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角度核磁共振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检查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角度核磁共振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影响。现有的核磁共振检查装置检测角度不够全面,导致检测的效果不准确,容易误诊,并且现有的核磁共振检查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快速的移动,且移动过程中不能对移动时的震动进行消除,导致装置容易发生损坏,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多角度核磁共振检查装置。
3.专利号cn201711259528.0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不易固定,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等问题,包括床体,床体上下滑动连接有垫板,垫板前侧设有第一夹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垫板前侧左右滑动套接,床体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前端螺纹连接有前夹板,第一转动轴固定有第一导轨,第一丝杆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不完全齿轮,垫板后侧对称设有相同的第二夹紧机构,床体左端滑动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同轴转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上固定有发条盒,第一齿轮内设有棘齿,棘齿啮合有转动盘,驱动轴对称设有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
4.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该装置检测角度不够全面,导致检测的效果不准确,容易误诊,所以还需要进行改进;2、该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快速的移动,且移动过程中不能对移动时的震动进行消除,导致装置容易发生损坏,所以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核磁共振检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使用时检测角度不够全面,导致检测的效果不准确,容易误诊的情况以及在使用时无法快速的移动,且移动过程中不能对移动时的震动进行消除,导致装置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角度核磁共振检查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动力齿,所述动力齿外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c,所述传动齿c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b,所述传动齿b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a,所述传动齿a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角度环,且所述角度环的右侧转动连接在安装盒的内部,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躺板的一端,所述角度环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躺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下方,所述角度环的外侧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调节装置的一端,所述调节装置另一端可拆卸有检测环。
7.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电机a、螺纹杆和推杆,所述调节装置的右侧内部固定
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杆的一端,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检测环的右侧,通过安装有调节装置,在检测时若病人的身高较高,导致平躺时检测的区域过小,此时可以通过外部电源给调节装置内部的电机a通电,电机a在工作时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带动外侧的螺纹套在外侧移动和转动,螺纹套移动时带动左侧的连接的推杆向外侧移动,从而调动推杆左侧的检测环在躺板的外侧横向移动,扩大了检测的区域,提高了检测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的内部上下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的上下两侧,在螺纹套在螺纹杆外侧移动时,同时会带动限位杆跟随移动,限位杆移动时带动另一端的限位块在限位槽内部移动,对螺纹套的转动进行限制,提高了推杆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下方四周开设有支架槽,所述支架槽的内部两侧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部上方可拆卸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的一端,所述阻尼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安装板,阻尼减震弹簧可以在装置运行时,产生震动时将震动抵消,阻尼减震弹簧内的活塞上下移动,阻尼减震弹簧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装置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提高了装置的运行和移动时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移动轮,通过在安装板下方安装移动轮,在后续需要移动时,推动装置整体,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装置整体进行快速的移动,提高了使用效果。
11.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且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限位套的内部。推杆移动时,在限位套内部进行滑动,限位套对其进行限制,防止其出现偏移,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电机a、电机b和检测环的电力输入端皆与外部电源的电力输出端呈电性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安装盒、检测环和调节装置,在检测时,首先需要病人躺在躺板的上方,随后通过外部电源给检测环通电,检测环工作,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此时通过外部电源给安装盒内部的电机b通电,电机b在工作时带动动力齿转动,动力齿转动时带动外侧的啮合连接的传动齿c转动,传动齿c转动带动外侧啮合连接的传动齿b转动,传动齿b转动带动连接杆跟随转动,连接杆则带动左侧的传动齿a转动,传动齿a带动外侧啮合的角度环在躺板外侧转动,带动调节装置以及检测环,进行转动,使得可以全方位进行检测,检测更加全面,在检测时若病人的身高较高,导致平躺时检测的区域过小,此时可以通过外部电源给调节装置内部的电机a通电,电机a在工作时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带动外侧的螺纹套在外侧移动和转动,螺纹套移动时带动左侧的连接的推杆向外侧移动,从而调动推杆左侧的检测环在躺板的外侧横向移动,扩大了检测的区域,提高了检测的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支架槽和减震槽,在后续使用中,当需要对装置整体进行
移动时,可以推动安装座,安装座带动下方的支架槽内部安装板下方的移动轮转动,移动轮转动带动装置整体移动,提高了实用性,在移动过程中产生颠簸时,安装板的两侧在减震槽内部上下滑动,抵紧上方的阻尼减震弹簧,阻尼减震弹簧产生作用,阻尼减震弹簧内的活塞上下移动,阻尼减震弹簧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装置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提高了装置的运行和移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震槽和支架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安装座;2、安装盒;3、角度环;4、调节装置;5、安装槽;6、躺板;7、检测环;8、传动齿a;9、减震槽;10、支架槽;11、连接杆;12、推杆;13、限位套;14、限位槽;15、限位块;16、限位杆;17、电机a;18、螺纹杆;19、螺纹套;20、传动齿b;21、传动齿c;22、电机b;23、动力齿; 24、移动轮;25、安装板;26、阻尼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解决在使用时检测角度不够全面,导致检测的效果不准确,容易误诊的情况以及在使用时无法快速的移动,且移动过程中不能对移动时的震动进行消除,导致装置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核磁共振检查装置。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核磁共振检查装置,包括安装座 1,安装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盒2,安装盒2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 b22,电机b22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动力齿23,动力齿23外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c21,传动齿c21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b20,传动齿b2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的一端,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a8,传动齿a8 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角度环3,且角度环3的右侧转动连接在安装盒2的内部,安装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躺板6的一端,角度环3内部开设有安装槽5,且躺板 6的位于安装槽5的内部下方,角度环3的外侧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调节装置 4的一端,调节装置4另一端可拆卸有检测环7,通过安装有调节装置4可以对检测环7进行快速的在躺板6的外侧进行横向移动,提高了检测区域,电机b22 带动动力齿23以及角度环3进行转动,提高了检测的角度,使得检测效果更好。
24.本实施例中,在检测时,首先需要病人躺在躺板6的上方,随后通过外部电源给检测环7通电,检测环7工作,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此时通过外部电源给安装盒2内部的电机b22通电,电机b22在工作时带动动力齿23转动,动力齿23转动时带动外侧的啮合连接的传动齿
c21转动,传动齿c21转动带动外侧啮合连接的传动齿b20转动,传动齿b20转动带动连接杆11跟随转动,连接杆 11则带动左侧的传动齿a8转动,传动齿a8带动外侧啮合的角度环3在躺板6 外侧转动,带动调节装置4以及检测环7,进行转动,使得可以全方位进行检测,检测更加全面,在检测时若病人的身高较高,导致平躺时检测的区域过小,此时可以通过外部电源给调节装置4内部的电机a17通电,电机a17在工作时带动螺纹杆18转动,螺纹杆18转动时带动外侧的螺纹套19在外侧移动和转动,螺纹套19移动时带动左侧的连接的推杆12向外侧移动,从而调动推杆12左侧的检测环7在躺板6的外侧横向移动,扩大了检测的区域,在后续使用中,当需要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时,可以推动安装座1,安装座1带动下方的支架槽 10内部安装板25下方的移动轮24转动,移动轮24转动带动装置整体移动,提高了实用性,在移动过程中产生颠簸时,安装板25的两侧在减震槽9内部上下滑动,抵紧上方的阻尼减震弹簧26,阻尼减震弹簧26产生作用,阻尼减震弹簧 26内的活塞上下移动,阻尼减震弹簧26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装置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提高了装置的运行和移动时的稳定性。
25.实施例2
26.请参阅图1

4,调节装置4包括电机a17、螺纹杆18和推杆12,调节装置 4的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a17,电机a17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9,螺纹套19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杆12的一端,推杆12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检测环7的右侧,调节装置4可以及时的调节检测环7的横向位置,提高了检测区域和效果,调节装置4的内部上下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6的一端,限位杆16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螺纹套19的上下两侧,限位块15配合限位杆16在限位槽14内部滑动,提高了螺纹套19 运行时的稳定,安装座1的下方四周开设有支架槽10,支架槽10的内部两侧开设有减震槽9,减震槽9的内部上方可拆卸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26的一端,阻尼减震弹簧26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安装板25,阻尼减震弹簧26可以对装置整体运行以及移动过程中的震动进行抵消,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安装板25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移动轮24,移动轮24则可以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提高了使用便捷性,调节装置4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13,且推杆12滑动连接在限位套13的内部,限位套13可以对推杆12在推动过程中进行显示,提高了推杆12运行时稳定性。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