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属于麻醉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医生在给病人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时,往往需要给病人进行麻醉,减轻病人的痛疼不适感,以便保证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在进行麻醉时,通常的做法是在进行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联合麻醉机维持麻醉状态,但是,由于麻醉机螺纹管较长和橡胶螺纹管沉重,很容易在麻醉过程中将气管导管带出或向一侧压迫、打折,给麻醉师的观察和操作带来许多困难;
3.现有的麻醉科导管装置一般利用夹板对导管进行夹持,由于一般麻醉注射药物袋会悬挂于患者一侧,因此连接麻醉药的导管会与注射在手臂的针头连接处打弯,而且有时医护人员移动导管位置也会使导管与注射针头的方向不一致,而一般固定装置的夹持部件多为直角,因此会导致导管与夹持部件的连接处打折,甚至导致麻醉药无法输送,影响正常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影响正常输送和治疗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6.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穿戴组件,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固定有半圆块,所述半圆块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有挡板,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半圆块的一侧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侧均匀滑动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皆固定有夹板,所述夹板靠近拉杆的一侧皆固定有弹簧,所述夹板的另一侧皆开设有凹槽。
7.优选的:所述穿戴组件包括环形气囊和充气手球,所述环形气囊位于固定环的内部,所述环形气囊的外侧设置有充气手球,且充气手球与环形气囊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加强条。
9.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的内壁均匀设置有防滑块,且防滑块为橡胶块。
10.优选的:所述夹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夹板皆为弧形夹板。
11.优选的:所述凹槽和弧形槽的内侧皆设置有增摩垫,且增摩垫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通过固定环、半圆块、固定柱、挡板、弧形槽、弧形板、滑孔、弹簧、夹板、凹槽和拉杆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将导管沿着弧槽放置,
因此可以满足导管任意改变方向而不会导致导管的打折,不会造成麻醉药的输送中断,同时可以对导管起到很好地固定作用,进而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性;通过环形气囊、充气手球和防滑块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利用气囊将该固定装置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不仅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而且气囊固定可以降低对手臂的压迫,避免一般绳子缠绕不方便且容易导致血液不流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支撑底座和加强条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提高固定装置在手术床的稳定性,防止手臂的位移转动影响医护人员注射的问题,同时可以防止手臂翻转导致针头脱落的问题,从而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圆块和弧形板的连接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和滑孔的连接示意图。
17.图中:1、固定环;2、穿戴组件;3、半圆块;4、固定柱;5、挡板;6、弧形槽;7、弧形板;8、滑孔;9、弹簧;10、夹板;11、凹槽;12、拉杆;13、环形气囊;14、充气手球;15、防滑块;16、支撑底座;17、加强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19.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1,固定环1的内部设置有穿戴组件2,固定环1的顶部固定有半圆块3,半圆块3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顶部固定有挡板5,固定柱4的外侧开设有弧形槽6,半圆块3的一侧固定有弧形板7,弧形板7的外侧开设有滑孔8,滑孔8的内侧均匀滑动有拉杆12,拉杆12的一端皆固定有夹板10,夹板10靠近拉杆12的一侧皆固定有弹簧9,夹板10的另一侧皆开设有凹槽11。
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穿戴组件2包括环形气囊13和充气手球14,环形气囊13位于固定环1的内部,环形气囊13的外侧设置有充气手球14,且充气手球14与环形气囊13相连通,将固定环1套在患者手臂的外侧,开始挤压充气手球14,对环形气囊13内进行充气,直至环形气囊13与患者手臂紧密贴合后,停止挤压充气手球14,即可完成装置整体在手臂的穿戴,利用气囊将该固定装置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不仅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而且气囊固定可以降低对手臂的压迫,避免一般绳子缠绕不方便且容易导致血液不流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环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底座16,支撑底座16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加强条17,支撑底座16的底部为平面,且底部面积大,患者手臂不易导致装置整体翻动,同时加强条17增加与床垫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固定环1整体不易滑动,提高了固定装置在手术床上的稳定性,防止手臂的位移转动影响医护人员的注射工作,同时可以防止手臂翻转导致针头脱落的问题,从而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环形气囊13的内壁均匀设置有防滑块15,且防滑块15为橡胶块,增加手臂与装置直接的摩擦力,提高穿戴的牢固性。
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夹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夹板10皆为弧形夹板,弧形夹板很好地贴合在导管的外侧,防止对导管的挤压。
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凹槽11和弧形槽6的内侧皆设置有增摩垫,且增摩垫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增加与导管外侧的摩擦力,防止导管的滑动。
25.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26.步骤1:将固定环1套在患者手臂的外侧,开始挤压充气手球14,对环形气囊13内进行充气,直至环形气囊13与患者手臂紧密贴合后,停止挤压充气手球14,即可完成装置整体在手臂的穿戴;
27.步骤2:麻醉药注射针头插入患者手臂后,拉动拉杆12,拉杆12带动夹板10,夹板10与固定柱4的距离拉开后,将针头连接的导管放置在弧形槽6内,再根据导管的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导管为弯折状),将夹板10横向滑动至需要夹持的位置,而后松开拉杆12,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夹板10弹回对导管进行夹持固定;
28.步骤3:支撑底座16的底部为平面,且底部面积大,患者手臂不易翻动,同时加强条17增加与床垫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固定环1整体不易滑动。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