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3 23: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信息管理是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辅助管理者提高决策水平,改善运营策略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具体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据统计,80%以上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信息管理,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导方向。信息管理已广泛应用与办公自动化、企事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与决策、情报检索、图书馆里、电影电视动画设计、会计电算化等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计算,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该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强,能够及时报警和无线远传报警,在断电条件下依然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本体的安全防护。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计算机本体、指纹识别器、状态指示灯、声光报警器、防护组件和振动传感器,指纹识别器、状态指示灯和声光报警器均安装于计算机本体的顶部,指纹识别器位于状态指示灯的左边,指纹识别器和状态指示灯均位于声光报警器的前方,防护组件和振动传感器均嵌装于计算机本体的前端表面,防护组件位于振动传感器的上方,计算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蓄电池和无线数据传输装置,蓄电池、无线传输传输装置、指纹识别器、状态指示灯、声光报警器、防护组件和振动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器设置有环形灯,所述环形灯和控制主机电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安装板、ic卡扫描区和电动挡板,所述ic卡扫描区嵌装于安装板的前端表面,所述安装板对应计算机本体的usb接口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顶部安装有电动挡板,所述电动挡板可覆盖于usb接口的前方,所述ic卡扫描区和电动挡板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垫。
9.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和计算机
本体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和计算机本体锁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前端表面开设有下置散热窗。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前端表面还安装有电控密码锁,所述电控密码锁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人们需要通过指纹识别器来打开计算机本体,状态指示灯用于显示计算机本体的运行状态,声光报警器用于声光报警,防护组件用于对计算机本体的usb接口进行防护,人们需要解锁操作后才能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本体,振动传感器用于对计算机本体的振动进行监测,当计算机本体受到外力破坏和剧烈振动时,无线传输装置将报警信息无线传输至服务终端,同时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控制主机用于对连接的器件进行控制,蓄电池用于在断电的条件下依然对连接的器件供电。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强,能够及时报警和无线远传报警,在断电条件下依然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本体的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计算机本体1,固定脚垫11,盖板12,下置散热窗121,电控密码锁122,指纹识别器2,环形灯21,状态指示灯3,声光报警器4,防护组件5,安装板51,ic卡扫描区52,电动挡板53,振动传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16.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计算机本体1、指纹识别器2、状态指示灯3、声光报警器4、防护组件5和振动传感器6,指纹识别器2、状态指示灯3和声光报警器4均安装于计算机本体1的顶部,指纹识别器2位于状态指示灯3的左边,指纹识别器2和状态指示灯3均位于声光报警器4的前方,防护组件5和振动传感器6均嵌装于计算机本体1的前端表面,防护组件5位于振动传感器6的上方,计算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蓄电池和无线数据传输装置,蓄电池、无线传输传输装置、指纹识别器2、状态指示灯3、声光报警器4、防护组件5和振动传感器6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17.实际使用时,人们需要通过指纹识别器2来打开计算机本体1,状态指示灯3用于显示计算机本体1的运行状态,声光报警器4用于声光报警,防护组件5用于对计算机本体1的usb接口进行防护,人们需要解锁操作后才能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本体1,振动传感器6用于对计算机本体1的振动进行监测,当计算机本体1受到外力破坏和剧烈振动时,无线传输装置将报警信息无线传输至服务终端,同时控制声光报警器4进行声光报警,控制主机用于对连接的器件进行控制,蓄电池用于在断电的条件下依然对连接的器件供电。
18.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强,能够及时报警和无线远传报警,在断电条件下依然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本体的安全防护。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器2设置有环形灯21,所述环形灯21和控制主机电连接。实际使用时,环形灯21用于显示人们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器2上时的状态,
通过时为绿色,不通过时为红色。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5包括安装板51、ic卡扫描区52和电动挡板53,所述ic卡扫描区52嵌装于安装板51的前端表面,所述安装板51对应计算机本体1的usb接口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顶部安装有电动挡板53,所述电动挡板53可覆盖于usb接口的前方,所述ic卡扫描区52和电动挡板53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实际使用时,安装板51用于安装连接的器件,ic卡扫描区52用于人们通过ic卡进行解锁电动挡板53,电动挡板53用于对usb接口进行防护。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垫11。实际使用时,便于计算机本体1的稳固放置。
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的一侧和计算机本体1铰接,所述盖板12的另一侧和计算机本体1锁接。实际使用时,人们能够通过打开盖板12,对计算机本体1进行维护。
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2的前端表面开设有下置散热窗121。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下置散热窗121,下置散热,防水防尘。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2的前端表面还安装有电控密码锁122,所述电控密码锁122与控制主机电连接。实际使用时,人们需要打开盖板12时,需要对电控密码锁122进行解锁才能进行打开。
25.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26.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