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线路板防翘曲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0: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防翘曲结构。


背景技术:

2.电路板的名称有: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与其相对的,对于线路板的设计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
3.中国发明专利cn111465169a公开了一种防翘曲pcb板,包括pcb板、陶瓷散热板、散热口、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底板、凹口和卡块。该发明通过在pcb板的底部贴合安装陶瓷散热板,并且在陶瓷散热板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口,可以有效的增加pcb板的散热能力,防止在pcb板运行过程中,因热量过高而导致部分元器件使用异常的情况;通过在陶瓷散热板与底板之间设置若干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可以有效的防止pcb板在受热或者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因pcb板内部应力改变而导致翘曲的情况,从而导致pcb板表面元器件因pcb板发生形变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情况。
4.该线路板通过采用多个支撑板来对线路板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线路板变形,但在一些特殊的高温环境,如炼钢厂的高温设备内进行工作时,线路板还是很容易受高温影响而变形翘曲,耐高温性能不佳。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路板防翘曲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防翘曲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线路板容易受高温影响而变形翘曲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板防翘曲结构,包括隔热盒和线路板本体,所述隔热盒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所述隔热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机构,所述线路板本体设置在固定机构和支撑机构之间,所述隔热盒的一侧连通设置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穿线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密封环内径的调径组件,所述穿线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机构的输出端相对隔热盒移动的传动组件,所述调径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隔热盒远离穿线管的侧壁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隔热盒卡合连接。
8.具体使用时,打开盒盖,将线路板本体放置在固定机构与支撑机构之间,并将线路板本体的线路接头从密封环内穿过,然后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密封环的内径,使密封环的内壁与线路板本体的线路接口的外壁紧密贴合,同时,调经组件调节密封环的内径时,通过传动组件可驱动固定机构的输出端朝向线路板本体移动,从而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机构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线路板本体受高温影响变形翘曲,通过隔热盒可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线路板本体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受热翘曲,
通过调径元件可调节密封环的内径,从而提高穿线管内部的密闭性,减少外界温度对线路板本体的影响,固定机构输出端的移动是通过调径组件进行控制的,在调径的同时能够控制固定机构输出端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固定,简化了操作流程,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隔热座,所述隔热座固定安装于所述隔热盒内腔的顶部,所述隔热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缸筒,所述缸筒的内腔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缸筒的底壁,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块。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路板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安装有隔热垫,所述压块压在所述隔热垫上。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径组件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套设在所述穿线管上,且所述调节环与所述穿线管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环远离隔热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调节环的一端延伸至穿线管内,且该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与所述密封环相接触。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空筒,所述中空筒设置为环形,所述中空筒套装在所述穿线管上,所述穿线管内腔中滑动安装有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远离隔热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远离隔热盒的一端与所述调径环转动连接,所述中空筒靠近隔热盒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位于所述隔热盒内,所述分流管设置有多个输气口,多个所述输气口分别与多个缸筒内腔的顶部相连通。
13.具体使用时,将线路板本体放置在支撑机构上,并滑动至隔热盒的内部,并使线路板本体的线路接头从密封环内穿过,随后旋转调节环,由于调节环与穿线管为螺纹连接,使得调节环旋转时相对穿线管移动,使调节环朝向隔热盒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朝向隔热盒移动,连接杆带动推动环朝向隔热盒移动,从而压缩密封环,密封环受压后内径减小,使得密封环的内壁与线路板本体的线路接头的外壁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调节环朝向隔热盒移动时带动连接环朝向隔热盒移动,从而通过连接环带动环形活塞朝向隔热盒移动,环形活塞朝向隔热盒移动时将中空筒内腔的气体压入分流管内,并通过多个输气口输送至缸筒内,从而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柱压块向下移动,使压块进入第一凹槽内,从而将线路板固定住,在多个压块的固定作用下,线路板本体受热时难以形变翘曲,同时,在隔热垫的作用下,热量难以通过固定机构传递到线路板本体上,从而避免线路板本体温度过高导致变形,需要对线路板本体进行拆卸时,反向旋转调节环,使调节环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推动环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密封环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拉伸,从而使密封环的内径增大,同时,调节环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时通过连接环带动环形活塞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环形活塞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时通过分流管将缸筒内腔的气体抽入中空筒内,从而使活塞向上移动,活塞向上移动时通过连接柱带动压块向上移动,从而使压块从第一凹槽内脱离出来,然后将线路板本体滑出即可,拆卸线路板本体的过程较为便捷,便于使用。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路板本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
槽内固定安装有隔热槽,隔热槽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旋转球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隔热槽内。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旋转球不与所述安装座相接触。
17.具体使用时,安装时将线路板本体放置在旋转球上,使旋转球的顶部位于隔热槽内,并滑动至隔热盒内即可,通过隔热槽能起到隔热作用,防止隔热球上的热量传递到线路板本体上,由于转轴为隔热材料制成,使得安装座上的热量难以通过转轴传递到旋转球上,由于旋转球不与所述安装座相接触,使得安装座上的热量无法直接传递给旋转球,减少了隔热盒上的热量通过支撑座和支撑机构传递到线路板本体上。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路板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为中空设置,所述冷却板内设置有多个制冷片,制冷片的型号为tlt

tec,所述制冷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冷却板内填充有制冷液。
19.具体使用时,为了避免线路板本体上的电子元件发热导致线路板本体温度过高,因此设置了冷却板,在制冷片的制冷作用下,制冷液温度降低,从而使冷却板温度降低,从而通过冷却板吸收线路板本体上的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从而给线路板本体进行降温。
20.工作原理:安装时将线路板本体放置在旋转球上,使旋转球的顶部位于隔热槽内,并滑动至隔热盒内即可,并使线路板本体的线路接头从密封环内穿过,随后旋转调节环,由于调节环与穿线管为螺纹连接,使得调节环旋转时相对穿线管移动,使调节环朝向隔热盒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朝向隔热盒移动,连接杆带动推动环朝向隔热盒移动,从而压缩密封环,密封环受压后内径减小,使得密封环的内壁与线路板本体的线路接头的外壁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调节环朝向隔热盒移动时带动连接环朝向隔热盒移动,从而通过连接环带动环形活塞朝向隔热盒移动,环形活塞朝向隔热盒移动时将中空筒内腔的气体压入分流管内,并通过多个输气口输送至缸筒内,从而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柱压块向下移动,使压块进入第一凹槽内,从而将线路板固定住,在多个压块的固定作用下,线路板本体受热时难以形变翘曲,同时,在隔热垫的作用下,热量难以通过固定机构传递到线路板本体上,从而避免线路板本体温度过高导致变形,需要对线路板本体进行拆卸时,反向旋转调节环,使调节环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推动环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密封环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拉伸,从而使密封环的内径增大,同时,调节环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时通过连接环带动环形活塞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环形活塞朝着远离隔热盒的方向移动时通过分流管将缸筒内腔的气体抽入中空筒内,从而使活塞向上移动,活塞向上移动时通过连接柱带动压块向上移动,从而使压块从第一凹槽内脱离出来,然后将线路板本体滑出即可。
2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线路板防翘曲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机构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线路板本体受高温影响变形翘曲,通过隔热盒可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线路板本体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受热翘曲,通过调径元件可调节密封环的内径,从而提高穿线管内部的密闭性,减少外界温度对线路板本体的影响,固定机构输出端的移动是通过调径组件进行控制的,在调径的同时能够控制固定机构输出端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固定,简化了操作流程,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固定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支撑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线路板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隔热盒;2、盒盖;3、线路板本体;4、固定机构;401、隔热座;402、缸筒;403、活塞;404、连接柱;405、压块;5、支撑座;6、支撑机构;601、支撑杆;602、安装座;603、转轴;604、旋转球;7、穿线管;8、密封环;9、中空筒;10、环形活塞;11、连接环;12、调节环;13、连接杆;14、分流管;141、输气口;15、冷却板;16、制冷片;17、制冷液;18、隔热垫;19、隔热槽;20、推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线路板防翘曲结构,包括隔热盒1和线路板本体3,所述隔热盒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4,所述隔热盒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机构6,所述线路板本体3设置在固定机构4和支撑机构6之间,所述隔热盒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穿线管7,所述穿线管7内设置有密封环8,密封环8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穿线管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密封环8内径的调径组件,所述穿线管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机构4的输出端相对隔热盒1移动的传动组件,所述调径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隔热盒1远离穿线管7的侧壁设置有盒盖2,所述盒盖2与所述隔热盒1卡合连接。
26.具体使用时,打开盒盖2,将线路板本体3放置在固定机构4与支撑机构6之间,并将线路板本体3的线路接头从密封环8内穿过,然后通过调节径组件调节密封环8的内径,使密封环8的内壁与线路板本体3的线路接口的外壁紧密贴合,同时,调经径组件调节密封环8的内径时,通过传动组件可驱动固定机构4的输出端朝向线路板本体3移动,从而对线路板本体3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机构4对线路板本体3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线路板本体3受高温影响变形翘曲,通过隔热盒1可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线路板本体3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受热翘曲,通过调径元组件可调节密封环8的内径,从而提高穿线管7内部的密闭性,减少外界温度对线路板本体3的影响,固定机构4输出端的移动是通过调径组件进行控制的,在调径的同时能够控制固定机构4输出端对线路板本体3进行固定,简化了操作流程,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27.如图3至图9所示,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隔热座401,所述隔热座401固定安装于所述隔热盒1内腔的顶部,所述隔热座4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缸筒402,所述缸筒402的内腔滑动
安装有活塞403,所述活塞4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404,所述连接柱404贯穿所述缸筒402的底壁,所述连接柱4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块405,压块405为固定机构4的输出端;所述线路板本体3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安装有隔热垫18,所述压块405压在所述隔热垫18上;所述调径组件包括调节环12,所述调节环12套设在所述穿线管7上,且所述调节环12与所述穿线管7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环12远离隔热盒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13,连接杆1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和将两个直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的竖杆,其中一个横杆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横杆的长度,竖杆与横杆相互垂直,连接杆13可相对穿线管7左右滑动,所述连接杆13远离调节环12的一端延伸至穿线管7内,且该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环20,所述推动环20与所述密封环8相接触;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空筒9,所述中空筒9设置为环形,所述中空筒9套装在所述穿线管7上,所述穿线管7内腔中滑动安装有环形活塞10,所述环形活塞10远离隔热盒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远离隔热盒1的一端与所述调径节环转动连接,所述中空筒9靠近隔热盒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分流管14,所述分流管14位于所述隔热盒1内,所述分流管14设置有多个输气口141,多个所述输气口141分别与多个缸筒402内腔的顶部相连通。
28.具体使用时,将线路板本体3放置在支撑机构6上,并滑动至隔热盒1的内部,并使线路板本体3的线路接头从密封环8内穿过,随后旋转调节环12,由于调节环12与穿线管7为螺纹连接,使得调节环12旋转时相对穿线管7移动,使调节环12朝向隔热盒1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3朝向隔热盒1移动,连接杆13带动推动环20朝向隔热盒1移动,从而压缩密封环8,密封环8受压后内径减小,使得密封环8的内壁与线路板本体3的线路接头的外壁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调节环12朝向隔热盒1移动时带动连接环11朝向隔热盒1移动,从而通过连接环11带动环形活塞10朝向隔热盒1移动,环形活塞10朝向隔热盒1移动时将中空筒9内腔的气体压入分流管14内,并通过多个输气口141输送至缸筒402内,从而推动活塞40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柱404压块405向下移动,使压块405进入第一凹槽内,从而将线路板固定住,在多个压块405的固定作用下,线路板本体3受热时难以形变翘曲,同时,在隔热垫18的作用下,热量难以通过固定机构4传递到线路板本体3上,从而避免线路板本体3温度过高导致变形,需要对线路板本体3进行拆卸时,反向旋转调节环12,使调节环12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13带动推动环20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密封环8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拉伸,从而使密封环8的内径增大,同时,调节环12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时通过连接环11带动环形活塞10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环形活塞10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时通过分流管14将缸筒402内腔的气体抽入中空筒9内,从而使活塞403向上移动,活塞403向上移动时通过连接柱404带动压块405向上移动,从而使压块405从第一凹槽内脱离出来,然后将线路板本体3滑出即可,拆卸线路板本体3的过程较为便捷,便于使用。
29.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座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01,所述支撑杆6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02,所述安装座602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旋转球604,所述旋转球604通过转轴603与所述安装座602转动连接;所述线路板本体3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安装有隔热槽19,隔热槽19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旋转球604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隔热槽19内;所述转轴603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旋转球604不与所述安装座602相接触。
30.具体使用时,安装时将线路板本体3放置在旋转球604上,使旋转球604的顶部位于隔热槽19内,并滑动至隔热盒1内即可,通过隔热槽19能起到隔热作用,防止隔热球上的热量传递到线路板本体3上,由于转轴603为隔热材料制成,使得安装座602上的热量难以通过转轴603传递到旋转球604上,由于旋转球604不与所述安装座602相接触,使得安装座602上的热量无法直接传递给旋转球604,减少了隔热盒1上的热量通过支撑座5和支撑机构6传递到线路板本体3上。
31.如图10所示,所述线路板本体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冷却板15,所述冷却板15为中空设置,所述冷却板15内设置有多个制冷片16,制冷片16的型号为tlt

tec,所述制冷片16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冷却板15内填充有制冷液17,制冷液17优选为水。
32.具体使用时,为了避免线路板本体3上的电子元件发热导致线路板本体3温度过高,因此设置了冷却板15,在制冷片16的制冷作用下,制冷液17温度降低,从而使冷却板15温度降低,从而通过冷却板15吸收线路板本体3上的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从而给线路板本体3进行降温。
33.工作原理:安装时将线路板本体3放置在旋转球604上,使旋转球604的顶部位于隔热槽19内,并滑动至隔热盒1内即可,并使线路板本体3的线路接头从密封环8内穿过,随后旋转调节环12,由于调节环12与穿线管7为螺纹连接,使得调节环12旋转时相对穿线管7移动,使调节环12朝向隔热盒1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3朝向隔热盒1移动,连接杆13带动推动环20朝向隔热盒1移动,从而压缩密封环8,密封环8受压后内径减小,使得密封环8的内壁与线路板本体3的线路接头的外壁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调节环12朝向隔热盒1移动时带动连接环11朝向隔热盒1移动,从而通过连接环11带动环形活塞10朝向隔热盒1移动,环形活塞10朝向隔热盒1移动时将中空筒9内腔的气体压入分流管14内,并通过多个输气口141输送至缸筒402内,从而推动活塞40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柱404压块405向下移动,使压块405进入第一凹槽内,从而将线路板固定住,在多个压块405的固定作用下,线路板本体3受热时难以形变翘曲,同时,在隔热垫18的作用下,热量难以通过固定机构4传递到线路板本体3上,从而避免线路板本体3温度过高导致变形,需要对线路板本体3进行拆卸时,反向旋转调节环12,使调节环12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13带动推动环20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密封环8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拉伸,从而使密封环8的内径增大,同时,调节环12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时通过连接环11带动环形活塞10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环形活塞10朝着远离隔热盒1的方向移动时通过分流管14将缸筒402内腔的气体抽入中空筒9内,从而使活塞403向上移动,活塞403向上移动时通过连接柱404带动压块405向上移动,从而使压块405从第一凹槽内脱离出来,然后将线路板本体3滑出即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