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麦类脱壳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类脱壳的结构。


背景技术:

2.小麦从麦穗上脱下后还需要进行砻谷步骤从而将麦壳分离开,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两根相向的具有速度差的胶辊对小麦端压搓撕来实现去壳,另一种是通过上下两个圆形磨盘的磨盘相对旋转搓撕实现去壳,在第二种方案中为了实现旋转采用的是类似偏心轮的方法,这样会导致旋转时磨盘不够稳定从而让接触面受力不均匀,脱壳的时候就会出现未充分脱壳或者是麦粒完整度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麦类脱壳的结构该结构能够让麦类等谷物脱壳时受力更均匀,脱壳更充分而不会使麦粒受损。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麦类脱壳的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端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方设置有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上磨盘位于下磨盘和所述进料斗之间,所述上磨盘和所述下磨盘之间相对转动,所述上磨盘呈倒漏斗状,所述上磨盘上部外壁与所述进料斗下部内壁紧密贴合且转动连接,所述下磨盘呈圆锥状且与所述进料斗、所述上磨盘位于同一中心轴上。
6.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上磨盘中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皮带传动组。
7.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磨盘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下磨盘底端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和连杆,所述底座外侧壁固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底座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上,另一端固设于所述下磨盘底面的外部。
9.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料斗下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内圈与所述上磨盘上部外壁滑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磨盘中部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限位部。
11.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圆轨,所述圆轨外端上下两侧设置有液压控制组,所述圆轨内端设置有滑轨,所述上磨盘(2)底端径向向外延伸出滑接部,所述滑接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磨盘下方设置有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接料盘,所述接料盘底侧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接料盘上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和所述接料盘之间通过设置有多个弹簧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筛选装置还包括偏心轮电机组,所述偏心
轮电机组输出端与所述筛网侧面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麦类脱壳的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端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方设置有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上磨盘位于下磨盘和所述进料斗之间,所述上磨盘和所述下磨盘之间相对转动,所述上磨盘呈倒漏斗状,所述上磨盘上部外壁与所述进料斗下部内壁紧密贴合且转动连接,所述下磨盘呈圆锥状且与所述进料斗、所述上磨盘位于同一中心轴上。支架固定了进料斗,上磨盘通过进料斗能够稳定的转动而不会产生倾斜,且倒漏斗状和圆锥状的上磨盘和下磨盘能够更加充分稳定的配合,麦类等谷物脱壳时受力更均匀,脱壳更充分而不会使麦粒受损。
16.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17.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麦类脱壳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轨的三维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筛选装置的俯视图。
21.图中:1、进料斗;2、上磨盘;3、下磨盘;4、第一电机;5、皮带传动组;6、底座;7、第二电机;8、第一轴承;9、连杆;10、第二轴承;11、限位部;12、滑槽;13、圆轨;14、液压控制组;15、滑轨;16、滑接部;17、接料盘;18、万向轮;19、筛网;20、弹簧;21、偏心轮电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4.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麦类脱壳的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端的进料斗1,进料斗1下方设置有上磨盘2和下磨盘3,上磨盘2位于下磨盘3和进料斗1之间,上磨盘2和下磨盘3之间相对转动,上磨盘2呈倒漏斗状,上磨盘2上部外壁与进料斗1下部内壁紧密贴合且转动连接,下磨盘3呈圆锥状且与进料斗1、上磨盘2位于同一中心轴上。结构上进料斗1稳定的固定在支架上,上磨盘2上部嵌入进料斗1下部,且紧密的贴合后上磨盘2在径向上稳定的固定住不会发生倾斜,上磨盘2的倒漏斗状和下磨盘3的圆锥状从立体上来说相对面积更大,转动时谷物在上磨盘2和下磨盘3之间从顶端开始受到摩擦至底端,接触
更加的充分且受力更均匀。
25.优选的,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4,上磨盘2中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皮带传动组5。为了避免偏心轴式的动力转动产生偏向的力,采用皮带传动组5对上磨盘2进行驱动转动。
26.进一步的,下磨盘3下方设置有底座6,底座6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输出端与下磨盘3底端固定连接。通过底座6固定的下磨盘3也能稳定通过第二电机7驱动转动。
27.其中,上磨盘2和下磨盘3转动的方向相反且速度不同以此撕裂谷外壳。
28.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轴承8和连杆9,底座6外侧壁固设有第一轴承8,第一轴承8的内圈与底座6外侧壁固定连接,连杆9的一端固设于第一轴承8的外圈上,另一端固设于下磨盘3底面的外部。通过连杆9的固定形成了三角的结构,从而能够让下磨盘3转动时更加稳定。
29.优选的,为了能让上磨盘2与进料斗1紧密贴合的同时还能转动,进料斗1下部设置有第二轴承10,第二轴承10的外圈与进料斗1固定连接,内圈与上磨盘2上部外壁滑动连接。
30.优选的,上磨盘2中部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限位部11。通过限位部11能让上磨盘2不会过度的往上而从进料斗1中伸出,让贴合部分进入灰尘而影响转动。
31.进一步的,支架上还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内设置有圆轨13,圆轨13外端上下两侧设置有液压控制组14,圆轨13内端设置有滑轨15,上磨盘2底端径向向外延伸出滑接部16,滑接部16与滑轨15滑动连接。上磨盘2底端的滑接部16转动时在滑轨15中滑动,能进一步的让上磨盘2更加稳定,还能够通过液压控制组14控制圆轨13从而控制上磨盘2在轴向上的位置。
32.优选的,下磨盘3下方设置有筛选装置,筛选装置包括接料盘17,接料盘17底侧设置有多个万向轮18,接料盘17上方设置有筛网19,筛网19和接料盘17之间通过设置有多个弹簧20固定连接。研磨后的谷物从上磨盘2和下磨盘3之间底部落至筛网19上通过筛网19将谷粒与谷壳分离开。
33.其中,为了能让筛网19摇晃筛分离出谷粒,筛选装置还包括偏心轮电机组21,偏心轮电机组21输出端与筛网19侧面固定连接,将万向轮18固定后偏心轮电机组21能带动筛网19摇晃,其中弹簧20让摇晃的力吸收转换而不会影响到下方连接的接料盘17和万向轮。
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