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耳机充电盒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0: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耳机用的耳机充电盒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2.无线tws耳机不需要有线连接,左右两个耳机通过蓝牙连接组成立体声系统,提升了用户的音质感受,备受广大用户喜爱。由于tws耳机不具有连接线,则需要标配一个充电盒以实现tws耳机的收纳,目前充电盒由上盖和下盖连接构成,耳机存放在下盖的收容器里面。使用时打开上盖取出,不使用时把耳机装进充电盒,合上盖子。
3.当使用者不佩戴耳机时,将耳机放入充电盒内,可以降低耳机丢失的风险。但是目前的充电盒通常采用的为手动操作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操作较为不便,用户体验较差。
4.并且,此种类型的耳机充电盒在携带时盖子容易自动开合,安全性低、私密性差。
5.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耳机充电盒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安全性差且私密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耳机充电盒,当需要打开耳机充电盒其可通过人脸识别装置识别后实现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弹开,在非使用状态时,其不会自动开启,提高了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私密性。
7.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有:盒体;
9.盖体,连接在所述盒体上,能够相对所述盒体打开或闭合;
10.第一电磁件,设置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盒体其中之一上,
11.第一磁性件,设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盒体的其中另一个上,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电磁件位置对应;
12.主控器,与所述第一电磁件通讯连接;
13.人脸识别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盒体上,包括有:
14.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有可访问所述充电盒的用户的预设人脸信息;
15.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信息并与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一致时,输出信号至所述主控器以使得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电磁件通电与磁性件相斥以将所述盖体弹开。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有:
17.摄像元件,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
18.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摄像元件采集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以与存储模
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时传递信号到所述控制器。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元件为3d摄像机或红外摄像机。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还包括有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与所述主控器通讯连接,用于显示用户的人脸图像。
21.进一步的,在盒体内部嵌设有与耳机内部的第二磁性件吸合配合的第二电磁件,所述第二电磁件与主控器通讯连接,所述主控器还能够在接收到图像识别模块与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图像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第二电磁件通电以与第二磁性件相斥将耳机弹出。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在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在所述盖体扣合在所述盒体上时,所述第一放置槽和所述第二放置槽对接形成用于容纳耳机的容纳槽。
23.优选的,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上设有可与耳机上的充电触点连接导通的充电点。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槽设置有2个,在2个所述第一放置槽之间形成有承载耳机头部的承载台,在所述承托台内嵌设有所述第二电磁件。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盒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底部位置处。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盒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第一电磁件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底部位置处。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8.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上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在使用时,只有通过摄像元件拍摄到的人脸照片和存储模块中对应的预设人脸信息匹配时,主控器才会发送信号控制第一电磁件导电,将盖体弹开,当摄像元件拍摄到的人脸的照片和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不匹配时,则不会开启盖体,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且在携带或者误碰时,耳机充电盒也不会自动弹开,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29.并且,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在摄像元件拍摄到的人脸照片和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匹配时则可通过主控器来控制第一电磁件通电或断电来实现盖体的自动开启和闭合,无论耳机充电盒的开启还是关闭均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来实现,使用更加方便。
30.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一;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的实施例,参照图1

图2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力中的耳机充电盒用于对无线tws耳机进行充电,由于tws耳机不具有连接线,则需要标配一个充电盒以实现tws耳机的收纳,同时,为实现对tws耳机的充电功能,在设置时,还对应的在耳机充电盒中内置充电模块,在tws耳机上对应的设置充电触点,在充电模块上设置有可与耳机上的充电触点连接导通的充电点。
37.在耳机放置在耳机充电盒中进行充电时,使得耳机上的充电触点和充电模块上的充电点接触导通,以通过充电模块对耳机进行充电。
38.当耳机从耳机充电盒中取出时,耳机上的充电点则对应和充电模块上的充电触点分离,此时,则断开对耳机的充电功能。
39.充电模块可直接选用现有技术中能够用于储存以及充电功能的现有标准模块即可,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结构包括有:盒体100;
41.盖体200,连接在所述盒体100上,能够相对所述盒体100打开或闭合;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0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盒体100上,实现盖体200相对盒体100转动打开或闭合;
43.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00为相对盒体100滑动打开,具体设置时,可在盖体200和盒体100之间设置相对滑动的滑动轨道,以使得盖体200相对盒体100滑动开启和闭合。
44.当然 ,也可以将盖体200和盒体100之间设置成旋转室开启等方式,在此不做一一赘述。第一电磁件300,设置在所述盖体200和所述盒体100其中之一上,
45.第一磁性件400,设在所述盖体200和所述盒体100的其中另一个上,所述第一磁性件400和所述第一电磁件300位置对应;
46.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磁件300在设置时,可设置在盖体200上,也可以设置在盒体100内,对应的,第一磁性件400则设置在盒体100内,或者盖体200中。
47.第一磁性件400和第一电磁件300位置对应设置,可确保在盖体200盖合时,盖体200和盒体100之间可通过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一磁性件400的磁性力作用吸合在一起。
48.第一电磁件300在一些实施例中选用第一电磁铁,其在接触导通导通时可产生磁性,当第一电磁件300断电时,则对应的磁性消失。
49.第一电磁件300为带有磁极的磁性件,当第一电磁件300处于断电状态时,其仅仅为一金属件,此时,其与第一磁性件400之间可通过第一磁性件400和金属件之间的磁性吸合力作用吸合固定在一起,实现盖体200和盒体100之间的锁紧固定。
50.主控器500,与所述第一电磁件300通讯连接,通过将主控器500和第一电磁件300之间设置成通讯连接的方式,可使得主控器500能够对第一电磁件300进行相应的控制,即通过主控器500来控制第一电磁件300的通电和断电。
51.具体在设置时,第一电磁件300可通过一通电电路来实现通电,在通电电路上可对应的设置控制开关,通过主控器500发出的信号来控制第一电磁件300对应的通电电路的通断,进而实现对第一电磁件300的通断电的控制。
52.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一磁性件400分别布置在盖体200和盒体100内部,可在使用时,可通过向第一电磁件300内部的通电电路中通入电流,使得第一电磁件300产生与第一磁性件400磁极相同的磁性,在需要开启盖体200拿取位于耳机充电盒内部的耳机时,通过第一磁性件400和第一电磁件300之间的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将盖体200自动弹开。
53.为实现对人脸的识别,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有:人脸识别处理装置600,设置在所述盒体100上,包括有:
54.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有可访问耳机充电盒的用户的预设人脸信息;本实施例存储模块中可以设置成存储有预设人脸信息的数据库,在进行匹配时,调取数据库中的预设人脸信息进行一一匹配,例如如果匹配度达到预设百分比时可以认为匹配成功,否则匹配失败。
55.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信息并与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一致时,输出信号至所述主控器500以使得所述主控器500控制所述第一电磁件300通电与第一磁性件400相斥以将所述盖体200弹开。
56.具体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有:
57.摄像元件610,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摄像元件610为3d摄像机或红外摄像机。通过摄像元件610可对用户的人脸拍照并采集图像。
58.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摄像元件610采集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以与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时传递信号到所述控制器。
59.图像识别模块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图像识别模块即可,只要能够实现对图像的分析处理和识别即可。
6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还包括有显示元件620,所述显示元件620与所述主控器500通讯连接,用于显示用户的人脸图像,显示元件620为显示屏,在摄像元件610拍摄到用户的图像信息时,传递到主控器500,由于主控器500和显示元件620通讯连接,其可将图像同步显示到显示元件620中,实现对用户脸部的显示。
61.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在使用时,用户面对耳机充电盒,摄像元件610拍摄照片,采用用户脸部图像信息,同时,在显示屏上上显示用户的脸部图像,摄像元件610拍照完成后,将脸部图像信息传递到图像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对拍摄元件拍摄的脸部照片进行分析处理后与存储模块中预存的预设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匹配,在匹配成功时,图像识别模块传递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匹配成功的信号后则对应的发送信号控制第一电
磁件300动作,控制第一电磁件300通电,使得第一电磁件300产生与第一磁性件400磁极相同的的磁性,由于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一磁性件400位置对应,在2个磁性件的相反的磁性力的作用下,盖体200被自动弹开,此时,则实现了耳机充电盒的开启。
62.当需要关闭耳机充电盒时,同样的,通过摄像元件610拍摄用户的人脸照片,并将人脸照片传输到图像识别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与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传递信号到主控器500,通过主控器500控制第一电磁件300断电,第一电磁件300断电后,盖体200和盒体100上的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一磁性件400则通过磁性力的吸合作用实现自动闭合。
63.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上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在使用时,只有通过摄像元件610拍摄到的人脸照片和存储模块中对应的预设人脸信息匹配时,主控器500才会发送信号控制第一电磁件300导电,将盖体200弹开,当摄像元件610拍摄到的人脸的照片和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不匹配时,则不会开启盖体200,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且在携带或者误碰时,耳机充电盒也不会自动弹开,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64.并且,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在摄像元件610拍摄到的人脸照片和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匹配时则可通过主控器500来控制第一电磁件300通电或断电来实现盖体200的自动开启和闭合,无论耳机充电盒的开启还是关闭均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来实现,取放使用更加方便。
65.为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在盒盖打开时,耳机也能够自动弹出,本实施例中还对应的在盒体100内部也设置第二电磁件720,具体设置时,可将其嵌设在盒体100的内部。在耳机中对应设置有第二磁性件710,通过第二磁性件710用于和第二电磁性件配合。
66.同样的,第二电磁件720也可选用第二电磁铁,其能够在通电时产生磁性,在断电后磁性消失。
67.第二电磁件720和第二磁性件710的位置对应设置。
68.优选的,第二电磁件720和第二磁性件710均设置有2个,2个第二磁性件710分别内置到2个耳机内部,2个第二电磁件720则嵌装到在耳机放置到位时和2个第二磁性件710位置对应的位置处。
69.所述第二电磁件720与主控器500通讯连接,所述主控器500还能够在接收到图像识别模块与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图像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第二电磁件720通电以与第二磁性件710相斥将耳机弹出。
70.即主控器500还能够控制第二电磁件720的通断电,在主控器500接收到摄像元件610拍摄的人脸信息和存储模块中的预设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主控器500同时发送信号给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二电磁件720,控制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二电磁件720同时导电,使得第一电磁件300产生和第一磁性件400磁极相同的磁性,第二电磁件720产生和第二磁性件710磁极相同的磁将,通过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二电磁件720的作用,将盖体200和放置在盒体100内部的耳机同时向外弹出,实现了盖体200的自动打开,耳机的自动弹出,方便了用户使用。
71.在闭合时,则通过主控器500对应的控制第一电磁件300和第二电磁件720同步断电即可,此时,第一电磁件300通过和第一磁性件400磁性吸合在一起,第二电磁件720和第二磁性件710通过磁性吸合力吸合在一起,实现耳机的自动复位以及耳机充电盒的自动关
闭。
7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对耳机的容纳和放置,在设置时,在所述盖体200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210,在所述盒体100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110,在所述盖体200扣合在所述盒体100上时,所述第一放置槽210和所述第二放置槽110对接形成用于容纳耳机的容纳槽。
73.耳机在放置时,部分位于第一放置槽210内,部分位于第二放置槽110内,为实现对放置在容纳槽中的耳机较好的定位,在设置时,使得容纳槽的形状与耳机的形状适配。
74.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槽210设置有2个,在2个所述第一放置槽210之间形成有承载耳机头部的承载台800,在所述承托台内嵌设有所述第二电磁件720。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电磁件300设置在靠近所述盒体100的顶部位置处,将所述第一磁性件400设置在所述盖体200的底部位置处,以使得其位置相对,便于产生磁性吸合力或磁性排斥力。
7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400设置在靠近所述盒体100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第一电磁件300设置在所述盖体200的底部位置处。
7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