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的制作方法

2021-12-07 21: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海带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


背景技术:

2.海洋碳汇,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浮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捕获的,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
3.因此,以养殖贝藻类的海洋牧场成为发展海洋碳汇的途径之一。其中,海带作为可食用藻类,除了本身具有的固碳作用之外,还具有经济价值,这使得海带成为海洋牧场的重要养殖物。
4.传统地海洋养殖,一般是将海带苗的柄部的固着器夹入苗绳上,并将苗绳拉扯呈“田”字型或者并排阵列状没于海水中,苗绳上方绑有浮子,苗绳的绳体上还系有橛缆和吊绳。通过这种简便的方式,虽然缩减了养殖成本,但是,其存在着以下不足:
5.苗绳通过橛缆固定,当橛缆意外松断时,在洋流的流动下,容易让失去橛缆固定的苗绳随海水漂流,进而使该苗绳与附近的苗绳发生缠绕。
6.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苗绳通过橛缆固定,当橛缆意外松断时,在洋流的流动下,容易让失去橛缆固定的苗绳随海水漂流,进而使该苗绳与附近的苗绳发生缠绕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包括橛缆和监测设备,所述橛缆的一端固定与海底,所述橛缆的另一端系绑有浮台,监测设备安装有浮台上。
9.优选的,所述浮台包括一组漂浮在海面上的用于圈划养殖区域的呈闭合圈状的浮筒组件,一组设置在浮筒组件中心的用于渔民进行养殖作业的中央踏台,以及若干组用于连接浮筒组件和中央踏台的梯道。
10.优选的,所述浮筒组件包括若干个用于浮力支撑的浮筒和若干个用与连接浮筒的连接器。
11.优选的,所述中央踏台包括一个用于浮力支撑的浮环和一个搭载在浮环上的用于供渔民走动的踏台。
12.优选的,所述梯道包括一个用于供渔民行走的梯子和两个用于将梯子与踏台相连的限位环。
13.优选的,所述浮筒包括浮筒筒体,浮筒筒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孔,浮筒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槽,且侧槽的槽腔中设置有握柄。
14.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两个用来
连接浮筒的连臂。
15.优选的,所述双头螺柱包括柱身,以及分别设置在柱身上下两端的柱头,柱头的柱体上螺接有螺母。
16.优选的,所述连臂包括臂板,臂板的一端开设有铰孔,铰孔套接在柱头的柱体上,臂板的另一端的板面连接有铰柱,铰柱插接在限位孔的孔腔中。
17.优选的,所述浮环中心的圆孔位环孔,浮环设置在浮筒组件的中心处。
18.优选的,所述踏台包括固定搭载在浮环上方的撑板,撑板的圆周部板体的顶部板面均匀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腔中插接有钢筋。
19.优选的,撑板的板体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环孔相对齐,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撑板的底部板面上,橛缆系绑在连接架的架体上。
20.优选的,所述梯子包括两条呈平行且对称设置的长杆,两条长杆之间均匀连接有横档。
21.优选的,所述长杆的外端向弯折,长杆的外端的杆体有一段呈向横档方形弯折的半圆弧状,长杆的内端向上翘起。
22.优选的,限位环固定连接在长杆的内端端头,限位环套接在限位柱的柱体上。
23.优选的,长杆的内端搭放在撑板的圆周部板体的顶部板面上,长杆的外端搭放在浮筒筒体上,且浮筒筒体位于长杆的外端弯折处的阴角角腔处。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浮筒组件将海域圈化出用于养殖海带苗的区域,以避免当橛缆意外松断时,使其所圈划的区域内的苗绳及海带掉不与其他浮台组件所圈划的区域内的苗绳及海带苗接触纠缠。
25.本发明中通过中央踏台和梯道,以便渔民在其上行走,布置苗绳或者进行其他作业活动。
26.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浮台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浮筒组件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浮筒结构示意图一;
32.图5为本发明浮筒结构示意图二;
33.图6为本发明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连接器结构爆炸图;
35.图8为本发明图3的b处放大图;
36.图9为本发明中央踏台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本发明浮环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本发明踏台结构示意图一;
39.图12为本发明踏台结构示意图二;
40.图13为本发明图12的c处放大图;
41.图14为本发明梯道结构示意图;
42.图15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43.图16为本发明浮台的俯视图;
44.图17为本发明图16的d处放大图。
4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46]1‑
浮台,11

浮筒组件,100

浮筒,110

浮筒筒体,101

限位孔,102

侧槽,120

握柄,200

连接器,210

双头螺柱,211

柱身,212

柱头,220

连臂,221

臂板,201

铰孔,222

铰柱,12

中央踏台,300

浮环,301

环孔,400

踏台,410

撑板,401

通孔,420

限位柱,430

钢筋,440

连接架,13

梯道,500

梯子,510

长杆,520

横档,600

限位环,2

橛缆,3

监测设备,001

苗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8]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其包括漂浮在海面上的用于进行养殖作业的浮台1,用于对浮台1进行限位的橛缆2,以及安装在浮台1上的监测设备3。
[0049]
请参阅图2,在本发明所提供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中,浮台1包括一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呈闭合路径状的浮筒组件11,一组位于浮筒组件11中心的中央踏台12,以及六组用于连接在浮筒组件11和中央踏台12之间的梯道13。
[0050]
请参阅图3

图8,在本发明所提供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中,浮筒组件11包括若干个浮筒100和若干个连接器200。
[0051]
浮筒100包括浮筒筒体110,浮筒筒体110呈圆柱状,且浮筒筒体110的左右两端呈向外凸起的半球状。浮筒筒体110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贯穿该浮筒筒体110上下两筒壁的限位孔101,且两个限位孔101呈平行且对称状设置,限位块101为方型直孔,且限位孔101孔腔的中心与浮筒筒体110端部的球心重合。
[0052]
浮筒筒体110中部的前后两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呈方槽状的侧槽102,两个侧槽102呈平行且对称状设置。侧槽102的槽腔中设置有呈圆柱状的握柄120,握柄120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侧槽102槽腔的左右两腔壁上。
[0053]
连接器200包括一根双头螺柱210、四个连臂220以及若干个用于固定连臂220的螺母。
[0054]
双头螺柱210包括呈圆柱状的柱身211和设置在柱身211上下两端的呈螺纹柱状的柱头212,柱身211和柱头212呈同轴心设置,且柱身211的直径大于柱头212的直径。
[0055]
连臂220包括一块方板状的臂板221,且臂板221的左右两端呈半圆板状。臂板221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贯穿该臂板221上下两板面的铰孔201,铰孔201为圆型通孔,且铰孔201
与该铰孔201所在臂板221端部的半圆板呈同心圆设置。臂板221的另一端板面固定连接有呈方柱状的铰柱222,且铰柱222的轴线与该铰柱222所在臂板221端部的半圆板的圆心重合。
[0056]
四个连臂220两两一组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两个连臂220均通过各自的铰孔201套设在双头螺柱210上端的柱头212的柱体上,另一组的两个连臂220均通过各自的铰孔201套设在双头螺柱210下端的柱头212的柱体上。
[0057]
在本发明中,两个相邻的浮筒100之间通过一个连接器200进行连接。用连接器200将两个浮筒100相连时,首先,将两个浮筒100相互靠近,然后,将该连接器200的四个连臂220的铰柱222分别插入这两个浮筒100相互靠近的端部的两个限位孔的四个孔口处的孔腔中,再将该连接器200的双头螺柱210置于这两个浮筒100之间,并使得该连接器200的四个连臂220通过各自的铰孔201套设在该双头螺柱210相应的柱头212的柱体上,最后在柱头212的柱体上拧上螺母,并将螺母拧紧,使的连臂220被固定。
[0058]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连接两个相邻浮筒100的方式,可依次将所有筒筒100和连接器200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呈封闭状的圈形的浮筒组件11。通过调节双头螺柱210同一端的两个连臂220之间的夹角大小,以及增减浮筒100和连接器200的数量,能够改变浮筒组件11的大小。
[0059]
请参阅图9

图13,在本发明所提供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中,中央踏台12包括一个用于漂浮在海面上的圆环状的浮环300和一个搭载该浮环300顶部的踏台400。
[0060]
浮环300中心的圆孔为环孔301,用于穿引橛缆2的绳体,以及用于穿引用来捆绑踏台400的绑绳。浮环300置于浮筒组件11的中心,并且浮环300的高度与浮筒100的高度相同。
[0061]
踏台400包括一块呈圆板状的撑板410,用作渔民活动的场地,以便渔民在撑板410上走动,且撑板41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呈栅格状的加强筋,以便加强撑板410的支撑作用。
[0062]
撑板410的板体中部开设有一个贯穿该撑板410上下两板面的呈圆形通孔状的通孔401,以便渔民通过该通孔401对橛缆2的绳体进行回收。
[0063]
撑板410的圆周部板体的顶部板面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状分布的限位柱420,限位柱420呈圆柱状,限位柱420的轴心与撑板410的顶部板面垂直,且限位柱420的底部与撑板410的顶部板面固定连接,限位柱420的顶部开设有一个贯穿该限位柱420侧面的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的孔腔插接有一截钢筋430。
[0064]
通孔401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呈u状的连接架440,且连接架440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撑板410的底部板面上。
[0065]
在本发明中,撑板410搭放在浮环300的顶部,并且撑板410与浮环300呈同轴心设置,使得通孔401处于环孔301的正上的,而连接架440则陷入环孔301的孔腔内。撑板410的圆周部板体均匀开设有贯穿撑板410上下两板面的绳孔,绳孔用于穿引绑绳,并通过绑绳将撑板410固定系绑在浮环300环体上。
[0066]
在本发明中,监测设备3包括用于监测海水环境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二氧化碳监测设备、用于卫星定位的定位设备和用于搭载安装监测设备用的支架。海洋环境监测设备、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和定位设备均集中安装在监测设备用的支架上,监测设备用的支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撑板410的顶部板面上。
[0067]
在本发明中,橛缆2的绳体一端由环孔301的下方进入环孔301的孔腔,并固定系绑
在连接架440的架体上,橛缆2的绳体另一端固定系绑有橛子,橛子固定于海底。
[0068]
请参阅图14

图17,在本发明所提供一种碳汇信息化海洋牧场中,梯道13包括一副梯子500和两个圆环状的限位环600。
[0069]
梯子500包括两条呈平行且对称状设置的长杆510,以及若干根设垂直于长杆510的横档520,横档520的杆体两端头分别与两条长杆510的杆体固定连接。
[0070]
长杆510的一端向下弯折,视为长杆510的外端,长杆510的另一端向上翘起,视为长杆510的内端,长杆510的外端的杆体有一段呈向横档520方向弯折的半圆弧状。
[0071]
在本发明中,长杆510的外端搭放在浮筒筒体110的上方,并且该浮筒筒体110位于该长杆510的外端弯折处的阴角角腔处,通过使用绑绳可将长杆510的外端固定系绑在浮筒筒体110上。
[0072]
在本发明中,长杆510的半圆弧状的杆体用于避开臂板221,同时,与浮筒100相连的臂板221的端部处于长杆510的半圆弧状的杆体形成的凹腔中,能够对长杆510进行限位。
[0073]
在本发明中,长杆510的内端搭放在撑板410的圆周部板体的顶部板面上,两个限位环600分别与两条长杆510的内端端头固定连接,并且限位环600的环腔套接在限位柱420的柱体上。将限位环600套接在限位柱420的柱体上后,再将一截直钢筋430插入该限位柱420的圆形通孔的孔腔中,然后将该钢筋430的两端弯折,使得该钢筋430无法直接从该限位柱420的圆形通孔的孔腔中拔出,从而使得限位环600无法脱离限位柱420,进而完成对梯道13的固定,使得浮筒组件11与中央踏台12通过梯道13连接在一起。
[0074]
在本发明中,渔民通过踩蹬长杆510外端处的横档520,来到梯子500上,并通过在梯子500上行走,来到撑板410上进行作业,亦可在梯子500上进行作业。
[0075]
在本发明中,渔民可将苗绳001的两端分别系绑在两个相邻的梯子500上,将苗绳浸与海水中,并让海带苗向下海水下方生长。如此,使得苗绳以及海带苗均在浮筒组件11所圈划的海域中,当用来固定浮台1的橛缆2意外松断时,该浮台1在洋流的作用下移动到附近的其他浮台1处时,两个浮台1的浮筒组件11相互碰撞并抵靠在一起,但两个浮筒组件11中任一一个浮筒组件11所圈的苗绳和海带苗均不会与另一个浮筒组件11所圈的苗绳和海带苗缠绕。
[0076]
在上述内容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发明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