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1-12-03 22: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现场识别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通过将诸如北斗定位装置等终端设备运用于施工现场中,能够较佳地实现对施工现场中的人员的管理。但是目前,由于施工现场存在地域广、人员多且集中的特点,故如何保证人员佩戴且正确佩戴了终端设备就尤为重要。由于该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较佳地解决,故难以实现终端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包括,rfid标签,其设于定位装置处,并用于记载定位装置的sn编号;
5.人脸识别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采集当前人员的人脸信息;
6.rfid读取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读取当前定位装置处的rfid标签中的信息;以及
7.处理装置,其用于记载现场人员与定位装置的sn编号的绑定信息,并用于根据rfid读取装置所的获取当前定位装置的sn编号查找对应的绑定人员,并用于将人脸识别装置所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对应的绑定人员进行比对,并在比对成功时对当前人员予以放行否则进行报警动作。
8.通过上述,能够较佳地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对其是否正确佩戴定位装置进行检测,故而能够较佳地提高其佩戴率。
9.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的闸机,处理装置在比对成功时控制闸机予以放行。故而能够较佳地对正确佩戴定位装置的人员进行放行,对未正确佩戴定位装置的人员进行阻拦。
10.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的报警装置,处理装置在比对成功失败时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动作。故而能够较佳地在识别到未正确佩戴定位装置时,及时进行警报提醒。
11.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定位装置处的识别标签,识别标签用于记载实际绑定人员的联系信息。故而能够较佳地在检测到人员未正确佩戴定位装置时,现场人员能够较佳地通过识别标签处所记载的信息追溯该定位装置的实际绑定人员。
12.作为优选,定位装置设于安全帽处。
13.此外基于任一上述的佩戴率提高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14.步骤s1、对人员与定位设备进行绑定,并对绑定信息进行记录;
15.步骤s2、在人员入场时采集当前设备的sn编号,并依据该sn编号查找所绑定的人员信息;
16.步骤s3、在人员入场时采集当前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与所绑定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方向,否则则进行报警动作。
17.故而能够较佳地对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定位装置进行检测。
18.作为优选,步骤s3中,在比对成功时通过控制闸机开启实现对当前人员的放行。故能够较佳地实现对正确佩戴人员的放行。
19.作为优选,步骤s3中,在比对失败时通过控制报警装置动作实现报警。故而能够较佳地对错误佩戴的人员进行警报提醒。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1中的装置本体的示意图;
21.图2为实施例1中的定位装置与安全帽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23.实施例1
24.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其具有装置本体100,装置本体100处设置rfid标签110,rfid标签110用于记载定位装置的sn编号,可以理解的是sn编号即为定位装置的产品编号,其具有唯一性。
25.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置本体100能够设置于安全帽处,故而能够较佳地便于施工现场的人员佩戴。
26.为了较佳地提高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的佩戴了,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包括,
27.rfid标签,其设于定位装置处,并用于记载定位装置的sn编号;
28.人脸识别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采集当前人员的人脸信息;
29.rfid读取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读取当前定位装置处的rfid标签中的信息;以及
30.处理装置,其用于记载现场人员与定位装置的sn编号的绑定信息,并用于根据rfid读取装置所的获取当前定位装置的sn编号查找对应的绑定人员,并用于将人脸识别装置所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对应的绑定人员进行比对,并在比对成功时对当前人员予以放行否则进行报警动作。
31.通过上述,能够较佳地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对其是否正确佩戴定位装置进行检测,故而能够较佳地提高其佩戴率。
3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的闸机,处理装置在比对成功时控制闸机予以放行。故而能够较佳地对正确佩戴定位装置的人员进行放行,对未正确佩戴定位装置的人员进行阻拦。
3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的报警装置,处理装置在比对成功失败时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动作。故而能够较佳地在识别到未正确佩戴定位装置时,及时进行警报提醒。
3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定位装置处的识别标签120,识别标签用于记载实际绑定人员的联系信息。故而能够较佳地在检测到人员未正确佩戴定位装置时,现场人员能够较佳地通过识别标签处所记载的信息追溯该定位装置的实际绑定人员。
35.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设于安全帽处。故而便于佩戴。
36.基于本实施例中的佩戴率提高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37.步骤s1、对人员与定位设备进行绑定,并对绑定信息进行记录;
38.步骤s2、在人员入场时采集当前设备的sn编号,并依据该sn编号查找所绑定的人员信息;
39.步骤s3、在人员入场时采集当前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与所绑定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方向,否则则进行报警动作。
40.故而能够较佳地对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定位装置进行检测。
41.其步骤s3中,在比对成功时通过控制闸机开启实现对当前人员的放行。故能够较佳地实现对正确佩戴人员的放行。
42.其步骤s3中,在比对失败时通过控制报警装置动作实现报警。故而能够较佳地对错误佩戴的人员进行警报提醒。
43.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其设于定位装置处,并用于记载定位装置的sn编号;人脸识别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采集当前人员的人脸信息;rfid读取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读取当前定位装置处的rfid标签中的信息;以及处理装置,其用于记载现场人员与定位装置的sn编号的绑定信息,并用于根据rfid读取装置所的获取当前定位装置的sn编号查找对应的绑定人员,并用于将人脸识别装置所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对应的绑定人员进行比对,并在比对成功时对当前人员予以放行否则进行报警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的闸机,处理装置在比对成功时控制闸机予以放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的报警装置,处理装置在比对成功失败时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定位装置处的识别标签,识别标签用于记载实际绑定人员的联系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设于安全帽处。6.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步骤s1、对人员与定位设备进行绑定,并对绑定信息进行记录;步骤s2、在人员入场时采集当前设备的sn编号,并依据该sn编号查找所绑定的人员信息;步骤s3、在人员入场时采集当前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与所绑定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方向,否则则进行报警动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比对成功时通过控制闸机开启实现对当前人员的放行。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比对失败时通过控制报警装置动作实现报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现场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北斗定位装置的佩戴率提高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RFID标签,其设于定位装置处并用于记载定位装置的SN编号;人脸识别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采集当前人员的人脸信息;RFID读取装置,其设于施工现场入口处并用于读取当前定位装置处的RFID标签中的信息;以及处理装置,其用于记载现场人员与定位装置的SN编号的绑定信息、根据RFID读取装置所的获取当前定位装置的SN编号查找对应的绑定人员、将人脸识别装置所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对应的绑定人员进行比对,以及在比对成功时对当前人员予以放行否则进行报警动作。本发明能够较佳地对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较佳地对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定位装置进行检测。较佳地对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定位装置进行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郑清秋 王杰 常业图 肖绎霖 许华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九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1/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