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的麻醉科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麻醉科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而麻醉学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并保证患者安全。临床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其中,全身麻醉可以采用吸入式麻醉的方式,以此达到麻醉药量在最大程度上的控制。而吸入式麻醉主要依靠吸入辅助装置来帮助医生将麻醉药以一定配比按照气体的形式来方便患者吸入。
3.公开号为cn2038526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储存高浓度吸入麻醉气体移动麻醉装置,其包括面罩,面罩通过连接软管硬质接头与连接软管一端相连,连接软管另一端与连接软管硬质管相连,连接软管硬质管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硬质管开关固定左边缘和连接硬质管开关固定右边缘,连接硬质管开关固定左边缘和所述连接硬质管开关固定右边缘中央设有开关旋转面,开关旋转面上设有开关旋转盘,开关旋转盘上设有开关旋转通气指向标,开关旋转盘连接开关内通气道,连接软管硬质管后端连接充气囊延长软质固定连接管,充气囊延长软质固定连接管连接储存麻醉气体囊,储存麻醉气体囊后端设有充入气体软管,充入气体软管连接充入气体连接软管一端,充入气体连接软管另一端连接充入气体连接气囊硬质管。该装置虽然设置有充气囊,但其输入的气体固定,无法人为进行合理配比和调节,同时由于充气囊两端的通透而使气体无法做到完全像患者口鼻处流动。同样,能够控制气体流动的公开号为cn2085741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麻醉效果反馈功能的小儿吸入麻醉装置,小儿吸入麻醉装置包括:面罩、麻醉剂挥发器、呼气通道、单向阀、弹性缓冲袋、供气通道、供气阀、储气瓶、麻醉效果监测仪、数据发送装置以及远程服务器,上述装置由于单一麻醉气体的作用,产生的麻醉效果单一,无法针对不同年龄或体积的人群进行麻醉调节,因此即使能够收集数据,其收集的数据也不具备广谱性。
4.而针对可调节的吸入式麻醉装置,公开号为cn2116347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吸入式麻醉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橡胶塞、第二橡胶塞、第三橡胶塞和弹性袋,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储存箱,麻醉药管道主体远离储存箱的一端安装有主管道,麻醉药管道主体边侧的主管道上设置有吸气管道,其内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塞,麻醉药管道主体和吸气管道的内部皆安装有第三橡胶塞,滑槽通过滑块安装有活动板,装置仓的内部轴承安装有丝杆。该装置体积庞大,使用复杂且不易清理,同时麻醉药品和外部气体容易产生混合不均匀的效果。
5.由于麻醉药品和外部气体在混合过程中极易出现混合气体的位置一端麻醉药品浓度高,一端外部气体浓度高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调节的麻醉科用注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
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包含输入单元,其能够输入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输出单元,其能够输出麻醉药品的混合物;和传送单元,其能够混合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传送单元两端分别连接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传送单元包含能够储存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的球囊和允许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单向阀,球囊按照允许经加热组件加热后的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进出的方式设置于加热组件和单向阀之间。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球囊的进气口端密封连接加热组件,球囊的出气口段密封连接单向阀。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球囊通过加热组件与输入单元连接,加热组件包含能够加热通过的气体的加热片。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球囊按照能够改变其混合腔容积的方式通过外力发生弹性形变,当混合腔容积减少时,混合腔内的药品自单向阀向伸缩管移动,当混合腔容积增加时,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自输出单元导入球囊。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加热片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允许气体或液体流动的加热片通孔。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入单元、传送单元和输出单元之间通过伸缩管连接,伸缩管设置有能够允许气体进出与通过的空腔。
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入单元包含接收外部气体和排出注射装置内气体的双向阀门,双向阀门能够单向选择开启外部气体进口或排气口,双向阀门还能够同时开启外部气体进口和排气口。
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入单元还包括麻醉药瓶,麻醉药瓶的瓶口能够通过连通管与双向阀门连接并构成一个能够容纳并输送外部气体与麻醉药品至传送单元的流动空腔。
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麻醉药通过麻醉药瓶设置的泵将麻醉药雾化后通过麻醉药进气口进入流动空腔。
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出单元包含连通传送单元的口鼻罩,口鼻罩能够覆盖患者口部和鼻部。
1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出单元还包括药物浓度检测组件,药物浓度检测组件按照能够检测混合气体导入伸缩管内部的麻醉气体的浓度的方式与伸缩管连接。
18.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麻醉科用注射装置,本装置通过设置双向阀门、单向阀门和加热片,通过气流对冲和高温促进气体流动的方式增加外部气体与麻醉药品的流动程度,从而加速两者的混合,避免出现同一空间外部气体和麻醉药品浓度不均一和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19.(1)通过设置的双向阀门的外部气体进口使外部气体能够进入或不进入该装置内
部,从而使麻醉药混合气体的浓度变得可控;
20.(2)通过在混合腔前进气口处设置加热片,从而提高通过的气体或液体的温度,加速外部气体和麻醉药品在混合腔内的混合速度;
21.(3)通过在传送混合气体的通道中设置单向阀,使麻醉药品混合物仅能够按照输入单元向输出单元方向流动,而不受患者呼吸作用使受污染的吐息被吹回混合腔内,从而污染麻醉药品。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麻醉药瓶与连通管结合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列表
26.100:输入单元
ꢀꢀꢀꢀꢀꢀꢀꢀꢀꢀꢀꢀꢀꢀꢀꢀꢀꢀꢀꢀꢀꢀꢀꢀꢀ
200:传送单元
27.300:输出单元
ꢀꢀꢀꢀꢀꢀꢀꢀꢀꢀꢀꢀꢀꢀꢀꢀꢀꢀꢀꢀꢀꢀꢀꢀꢀ
110:口鼻罩
28.120:药物浓度检测组件
ꢀꢀꢀꢀꢀꢀꢀꢀꢀꢀꢀꢀꢀꢀꢀꢀꢀ
210:伸缩管
29.220:单向阀
ꢀꢀꢀꢀꢀꢀꢀꢀꢀꢀꢀꢀꢀꢀꢀꢀꢀꢀꢀꢀꢀꢀꢀꢀꢀꢀꢀ
230:球囊
30.240:加热组件
ꢀꢀꢀꢀꢀꢀꢀꢀꢀꢀꢀꢀꢀꢀꢀꢀꢀꢀꢀꢀꢀꢀꢀꢀꢀ
310:双向阀门
31.320:麻醉药瓶
ꢀꢀꢀꢀꢀꢀꢀꢀꢀꢀꢀꢀꢀꢀꢀꢀꢀꢀꢀꢀꢀꢀꢀꢀꢀ
330:连通管
32.231:混合腔
ꢀꢀꢀꢀꢀꢀꢀꢀꢀꢀꢀꢀꢀꢀꢀꢀꢀꢀꢀꢀꢀꢀꢀꢀꢀꢀꢀ
241:加热片
33.242:气泵
ꢀꢀꢀꢀꢀꢀꢀꢀꢀꢀꢀꢀꢀꢀꢀꢀꢀꢀꢀꢀꢀꢀꢀꢀꢀꢀꢀꢀꢀ
311:外部气体进口
34.312:排气口
ꢀꢀꢀꢀꢀꢀꢀꢀꢀꢀꢀꢀꢀꢀꢀꢀꢀꢀꢀꢀꢀꢀꢀꢀꢀꢀꢀ
321:麻醉药进气口
35.322:螺纹
ꢀꢀꢀꢀꢀꢀꢀꢀꢀꢀꢀꢀꢀꢀꢀꢀꢀꢀꢀꢀꢀꢀꢀꢀꢀꢀꢀꢀꢀ
323:瓶口
36.324:通道管路
ꢀꢀꢀꢀꢀꢀꢀꢀꢀꢀꢀꢀꢀꢀꢀꢀꢀꢀꢀꢀꢀꢀꢀꢀꢀ
331:流动空腔
37.332:螺槽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包含输入单元100、传送单元200和输出单元300,传送单元200两端分别连接能够输入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的输入单元100和能够输出麻醉药品混合物的输出单元300,其中,传送单元200包含加热片241、球囊230和单向阀220,加热组件240与单向阀220分别设置于球囊230两端。麻醉药品和外部气体能够按照经过加热组件240加热后进入球囊230,而后通过单向阀220进入伸缩管210的顺序自输入单元100通过传送单元200后进入输出单元300。输入单元100、输出单元300和传送单元200密封连接。球囊230能够是弹性囊,其包含例如硅等弹性材料构成,以此形成可通过外
力如手动等方式进行弹性形变的混合腔231。球囊的进气口端密封连接加热组件,球囊的出气口段密封连接单向阀。第一方向为自输入单元向输出单元的方向。
4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单向阀220递送气体的方向为自输入单元100向输出单元300。优选地,单向阀220能够是非控制型的止回阀。单向阀220用于避免口鼻罩110中患者的呼气混入输入单元100的麻醉药品混合气体而污染药品,同时呼气返回传送单元200也会使药品检测浓度组件检测的麻醉药品混合气体的浓度值不准确。单向阀220型号能够是cvb0.g34.0n.000。单向阀220使球囊230实现仅能通过输入单元100的气体输入涨大。
4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入单元100、传送单元200和输出单元300之间通过伸缩管210连接,伸缩管210设置有能够允许气体进出与通过的空腔。伸缩管210能够是长度延长的中空长管。优选地,伸缩管210能够是医疗级双壁波纹管。
4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球囊230通过加热组件240与输入单元100连接,加热组件240包含能够加热通过的气体的加热片241。优选地,加热片241能够是铜制或陶瓷加热片,通过设置的充电设备或电池或储蓄电池设备进行热度提升。铜制加热片能够是设置有通孔的网状。陶瓷加热片241能够是设置有通孔的马蜂窝状。加热组件240还能够包含加强气体流动的气泵242。气泵242能够强制吸收连通管330和/或球囊230内的气体,并施加一定的力度将其喷射入球囊230内,从而增加球囊230内的气体流动。
4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球囊230按照能够改变其混合腔231容积的方式通过外力发生弹性形变,当混合腔231容积减少时,混合腔231内的药品自单向阀220向伸缩管210移动,当混合腔231容积增加时,麻醉药品与外部气体自输出单元300导入球囊230。
4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加热片241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允许气体或液体流动的加热片241通孔。优选地,通孔能够是任意几何图形。
4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入单元100包含接收外部气体和排出注射装置内气体的双向阀门310,双向阀门310能够单向选择开启外部气体进口311或排气口312,双向阀门310还能够同时开启外部气体进口311和排气口312。优选地,双向阀门310能够是如公开号为cn106351907b的中国专利内描述的双向阀门310。其还能够是一个设置有半椭圆密封盖的通孔,通过控制密封盖的左右密封或处于中间的全开状态,使连接双向阀门310的排气口312和外部气体进口311能够选择性的开启,其包含单开排气口312,单开外部气体进口311或双开排气口312和外部气体进口311。排气口312能够是用于将球囊230和连通管330内的气体排出,排气口312能够连接外部的抽气泵242,以保证麻醉气体不会大量泄露。
4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入单元100还包括麻醉药瓶320,麻醉药瓶320的瓶口323能够通过连通管330与双向阀门310连接并构成一个能够容纳并输送外部气体与麻醉药品至传送单元200的流动空腔331。麻醉气体和外部气体的进入流动方向能够以其在连通管330内直线相交的设置方式形成冲击。优选地,麻醉药瓶320能够在纵向设置于连通管330的上部或下部,设置有外部气体进口311的双向阀门310在横向方向设置于连通管330末端,使外部气体进口311与麻醉药瓶320形成垂直角度。麻醉药瓶320内部设置有传送雾化麻醉药品的通道管路324,管路延伸至连通管330内部,其设置于连通管330内部的端口为麻醉药进气口321
4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麻醉药通过麻醉药瓶320设置的泵将麻醉药雾化后通过麻醉药进气口321进入流动空腔331。麻醉药瓶320的瓶口323设置有与连通管330的螺槽332
匹配的螺纹322,瓶口323设置有密封圈。麻醉药瓶320内选择性的储存挥发性麻醉药。设置于麻醉药瓶320和连通管330之间的泵能够吸入麻醉药瓶320中储存的麻醉药,并通过设置于麻醉药进气口321的喷嘴将雾化后的麻醉药喷射入流动空腔331。泵能够是超声发生器,以将麻醉药超声为小分子进行雾化。
4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出单元300包含连通传送单元200的口鼻罩110,口鼻罩110能够覆盖患者口部和鼻部。口鼻罩110能够以凸起帽状的形态存在,同时口鼻罩110通过连通的延伸管与传送单元200连接,同时口鼻罩110和延伸管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出气的通孔。优选地,通孔设置有多个。
5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出单元300还包括药物浓度检测组件120,药物浓度检测组件120按照能够检测混合气体导入伸缩管210内部的麻醉气体的浓度的方式与伸缩管210连接。优选地,药物浓度检测组件120通过内置的浓度传感器进行主流式浓度检测,即从传送单元200导出的麻醉药品混合气体在药物浓度检测组件120中对气体中的麻醉药品浓度进行检测。
5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药物浓度检测组件120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能够显示麻醉气体的浓度值。优选地,显示屏能够是型号为ug

9664hddag01的彩色屏。
5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口鼻罩110佩戴与患者口鼻处,同时打开药物浓度检测组件120和加热片241。而后打开外部气体进口311,并通过外部气体进口311输送氧气或气体进入混合腔231,并安装麻醉药瓶320。气体通过加热片241进入混合腔231,混合腔231通过收缩和涨大接收外部气体和麻醉药品同时输出麻醉药混合气体,麻醉药混合气体在经过药物浓度检测组件120后通过口鼻罩110以气体形态进入患者口鼻内部。
53.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