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


背景技术:

2.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照明配电柜和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3.现有的电力配电柜一般都在顶板的端面上开设若干散热孔,散热孔导致气体流动性较差,常常会导致散热较慢,使得电力配电柜的热量一直处于聚集的状态,从而对力配电柜内部的元器件造成影响,并使配电柜震动,同时现有的电力散热板结构抗压减震性较差,位于安装底板的电力元器件可能会由于安装底板的震动而造成松动,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具备抗震等优点,解决了电力散热板结构抗压减震性较差,位于安装底板的电力元器件可能会由于安装底板的震动而造成松动,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配电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撞板,防撞板为中空矩形结构,防撞板的内部填充有防撞棉,配电箱的底面设置有底板,底板为中空矩形结构,且底板的顶面为敞口,底板内部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为中空矩形结构,固定块的内部填充有阻尼油脂,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顶孔,顶孔为圆形通孔,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棒,移动棒为圆柱型结构,移动棒的顶端穿过顶孔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移动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为矩形结构,移动板的顶面开设有三个板孔,板孔为圆形通孔,板孔内部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阻挡网。
8.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底柱,底柱为圆柱型结构,移动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一,弹簧一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内板,内板为矩形结构,内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为菱形矩形组成型结构,侧板的底端开设有板槽,板槽为圆形通孔,板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移动柱为半圆块圆柱组成型结构,板槽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二,弹簧二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9.优选的,所述弹簧二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柱的一端,移动柱通过弹簧二固定安装在板槽的内部,固定块内部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内槽,内槽为圆形通孔,移动柱与内槽活动卡接在一起,侧板通过移动柱安装在固定块的内部,内板通过侧板固定安装在固定
块的内部,弹簧一的底端与内板的顶面固定安装在一起。
10.优选的,所述内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底块,底块为矩形结构,底块的底面开设有块槽,块槽为矩形槽,块槽内部相互靠近的两侧开设有顶槽,顶槽为圆形通孔,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转动块,转动块为矩形结构,转动块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为矩形结构,转动块顶面的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棒,连接棒为圆柱型结构。
11.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底面的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棒,转动棒为圆柱型结构,固定块内部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为矩形结构,支撑块的顶面开设有底槽,底槽为矩形槽,底槽内部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侧槽为圆形槽,转动块顶面的限位块与块槽活动卡接在一起,顶槽与连接棒活动套接在一起。
12.优选的,所述转动块顶面的限位块通过连接棒固定安装在块槽的内部,转动块底面的限位块与底槽活动卡接在一起,转动棒与侧槽活动套接在一起,转动块底面的限位块通过转动棒固定安装在底槽的内部,转动块通过限位块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内部。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通过配电箱固定安装在移动棒的顶面后,若配电箱在发生震动时,配电箱往下移动带动移动棒往下移动,移动棒再往下移动时带动移动板往下移动,此时移动板通过板孔可以使配电箱内部的阻尼油脂流到移动板的顶面,阻挡网可以使阻尼油脂进入移动板的顶面变得缓慢,移动板在往下移动时带动底柱与弹簧一往下移动,此时弹簧一受力产生作用力,通过底柱可以使弹簧一在往下移动时固定位置,使弹簧一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偏移造成损坏,当配电箱不再移动时,弹簧一产生的作用已带动移动板往上移动,使阻尼油脂在通过阻挡网流入移动板的顶面后,使该装置具有减震效果。
16.2、该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通过配电箱的冲击力过大时,此时配电箱带动移动棒快速下移,移动棒在往下移动时通过移动板带动底柱与弹簧一往下移动,当底柱移动到内板的顶面时,此时当压力过大时内板挤压侧板,侧板在挤压移动柱,此时移动柱因受力过高挤压弹簧二,当移动柱往后移动后,内板再次往下移动,此时内板通过挤压底块使该装置能继续得到缓冲,从而使该装置提高抗震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配电箱;2、防撞板;3、底板;4、固定块;5、顶孔;6、移动棒;7、移动板;8、板孔;9、阻挡网;10、底柱;11、弹簧一;12、内板;13、侧板;14、板槽;15、弹簧二;16、移动柱;17、
底块;18、块槽;19、内槽;20、转动块;21、限位块;22、转动棒;23、支撑块;24、底槽;25、侧槽;26、顶槽;27、连接棒。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

7,一种抗震动冲击机构的动力配电柜,包括配电箱1,所述配电箱1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配电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撞板2,防撞板2为中空矩形结构,防撞板2的内部填充有防撞棉,配电箱1的底面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为中空矩形结构,且底板3的顶面为敞口,底板3内部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为中空矩形结构,固定块4的内部填充有阻尼油脂,固定块4的顶面开设有顶孔5,顶孔5为圆形通孔,固定块4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棒6,移动棒6为圆柱型结构,移动棒6的顶端穿过顶孔5延伸至固定块4的外部,移动棒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7,移动板7为矩形结构,移动板7的顶面开设有三个板孔8,板孔8为圆形通孔,板孔8内部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阻挡网9,阻挡网9为异形结构,阻挡网9为网状型,阻挡网9使固定块4内部的阻尼油脂往移动板7的顶面流动的慢一些,移动板7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底柱10,底柱10为圆柱型结构,移动板7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一11,弹簧一11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阻挡网9可以使阻尼油脂进入移动板7的顶面变得缓慢,移动板7在往下移动时带动底柱10与弹簧一11往下移动,此时弹簧一11受力产生作用力,通过底柱10可以使弹簧一11在往下移动时固定位置。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固定块4的内部设置有内板12,内板12为矩形结构,内板12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13,侧板13为菱形矩形组成型结构,侧板13的底端开设有板槽14,板槽14为圆形通孔,板槽14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16,移动柱16为半圆块圆柱组成型结构,板槽14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二15,弹簧二15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二1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柱16的一端,移动柱16通过弹簧二15固定安装在板槽14的内部,固定块4内部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内槽19,内槽19为圆形通孔,移动柱16与内槽19活动卡接在一起,侧板13通过移动柱16安装在固定块4的内部,内板12通过侧板13固定安装在固定块4的内部,弹簧一11的底端与内板12的顶面固定安装在一起。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内板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底块17,底块17为矩形结构,底块17的底面开设有块槽18,块槽18为矩形槽,块槽18内部相互靠近的两侧开设有顶槽26,顶槽26为圆形通孔,固定块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转动块20,转动块20为矩形结构,转动块20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为矩形结构,转动块20顶面的限位块21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棒27,连接棒27为圆柱型结构,转动块20底面的限位块21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棒22,转动棒22为圆柱型结构,固定块4内部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为矩形结构,支撑块23的顶面开设有底槽24,底槽24为矩形槽,底槽24内部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25,侧槽25为圆形槽,转动块20顶面的限位块21与块槽18活动卡接在一起,顶槽26与连接棒27活动套接在一起,转动块20顶面的限位块21通过连接棒27固定安装在块槽18的内部,转动块20底面的限位块21与底槽24活动卡接在
一起,转动棒22与侧槽25活动套接在一起,转动块20底面的限位块21通过转动棒22固定安装在底槽24的内部,转动块20通过限位块21固定安装在固定块4的内部,移动柱16因受力过高挤压弹簧二15,当移动柱16往后移动后,内板12再次往下移动,此时内板12通过挤压底块17使该装置能继续得到缓冲,从而使该装置提高抗震效果。
29.在使用时,通过配电箱1固定安装在底板3的顶面后,如果配电箱1发生震动时,配电箱1在往下移动时带动移动棒6往下移动,移动棒6在往下移动时带动移动板7往下移动,此时移动板7通过板孔8可以使配电箱1内部的阻尼油脂流到移动板7的顶面,阻挡网9可以使阻尼油脂进入移动板7的顶面变得缓慢,移动板7在往下移动时带动底柱10与弹簧一11往下移动,此时弹簧一11受力产生作用力,通过底柱10可以使弹簧一11在往下移动时固定位置,使弹簧一11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偏移造成损坏,当配电箱1不再移动时,弹簧一11产生的作用已带动移动板7往上移动,此时阻尼油脂在通过阻挡网9流入移动板7的顶面,使该装置具有减震效果。
30.当配电箱1的冲击力过大时此时配电箱1带动移动棒6快速下移,移动棒6在往下移动时通过移动板7带动底柱10与弹簧一11往下移动,当底柱10移动到内板12的顶面时,此时当压力过大时内板12挤压侧板13,侧板13在挤压移动柱16,此时移动柱16因受力过高挤压弹簧二15,当移动柱16往后移动后,内板12再次往下移动,此时内板12通过挤压底块17使该装置能继续得到缓冲,从而使该装置提高抗震效果。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