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变频柜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柜。


背景技术:

2.现代家居生活中,空调、洗衣机等都是每个家庭必不可缺的家用电器,但这些家用电器的耗电量是不可小觑的,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变频器,它将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起到了节能的作用。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是现代电机调速控制和节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器件之一。现有的变频设备其散热效果不够理想,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对一些发热量较大的功率器件进行有效散热,容易使变频器因温度过高而停机或损坏,不能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频柜散热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柜,包括柜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变频柜内的至少一个散热区;监测各所述散热区的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器;设于所述柜体内的至少一个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柜体内部的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至少一组且与各所述散热区一一对应的出风摆叶组件,所述出风摆叶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红外检测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变频柜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出风摆叶组件运动角度的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角度传感器。
7.进一步地,所述柜体还包括可开断的补风组件,所述补风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柜体内部的至少一个补风口。
8.进一步地,所述补风口设于相对于所述进风口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补风组件包括补风风道,所述补风风道一端与所述补风口连通,另一端为所述补风口。
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区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
1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摆叶组件包括一套驱动组件和至少一片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导风板。
1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在变频柜内的至少一个散热区,散热区对应有出风摆叶组件,通过检测到散热区的实际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值,控制与该散热区对应的出风摆叶组件对该区域及时散热,通过分区控制该散热区的出风摆叶组件及时摆动散热,实现了降低发热高的元器件所在范围内长时间发热对自身以及周围元器件造成的损害,同时也提高了变频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频柜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频柜的散热方式控制流程示意简图。
16.1、角度传感器;2、温度检测装置;3、控制器;4、阀门;5、出风摆叶组件;6、柜体;7、出风组件;8、补风风道;9、出风口;10、补风口;11、电子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18.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变频柜主要包括矩形的柜体6,柜体6内部设有若干个电子元器件11,在柜体6内部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出风组件7,出风组件7的数量可根据变频柜的实际尺寸自行选择,要求出风范围能够覆盖柜体6内即可;在柜体6的下端和侧壁上分别开设了至少一个出风口9,以与出风组件7形成气流。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出风组件7选用最常见的风扇。
20.出风组件7包括开设在柜体6内的进风口,本技术在进风口处设置了出风摆叶组件5,同时本技术还将柜体6内部分成了至少一个散热区,其中每一个散热区中包含了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11,在柜体6内部设置了对所有散热区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温度检测装置2;同时出风摆叶组件5的数量和散热区的数量一一对应,且与出风摆叶组件5距离最近的那个散热区即为对应关系,这样设置便于及时对各散热区及时散热,当存在某一个散热区的温度较高的时候,控制该散热区所对应的出风摆叶组件5在该散热区内摆动即可。
2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以每个散热区包含有一个电子元器件11为例,以一个电子元器件11为中心,以一定数值为半径的区域,即为散热区;而温度检测装置2采用红外检测装置,红外检测装置设置在柜体6内的顶部,转动红外检测装置实时扫描整个柜体6内部进行温度监测,且红外检测装置与一控制器3电连接,同时控制器3与所有出风摆叶组件5电连接,当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其中一个散热区的温度超过了预设温度值的时候,则向控制器3发出检测信号,控制器3则控制该散热区域对应的出风摆叶组件5开始在该散热区的范围内进行来回摆动,从而及时对该散热区进行散热,并且红外检测装置还能够检测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的散热区的总面积,并传递给控制器3中。
22.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在柜体6中设置了一个角度传感器1,传感器用于检测出风摆叶组件5的转动角度,角度传感器1和控制器3电连接,以实时反馈出风摆叶组件5的转动角度是否在散热区内,控制器3则根据散热区的位置对出风摆叶组件5进行调整。
23.进一步地,控制器3还可以根据散热区实际温度值于预设温度值的差值来控制出风摆叶组件5的摆动速度,例如:预设温度值选取在20

25度,当检测到散热区的实际温度每高于预设温度值3度的时候,控制器3则控制出风摆叶组件5频率增加(升频),以此来保障对散热区的散热速度够快。
24.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每个出风摆叶组件5包括一套驱动组件和至少一片与驱动组
件传动连接的导风板,即每组出风摆叶组件5都是独立运行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导风板,这些导风板通过一个曲轴同时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该输出轴转动便带动出风摆叶组件5的所有导风板同步转动。
25.进一步地,柜体6还包括一套补风组件,补风组件包括开设在柜体6内部的至少一个补风口10,且补风口10设置为由阀门4控制的可通断形式,补风组件用于通过补风口10对柜体6内部送风,从而在当柜体6内部电子元器件11发热严重,出风摆叶组件5难以起到显著的散热作用时,通过补风组件对变频柜内部进行通风,以达到全面散热的效果。
26.优选地,补风组件包括补风风道8,补风风道8的一端与补风口10连通,另一端连接一套送风组件,送风组件可以为一套单独设置的风扇或者风机,但为节省成本,本实施例中的送风组件借用出风组件7,即在出风组件7的出风口9处接通了一根管道作为补风风道8,管道内置在柜体6的侧壁中,并且在补风风道8内设置开关阀,控制器3控制开关阀的开关来对柜体6内进行补风。
27.优选地,本技术中的补风口10设置的数量不限,但补风口10的设置位置要求在柜体6内部相对进风口位置上,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对柜体6内部提供足够的风量,出风口9向柜体6的上部吹风,补风口10对柜体6的下部吹风,对柜体6内部进行全面的散热。
28.同时,当出风口9设置在柜体6的上部,那么位于柜体6内下部的电子元器件11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距离,因此散热效果不算最优,为此本技术中的补风口10还能够照顾到距离出风口9位置较远的电子元器件11,通过单独开启补风口10对柜体6内下方的部分电子元器件11进行散热。
29.本技术还具体提出了一种变频柜的散热方法,如图2所示:
30.当变频柜开机的时候,此时温度检测装置2开始实时监测柜体6内各散热区的实时温度,并判断是否有散热区的温度值超过了预设温度值;
31.若没有散热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此时出风组件7可以正常运行,但出风摆叶组件5不摆动,以对柜体6正常散热;或者出风组件7根本不运行,变频柜自然散热。
32.当有散热区的温度值超过了预设温度值的时候,那么此时控制器3则控制温度超过设定值的散热区所对应的出风摆叶组件5进行摆动,保证出风摆叶组件5的出风方向位于其各自对应的散热区内,并且根据散热区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值的差值控制出风摆叶组件5摆风速度,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值的差值越大,则控制出风摆叶组件5摆风速度越快;通过出风摆叶组件5加速在对应的散热区摆动,增加了散热面积,使得该散热区的热量及时、快速的散发。
33.而在散热区的温度值超过了预设温度值的时候,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判断步骤,即判断所有实际温度超过预设温度的散热区的面积之和大于是否大于300mm,当散热面积超过300mm的时候,此时单纯使用出风摆叶组件5进行散热已经作用甚微,因此可以开启补风口10,对柜体6进行全面散热。
34.而开启补风口10的同时,出风摆叶组件5既可以正常运行,也可以关闭,也就是说补风口10的设置能够对柜体6内部进行大面积的散热,而此时出风摆叶组件5的作用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出风摆叶组件5的开启与否并不关键,但是若同步开启出风摆叶组件5和补风口10,散热的速度也会更加快速。
35.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