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核医学注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9: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核医学注药装置。


背景技术:

2.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核医学科同时也是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主要开展核医学检查项目,是辅助临床科室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拥有spect、甲状腺功能测定仪等一批先进的设备,对甲状腺疾病、肿瘤、冠心病、肾脏疾病等的显像诊断及甲亢、骨转移癌的治疗有一定研究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3.虽然核医学所用的药物大多具有辐射性,但是在对核医学药物进行注射时所用的注射器等注药装置与其他医科并无区别;核医学药物往往具有辐射或者其他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成分,然而现有的注药装置往往缺乏可靠的防护措施,虽然已有的注射器针头配备有保护套,但是普遍不牢固,不小心掉落地面时容易导致保护套脱落,针头出现弯折损伤导致药物洒落的情况,不但会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核医学所用的药物也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在进行核医学实验时,会需要进行多种药品的混合,现有的方法是采用注射器将一种药品吸入,再注射到另一种药物的瓶中进行混合,这种药物混合方法操作繁琐,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医学注药装置,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医学注药装置,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管道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储药筒,所述储药筒与所述注射器固定连接,所述注射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注射器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贯穿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贴合,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注射器的输出端相对,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移动板间隙配合,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固定焊接有弹簧。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管、第一活塞、第一拉杆和第一推板,所述针头与所述针管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沿所述针管的内部侧壁滑动,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侧壁设置为粗糙面,所述推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推块相互对称。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设置
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刻度线等距分布。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药筒包括筒体、第二活塞、第二拉杆和第二推板,所述筒体设置为透明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注射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筒体的内部侧壁滑动,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板固定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的表面设置为光滑面,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导向杆沿所述固定板均匀分布。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板设置为圆形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周侧面设置有外凸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盲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焊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沿所述外凸部滑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盘的侧壁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盲孔配合。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一侧固定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贯穿孔配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计的核医学注药装置,使用时,首先,向外拉动储药筒的拉杆,为储药筒预留好空间,关闭注射器侧壁上的阀门,然后手拧转盘,使转盘上的贯穿孔与移动板上的贯穿孔连通,再使注射器的针头与盛放药液的药瓶的开口相对,推动注射器,使注射器的针头伸出两个贯穿孔后伸入药瓶,再拉动注射器的拉杆进行第一次取药,完成第一次取药后,在移动板一侧弹簧的作用力下,移动板复位,注射器的针头不再伸出转盘和移动板,手拧转盘,使转盘上的贯穿孔与移动板上的贯穿孔不再连通,之后关闭注射器输出端的阀门,开启注射器侧壁上的阀门,推动注射器的推板,让注射器的拉杆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注射器的针管内的药液通过注射器侧壁上的通孔和管道流入储药筒,之后再关闭注射器侧壁上的阀门,开启注射器输出端的阀门,重复上述步骤再从其他药瓶中抽取第二种药液,完成后,关闭注射器输出端的阀门,开启注射器侧壁上的阀门,将第二种药液推入储药筒,再通过交替推拉注射器和储药筒的两个拉杆进行药液的混合,从而实现了在同一注药装置内进行两种以上药液的混合,最后,在不使用注药装置时,手拧转盘,使转盘上的贯穿孔与移动板上的贯穿孔不再连通,从而使注射器的针头无法伸出转盘和移动板,避免了注射器的针头对人体的伤害,由于转盘和移动板是通过导向杆和固定板螺纹连接在注射器的一侧,即使不小心掉落地面时也不易脱落,从而减少了药液从注射器中洒落的可能,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使用时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注射器;2、通孔;3、管道;4、第一阀门;5、储药筒;6、第二阀门;7、固定板;8、导向杆;9、移动板;10、限位板;11、第一贯穿孔;12、转盘;13、第二贯穿孔;14、弹簧;101、针头;102、针管;103、第一活塞;104、第一拉杆;105、第一推板;106、推块;107、刻度线;121、l型块;122、凸块;131、套筒;501、筒体;502、第二活塞;503、第二拉杆;504、第二推板;901、外凸部;902、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医学注药装置,包括注射器1,注射器1包括针头101、针管102、第一活塞103、第一拉杆104和第一推板105,针头101与针管102的输出端螺纹连接,用于从药瓶中抽取药液,第一活塞103沿针管102的内部侧壁滑动,第一拉杆104的一端与第一活塞103固定连接,用于推拉第一活塞103,第一拉杆104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板105固定连接,方便手动推拉第一拉杆104,针管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106,推块106的侧壁设置为粗糙面,推块106设置有两个,两个推块106相互对称,用于配合手动推拉第一拉杆104,针管102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07,刻度线107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刻度线107等距分布,由于针管102为透明设置,通过刻度线107便于观察针管102内药液的存量。
26.注射器1的侧壁开设有通孔2,通孔2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管道3,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管道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储药筒5,开启第一阀门4,可以使注射器1内的药液经过通孔2和管道3流入储药筒5,储药筒5与注射器1固定连接。
27.储药筒5包括筒体501、第二活塞502、第二拉杆503和第二推板504,筒体501设置为透明筒体,方便观察筒体501内的储药情况,筒体501与注射器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活塞502沿筒体501的内部侧壁滑动,第二拉杆503的一端与第二活塞502固定连接,第二拉杆503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板504固定连接,使用装置取药时,首先向外拉动第二推板504和第二拉杆503,带动第二活塞502移动,为筒体501预留出储药的空间,使用装置进行药液混合时,开启第一阀门4关闭第二阀门6,交替推拉第一拉杆104和第二拉杆503,使药液在针管102和筒体501流通混合。
28.注射器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6,使用注射器1从药瓶中抽取药液时,关闭第一阀门4的同时开启第二阀门6。
29.注射器1的一侧螺纹套接有固定板7,使固定板7既能与注射器1稳固地连接,又方便固定板7的拆卸。
30.固定板7上滑动贯穿有导向杆8,导向杆8的表面设置为光滑面,便于导向杆8滑动贯穿固定板7,导向杆8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杆8沿固定板7均匀分布,稳定导向的同时可以使注射器1的针头101不外露,减少针头101误伤人体的可能,导向杆8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移动板9,用于导向移动板9的移动方向,导向杆8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
一侧与固定板7的侧壁贴合,用于限制导向杆8滑动范围,固定板7与移动板9之间固定焊接有弹簧14,使固定板7与移动板9之间具有弹力,在不使用装置时,移动板9会自动复位。
31.移动板9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1,第一贯穿孔11与注射器1的输出端相对,移动板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12,移动板9设置为圆形移动板,便于转盘12在移动板9的一侧转动,转盘1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3,第二贯穿孔13与第一贯穿孔11相对,使用装置时,用于供注射器1的针头101通过。
32.移动板9的周侧面设置有外凸部901,转盘12的一侧固定焊接有l型块121,l型块121沿外凸部901滑动,使转盘12在移动板9一侧转动的时候不会脱离移动板9。
33.移动板9的侧壁开设有盲孔902,转盘12的侧壁设置有凸块122,不使用注药装置时,凸块122伸入第一贯穿孔11内,使用装置时,凸块122伸入盲孔902内,使转盘12与移动板9暂时固定,凸块122设置有两个,两个凸块122对称分布在转盘12的两侧,转动转盘12时,通过观察转盘12外侧凸块122来了解转盘12内侧凸块122的位置,第二贯穿孔13的一侧固定焊接有套筒131,使用装置时,转动转盘12,使套筒131伸入第一贯穿孔11,使转盘12与移动板9保持固定的同时,可以让针头101通过第一贯穿孔11和第二贯穿孔13伸出,不使用装置时,转动转盘12,使套筒131伸入盲孔902内部,第一贯穿孔11则被凸块122堵住,使针头101无法伸出。
34.转盘12与移动板9间隙配合,便于手拧转盘12的同时为凸块122和套筒131预留活动的空间。
35.具体的,该核医学注药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向外拉动储药筒5的第二推板504和第二拉杆503,带动储药筒5的第二活塞502移动,为储药筒5的筒体501预留出储药的空间,关闭第一阀门4并且开启第二阀门6,然后手动旋转转盘12,使第一贯穿孔11与第二贯穿孔13处于连通状态,将转盘12的外部侧壁与盛放药液的药瓶瓶口贴合,由于注射器1的输出端与第一贯穿孔11相对,手推注射器1后,注射器1的针头101会通过第一贯穿孔11和第二贯穿孔13深入药瓶内部,进而使用注射器1抽取药液到注射器1的针管102内,完成后,转盘12与药瓶瓶口脱离,在弹簧14的作用力下,移动板9和转盘12复位,注射器1的针头101不再伸出转盘12,之后关闭第二阀门6并且开启第一阀门4,手推注射器1的第一推板105,进而使注射器1的第一拉杆104推动第一活塞103移动,使注射器1的针管102内的药液经由通孔2和管道3流入储药筒5内,完成后关闭第一阀门4,再开启第二阀门6,重复上述步骤使用注射器1从其他药瓶中抽取其他种类药液,再将药液注入储药筒5内,之后交替推拉注射器1的第一拉杆104和储药筒5的第二拉杆503,使两种在注射器1的针管102和储药筒5的筒体501之间流通混合;不使用注药装置时,手动旋转转盘12,使第一贯穿孔11和第二贯穿孔13错位不连通,再使转盘12内侧的凸块122伸入第一贯穿孔11。
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