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9: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鼻腔手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


背景技术:

2.上颌窦开口位于上颌窦面向鼻中隔的一面,在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手术中,手术工具由上颌窦的开口进入上颌窦内部,由于上颌窦开口位于上颌窦面向鼻中隔的一面,且上颌窦与鼻中隔之间的间距较窄,在手术工具由上颌窦与鼻中隔之间的窄道经过再经由上颌窦开口进入上颌窦内时,手术工具可以转动的操作空间因为受到鼻中隔的限制变得很小,手术工具难以触碰到上颌窦内靠近鼻中隔的上颌窦内壁以及上颌窦内壁与上颌窦前壁的交界处,上颌窦内壁的真菌球难以清理,导致清理上颌窦内的手术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实现便于清理位于上颌窦内壁的真菌球以及上颌窦前壁与内壁交界处的真菌球。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包括手持部与操作部,所述手持部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远离手持部的末端设置有吸引刮匙头;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圆弧段及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持部与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远离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引刮匙头;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
5.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具体为一直型杆。
6.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刮匙头及手持部连接操作部的一端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持部所在的直线之间间隔的角度为25
°
至35
°

7.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刮匙头及手持部连接操作部的一端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持部所在的直线之间间隔的角度为45
°
至55
°

8.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刮匙头、操作部及手持部均为中空设置,且所述吸引刮匙头、操作部及手持部依次连通。
9.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刮匙头的端面呈椭圆状。
10.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操作部及吸引刮匙头一体成型设置。
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由于上颌窦与鼻中隔之间间隔较近,吸引刮匙进入上颌窦后可以转动的角度较小,故设计操作部与手持部之间间隔角度,使得手持部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即可使操作部到达上颌窦内壁以及上颌窦内壁与上颌窦前壁的交界处,吸走位于上颌窦内壁以及上颌窦内壁与上颌窦前壁的交界处的真菌球。设计第一圆弧段的直径较小,使手持部转动时操作部随之转动的幅度较大,手持部在较小的操作空间里操作即可实现操作部的大幅度转动。吸引刮匙头的端面设计成椭圆状,圆
盾的设计实现在手术过程中吸引刮匙对上颌窦内粘膜的损伤较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的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6.实施例1
17.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参考图1至2,包括手持部1与操作部,所述手持部1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远离手持部1的末端设置有吸引刮匙头4;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圆弧段2及第二圆弧段3;所述第一圆弧段2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持部1与第二圆弧段3,所述第二圆弧段3远离所述第一圆弧段2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引刮匙头4;所述第一圆弧段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段3的直径。具体来说,所述手持部1具体为一直型杆。所述吸引刮匙头4及手持部1连接操作部的一端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持部1所在的直线之间间隔的角度为25
°
至35
°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刮匙头4及手持部1连接操作部的一端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持部1所在的直线之间间隔的角度为30
°
。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1、操作部及吸引刮匙头4一体成型设置。
18.为了方便清理,所述吸引刮匙头的端面4呈椭圆状,吸引刮匙头4圆盾的设计可以实现在手术过程中,吸引刮匙对上颌窦内的损伤将至最低。具体来说,所述吸引刮匙头4、操作部及手持部1均为中空设置,且所述吸引刮匙头4、操作部及手持部1依次连通。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由于上颌窦与鼻中隔之间间隔较近,刮匙进入上颌窦后可以转动的角度较小,故设计操作部与手持部1之间间隔角度,使得手持部1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即可使操作部到达上颌窦内壁以及上颌窦内壁与上颌窦前壁的交界处,吸走位于上颌窦内壁以及上颌窦内壁与上颌窦前壁的交界处的真菌球。设计第一圆弧段2的直径较小,使手持部1转动时操作部随之转动的幅度较大,手持部1在较小的操作空间里操作即可实现操作部的大幅度转动。吸引刮匙头4的端面设计成椭圆状,圆盾的设计实现在手术过程中吸引刮匙对上颌窦内粘膜的损伤较小。
20.实施例2
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吸引刮匙头4及手持部1连接操作部的一端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持部1所在的直线之间间隔的角度为45
°
至55
°
,具体为50
°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与操作部,所述手持部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远离手持部的末端设置有吸引刮匙头;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圆弧段及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持部与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远离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引刮匙头;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具体为一直型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刮匙头及手持部连接操作部的一端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持部所在的直线之间间隔的角度为25
°
至3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刮匙头及手持部连接操作部的一端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手持部所在的直线之间间隔的角度为45
°
至55
°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刮匙头、操作部及手持部均为中空设置,且所述吸引刮匙头、操作部及手持部依次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刮匙头的端面呈椭圆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操作部及吸引刮匙头一体成型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理上颌窦内真菌球的吸引刮匙,包括手持部与操作部,所述手持部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远离手持部的末端设置有吸引刮匙头;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圆弧段及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持部与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远离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引刮匙头;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便于清理位于上颌窦内壁的真菌球以及上颌窦前壁与内壁交界处的真菌球。菌球。菌球。


技术研发人员:姜岩 郑东淑 高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