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甘薯快速栽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23: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甘薯快速栽苗装置。


背景技术:

2.甘薯又称红薯、地瓜等,甘薯种植主要以扦插移植为主,最普遍的方式是单纯手工扦插移植或借助工具进行手工扦插移植。借助传统的工具进行的甘薯栽苗,费时费力,且需要劳动者经常弯腰,加大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同时人工进行栽插的效果并不好,各株甘薯幼苗被栽插得参差不齐。且人工栽苗的效率低,不利于大面积的耕作。
3.现有的甘薯栽苗装置的高度不能调节,这样导致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使用时需要弯腰,身高较矮的使用者使用时需要抬手,进而让使用者使用起来时不够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快速栽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甘薯快速栽苗装置,包括壳体、铲子和入苗斗;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开设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壳体内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入苗斗与所述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铲子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
6.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簧,所述铲子的两侧分别凸起设置有转杆,所述第二壳体上凸起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杆转动插设于所述转槽内,所述铲子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铲子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所述铲子远离所述转杆的一侧连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孔与所述第二壳体抵接,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的侧壁螺接。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一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活动抵接,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铲子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二环形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活动抵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入苗斗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把手。
11.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把手上分别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条纹。
1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水箱和浇灌管,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
述储水箱的箱底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浇灌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浇灌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花洒。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灌管为波纹管。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缠绕柱,所述缠绕柱用于缠绕收纳所述浇灌管。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二壳体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锁紧组件,通过这样设置即可调整第二壳体滑动在第一壳体内的长度,即调整甘薯快速栽苗装置的高度,使得该装置能适配不同使用者的身高高度,从而让用户使用起来更舒适。在不需要使用甘薯快速栽苗装置时,可将第二壳体大部分滑入第一壳体内,从而减小甘薯快速栽苗装置的体积,方便收纳存放甘薯快速栽苗装置。同时在需要搬运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时,将第二壳体的大部分滑入第一壳体内,以减小甘薯快速栽苗装置体积,从而方便搬运。
附图说明
16.图1为甘薯快速栽苗装置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甘薯快速栽苗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10、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铲子;104、入苗斗;201、连接块;202、转杆;203、弹簧;204、脚踏板;301、螺栓;302、把手;401、储水箱;402、浇灌管;403、花洒;404、缠绕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20.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1.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包括壳体、铲子103和入苗斗104;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一壳体101内开设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壳体102内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宽度,所述第二壳体10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内,且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入苗斗104与所述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一端连接,所述铲子103与所述第二壳体10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一端连接。
22.具体地,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的使用方式是,先使用所述铲子103在土地上挖坑,然后将一端包土的甘薯苗从所述入苗斗104放入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内,由于第一
通道的宽度大于第二通道的宽度,甘薯苗将会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壳体101内的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壳体102内的第二通道,最终准确落入所挖的坑内,盖土完成甘薯苗的种植,使用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即可快速完成栽苗,减少弯腰的次数,提高了栽苗的效率。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苗斗104的入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宽度,这样能让甘薯苗更顺利且快速地进入到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内。所述第二壳体10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内,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锁紧组件。通过这样设置,能调节所述第二壳体102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内的长度,即调节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的高度,使得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能适配不同身高高度的用户使用。且在需要将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收纳起来不用时,可将所述第二壳体102大部分滑入所述第一壳体101内,使得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的体积收缩到最小,收纳起来能节省空间。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内的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润滑层。具体地,所述润滑层为表面被打磨过的金属,如铁、钢材等。通过这样设置,可防止甘薯苗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滑落时,被卡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或所述第二通道内,从而能保证甘薯苗能顺利地从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内滑出。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还包括:弹簧203,所述铲子103的两侧分别凸起设置有转杆202,所述第二壳体102上凸起设置连接块201,所述连接块201上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杆202转动插设于所述转槽内,所述铲子103与所述第二壳体102转动连接,所述弹簧203的一端与所述铲子103连接,所述弹簧2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02连接。具体地,所述铲子103通过所述转杆202和所述转槽与所述第二壳体102转动连接,这样即可方便用户进行挖坑用来进行甘薯种植。且在所述铲子103与所述第二壳体102之间设置有弹簧203连接,使得在铲子103转动铲土过后,会受到弹簧203的弹力而回到原来的位置,方便用户下次铲土。
26.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脚借力挖坑,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脚踏板204,所述脚踏板204与所述铲子103远离所述转杆202的一侧连接。具体地,用户可通过踩踏所述脚踏板204,带动所述铲子103转动进行铲土,铲完土后,所述铲子会被所述弹簧203拉回至原来的位置,方便了用户进行铲土。其中,所述脚踏板204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能避免用户在踩踏所述脚踏板204时,出现脚底打滑的现象。
27.为了将所述第二壳体102稳固地锁紧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栓301,所述第一壳体101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栓301穿过所述螺孔与所述第二壳体102抵接,且所述螺栓301与所述螺孔的侧壁螺接。具体地,通过在第一壳体101上开设有螺孔,在所述螺孔内设置有螺栓301,通过拧松或拧紧所述螺栓301,使得所述第二壳体102能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内固定或滑动。通过这样设置即可调节所述第二壳体102滑入所述第一壳体101的长度,即调节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的高度,使得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能适配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同时通过这样设置能将所述第二壳体102稳固地锁紧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内。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孔和所述螺栓301分别至少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螺孔和四个所述螺栓301分别等高、等距地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这样设置既能方便拧松或
拧紧所述螺栓301来调节所述第二壳体102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上的位置,又能稳固地将所述第二壳体102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内。
29.为了避免所述第二壳体102从所述第一壳体101内滑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一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外侧壁活动抵接,所述第二壳体102远离所述铲子103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凸起设置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二环形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活动抵接。具体地,当所述第二壳体102将要滑出所述第一壳体101时,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将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板抵接,从而避免所述第二壳体102从所述第一壳体101内滑出。
30.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1靠近所述入苗斗104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把手302。所述把手302用于给用户握持使用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所述甘薯快速栽苗装置10。
31.为了避免用户在握持所述把手302时出现手滑的现象,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把手302上分别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条纹。通过这样设置,能让增加用户手掌与所述防滑套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用户手掌与所述防滑套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用户握住所述把手302时,出现手滑的现象。
32.为了方便浇灌种植到土地里的甘薯苗,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水箱401和浇灌管402,所述储水箱40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上,所述储水箱401的箱底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浇灌管402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401连通,所述浇灌管402的另一端设置有花洒403。所述浇灌管402远离所述储水箱401的一端设置有花洒403,这样设置能使得浇灌水时能更均匀,且设置储水箱401能方便浇灌种植在土里的甘薯苗。且在所述浇灌管402的远离所述储水箱401的一端设置有花洒403,当储水箱401内的水从所述浇灌管402流出时,经过花洒后,会将水分散均匀,这样能更均匀地浇灌甘薯苗。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灌管402为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上有褶皱,褶皱能缓解水流的冲击力,使得在浇灌甘薯苗时,能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对甘薯苗所造成的伤害。
34.为了方便收纳所述浇灌管402,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还设置有缠绕柱404,所述缠绕柱404用于缠绕收纳所述浇灌管402。通过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设置缠绕柱404,当不需要使用所述浇灌管402时,能将所述浇灌能缠绕在所述缠绕柱404上,从而方便收纳所述浇灌管402,避免所述浇灌管402过长而绊倒用户。
3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