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1-12-04 14: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1)、配料组、注入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热水器(1)出口与所述配料组入口连通,所述配料组出口与所述注入组入口连通,所述注入组出口用于将修复液注入污染场地的土壤中,所述注入组以及所述配料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配料组用于将来自所述热水器(1)的热水与修复剂混合成所述修复液,所述注入组用于将所述修复液注入污染场地的土壤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配料组根据第一预定条件进行配置所述修复液,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修复液的温度控制所述注入组注入剂量以及注入频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注入泵(2)、第一流量计(3)、压力表(4)以及温度计(5);所述温度计(5)、所述注入泵(2)、所述压力表(4)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计(3)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注入泵(2)用于将所述修复液注入至污染场地的土壤中,所述第一流量计(3)用于采集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流量信号,所述压力表(4)用于采集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压力信号,所述温度计(5)用于采集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温度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流量信号以及两次注入的时间间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压力信号以及第二预定条件控制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组包括:第一箱体(6)、送料器(7)、第二箱体(8)、搅拌器(9)、第一阀(10)以及第二阀(11),所述第一阀(10)以及所述第二阀(11)均为两位两通阀;所述第一箱体(6)用于容纳液体修复剂,所述第一阀(10)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6)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阀(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8)进口连通,所述送料器(7)用于容纳固体修复剂以及将所述固体修复剂送入所述第二箱体(8),所述第二阀(11)一端与所述热水器(1)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阀(1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8)进口连通;所述搅拌器(9)用于搅拌所述修复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称重装置(12)、第二流量计(13)以第三流量计(14);所述第一阀(10)、所述第二阀(11)、所述送料器(7)、所述称重装置(12)、所述第二流量计(13)以及所述第三流量计(14)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称重装置(12)用于采集所述送料器(7)的重量信号,所述第二流量计(13)用于采集所述热水器(1)出口流量信号,所述第三流量计(14)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箱体(6)出口流量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所述送料器(7)的重量信号、所述热水器(1)出口流量信号以及所述第一箱体(6)出口流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阀(10)、所述第二阀(11)以及所述送料器(7)将修复剂与热水混合成所述修复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组包括:分配阀(15)以及注入管(16),所述分配阀(15)为两位两通阀;
所述分配阀(15)一端与所述注入泵(2)出口连通,所述分配阀(15)另一端与所述注入管(16)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组为两个,所述注入组还包括:切换阀(17),所述切换阀(17)为三位三通阀;所述切换阀(17)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8)出口与所述注入泵(2)入口之间,所述切换阀(17)第一口与所述注入泵(2)入口连通,所述切换阀(17)第二口与所述配料组之一的第二箱体(8)出口连通,所述切换阀(17)第三口与所述配料组之二的第二箱体(8)出口连通。7.一种注入井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包括:获取含水层渗透系数、水位降深、天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土壤干重密度、土壤湿重密度、渗流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含水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以及污染场地平面图;根据所述含水层渗透系数、所述水位降深以及所述天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确定影响半径;根据所述影响半径以及污染场地平面图确定注入管(16)设置位置以及注入管(16)长度;根据所述含水层土壤干重密度、所述土壤湿重密度、所述渗流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所述含水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确定注入泵(2)的工作压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含水层渗透系数、所述水位降深以及所述天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确定影响半径,包括:根据第一公式、所述含水层渗透系数、所述水位降深以及所述天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确定影响半径,所述第一公式:其中,r为影响半径,s为含水层渗透系数,h为天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入井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含水层土壤干重密度、所述土壤湿重密度、所述渗流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所述含水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确定注入泵(2)的工作压力,包括:根据第二公式、所述含水层土壤干重密度、所述土壤湿重密度、所述渗流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所述含水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确定注入泵(2)的工作压力,所述第二公式:
푃푚푎푥
=(

d
푟푦
×

×
hd
푟푦

휌푠푎푡
×

×
h
푠푎푡
)

휌푤푎푡푒푟
×

×
h
푠푎푡
其中,pmax为最大垂直注入压力,

d
푟푦
为含水层土壤干重密度,

sat为土壤湿重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dry为渗流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hsat为含水层顶部到注射点的距离,

water为水的密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入井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涉及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热水器、配料组、注入组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配料组对修复剂以及热水器的出水形成修复液,修复液温度较高,因此修复液活性高,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反应速度大大加快,故而可以增加修复液的注入计量和/或注入频次,从而提高土壤的修复效率。本发明根据水土条件确定注入管的位置,使得尽可能少布置注入管的条件下,覆盖最大的注入面积,充分利用注入管的同时,降低材料和建设成本,结合本发明系统可以实现节水、节材且高效的修复。节材且高效的修复。节材且高效的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佟雪娇 张美灵 秦致富 孙广银 胡大海 宋庆赟 陈盟 张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1/1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