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0: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基坑监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中,基坑水平位移会影响到施工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通常测量基坑水平位移前会预先埋设测斜管,然后通过测斜仪观测基坑各深度的水平位移。
3.目前,相关技术公开一种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测斜仪本体、电缆和探杆,测斜仪本体通过电缆与探杆连接,电缆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限位环。将探杆放入预先埋设的测斜管内部,之后向上拉动电缆,从测斜管内部拉出一个限位环后停止拉动电缆,测斜仪本体进行检测记录数据。测斜仪本体记录检测完成后继续拉动电缆,再次出现一个限位环后,测斜仪本体继续进行检测记录数据。如此往复,直到将探杆从测斜管拉出,从而完成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监测人员手动拉动电缆,然后每隔一个限位环暂停进行检测。这样检测人员手提着电缆受到探杆的重量的影响,手臂容易晃动。手臂晃动带动电缆和探杆晃动,这样在监测时采集的数据精确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基坑监测装置监测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监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测斜仪本体、固定环和探杆,所述测斜仪本体和探杆之间连接有电缆,所述电缆安装有多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沿电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环沿径向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与固定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空套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支撑板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靠近固定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远离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远离竖板的一端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半圆孔,位于两个所述水平板的半圆孔相互拼接形成供电缆穿设的限位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施工的时候预埋测斜管,将固定环套设于测斜管露出地面的部分,探杆放入测斜管内部。在需要拉动电缆带动探杆向上移动时,监测人员用脚向下踩压板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压板绕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水平板相互远离。然后向上拉动电缆,在拉出另一个限位环后监测人员松开压板,两个水平板相互抵贴,两个半圆孔相互拼接形成限位孔。监测人员放开电缆让限位环抵贴于水平板的顶面。这样在探杆采集数据传输给测斜仪本体进行分析记录时,监测人员可松开手,这有利于降低监测人员手臂晃动而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的情况出现。
9.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匹配设置有第一螺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施工的时候预埋的测斜管管径可能存在差异。在固定环套设于测斜管后,通过第一螺杆旋入第一螺孔抵贴于测斜管的外壁,从而使固定环与测斜管之间保持固定。这有利于降低踩踏压板时,支撑板滑移的情况出现。
11.可选的,所述水平板包括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外板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半圆孔位于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外板远离竖板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一内板穿设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内板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匹配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外板开设有供第二螺杆穿设的通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斜管一般比较长,将探杆放入测斜管底端需要时间长。在需要将探杆放入测斜管底端时,将第二螺杆从第二螺孔中旋出,将第一内板推入第一凹槽内部。这样两个水平板相互分开,这时将探杆放入测斜管底端。这有利于降低监测人员长时间踩踏压板让两个水平板分离而疲劳的情况出现。在探杆放入测斜管的底端后,将第一内板拉出,第二螺杆穿过通孔旋入第二螺孔,从而使两个水平板重新抵贴。
13.可选的,所述竖板包括第二外板和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外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板与第一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二内板穿设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槽底固定安装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螺纹套设于内套筒,所述第二外板的两面均开设有与第二凹槽内部连通的操作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人员从操作口转动外套筒,外套筒向上移动带动第二内板向上移动;外套筒向下移动,第二内板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向第二凹槽内部回缩。在将探杆放入测斜管底端后,转动外套筒,调整第二内板穿出第二凹槽的长度,在水平板的顶面与一个限位环抵贴后,停止转动外套筒。这有利于降低探杆在测斜管底端,限位环未抵贴于水平板的顶面的情况出现。这有利于提高基坑监测装置监测的准确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外板沿第二凹槽的槽口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内板远离第一外板的一端沿边缘安装有第二限位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互卡接,这有利于降低第二内板与第二外板相互分离的情况出现。
17.可选的,所述转动套筒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紧抵于连接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踩踏压板后松开压板,弹簧从压板远离限位环的一端推动压板,从而带动两个水平板相互抵贴。这时橡胶层用于限制弹簧推动压板转动的速度,这有利于降低两个水平板相互碰撞而损坏的情况出现。
19.可选的,所述探杆远离电缆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探杆放入测斜管底端时,缓冲块起到缓冲作用,这有利于降低探杆与测斜管底端碰撞而损坏的情况出现。
21.可选的,所述缓冲块的周侧固定安装有毛刷。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斜管是预先埋进土层,这样部分砂粒容易从测斜管顶端进入测斜管内部。在探杆放入测斜管时,毛刷清理测斜管内壁,这有利于降低砂粒影响到探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的情况出现。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踩踏两个压板远离固定环的一端,从而带动两个水平板相互分离,之后拉动电缆带动探杆向上移动,停止踩踏两个压板,两个水平板相互抵贴,松开电缆,限位环抵
贴于两个水平板,这有利于降低监测人员手臂晃动带动探杆晃动的情况出现,这有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5.2.在探杆放入测斜管的底端时,通过缓冲块先于测斜管的底端接触,这有利于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探杆与测斜管底端碰撞而损坏的情况出现;
26.3.通过第一螺杆旋入第一螺孔后抵贴于测斜管的外壁,这有利于降低踩踏压板时,支撑板滑移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30.图4是图3在a处的放大图;
31.图5是图2在b处的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测斜管;2、测斜仪本体;3、探杆;4、电缆;5、固定环;6、限位环;7、支撑板;8、支撑座;9、连接杆;10、转动套筒;11、压板;12、弹簧;13、水平板;131、第一外板;132、第一内板;14、竖板;141、第二外板;142、第二内板;15、限位孔;151、半圆孔;16、第一螺孔;17、第二螺孔;18、第一螺杆;19、第二螺杆;20、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通孔;23、内套筒;24、外套筒;25、操作口;26、第一限位块;27、第二限位块;28、橡胶层;29、缓冲块;30、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监测装置。
35.参照图1,一种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测斜仪本体2、支撑板7、压板11、竖板14、水平板13、固定环5、电缆4和探杆3;电缆4的一端与测斜仪本体2连接,电缆4另一端与探杆3连接。电缆4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环6,限位环6沿电缆4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电缆4设置限位环6,这样方便监测人员判断拉动电缆4的长度。
36.参照图1,探杆3远离电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29,缓冲块29由弹性材料制成。在要将探杆3放入预埋的测斜管1的底端时,缓冲块29与测斜管1的底端触碰,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有利于降低探杆3与测斜管1底端碰撞而损坏的情况出现。缓冲块29的周侧壁设置有毛刷30。在将探杆3由测斜管1的顶端至底端的过程中,毛刷30与测斜管1的内管壁抵贴,从而清理测斜管1内管壁的沙砾,这有利于降低测斜管1内管壁吸附的沙砾影响探杆3监测的情况出现。
37.参照图2、图3,固定环5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16,本技术实施例中有两个第一螺孔16,一个第一螺孔16位于固定环5的径向长度的一端,另一个第一螺孔16位于固定环5的径向长度的另一端。第一螺孔16匹配设置有第一螺杆18。固定环5套设于测斜管1,第一螺杆18旋紧第一螺孔16后与测斜管1外壁抵贴,从而使固定环5和测斜管1之间保持固定。
38.参照图3、图4,支撑板7、压板11、竖板14和水平板13均有两个,支撑板7、压板11、竖板14和水平板13各一个位于固定环5径向长度的一端,支撑板7、压板11、竖板14和水平板13
的另一个位于固定环5径向长度的另一端。支撑板7的一端与固定环5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7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8,位于同一支撑板7的两个支撑座8之间安装有连接杆9。连接杆9空套有转动套筒10,转动套筒10的内壁安装有橡胶层28,橡胶层28紧抵连接杆9的杆身。
39.参照图2、图4,压板11与转动套筒10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7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安装有弹簧12,弹簧12远离支撑板7的一端与压板11连接。压板11和支撑板7之间受到弹簧12弹力,从而使压板11靠近固定环5的一端紧贴支撑板7。踩踏压板11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从而使压板11绕连接杆9转动,压板11靠近固定环5的一端远离支撑板7。停止踩踏压板11时,弹簧12推动压板11,同时橡胶层28增大转动套筒10和连接杆9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压板11靠近固定环5的一端缓慢向支撑板7移动。
40.参照图3、图5,竖板14包括第二外板141和第二内板142,第二外板141一端与压板11靠近固定环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外板141另一端开设有供第二内板142穿设的第二凹槽21。第二外板141的两面均开设有与第二凹槽21内部连通的操作口25。第二凹槽21的槽底固定安装有内套筒23,内套筒23设有外套筒24,外套筒24螺纹套设于内套筒23。从操作口25转动外套筒24,外套筒24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二内板142向第二凹槽21的外部推送;外套筒24向下移动,第二内板142向第二凹槽21的内部回缩。
41.参照图3,第二外板141沿第二凹槽21的槽口安装有第一限位块26,第二内板142远离第一外板131的一端沿边缘安装有第二限位块27。第二内板142在第二凹槽21内部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一限位块26和第二限位块27相互卡接,从而降低第二内板142滑出第二凹槽21内部的情况出现。
42.参照图2、图3,水平板13包括第一外板131和第一内板132,第一外板131的一端与第二内板142穿出第二凹槽2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外板131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第一内板132穿设的第一凹槽20。第一内板132开设有第二螺孔17,第二螺孔17匹配设置有第二螺杆19,第一外板131开设有供第二螺杆19穿设的通孔22。将第二螺杆19从第二螺孔17中旋出,第一内板132可在第一外板131移动,将第二螺孔17和通孔22对齐,第二螺杆19穿过通孔22旋入第二螺孔17,从而使第一内板132和第一外板131重新保持固定。
43.第一内板132远离竖板14的一端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半圆孔151,在两个第一内板132相互拼接后,两个半圆孔151结合形成供电缆4穿设的限位孔15。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坑监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基坑施工的时候预埋测斜管1。在需要监测基坑水平位移时,将固定环5套设于测斜管1露出地面的部分,然后旋紧第一螺杆18,让第一螺杆18紧贴测斜管1的外壁,从而使固定环5和测斜管1之间保持固定。这时支撑板7抵贴于地面。从第二螺孔17旋出第二螺杆19,将第一内板132推入第一凹槽20内部,这样两个水平板13相互分离,从而方便探杆3放入测斜管1内部。
45.拉住电缆4下放探杆3,毛刷30与测斜管1内壁抵贴,从而清理测斜管1内壁的沙砾,这有利于降低沙砾影响探杆3监测的准确性的情况出现。在探杆3下放至测斜管1底端时,缓冲块29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探杆3与测斜管1底端碰撞损坏的情况出现。
46.拉出两个第一内板132,让两个第一内板132相互抵贴,两个半圆孔151将电缆4包围形成限位孔15。使用第一螺杆18穿过通孔22后旋入第一螺孔16,从而使第一外板131和第一内板132之间保持固定。从操作口25转动外套筒24,控制第二内板142的升降。在一个限位环6抵贴于两个水平板13的顶面时,停止转动外套筒24。
47.监测人员用脚向下踩压板11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压板11绕连接杆9转动。两个水平板13相互远离,拉动电缆4从而带动探杆3向上移动,在拉出另一个限位环6后监测人员松开压板11,两个水平板13相互抵贴,两个半圆孔151相互拼接形成限位孔15,电缆4位于限位孔15内部,另一个限位环6抵贴于水平板13的顶面。这时监测人员可放开拉住电缆4的手,限位环6抵贴于水平板13的顶面,这有利于降低手臂晃动带动电缆4和探杆3晃动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48.探杆3开始进行监测。探杆3监测完成后将所在位置的水平位移信息传输给测斜仪本体2。测斜仪本体2记录完后,监测人员继续用脚向下踩压板11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两个水平板13相互分离,这时向上拉动电缆4,探杆3向上移动。在拉出另一个限位环6后监测人员松开压板11,两个水平板13相互抵贴,两个半圆孔151相互拼接形成限位孔15。监测人员放开电缆4让限位环6抵贴于水平板13的顶面,探杆3采集探杆3所在位置的水平位移信息传输给测斜仪本体2,测斜仪本体2进行记录。
49.如此往复,直到探杆3从测斜管1中拉出。通过限位环6抵贴于水平板13的顶面,这样监测人员不需要一直拉住电缆4,这有利于降低监测人员手臂晃动而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的情况出现。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