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正畸治疗自锁托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2.正畸治疗是牙科领域的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分支学科,主要是针对牙齿、颌骨、面部畸形进行矫治,通过在口腔内部固定正畸矫治器来逐渐恢复患者的正常咬合功能。托槽是正畸矫治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粘接于前牙、尖牙、前磨牙上,正畸治疗通过将弓丝安装在托槽的槽沟内,引导错位的牙齿移动达到理想的位置。
3.自锁托槽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托槽的自锁结构替代传统结扎方式,减小正畸矫治器内部的摩擦力,使矫治效率显著增加,是一种快速、舒适、安全的固定矫正装置。
4.现有自锁托槽因设计原因,导致自锁结构设计较大,只能设计单槽沟结构作为自锁结构,在矫治后期不利于实现牙齿的精细调整、排齐及控制转矩和轴倾等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位置的槽沟结构、实现牙齿精细调整、矫治周期短且效果佳的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7.一种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包括托槽、第一弓丝和第二弓丝;所述托槽包括底板、第一闭锁件和第二闭锁件;所述第一闭锁件与所述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一弓丝锁紧的第一锁槽沟,所述第二闭锁件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二弓丝锁紧的第二锁槽沟。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槽沟包括第一进槽通道、第一卡嵌缩窄道和第一槽沟;所述第一进槽通道、第一卡嵌缩窄道和第一槽沟依次相连通;所述第一卡嵌缩窄道的前后口径比所述第一弓丝的直径略小;
9.所述第二锁槽沟包括第二进槽通道、第二卡嵌缩窄道和第二槽沟;所述第二进槽通道、第二卡嵌缩窄道和第二槽沟依次相连通;所述第二卡嵌缩窄道的前后口径比所述第二弓丝的直径略小。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沟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第一卡口;所述第二槽沟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第二卡口。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均为v形卡口。
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具有舌侧面和用于与牙齿相贴合的唇侧面;所述第一闭锁件与所述舌侧面的上端连接形成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一弓丝锁紧的第一锁槽沟,所述第二闭锁件与所述舌侧面的下端连接形成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二弓丝锁紧的第二锁槽沟。
13.进一步地,所述舌侧面包括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一端与
所述第二圆弧面的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另一端先靠近所述唇侧面后远离所述唇侧面向所述舌侧面的上端圆弧延伸;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另一端先靠近所述唇侧面后远离所述唇侧面向所述舌侧面的下端圆弧延伸。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锁件包括第一闭锁尖端部、第一闭锁卡凸起、第一闭锁沟部;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第一闭锁卡凸起、第一闭锁沟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闭锁沟部与所述舌侧面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一进槽通道;所述第一闭锁卡凸起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中端形成所述第一卡嵌缩窄道;所述第一闭锁沟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一槽沟;
15.所述第二闭锁件包括第二闭锁尖端部、第二闭锁卡凸起、第二闭锁沟部;所述第二闭锁尖端部、第二闭锁卡凸起、第二闭锁沟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闭锁沟部与所述舌侧面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二进槽通道;所述第二闭锁卡凸起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中端形成所述第二卡嵌缩窄道;所述第二闭锁沟部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二槽沟。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槽通道的前后端的开口从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的头部至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的尾部先宽后窄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进槽通道的前后端的开口从所述第二闭锁尖端部的头部至所述第二闭锁尖端部的尾部先宽后窄延伸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锁件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闭锁件;所述第二闭锁件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闭锁件。
18.进一步地,所述托槽具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托槽通过所述第一弓丝和第二弓丝串联起来;所述第一弓丝和第二弓丝均为镍钛圆丝。
1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第一闭锁件和第二闭锁件,设计成双槽沟结构,形成两个槽沟结构,分别为可嵌入所述第一弓丝锁紧的第一锁槽沟和可嵌入所述第二弓丝锁紧的第二锁槽沟,可以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位置的槽沟结构,实现牙齿精细调整,矫治周期短,效果佳。
21.2、本实用新型无需单独设计锁扣或锁盖,采用第一闭锁件和第二闭锁件与底板相结合,设计第一卡嵌缩窄道的前后口径的尺寸比第一弓丝的直径的尺寸略小,以及第二卡嵌缩窄道的前后口径的尺寸比第二弓丝的直径的尺寸略小,以确保第一弓丝和第二弓丝分别进入第一槽沟、第二槽沟后不会滑出脱落,无需结扎,结构简单,易于清洗,临床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在牙齿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托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托槽、第一弓丝和第二弓丝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托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弓丝在托槽上形变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弓丝在托槽上形变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弓丝在托槽上形变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中包括:
31.托槽1、底板11、舌侧面111、第一圆弧面1111、第二圆弧面1112、唇侧面112、第一闭锁件12、第一闭锁尖端部121、第一闭锁卡凸起122、第一闭锁沟部123、第二闭锁件13、第二闭锁尖端部131、第二闭锁卡凸起132、第二闭锁沟部133、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第一锁槽沟4、第一进槽通道41、第一卡嵌缩窄道42、第一槽沟43、第一卡口431、第二锁槽沟5、第二进槽通道51、第二卡嵌缩窄道52、第二槽沟53、第二卡口531。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3.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包括托槽1、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所述托槽1包括底板11、第一闭锁件12和第二闭锁件13;所述第一闭锁件12与所述底板11连接形成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一弓丝2锁紧的第一锁槽沟4,所述第二闭锁件13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二弓丝3锁紧的第二锁槽沟5。
34.该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通过在底板11上设置第一闭锁件12和第二闭锁件13,设计成双槽沟结构,形成两个槽沟结构,分别为可嵌入所述第一弓丝2锁紧的第一锁槽沟4和可嵌入所述第二弓丝3锁紧的第二锁槽沟5,可以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位置的槽沟结构,即在需要在第一锁槽沟4上使用时,第一弓丝2可以快速卡嵌在第一锁槽沟4上使用;或在第二锁槽沟5上使用时,第二弓丝3可以快速卡嵌在第二锁槽沟5上使用;或在需要在第一锁槽沟4、第二锁槽沟5都使用时,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分别快速卡嵌在第一锁槽沟4、第二锁槽沟5上使用;实现牙齿精细调整,矫治周期短,效果佳。
35.具体的,所述底板11具有舌侧面111和用于与牙齿相贴合的唇侧面112;所述第一闭锁件12与所述舌侧面111的上端连接形成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一弓丝2锁紧的第一锁槽沟4,所述第二闭锁件13与所述舌侧面111的下端连接形成一个可嵌入所述第二弓丝3锁紧的第二锁槽沟5。通过在舌侧面1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第一锁槽沟4和第二锁槽沟5,以便于实现牙齿精细调整,这样可以矫治牙齿周期更短,效果佳。
36.其中,所述第一锁槽沟4和所述第一锁槽沟4的结构设计理念相同,所述第一锁槽沟4包括第一进槽通道41、第一卡嵌缩窄道42和第一槽沟43;所述第一进槽通道41、第一卡嵌缩窄道42和第一槽沟43依次相连通;所述第一卡嵌缩窄道42的前后口径比所述第一弓丝2的直径略小;所述第二锁槽沟5包括第二进槽通道51、第二卡嵌缩窄道52和第二槽沟53;所述第二进槽通道51、第二卡嵌缩窄道52和第二槽沟53依次相连通;所述第二卡嵌缩窄道52的前后口径比所述第二弓丝3的直径略小。通过设置第一进槽通道41、第一卡嵌缩窄道42和第一槽沟43,使第一弓丝2进入第一锁槽沟4时,先从第一进槽通道41嵌入穿过,经过第一卡嵌缩窄道42,此时,设计第一卡嵌缩窄道42的前后口径的尺寸比第一弓丝2的直径的尺寸略小,以确保第一弓丝2进入第一槽沟43后不会滑出脱落,无需结扎,结构简单,易于清洗,临床操作便捷。同理,第二弓丝3进入第二锁槽沟5时,具有同样的效果。
37.优选的,所述第一槽沟4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第一卡口431;所述第二槽沟5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第二卡口531。通过设置第一卡口431和第二卡口531,防止该双槽沟正
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安装在牙齿上后,第一槽沟43和第二槽沟53分别对应与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之间有拉伸磨损,以及可以对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进一步卡锁定位。
38.为了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进一步卡锁定位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卡口431和第二卡口531均为v形卡口。设置v形卡口分别作为第一卡口431和第二卡口531,设计制造简单,对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进一步卡锁定位的效果好。当然,所述第一卡口431和第二卡口531也可以均为u形卡口。
39.所述舌侧面111包括第一圆弧面1111和第二圆弧面1112;所述第一圆弧面1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面1112的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面1111的另一端先靠近所述唇侧面112后远离所述唇侧面112向所述舌侧面111的上端圆弧延伸;所述第二圆弧面1112的另一端先靠近所述唇侧面112后远离所述唇侧面112向所述舌侧面111的下端圆弧延伸。所述第一闭锁件12包括第一闭锁尖端部121、第一闭锁卡凸起122、第一闭锁沟部123;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121、第一闭锁卡凸起122、第一闭锁沟部12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闭锁沟部123与所述舌侧面11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121与所述第一圆弧面1111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一进槽通道41;所述第一闭锁卡凸起122与所述第一圆弧面1111的中端形成所述第一卡嵌缩窄道42;所述第一闭锁沟部123与所述第一圆弧面1111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一槽沟43;所述第二闭锁件13包括第二闭锁尖端部131、第二闭锁卡凸起132、第二闭锁沟部133;所述第二闭锁尖端部131、第二闭锁卡凸起132、第二闭锁沟部133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闭锁沟部133与所述舌侧面11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121与所述第二圆弧面1112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二进槽通道51;所述第二闭锁卡凸起132与所述第二圆弧面1112的中端形成所述第二卡嵌缩窄道52;所述第二闭锁沟部133与所述第二圆弧面1112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二槽沟53。通过在舌侧面111设计第一圆弧面1111和第二圆弧面1112,与相应的第一闭锁尖端部121、第一闭锁卡凸起122、第一闭锁沟部123、第二闭锁尖端部131、第二闭锁卡凸起132、第二闭锁沟部133相结合,形成第一锁槽沟4和第二锁槽沟5,第一闭锁卡凸起122和第二闭锁卡凸起132分别与第一圆弧面1111和第二圆弧面1112相结合,一方面,可以确保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进入第一槽沟43、第二槽沟53后不会滑出脱落,无需结扎,结构简单,临床操作便捷;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咬合状态下,咬合的力直接施加于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起到缓冲作用。
40.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槽通道41的前后端的开口从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121的头部至所述第一闭锁尖端部121的尾部先宽后窄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进槽通道51的前后端的开口从所述第二闭锁尖端部131的头部至所述第二闭锁尖端部131的尾部先宽后窄延伸设置。通过设置述第一进槽通道41、述第一进槽通道41的前后端的开口均先宽后窄延伸设置,有助于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快速进入第一槽沟43、第二槽沟53内,方便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嵌入安装。
41.为了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嵌入安装方便,所述第一闭锁件12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闭锁件12;所述第二闭锁件13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闭锁件13。通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一闭锁件12、第二闭锁件13,使第一闭锁件12、第二闭锁件13具有弹性的作用,方便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嵌入安装。该弹性材料为弹性金属材料,包括钛基合金、钴铬合金、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镍钛基形状记忆合金等。
42.所述托槽1具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托槽1通过所述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串
联起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托槽1具有6个,根据需求,选择所述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嵌入各个第一锁槽沟4、第二锁槽沟5,将6个托槽1串联起来。所述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均为镍钛圆丝。该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与为个性化定制,与所述托槽1配套使用,可以定期更换。本具体实施方式,优选镍钛圆丝作为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使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具有良好的塑形形变,还具有耐磨损、抗腐蚀、高阻尼和超弹性等优异特点。
43.使用方法:在只需简单排齐时,只在个第一锁槽沟4上嵌入第一弓丝2;在需要控制轴倾时,第一锁槽沟4、第二锁槽沟5同时放入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拆除时直接剪断取出,换下一阶段配套第一弓丝2和第二弓丝3即可。
44.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其中,该双槽沟正畸自锁托槽矫正装置通过在底板11上设置第一闭锁件12和第二闭锁件13,设计成双槽沟结构,形成两个槽沟结构,分别为可嵌入所述第一弓丝2锁紧的第一锁槽沟4和可嵌入所述第二弓丝3锁紧的第二锁槽沟5,可以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位置的槽沟结构,实现牙齿精细调整,矫治周期短,效果佳;以及一方面,可以确保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进入第一槽沟43、第二槽沟53后不会滑出脱落,无需结扎,结构简单,临床操作便捷;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咬合状态下,咬合的力直接施加于第一弓丝2、第二弓丝3,起到缓冲作用。
4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