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盖板组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0: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组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amoled)显示面板由于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等优点,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3.目前,市面上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正朝着越来越薄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amoled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组件、屏体和支撑膜等,其中,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和偏光片,盖板靠近偏光片的一侧设置有一圈油墨,为了吸收油墨段差,以及将盖板和偏光片固定,通常在盖板和偏光片之间设置粘接层。
4.然而,上述的盖板组件的厚度较厚,影响amoled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降低盖板组件的厚度,提高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具有相互连接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盖体和偏光层,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偏光层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阻光粘接层,所述阻光粘接层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偏光层。
8.所述偏光层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阻光粘接层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均与所述第一盖体贴合。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通过设置阻光粘接层,替代了传统的阻光层和粘接层,一方面减少了工序,降低了设置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结构层的层数,降低了厚度。通过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设置容纳腔,并且将阻光粘接层填充在容纳腔中,这样,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空间来容纳阻光粘接层,从而可以降低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提高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
10.在上述的盖板组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偏光层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阻光粘接层靠近所述偏光层的一侧表面和所述偏光层贴合。
11.这样,阻光粘接层位于部分第一盖体和部分偏光层之间。这种结构的工艺难度较低,设置方式比较简单。
12.在上述的盖板组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偏光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偏光层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外,且与所述第一盖体贴合。
13.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偏光层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阻光粘接
层靠近所述偏光层的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偏光层贴合,所述阻光粘接层靠近所述偏光层的一侧的其余部分与所述第二盖体贴合。
14.这样,偏光片位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阻光粘接层既连接第一盖体和偏光层,又连接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这种结构对偏光层的密封性能更好,能够降低水汽和氧气对偏光层性能的影响。
15.在上述的盖板组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所述容置腔。
16.所述偏光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端面形成所述第一表面。
17.这样,可以使偏光层与第二盖体的嵌合更紧密,一方面提高偏光层和第二盖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水汽和氧气对偏光层性能的影响。
18.在上述的盖板组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
19.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侧周壁连接,并形成所述台阶面。
20.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具有第三表面。
21.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与所述阻光粘接层的远离所述第一盖体一侧的表面贴合。
22.这样,可以使阻光粘接层靠近第二盖体一侧的表面和第一表面均为平面,降低阻光粘接层和第一盖体的设置难度。
23.在上述的盖板组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二表面的宽度和所述第三表面的宽度之和等于所述阻光粘接层的宽度。
24.和/或,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盖体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阻光粘接层靠近所述第一盖体一侧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等于所述阻光粘接层的厚度。
25.这样,可以使阻光粘接层靠近第一盖体一侧的表面为平面,降低阻光粘接层的设置难度。
26.在上述的盖板组件中,可选的是,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介于20

40μm。
27.和/或,所述偏光层的厚度范围介于30

50μm。
28.和/或,所述阻光粘接层的厚度范围介于3

10μm。
29.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偏光层和阻光粘接层的性能。
30.在上述的盖板组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材质包括透明聚酰亚胺。
31.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硬化膜层,所述硬化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盖体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
32.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盖板组件的柔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盖板组件的耐损伤性能。
3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屏体和上述的盖板
组件,盖板组件和屏体贴合。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阻光粘接层,替代了传统的阻光层和粘接层,一方面减少了工序,降低了设置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结构层的层数,降低了厚度。通过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设置容纳腔,并且将阻光粘接层填充在容纳腔中,这样,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空间来容纳阻光粘接层,从而可以降低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提高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
35.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阻光粘接层,替代了传统的阻光层和粘接层,一方面减少了工序,降低了设置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结构层的层数,降低了厚度。通过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设置容纳腔,并且将阻光粘接层填充在容纳腔中,这样,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空间来容纳阻光粘接层,从而可以降低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提高显示装置的折叠性能。
37.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第二盖体的俯视图;
4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偏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偏光层的俯视图;
4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第二盖体和偏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不含阻光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
4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说明:
50.100

盖板组件;
[0051]1‑
第一盖体;
[0052]2‑
偏光层;
[0053]
21

第一部分;
[0054]
211

第二表面;
[0055]
22

第二部分;
[0056]
221

第一表面;
[0057]3‑
容纳腔;
[0058]4‑
阻光粘接层;
[0059]5‑
第二盖体;
[0060]
51

容置腔;
[0061]
52

第三表面;
[0062]6‑
硬化膜层;
[0063]
200

显示面板;
[0064]
10

超薄粘接层;
[0065]
20

屏体;
[0066]
30

支撑膜层;
[0067]
40

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如背景技术所述,在amoled显示面板的盖板组件中,盖板在靠近偏光片一侧的非显示区内设置有一圈油墨,该油墨具有一定的厚度,为了吸收油墨段差,以及将盖板和偏光片粘接牢固,需要在盖板和偏光片之间设置一层粘接层,粘接层的厚度一般为0.15mm左右。然而,这种设置方式易使盖板组件的厚度较厚,影响amoled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
[0069]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阻光粘接层,替代了传统的阻光层和粘接层,一方面减少了工序,降低了设置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结构层的层数,降低了厚度。通过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设置容纳腔,并且将阻光粘接层填充在容纳腔中,这样,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空间来容纳阻光粘接层,从而可以降低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提高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
[0070]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71]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72]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第二盖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偏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偏光层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中的第二盖体和偏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盖板组件(不含阻光
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73]
参照图1

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100具有相互连接的显示区(未示出)和非显示区(未示出),盖板组件1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之间具有容纳腔3,容纳腔3位于非显示区内,容纳腔3内填充有阻光粘接层4,阻光粘接层4连接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偏光层2靠近第一盖体1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221,阻光粘接层4靠近第一盖体1的一侧表面和第一表面221均与第一盖体1贴合。
[0074]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阻光粘接层4,替代了传统的阻光层和粘接层,一方面采用一层结构层代替了两层结构层,减少了制备工序,降低了设置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结构层的层数,从而降低了厚度。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传统的阻光层加粘接层,上述设置方式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去掉了粘接层,因此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厚度。通过在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之间设置容纳腔3,并且将阻光粘接层4填充在容纳腔3中,这样,在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之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空间来容纳阻光粘接层4,从而可以降低盖板组件100的整体厚度,提高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
[0075]
可以理解的是,阻光粘接层4可以是油墨和粘接胶的混合物,或者其他黑色吸光材料和粘接胶的混合物,本技术实施例对阻光粘接层4的材质不作限制。
[0076]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3的形成可以是以下两种方式:
[0077]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共同形成容纳腔(未示出),阻光粘接层4靠近偏光层2的一侧表面和偏光层2贴合。这样,阻光粘接层4位于部分第一盖体1和部分偏光层2之间。这种结构的工艺难度较低,设置方式比较简单。
[0078]
在另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盖板组件100还包括第二盖体5,第二盖体5具有容置腔51,一部分偏光层2位于容置腔51内,其余部分的偏光层2位于容置腔51外,其中,位于容置腔51外的部分与第一盖体1贴合。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5和偏光层2共同形成容纳腔3,阻光粘接层4靠近偏光层2的一侧的一部分与偏光层2贴合,阻光粘接层4靠近偏光层2的一侧的其余部分与第二盖体5贴合。
[0079]
这样,偏光片位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5之间,阻光粘接层4既连接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又连接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5。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将偏光层2完全包裹在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5之间,对偏光层2的密封性能更好,能够降低水汽和氧气对偏光层2性能的影响。
[0080]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5所示,第二盖体5靠近第一盖体1的一侧具有凹槽,凹槽形成容置腔51。设置凹槽,可以使偏光层2与第二盖体5的嵌合更紧密,一方面提高偏光层2和第二盖体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水汽和氧气对偏光层2的性能的影响。具体的,如图5所示,偏光层2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其中,在偏光层2中,虚线以下的部分为第一部分21,虚线以上的部分为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位于容置腔51内,第二部分22位于容置腔51外,第二部分22靠近第一盖体1的端面形成第一表面221。偏光层2和第二盖体5装配后的结构如图7所示。
[0081]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沿a方向,第二部分22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部分21的横截面积,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第一部分21靠近第一盖体1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211,第二表面211与第二部分22的侧周壁连接,并形成台
阶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图5中的虚线和第二表面2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也可以以第二表面211所在的水平面来划分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
[0082]
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二盖体5靠近第一盖体1的一侧具有第三表面52。第二表面211和第三表面5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与阻光粘接层4的远离第一盖体1一侧的表面贴合。这样,可以使阻光粘接层4靠近第二盖体5一侧的表面为平面,降低阻光粘接层4的设置难度。
[0083]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图6中,b表示第二表面211的宽度,在图4中,a表示第三表面52的宽度,第二表面211的宽度和第三表面52的宽度之和等于阻光粘接层4的宽度。这样,可以使阻光粘接层4充满容纳腔3,并且靠近第二盖体5的一侧,可以与偏光层2和第二盖体5粘接牢固,此外,还可以使阻光粘接层4的侧边与第二盖体5的侧边齐平,使盖板组件100更规整。
[0084]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22靠近第一盖体1一侧的表面,与阻光粘接层4靠近第一盖体1一侧的表面齐平,第二部分22的厚度等于阻光粘接层4的厚度。这样,可以使阻光粘接层4靠近第一盖体1一侧的表面和第一表面221均为平面,降低阻光粘接层4和第一盖体1的设置难度。
[0085]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凹槽的深度范围介于20

40μm,其中,该深度可以是20μm、30μm、35μm或40μm。当该深度小于20μm时,由于偏光层2的厚度一定,那么第一部分21的厚度较薄,第二部分22的厚度较厚,导致阻光粘接层4的厚度较厚,增大盖板组件100的整体厚度。当该深度大于40μm时,一方面削弱了第二盖体5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偏光层2厚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二部分22的厚度较薄,导致阻光粘接层4的厚度较薄,降低了阻光性能和粘接强度。
[0086]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偏光层2的厚度范围介于30

50μm,其中,该厚度可以是30μm、40μm或50μm。当该厚度小于30μm时,偏光层2的偏光性能较弱。当该厚度大于50μm时,偏光层2的厚度较大,同时增加了盖板组件100的厚度。
[0087]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阻光粘接层4的厚度范围介于3

10μm,其中,该厚度可以是3μm、5μm、8μm或10μm。该厚度位于上述范围内,一方面,能够使阻光粘接层4具有较好的阻光性能和粘接性能,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容纳腔3尺寸较大,影响盖板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0088]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5的材质相同,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5的材质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这样,可以提高盖板组件100的柔性,使盖板组件100可以应用于柔性折叠显示面板。盖板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硬化膜层6,硬化膜层6位于第一盖体1远离偏光层2的一侧,这样,可以提高盖板组件100的耐损伤性能,使盖板组件100受到外力不易损坏。
[0089]
可以理解的是,偏光层2的材质可以包括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三醋酸纤维素(tri

cellulose acetate,简称tca)等。
[009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5和偏光层2均为有机层,在盖板组件100压合后,有机层之间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能够避免发生层间脱离,因此,偏光层2的第一表面221与第一盖体1之间,以及凹槽内的偏光层2与第二盖体5之间未设置粘接层。
[0091]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组件100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如图9所示,偏光层2的第一表面221与阻光粘接层4靠近第一盖体1一侧的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表面211和第三表面52也可以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0092]
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93]
参照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200包括屏体20和上述的盖板组件100,盖板组件100和屏体20通过超薄粘接层10贴合,由于超薄粘接层10的厚度较薄,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此外,屏体20远离盖板组件10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支撑膜层30和复合层40。
[0094]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通过设置阻光粘接层4,替代了传统的阻光层和粘接层,一方面减少了工序,降低了设置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结构层的层数,降低了厚度。通过在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之间设置容纳腔3,并且将阻光粘接层4填充在容纳腔3中,这样,在第一盖体1和偏光层2之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空间来容纳阻光粘接层4,从而可以降低盖板组件100的整体厚度,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折叠性能。
[0095]
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0096]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

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虚拟现实设备等具有显示面板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009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阻光粘接层,替代了传统的阻光层和粘接层,一方面减少了工序,降低了设置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结构层的层数,降低了厚度。通过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设置容纳腔,并且将阻光粘接层填充在容纳腔中,这样,在第一盖体和偏光层之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空间来容纳阻光粘接层,从而可以降低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提高显示装置的折叠性能。
[0098]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0099]
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1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