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吊床架和具有该吊床架的吊床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床架和具有该吊床架的吊床。


背景技术:

2.吊床通常可进行收折,常用于户外旅游、庭院休闲以及野外宿营等场合,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3.针对当前的吊床,其收折后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使得产品的包装费用和运输费用都较高,不利于搬运至户外,影响用户体验。
4.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折叠后体积较小,方便搬运的吊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床架和具有该吊床架的吊床,其收折后体积较小,且搬运方便。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床架,包括两组分别位于两侧且相互连接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第五杆和第六杆,其中:
7.所述第一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杆的底端和所述第四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四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杆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三杆的底端和所述第四杆的底端的上方;
8.所述第一杆的底端和所述第五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底端和所述第六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杆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六杆设有第二定位槽;
9.所述第三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搭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四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可搭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槽。
10.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床架,通过将第一杆的顶端和第二杆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三杆的底端和第四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且第一杆和第三杆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呈双交叉结构,同时利用第一杆的底端和第五杆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二杆的底端和第六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杆、第二杆、第五杆和第六杆呈w字形,而第三杆和第四杆呈v字形,这样一来,在收折时可以极大的减小吊床架的体积,确保搬运方便。与此同时,相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滑动结构(诸如第三杆可在第五杆上滑动的情形,第三杆和第五杆之间需要进行解锁和锁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床架通过转动来收折与打开的方式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在滑动时无需对第三杆和第五杆的位置进行解锁。
11.可选地,两根所述第五杆的顶端和/或两根所述第六杆的顶端可拆卸地设有横撑管。
12.可选地,所述第五杆和所述第六杆由下自上朝向外侧延伸。
13.可选地,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五杆顶端的调节管和支撑管,所述调节管的高度可调,所述调节管的顶端和所述支撑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棚管,所述顶棚管中滑动连接有套接管。
14.可选地,所述顶棚管和所述套接管沿着面向所述第六杆的方向延伸。
15.可选地,两根所述套接管之间设有支撑条。
16.可选地,所述调节管和/或所述支撑管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杆。
17.可选地,两组所述连杆组件之间设有两组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第一交叉管和第二交叉管,一组所述第一交叉管和所述第二交叉管两者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五杆之间的脚垫上,且所述第一交叉管和所述第二交叉管两者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连接处;
18.另一组所述第一交叉管和所述第二交叉管两者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六杆之间的脚垫上,且所述第一交叉管和所述第二交叉管两者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第四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连接处。
19.可选地,两组所述连杆组件对称设置,且一组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三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五杆四者与所述第二杆、所述第四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六杆四者对称设置。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床,包括上述的吊床架。
21.可选的,吊床架还可设置遮阳棚,即在第五杆的顶端设置调节管和支撑管,调节管的高度可调,从而调节遮阳角度,调节管的顶端和支撑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棚管,顶棚管中滑动连接有套接管,通过套接管相对于顶棚管的滑动,从而调节遮阳面积,此外,遮阳棚可以进行收折,方便搬运和存储。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吊床架的吊床,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将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床架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床架在遮阳棚收折时的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床架在拆除两根横撑管时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床架在整体收折时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床架在整体收折后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床架的遮阳棚的示意图;
31.其中:
32.第一杆1、第二杆2、第三杆3、第一连杆31、第四杆4、第二连杆41、第五杆5、第一定
位槽51、第六杆6、第二定位槽61、第一交叉管7、第二交叉管8、横撑管9、调节管10、支撑管11、顶棚管12、套接管13、支撑条14。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床架,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7所示,包括两组分别位于两侧且相互连接的连杆组件,两组连杆组件可相互靠近和远离,从而实现收折和展开。
36.针对每一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1、第二杆2、第三杆3、第四杆4、第五杆5和第六杆6,第一杆1和第二杆2形成∧形状,第一杆1的顶端和第二杆2的顶端转动连接,且第一杆1和第二杆2两者可对称设置。
37.第五杆5的底端和第一杆1的底端转动连接,第六杆6的底端和第二杆2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五杆5和第六杆6由下自上朝向外侧延伸,即第一杆1、第二杆2、第五杆5和第六杆6四者形成w形,且第一杆1、第二杆2、第五杆5和第六杆6四者可对称设置。
38.第三杆3和第四杆4形成v形,第三杆3和第四杆4可对称设置,第三杆3的底端和第四杆4的底端转动连接,且第三杆3的中间部位和第一杆1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第四杆4的中间部位和第二杆2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杆1的顶端和第二杆2的顶端位于第三杆3的底端和第四杆4的底端上方;这样一来,第一杆1、第二杆2、第三杆3、第四杆4、第五杆5和第六杆6可实现同步展开和收折。
39.第五杆5设有第一定位槽51,第六杆6设有第二定位槽61;第一定位槽51可具体为金属管件,第一定位槽51包括套设在第五杆5的卡箍以及用于支撑第一连杆31的槽体,槽体位于第五杆5的内侧。
40.类似的,第二定位槽61包括套设在第六杆6的卡箍以及用于支撑第二连杆41的槽体,槽体位于第六杆6的内侧。
41.第三杆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1,第四杆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1,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41两者可对称设置。
42.当吊床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31搭接并固定于第一定位槽51,第二连杆41搭接并固定于第二定位槽61。
43.可以看出,第一定位槽51和第二定位槽61两者对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41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41运动至极限位置之外。
44.说明书附图1示出了吊床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第三杆3和第一连杆31之间可看做是一根直杆,第三杆3和第一连杆31之间的转动连接件位于下方,此时第一连杆31的端部和第三杆3的端部相抵,第一连杆31相对于第三杆3无法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即附图1的状态即为第三杆3和第一连杆31之间的极限位置状态,且在第一定位槽51的作用下,第一连杆31的位置固定,即第三杆3、第一连杆31和第五杆5的位置固定;与之类
似地,第四杆4、第二连杆41和第六杆6的位置固定。
45.当需要收折时,可参考说明书附图5所示,按照附图5中的箭头方向运动,即控制第一杆1和第二杆2之间的角度变小,第一连杆31相对于第一定位槽51转动,第一连杆31和第一定位槽51可通过铆接方式连接。
46.第二连杆41相对于第二定位槽61转动,第三杆3和第四杆4之间的角度也会变小,当第一连杆31脱离第一定位槽51时,第一连杆31相对于第三杆3可逆时针旋转,将第一连杆31和第三杆3折叠;第四杆4和第二连杆41的折叠方式与上述类似,本文不再展开。
47.为了实现两组连杆组件之间的位置固定,还可以在两根第五杆5的顶端之间设有横撑管9,横撑管9可相对于第五杆5拆卸;此外,两根第六杆6的顶端之间也可设有横撑管9。
48.为了实现遮阳效果,每一组连杆组件还可包括调节管10和支撑管11,调节管10和支撑管11的底端设于第五杆5的顶端,调节管10的高度可调,调节管10的顶端和支撑管1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棚管12,顶棚管12中滑动连接有套接管13。
49.调节管10可设有多挡高度调节,例如将调节管10设置为相互嵌套的两个套管,位于外侧的套管设有多个螺孔,位于内侧的套管设有一个螺孔,通过控制内侧套管的螺孔分别和外侧套管不同的螺孔同轴后,将螺栓穿设两个螺孔,从而固定调节管10的高度,此时顶棚管12和套接管13会以支撑管11的顶端为轴旋转,从而调节遮阳的角度。当然,针对两个套管的相互嵌套方式,还可以采用诸如弹销和凹槽的配合方式,利用弹销插嵌于凹槽中实现两个套管的固定,当需要将两个套管分离时,可将弹销从凹槽中脱离。
50.再有,通过套接管13相较于顶棚管12的滑动可以调节遮阳的面积,且两根套接管13之间还设有支撑条14,从而确保两根套接管13之间的位置固定,实现遮阳效果的可靠。
51.支撑条14的个数可具体为四根,四根支撑条14两两共线设置,共线设置的两根支撑条14转动连接,且四根支撑条14转动连接于套接管13,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在收拢时,由四根支撑条14和两根套接管13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向下收折,参考说明书附图4所示。
52.当然,调节管10和支撑管11的底端还可转动连接于第五杆5的顶端,从而进一步调节遮阳的角度,调节管10和支撑管11两者安装于第五杆5,方便搬运和收纳。当遮阳棚收折后,还可用绑带暂时固定于第五杆5。
53.顶棚管12和套接管13沿着面向第六杆6的方向延伸,以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方位为例,顶棚管12和套接管13两者朝向右侧延伸,吊床架的大部分杆件均位于右侧,如此设置,顶棚管12和套接管13上的遮阳布等材料能够遮挡于使用者的上方,有利于提升遮挡效果。
54.如此设置的吊床架,在需要收折时,首先将对遮阳部分进行收折,此时需要先从第五杆5的卡扣上拔出来,进而使得套接管13和支撑管11重合,且调节管10和套接管13重合,这样即可降低遮阳部分的占地面积。
55.两组连杆组件之间设有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一根第一交叉管7和一根第二交叉管8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一根第一交叉管7和一根第二交叉管8为一组,两组连杆组件之间可设置有两组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即设置两根第一交叉管7和两根第二交叉管8。
56.针对一组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来说,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两者的中间部位可铰接设置。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两者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第一杆1和第五杆5之间的脚垫上,即第一杆1的底端和第五杆5的底端可铰接于脚垫。
57.脚垫共有四个,其中两个脚垫转动连接有第一杆1和第五杆5,可记为前脚垫,另外两个角度转动连接有第二杆2和第六杆6,可记为后脚垫,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两者的底端分别铰接于不同的前脚垫上。
58.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两者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第三杆3和第一连杆31之间的连接处;如上文提及,第三杆3和第一连杆31之间可采用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59.转动连接件共有四个,其中两个转动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三杆3和第一连杆31,可记为前转动连接件,另外两个转动连接件用于连接第四杆4和第二连杆41,可记为后转动连接件;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两者的顶端可分别铰接于不同的前转动连接件。
60.与上述类似地,针对另一组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两者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后脚垫上,且第一交叉管7和第二交叉管8两者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不同的后转动连接件。
6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吊床架的吊床,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吊床架,吊床还可包括设置在吊床架上的布料等,吊床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6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6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床架和具有该吊床架的吊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