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三相定子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03 23: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n层发卡绕组,其中,第一层发卡绕组和第n层发卡绕组中的各发卡线圈为同层跨线,且第一层发卡绕组中各发卡线圈的跨距为第一短距,第n层发卡绕组中各发卡线圈的跨距为整距;第二层发卡绕组至第n-1层发卡绕组中的各发卡线圈为异层跨线;同一相定子绕组中,相邻发卡线圈的端部之间直接焊接;n≥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层跨线为在相邻层之间跨线;所述第二层发卡绕组至第n-1层发卡绕组中的各发卡线圈的跨距为第一长距,或者,所述第二层发卡绕组至第n-1层发卡绕组中的各发卡线圈为整距与第二短距等量间隔排布,所述第一短距>所述第二短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同一相定子绕组中,同层跨线的发卡线圈与异层跨线的发卡线圈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定子槽的数量为48,电机极数为8,n=4;所述第一短距为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距为7。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定子槽的数量为48,电机极数为8,n=4;所述第二短距为4,第二层发卡绕组和第三层发卡绕组中有一半发卡线圈的跨距为整距,另一半发卡线圈的跨距为第二短距,且每两个整距发卡线圈与每两个第二短距发卡线圈间隔排布。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各相定子绕组包括32个发卡线圈,其中,起始发卡线圈从第二层以跨距7跨至第三层,第二个发卡线圈从第四层以跨距6同层跨线,第三个发卡线圈从第三层以跨距7跨至第二层,第四个发卡线圈从第一层以跨距5同层跨线,第五个发卡线圈从第二层以跨距7跨至第三层,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发卡线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各相定子绕组包括32个发卡线圈,其中,起始发卡线圈从第一层以跨距5同层跨线,第二个发卡线圈从第二层以跨距6跨至第三层,第三个发卡线圈从第四层以跨距6同层跨线,第四个发卡线圈从第三层以跨距6跨至第二层,第五个发卡线圈从第一层以跨距5同层跨线,第六个发卡线圈从第二层以跨距4跨至第三层,第七个发卡线圈从第四层以跨距6同层跨线,第八个发卡线圈从第三层以跨距4跨至第二层,第九个发卡线圈从第一层以跨距5同层跨线,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发卡线圈。9.一种电机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三相定子绕组,该三相定子绕组分n层依次叠加在定子槽内;n≥4。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定子总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相定子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及电机,其中,所述三相定子绕组包括依次叠加的N层发卡绕组,其中,第一层发卡绕组和第N层发卡绕组中的各发卡线圈为同层跨线,且第一层发卡绕组中各发卡线圈的跨距为第一短距,第N层发卡绕组中各发卡线圈的跨距为整距;第二层发卡绕组至第N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旭 姜佳佳 李义兵 何丽娜 张冰冰 李永奎 李风辉 赵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