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神经性疾病病愈后四肢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病人训练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性疾病病愈后四肢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行走机、牵拉机是神经性疾病病愈者常用的训练器材,这类病人在进行四肢恢复训练时,其肌肉力量较弱,不像常人一样耐受度较高,其脆弱的肌肉力量不能承受较大冲击,所以,常规的一些直接使用线性弹簧用作阻尼器的训练器材不太适用于这类病人的训练,因为,线性弹簧作为阻尼器的器材其反馈力与运动行程直接相关,例如拉力绳等器材,如果训练者在拉到一定程度后突然脱力,此时弹性绳给他的回馈力并不会减小,很容易拽回他,使病人发生损伤,再如行走机的类似器材,病人在履带上行走,手握持着机台,脚后蹬推动履带转动,人成行走姿态,此种设备一般阻力一定,也就是说,病人在行走训练时,不能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力度调整,所以,常常出现,低阻力的行走机对于几近痊愈的病人没什么训练强度,而较高阻力的行走机较严重的病人却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性疾病病愈后四肢恢复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性疾病病愈后四肢恢复训练装置,恢复训练装置是带有速度敏感转子的机器,速度敏感转子安装在机器上的旋转支撑部位,速度敏感转子根据机器的运动速度变大而产生相应变大的旋转阻力。
5.本发明所称的训练器材均是带有旋转轴的器材,通过在器材的旋转轴处设置速度敏感转子,让器材的旋转阻力与器材的运动速度相匹配,在器材运动速度较大时(行走机训练者行走速度较快,牵拉机拉动拉力绳的速度较快、牵拉机还可以作为蹬腿器,通过蹬腿将拉力绳推出去),器材的旋转处产生较大的阻力,来增大训练强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训练需求,以行走机为例,行走速度低,则阻力小,患者主动提升行走速度,则相应的提高履带转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6.进一步的,速度敏感转子包括转轴和配阻组件,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撑,转轴与恢复训练装置上和训练人员相接触的运动部位传动连接;配阻组件包括器壳、器盖、叶轮、配阻滑块和滑块配位组,器盖安装在器壳的两端将器壳封闭,所述转轴穿过器盖,叶轮设置在转轴上并与转轴传动连接,叶轮位于器壳内部,叶轮随转轴转动时,将器壳内部充斥的工作液从一侧泵送到另一侧,器壳内壁上设有壳斜面,壳斜面为锥形,配阻滑块和滑块配位组也安装在转轴上且均与转轴传动连接,其中,配阻滑块上朝向壳斜面的一侧也设有与壳斜面斜度相同的滑块斜面,配阻滑块可沿转轴轴向滑动,
滑块配位组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弹簧、离心块和接杆,第一轴套套设固定在转轴上,第二轴套套设在转轴上且与转轴传动连接,第二轴套可沿转轴轴向滑动,第二轴套位于第一轴套背离配阻滑块的一侧,接杆一端固定在第二轴套朝向第一轴套的一侧、接杆另一端穿过第一轴套后与配阻滑块相固定,弹簧设置在第一轴套、第二轴套之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还分别通过铰接杆与同一离心块连接,配阻滑块位于壳斜面和滑块配位组之间,器壳侧壁上设置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器壳侧壁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叶轮、壳斜面两侧,循环管和器壳内空间构成封闭环形回路。
7.本发明通过构件工作液的循环流动通道,在通道上加入可以根据转轴速度而变化的通道面积来进行阻力调整,其运行原理是:与训练者相接触的部分的旋转力加载在转轴上,转轴上的叶轮鼓动器壳内的工作液进行流动,流动的工作液需要穿过壳斜面和滑块斜面之间的通道,当转轴速度较高时,离心块离心力较大,从而其与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径向距离拉长,弹簧被压缩,由于第一轴套不仅径向限位,轴向也与转轴固定,所以,第二轴套沿着轴向滑动,第二轴套朝向第一轴套靠近,将配阻滑块推向壳斜面,使得通道面积减小,从而工作液循环阻力增加,叶轮的旋转阻力增加,最终转轴的旋转阻力增加,达到增加训练负荷的目的;在转轴速度较小时,离心块离心力较小,弹簧将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推挤较开,第二轴套通过接杆将配阻滑块拖拽出来,使得工作液流动通道变大,工作液循环阻力减小,叶轮的旋转阻力减小,最终训练负荷也是较小的,符合训练者的实际需求,训练者根据自身条件,有多少力就能出多少力,最精确地调整好训练强度。
8.进一步的,恢复训练装置包括行走机,行走机包括设置在机器底部的履带,速度敏感转子还包括滚轮,滚轮安装在转轴上且与转轴传动连接,滚轮位于器壳外,滚轮撑起履带使其成为封闭环状;恢复训练装置包括牵拉机,牵拉机带有旋转筒和裹附在筒上的刚性拉力绳,拉力绳自由端设置拉手,牵拉机旋转筒旋转安装轴为速度敏感转子,牵拉机轴向侧面还设有复位器。
9.行走机、牵拉机都可以在旋转轴处使用速度敏感转子以便达到训练时的运动速度与阻力挂钩,即行走机、牵拉机是恢复训练装置一整套器材的两种,其他形状、形式的器材,只要是旋转位置处可以设置速度敏感转子,也都是可以归入本发明所称的恢复训练装置中的。
10.与行走机不同,牵拉机需要在转轴处设置复位器,以便将训练时的拉力绳收回卷挂在辊筒上,相当于一个自动收线器,传统的牵拉训练器材一般通过涡卷弹簧来复位,类似于卷尺那样,而本发明的牵拉机在旋转轴处设置速度敏感转子,并通过后续另一种结构的复位器来完成速度匹配强度的训练以及低回弹的收线。
11.进一步的,复位器包括齿轮、齿条、主筒体、泄压管、回流管、副筒体、副活塞和复位弹簧,齿轮固定在转轴上并与转轴同轴,主筒体设置在牵拉机侧面一旁,主筒体轴线与转轴轴线交错垂直,齿条端部设置主活塞,主活塞插入主筒体内,齿条与齿轮啮合,主筒体背离齿条的一侧封闭且在壁面上通过泄压管、回流管连接至副筒体底面,副活塞设置在副筒体
内且被复位弹簧抵紧,主筒体和副筒体内相连通的区域充满工作液,泄压管管径大于回流管管径,泄压管上设置流向朝向副筒体的单向阀,回流管上设置可调节开度的手阀。
12.齿轮和齿条将牵拉机的旋转运动转变化主活塞在主筒体内的直线滑动,牵拉机训练时拉力绳被拉出,牵拉机芯部的转轴旋转,齿轮旋转,主活塞推挤主筒体内的工作液排往副筒体,副活塞后退挤压复位弹簧,在训练周期结束后,各部件均失去外力,只留下复位弹簧存留弹性能量,此时,复位弹簧又将工作液从副筒体中推挤排往主筒体,回流的工作液只能通过回流管回到主筒体,回流管不仅管径小于泄压管,而且其上还有手阀,工作液从副筒体回到主筒体的流动阻力显著大于工作液从主筒体流向副筒体时的阻力,所以,该力的变化反应在牵拉机拉力绳上就是在松手或者牵拉过程脱力时,只有大大减小的反向拉力,从而不会损伤到训练者。
13.进一步的,滑块配位组设置在器壳的外部,配阻滑块上伸出一段轴套结构穿过器盖后位于器壳外并与接杆固定。
14.如果滑块配位组也设置在器壳的内部,那么其部件的旋转会影响器壳内工作液的流动。
15.进一步的,叶轮、第一轴套、第二轴套通过键与转轴建立传动连接,叶轮和第一轴套在转轴上的轴向固定通过紧定螺钉完成,紧定螺钉锁紧在用于传动的键表面上。
16.使用较长的键进行传动,不影响第二轴套在转轴上的滑动,通过紧定螺钉来轴向限位叶轮、第一轴套,结构简单方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行走机进行训练,训练者手扶机台,双腿向后用力进行行走,行走速度较小时,转轴上传递给履带的转动阻力较小,当训练者在自身素质较好时,可以自行提高行走速度,行走速度提高相应增加行走阻力,从而自主提高训练强度;通过收拽拉手或者平坐后脚蹬拉手进行牵拉机的训练,牵拉速度也可以相应改变牵拉阻力,不仅如此,在脱力后,拉力绳的回弹力很小,不至于损伤到使用者。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行走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速度敏感转子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配阻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配阻组件的结构简图一;图5为本发明配阻组件的结构简图二;图6为本发明牵拉机的使用示意图一;图7为本发明牵拉机的使用示意图二;图8为本发明齿轮、齿条、主活塞在牵拉机端部的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复位器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20.图中:1

行走机、11

履带、2

牵拉机、3

拉手、4

速度敏感转子、41

转轴、42

滚轮、43

配阻组件、431

器壳、4311

壳斜面、432

器盖、433

叶轮、434

配阻滑块、4341

滑块斜面、435

滑块配位组、4351

第一轴套、4352

第二轴套。4353

弹簧、4354

离心块、4355


杆、436

循环管、5

复位器、51

齿轮、521

齿条、522

主活塞、53

主筒体、541

泄压管、542

单向阀、551

回流管、552

手阀、56

副筒体、57

副活塞、58

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6、7所示,一种神经性疾病病愈后四肢恢复训练装置,恢复训练装置是带有速度敏感转子4的机器,速度敏感转子4安装在机器上的旋转支撑部位,速度敏感转子4根据机器的运动速度变大而产生相应变大的旋转阻力。
23.本发明所称的训练器材均是带有旋转轴的器材,通过在器材的旋转轴处设置速度敏感转子4,让器材的旋转阻力与器材的运动速度相匹配,在器材运动速度较大时(行走机1训练者行走速度较快,牵拉机2拉动拉力绳的速度较快、牵拉机2还可以作为蹬腿器,通过蹬腿将拉力绳推出去),器材的旋转处产生较大的阻力,来增大训练强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训练需求,以行走机1为例,行走速度低,则阻力小,患者主动提升行走速度,则相应的提高履带转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24.如图2~5所示,速度敏感转子4包括转轴41和配阻组件43,转轴41两端通过轴承支撑,转轴41与恢复训练装置上和训练人员相接触的运动部位传动连接;配阻组件43包括器壳431、器盖432、叶轮433、配阻滑块434和滑块配位组435,器盖432安装在器壳431的两端将器壳431封闭,所述转轴41穿过器盖432,叶轮433设置在转轴41上并与转轴41传动连接,叶轮433位于器壳431内部,叶轮433随转轴41转动时,将器壳431内部充斥的工作液从一侧泵送到另一侧,器壳431内壁上设有壳斜面4311,壳斜面4311为锥形,配阻滑块434和滑块配位组435也安装在转轴41上且均与转轴41传动连接,其中,配阻滑块434上朝向壳斜面4311的一侧也设有与壳斜面4311斜度相同的滑块斜面4341,配阻滑块434可沿转轴41轴向滑动,滑块配位组435包括第一轴套4351、第二轴套4352、弹簧4353、离心块4354和接杆4355,第一轴套4351套设固定在转轴41上,第二轴套4352套设在转轴41上且与转轴41传动连接,第二轴套4352可沿转轴41轴向滑动,第二轴套4352位于第一轴套4351背离配阻滑块434的一侧,接杆4355一端固定在第二轴套4352朝向第一轴套4351的一侧、接杆4355另一端穿过第一轴套4351后与配阻滑块434相固定,弹簧4353设置在第一轴套4351、第二轴套4352之间,第一轴套4351、第二轴套4352还分别通过铰接杆与同一离心块4354连接,配阻滑块434位于壳斜面4311和滑块配位组435之间,器壳431侧壁上设置循环管436,所述循环管436与器壳431侧壁的连接处分别位于叶轮433、壳斜面4311两侧,循环管436和器壳431内空间构成封闭环形回路。
25.本发明通过构件工作液的循环流动通道,在通道上加入可以根据转轴41速度而变化的通道面积来进行阻力调整,其运行原理是:与训练者相接触的部分的旋转力加载在转轴41上,转轴41上的叶轮433鼓动器壳431内的工作液进行流动,流动的工作液需要穿过壳斜面4311和滑块斜面4341之间的通道,
如图4所示,当转轴41速度较高时,离心块4354离心力较大,从而其与第一轴套4351和第二轴套4352的径向距离拉长,弹簧4353被压缩,由于第一轴套4351不仅径向限位,轴向也与转轴41固定,所以,第二轴套4352沿着轴向滑动,第二轴套4352朝向第一轴套4351靠近,将配阻滑块434推向壳斜面4311,使得通道面积减小,从而工作液循环阻力增加,叶轮433的旋转阻力增加,最终转轴41的旋转阻力增加,达到增加训练负荷的目的;如图5所示,在转轴41速度较小时,离心块4354离心力较小,弹簧4355将第一轴套4351与第二轴套4352推挤较开,第二轴套4352通过接杆4355将配阻滑块434拖拽出来,使得工作液流动通道变大,工作液循环阻力减小,叶轮433的旋转阻力减小,最终训练负荷也是较小的,符合训练者的实际需求,训练者根据自身条件,有多少力就能出多少力,最精确地调整好训练强度。
26.如图1、2所示,恢复训练装置包括行走机1,行走机1包括设置在机器底部的履带11,速度敏感转子4还包括滚轮42,滚轮42安装在转轴41上且与转轴41传动连接,滚轮42位于器壳431外,滚轮42撑起履带11使其成为封闭环状。
27.恢复训练装置包括牵拉机2,牵拉机2带有旋转筒和裹附在筒上的刚性拉力绳,拉力绳自由端设置拉手,牵拉机2旋转筒旋转安装轴为速度敏感转子4,牵拉机2轴向侧面还设有复位器5。
28.行走机1、牵拉机2都可以在旋转轴处使用速度敏感转子4以便达到训练时的运动速度与阻力挂钩,即行走机1、牵拉机2是恢复训练装置一整套器材的两种,其他形状、形式的器材,只要是旋转位置处可以设置速度敏感转子4,也都是可以归入本发明所称的恢复训练装置中的。
29.与行走机1不同,牵拉机2需要在转轴处设置复位器5,以便将训练时的拉力绳收回卷挂在辊筒上,相当于一个自动收线器,传统的牵拉训练器材一般通过涡卷弹簧来复位,类似于卷尺那样,而本发明的牵拉机在旋转轴处设置速度敏感转子4,并通过后续另一种结构的复位器5来完成速度匹配强度的训练以及低回弹的收线。
30.如图8、9所示,复位器5包括齿轮51、齿条521、主筒体53、泄压管541、回流管551、副筒体56、副活塞57和复位弹簧58,齿轮51固定在转轴41上并与转轴41同轴,主筒体53设置在牵拉机2侧面一旁,主筒体53轴线与转轴41轴线交错垂直,齿条521端部设置主活塞522,主活塞522插入主筒体53内,齿条521与齿轮51啮合,主筒体53背离齿条521的一侧封闭且在壁面上通过泄压管541、回流管551连接至副筒体56底面,副活塞57设置在副筒体56内且被复位弹簧58抵紧,主筒体53和副筒体56内相连通的区域充满工作液,泄压管541管径大于回流管551管径,泄压管541上设置流向朝向副筒体56的单向阀,回流管551上设置可调节开度的手阀552。
31.齿轮51和齿条521将牵拉机2的旋转运动转变化主活塞522在主筒体53内的直线滑动,牵拉机2训练时拉力绳被拉出,牵拉机2芯部的转轴41旋转,齿轮51旋转,主活塞522推挤主筒体53内的工作液排往副筒体56,副活塞57后退挤压复位弹簧58,在训练周期结束后,各部件均失去外力,只留下复位弹簧58存留弹性能量,此时,复位弹簧58又将工作液从副筒体56中推挤排往主筒体53,回流的工作液只能通过回流管551回到主筒体,回流管551不仅管径小于泄压管541,而且其上还有手阀552,工作液从副筒体56回到主筒体53的流动阻力显著大于工作液从主筒体53流向副筒体56时的阻力,所以,该力的变化反应在牵拉机2拉力绳
上就是在松手或者牵拉过程脱力时,只有大大减小的反向拉力,从而不会损伤到训练者。
32.如图3所示,滑块配位组435设置在器壳431的外部,配阻滑块434上伸出一段轴套结构穿过器盖432后位于器壳431外并与接杆4355固定。
33.如果滑块配位组435也设置在器壳431的内部,那么其部件的旋转会影响器壳431内工作液的流动。
34.叶轮433、第一轴套4351、第二轴套4352通过键与转轴41建立传动连接,叶轮433和第一轴套4351在转轴41上的轴向固定通过紧定螺钉完成,紧定螺钉锁紧在用于传动的键表面上。
35.使用较长的键进行传动,不影响第二轴套4352在转轴41上的滑动,通过紧定螺钉来轴向限位叶轮433、第一轴套4351,结构简单方便。
36.本装置的主要使用过程是:使用行走机1进行训练,训练者手扶机台,双腿向后用力进行行走,行走速度较小时,转轴41上传递给履带11的转动阻力较小,当训练者在自身素质较好时,可以自行提高行走速度,行走速度提高相应增加行走阻力,从而提高训练强度;通过收拽拉手3或者平坐后脚蹬拉手3进行牵拉机2的训练,牵拉速度也可以相应改变牵拉阻力,不仅如此,在脱力后,拉力绳的回弹力很小,不至于损伤到使用者。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