动杆62的一端可与导风通道50的壳体活动连接,该转动杆62的另一端则可穿过导风通道50的壳体至其壳体的外侧。
108.其中,转动电机63可以设置在导风通道50的外壳的外侧,与转动杆62的一端通过齿轮组连接,通过齿轮传动驱动该转动杆62的转动,并以此带动转动叶片61的旋转,实现对导风通道50开启和关闭的控制。可以理解的是,该转动电机63可以为步进电机,通过向电机施加一个脉冲信号,可以使电机转过一个步距角,由此实现对转动叶片61旋转角度的控制。
109.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该开关装置远离导风孔41一侧的导风通道50内还可以设有导风风扇51,通过该导风风扇51可以增加导风通道50内气流的流速,保证从靠背20的多个出
风孔排出的出风量,提高可翻折的坐灸椅的背灸效果。
110.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通道50在其连接坐桶10顶部边沿的固定凸起12的一端还可以设有再加热装置52,通过该再加热装置52对导风通道50内气流进行二次加热,避免从靠背20的多个出风孔排出的气流温度过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11.需要说明的是,导风通道50对应导风风扇51、再加热装置52以及开关装置的转动杆42和转动电机63均可设有相应的固定结构,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112.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可设置在坐桶10的内部空腔结构中,并且该控制板可以分别与加热装置、开关装置、导风风扇51、再加热装置52连接,通过该控制板可以分别控制加热装置、开关装置、导风风扇51以及再加热装置52的打开或关闭。可以理解的是,在控制板控制开关装置关闭导风通道50时,该控制板可以一并控制导风风扇51和再加热装置52关闭。当然,在控制板控制开关装置开启导风通道50时,该控制板也可以一并控制导风风扇51和再加热装置52打开。
113.本技术实施例中,对应控制板可设有控制面板81,该控制面板81可设置在与靠背20相对的坐桶10的侧壁上,即设置在坐桶10正面的侧壁上。并且该控制面板81与控制板相连接,通过操作该控制面板81上设置的按钮/触摸按键/触摸屏等,可以分别向控制板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该加热装置、开关装置、导风风扇51、再加热装置52的打开或关闭。
114.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胆40可以包括第一凹槽42和第二凹槽43,其中,第一凹槽42和第二凹槽43可为一体连接,第一凹槽42的顶部与坐桶10顶部的开口连接固定,第二凹槽43则设于第一凹槽42的底部,该第二凹槽43的体积可小于第一凹槽42,并在该第二凹槽43的底部可以开设有通风孔44。
115.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二凹槽43的内部,并且该加热装置可以包括环形散热板、加热槽、电发热管。其中,环形散热板的外环与第二凹槽43的顶部连接固定(或者与第一凹槽42的底部连接固定),并在环形散热板的表面可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用于通风散热,加热槽设置在环形散热板的中心位置处、与该环形散热板的内环固定连接,电发热管则嵌设在加热槽的内部,用于加热该加热槽。
116.通过在该加热槽中放置艾绒制成的艾片或艾包进行加热,可以在第一凹槽42的内部形成加热气流,因此,导风孔41可以开设在第一凹槽42的侧壁上,以从第一凹槽42的内部引导加热气流流入导风通道50中。
117.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通风风扇90,该通风风扇90可设置在第二凹槽43的底部外侧,对应该第二凹槽43底部的通风孔44与第二凹槽43相连接。该通风风扇90可以驱动气流流入加热装置,并通过环形散热板表面设置的多个散热孔,可在提供气流的同时进行散热。
118.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坐桶10的底部可以设有进风孔,该进风孔可以为环绕坐桶10底部的多个进风孔,通过该多个进风孔可以实现进风孔—通风风扇90—环形散热板—加热口11的坐灸气流通道,以及可以实现进风孔—通风风扇90—环形散热板—导风孔41—导风通道50—第一连接件71—固定凸起12—固定槽211—第二连接件72—多个出风孔的背灸气流通道。
119.本技术实施例中,坐桶10的底部可设有底座15,并且该多个进风孔可以均匀开设
在该底座15的四周边沿,该底座15的形状可以为圆角矩形,以使得坐桶10为圆角矩形的圆台形状。
120.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坐垫16,该坐垫16可以活动设置在坐桶10顶部的坐灸面,用于遮盖该坐灸面上所开设的加热口11。并且,在该坐垫16的表面可以设有多个透气孔,用于气流从坐桶10顶部的加热口11排出。相应的,该坐桶10顶部的坐灸面可以设有凹槽用来放置该坐垫16,并且对应该坐桶10的圆形坐灸面,该坐垫16也可以为圆形形状。
121.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可翻折的坐灸椅还可包括氛围灯90,该氛围灯90可以包括多颗pdt(photodynamic therapy)大灯珠,将该多颗pdt大灯珠环绕环形散热板设置在内胆40的第一凹槽42的底部,或对应环形散热板设置在第二凹槽43的内部,其可发出红光、激发活力。
122.本技术实施例中,内胆40的材质可以为耐高温材质。
123.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24.1.内置加热装置进行电加热,无明火快速升温,无烟雾困扰;
125.2.靠背与坐桶分离设计,通过一对连接臂相连接,可实现靠背绕坐桶翻转,方便折叠收纳,节约空间;
126.3.坐桶顶部设置的固定凸起可与靠背底部设置的固定槽相扣合,实现靠背在打开时的固定;
127.4.并且固定凸起开有出风口,导风通道通过该出风口可连通内胆与靠背,可在坐灸的同时实现背灸;
128.5.开关装置设置在导风通道中,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该导风通道,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开启背灸功能,给予用户更加人性化的体验;
129.6.导风通道中设置的导风风扇可保证靠背出风孔的出风量,避免影响背灸效果;
130.7.导风通道中设置的再加热装置可对通道中的气流进行二次加热,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31.8.加热装置采用环形散热板进行散热,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132.9.环形散热板表面设有多个散热孔辅助散热,并配合底部的风扇,在增强散热的同时提升进风量,提高艾灸效率。
13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