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3: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运动保护修复脊椎、修复骨盆髋关节的复合功能带,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


背景技术:

2.从猿类到人类直立行走或坐立干活给人类的脊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此人类的很多疾病跟直立或坐立太久的关系极大。也就是说,人类的“脊梁”变成“脊柱”以后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比如:人们从幼儿开始学习走路起,就在对自己的脊柱进行挑战,不断加重脊柱的负担。脊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等活动中因被频繁使用而很容易受到伤害,椎骨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移位。没有发生任何脊柱移位或侧弯的脊柱几乎是没有的,这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和坐立工作有关。因为,人类直立或坐立时,从侧面来看,脊柱并不是垂直的一条直线来支撑身体,而是骨盆以上稍呈s形弯曲,骨盆相对于地面也稍稍倾斜,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受向前移动力的作用,使腰部负担过重,据中国国家卫生部门一项调查表明,每天使用电脑超过1小时者,81.6%的人脊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导致了脊柱的侧弯、错位等等。且脊柱病人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年轻人不过20多岁,却患上以前50多岁人得的病。在这些年轻的颈腰椎病人中,很多人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好几个小时,再加上坐姿不正确,跷二郎腿导致骨盆旋移,75%的人都有长短腿,桌椅高度不适合以及长时间紧绷的精神,导致颈腰部关节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突破传统被动康复护具的护理方式,提供一种让人体自身主动运动康复、使人从根本上获得舒适和健康的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其包括:
6.主带、松紧带和加热带,所述松紧带粘贴于所述主带上,所述加热带粘贴于所述松紧带上,所述加热带包括:带体和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包括:袋子、内置于所述袋子中的加热元件、以及与设置于所述袋子的外部的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所述袋子与所述带体粘贴连接。
7.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带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粘接部,所述主带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所述松紧带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粘接部,所述松紧带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三粘接部,所述松紧带的第二粘接部与所述主带的第一粘接部粘贴连接;所述带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四粘接部,所述带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五粘接部,所述带体的第四粘接部与所述松紧带的第三粘接部粘贴连接;所述袋子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六粘接部,所述带体的第五粘接部与所述袋子的第六粘接部粘贴连接。
8.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袋子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七粘接部,所述袋子向内侧
收卷后,所述袋子的第六粘接部与所述第一粘接部粘贴连接,形成一个或两个腰垫。
9.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元件通过供电线路有线电连接,所述电源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池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供电开关按钮,所述供电开关按钮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按压操作,将所述电池与所述加热元件接通,或者切断所述电池向所述加热元件的电能供应。
10.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电池、所述供电开关按钮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发出的控制信号远程将所述电池与所述加热元件接通或断开,并且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的发热功率和/或发热时长。
11.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发热片。
12.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片包括:石墨烯发热片、硅胶发热片、pet聚酯发热片、或者无纺布发热片。
13.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无线通信模块、zigbee无线通信模块、wi

fi无线通信模块、或者移动通信模块。
14.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部、所述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三粘接部、所述第四粘接部、所述第五粘接部、所述第六粘接部、所述第七粘接部是魔术贴毛面或魔术贴勾面,通过所述魔术贴毛面和所述魔术贴勾面的配合实现粘贴连接。
15.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松紧带的两端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设置有能够配合的第一组粘接面,所述带体的两端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设置有能够配合的第二组粘接面,所述松紧带通过第一组粘接面粘贴连接而封闭围合于人体,所述带体通过所述第二组粘接面粘贴连接而封闭围合于人体。
16.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佩戴本实用新型主动运动可保护修复脊椎,修复骨盆髋关节。复合功能带的设计结合人体工学,人人佩戴主动康复,脊椎曲度正常,筋柔骨正,神经通畅,全身轻松。本实用新型有三种佩戴方法;一、坐姿时戴腰膝部,维持修复腰椎曲度预防椎间盘突出,轻松端坐预防驼背,防止跷二郎腿导致骨盆旋移发生长短脚,通过双膝分合运动按摩腰部。二、站立时戴骨盆上端,使腰脊柱支撑有力,防止腰扭伤,通过走动修复骨盆。三、仰卧时双腿屈膝佩戴,通过双手向胸方向牵拉或抱膝运动,可以修复髋关节,预防股骨头坏死,防止外八形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学生、工人、白领、所有坐姿上班人群。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粘接后的截面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的功能框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10

主带,20

松紧带,30

加热带;12

第一护套,13

第二护套;
25.32

带体,34

加热部件,341

袋子,342

加热元件,343

电源;
26.3431

壳体,3432

电池,3433

供电开关按钮,3434

微控制器,3435

无线通信模块;
27.11

第一粘接部,21

第二粘接部,22

第三粘接部,321

第四粘接部,322

第五粘接部,341a

第六粘接部,341b

第七粘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粘接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的功能框图。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护脊带,其包括:主带10、松紧带20和加热带30,松紧带20粘贴于主带10上,加热带30粘贴于松紧带20上,加热带30包括:带体32和加热部件34,加热部件34包括:袋子341、内置于袋子341中的加热元件342、以及与设置于袋子341的外部的电源343,电源343与加热元件342电连接,袋子341与带体32粘贴连接。
30.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带10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粘接部11,主带10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护套12和第二护套13;松紧带2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粘接部21,松紧带20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三粘接部22,松紧带20的第二粘接部21与主带10的第一粘接部11粘贴连接;带体3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四粘接部321,带体3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五粘接部322,带体32的第四粘接部321与松紧带20的第三粘接部22粘贴连接;袋子34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六粘接部341a,带体32的第五粘接部322与袋子341的第六粘接部341a粘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靠近人体的方向为内侧,以远离人体的方向为外侧。
3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袋子34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七粘接部341b,袋子341向内侧收卷后,袋子341的第六粘接部341a与第一粘接部11粘贴连接,形成一个或两个腰垫。
32.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343与加热元件342通过供电线路有线电连接,电源343包括:壳体3431、设置于壳体3431内部的电池3432和设置于壳体3431外表面的供电开关按钮3433,供电开关按钮3433与电池3432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按压操作,将电池3432与加热元件342接通,或者切断电池3432向加热元件342的电能供应。电池3432可采用充电电池,包括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
33.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343还包括:设置于壳体3431内的微控制器3434和无线通信模块3435,微控制器3434与电池3432、供电开关按钮3433和无线通信模块3435电连接,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435与用户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根据用户终端设备发出的控制信号远程将电池3432与加热元件342接通或断开,并且控制加热元件342的发热功率和/或发热时长。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42包括发热片。该发热片可以包括:石墨烯发热片、硅胶发热片、pet聚酯发热片、或者无纺布发热片。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同时石墨烯的结构也非常稳定,碳碳键仅为1.42。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使得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从而保持结构稳定。这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使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导热性,石墨烯电热膜在通电后,通过远红外的形式对外辐射热量,一般情况下,石墨烯电热膜远红外的波长为5

12um,刚好可以被人体吸收,给人体提供热量。硅胶发热片是一种软性可弯曲的薄片状电热器件,它是把泊状、丝状的金属发热体均布于涂布有耐高温硅橡胶的玻璃纤维布间、经高温模压而成。其体薄,通常厚0.8~1.5毫米,硅胶发热片质轻,一般每平方1.3~1.9千克。其通电发热迅速、温升快,具有发热面大、发热均匀、耐腐、环保、阻燃、安装方便、寿命长、绝缘强度高的特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3435可以包括:蓝牙无线通信模块、zigbee无线通信模块、wi

fi无线通信模块、或者移动通信模块。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以实现固定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和个人局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它在频段使用2.4~2.485ghzuhf无线电波ism。蓝牙无线技术复杂度高,设备组网速度快,仅需10秒;集成度和可靠性高;传输速率一般为1mbps;成本低,安装相对简单。zigb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类似于蓝牙无线通信技术,两者都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技术是为了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布局简单、抗干扰、传输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点。zigbee通信距离可达到10米至50。wi

fi技术覆盖范围一般在100米以内,传输速率可达54mbps,工作频段2.4ghz,传输功率不足100mw。移动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是3g、4g、5g移动通信模块。
36.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部11、第二粘接部21、第三粘接部22、第四粘接部321、第五粘接部322、第六粘接部341a、第七粘接部341b是魔术贴毛面或魔术贴勾面,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实现粘贴连接。魔术贴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loop),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hook)。魔术贴也称子母扣,其是箱包服饰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它分公母两面:一面是细软的纤维,另一面是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公母相扣,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勾型,如此反复开合可达一万次之多。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松紧带20的两端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设置有能够配合的第一组粘接面,带体32的两端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设置有能够配合的第二组粘接面,松紧带20通过第一组粘接面粘贴连接而封闭围合于人体,带体32通过第二组粘接面粘贴连接而封闭围合于人体。
38.本实用新型复合功能护脊带,可根据不同的佩戴方式达到理想的三种功能效果。
39.功能之一:坐姿时通过双膝分合运动按摩腰部、达到理想的舒适度,保持腰部正常
曲度,端坐轻松、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驼背、同时防止跷二郎腿,减少了骨盆前后旋移导致的长短脚等等。
40.功能之二:站姿时主带10与松紧带20粘贴连接佩戴,通过双脚移动能使前后旋移的骨盆恢复正常,避免长短脚,下肢血液循环通畅,预防腰扭伤,加固功能松紧带20把过宽的骨盆收到理想的范围;防止内脏下垂,避免小肚腩鼓起等等,更多的是骨盆地基正常了,整条脊柱力学平衡。
41.功能之三:仰卧时,抱膝运动修复髋关节正常值,预防修复外八脚,内旋脚等等,为整条脊柱力学平衡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2.功能之四:用户通过按压电池上的供电开关按钮则可启动发热元件,对背部、脊椎、腹部进行保健理疗。
43.本实用新型带体采用纤维织物或功能高分子材料或皮革制成。功能设计:佩戴功能一致,其带体各部分配件分别从5cm、10cm、35cm、120cm、280cm不等,根据大号、中号、小号制定尺寸。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